- 相關推薦
怎樣做好企業資金管理
導語:資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資金管理,就是對企業的資金流、資金調度、資金結算和資金運作等進行的系統化管理。資金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怎樣做好企業資金管理
1 當前企業的資金管理現存的問題表現
(1)資金混亂,應用的效率低
節約資金是社會及政府一直提倡的,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下,企業運營要把資金是核心的觀念加強,使資金能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盡管每個企業都可能制定了資金使用計劃和各項費用開支計劃,但多數企業不能做到按計劃控制,導致計劃的可操作性差,有的計劃與實際嚴重脫節,使企業的資金管理變的盲目,影響企業資金的正常周轉。
當企業的規模不斷加大,企業的組織結構不斷的調整,企業集團對于資金的集中管理需要就和多級法人的資金分散產生了矛盾,這也是當前企業所面臨的財務資金管理問題中十分突出的一項。資金的失控,隨意性的投資,致使資金沉淀嚴重,利用率低下。
(2)監督,調控,考核不完善,對事前和事中沒有嚴格的監督
在現有的國有企業當中,所有者對企業,母公司對子公司,公司的管理層對各個資金運動的環節都存在著相同的問題,那就是監控力度不夠,甚至出現內部的人為控制現象。就算是設置了監督職能,又制定很多的監督制度,監督者卻并沒有確切的掌握到企業資金活動的全面情況,不知道企業資金流動的信息及手段,所以并沒有及時的發揮到監督作用。控制力低,審計監督的過程粗糙,致使財務的風險變高。
(3)信息的失真,不能為科學的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
企業中,由于很多人為的原因,導致會計核算結果不準確,報表不真實,甚至合并會計報表時掩蓋了子公司實際的運營狀況。如果信息不夠真實,那么不但會直接的影響企業科學的決策,更影響政府的宏觀管理與社會監督的成效。
(4)預算的制度無法落實,資金的管理也不按章執行
以往的管理體系中,資金管理功能主要是對資金的事后核算,是對企業已經發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資金的客觀反映和監督。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和決策者希望能及時追蹤和分析企業的支出,成本,收益的來源。
很多企業還沒有建立和健全預算的管理制度,有些企業就算是有了預算管理制度,卻沒有成為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所依據的制度,形同虛設,還隨意的改動,使預算的制度無法落實。自己的收支狀況又缺乏統一籌劃與控制,被不合理的占用,隨意性太大。
(5)管理的方式手段都過于落后
很多企業都沒有建立會計的電算化和電子網絡的財務管理系統,所以集團公司或者出資人不能及時的了解各個子公司真正的財務動態,致使信息滯后,效率也低的情況發生。
(6)重視利潤指標考核,忽視現金流控制
這就使得具體實施結果同報告相差甚遠,導致集團公司不但浪費了大量現金,而且因為沒有對現金流的運行情況進行分析控制,導致決策失誤。
2 如何加強企業資金管理的建議
(1)要建立健全預算的管理體制
預算是一種控制的機制與制度化的程序,也是完善自己的集中管理有效的模式,所以,一個企業的預算制度完善,就是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預算制度的完備是整個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能夠有序進行重要的保證,又是企業進行監督,控制,審計,考核等最基本的依據。所以企業要徹底改變當前預算制度形同虛設的現狀,建立一個全面的預算管理的體制。預算管理,是由自己的預算編制,預算調整,執行跟蹤管理,監督考核這幾部分組成的。
資金預算,分為年度預算和月度執行預算。編制的原則是以收定支,與成本的費用匹配,以最優化的資金成本,來制定公司的融資方案,這樣才能綜合平衡與編制公司資金的總預算。預算的調整和執行跟蹤的管理,就是預算在執行的過程中,如果前提條件發生變化,比如業務量增加,業務劃轉,出現新業務,需要資金預算及時的進行調整甚至追加預算,這時,預算的責任部門需要提出調整的申請,由資金的管理部門來提出調整的意見,最終實現逐項申報,審批的制度。
這里的預算必須是最新的,經過調整過的結果,統一的口徑,及時的跟蹤經營的情況變化,同時也要注意控制調整的次數,以避免預算的管理流于形式。資金預算管理監督考核是各部門根據其先進的流量使用特點,以預算作為基礎,建立指標考核的體系。由資金的管理部門依照各個部門實際執行預算的業績,按照月,年來進行分析和考核,使預算執行部門的考核完成情況和績效掛鉤。
(2)實現資金集中管理
通過對資金進行集中的管理,使整個集團所有資金都匯聚到母公司,把分散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資金集中,有利于母公司進行統一的調度,管理,使用,進而降低了現金占用水平,又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為集團的重點戰略的發展項目中的資金需要提供有力保證。
具體的說,集中管理資金的優勢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是減少了整個集團的銀行賬戶數量。這就增強了自己的流動性,加速了資金的周轉,又提升了資金的價值與經濟的效益。其次,集團公司從此可以在總體上掌握自己的運作,突出重點,是資金進入快速循環與良性循環,增加企業的效益,為了公司擴大生產的規模,調整產業的結構,制定長遠的戰略發展計劃都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證。
再次,有效的降低了貸款的規模,使財務費用得到了節省,提高了集團公司在銀行的信用。當公司實現了資金的集中管理,進行統一結算以后,結算的規模大大增加,銀行的信用等級也就提高了,還提高了還貸的能力和融資的能力。
最后,使公司能夠有效的實施資金的預算管理。由于對公司的各個分支機構資金的收支情況、業務過程做了有效的`監控,公司的資金運行計劃,控制,分析都為公司資金的預算管理奠定了基礎,推動了全面的預算管理順利的實施。
(3)推行會計的委派制度與內部的審計制度,以強化財務的監督。
首先,推行會計委派制度
國有企業有所有權單一,企業法人的治理結構不夠完善,監督不力,內部人員控制等問題。強化企業對參股及控股子公司進行財務監督和控制,都需要有所有者對經營者監督的體制,這樣才能保證資金集中管理與會計信息真實可靠。所以要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與特點,財務總監,財務部長實行多樣式會計委派制,強化監督,保證企業統一財務管理軟件能夠有效的運行,并能切實的維護出資者的利益。在國家授權的國有大企業與資產經營的公司,可以對全資控股子公司,委派財務總監,進入董事會,并負責委派機構和企業董事會,有效的防止信息的不對稱與內部人員的控制問題一再發生。
其次,強化企業的內部審計制
作為企業嚴格監督,考核財務資金管理重要的環節,企業的內部審計是強化監督約束的機制,是資金預算取得實際效果的保證。目前的國有企業中,內部審計力度往往都不夠,所以企業要建立高層內部預算設計的監督機構,并配備專業的人員,確定地位,清楚職能,健全內部的審計監督考核制度,才能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
加強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與重大經營決策在執行過程中的審計與監督,圍繞著企業發展的目標與年度的預算,對全資或者控股公司融資,資金流向,財務狀況的變動等實施全程跟蹤與監控,定期的檢查,反饋,使預算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得以及時的糾正與處理,保證預算的正確性與企業發展的目標能夠如期的實現。將企業的內部預算審計與外部財務審計相結合,內部審計主要的是對預算執行的情況與實際運行的效果進行審計,外部審計是借助社會的會計事務所,對財務報表,賬目,憑證進行合法的審計。
最后,強化財務的監督。這是進一步的加強資金運轉在各個環節的可控制性
這也是對推行全面的預算監督管理進行的補充。企業應將現金的流量管理應用到企業管理每個環節,重視企業支付風險與資產流動的風險。公司負責人、公司財務負責人(總會計師)和財務部門以及生產、銷售、供應等部門領導都要共同參與討論、研究資金的籌劃決策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最佳方案。
對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等環節出現的資金流量采取嚴格的管理。其監控的重點囊括了資金收入、應收款項未收還是緩收、處置資產審批款項的收回等等。當期實際資金的收入與預算收入的差異;資金支付方面的應付款項,是否存在支付的風險;大額的資金立項、審批、支付能否合規;當期實際的資金支出和預算是否存在著差異等。
【怎樣做好企業資金管理】相關文章:
怎樣做好企業的薪酬管理04-19
企業管理怎樣做好04-30
怎樣做好企業管理04-29
怎樣做好企業管理04-29
施工企業怎么做好資金管理05-08
企業怎樣做好精細化管理04-30
建筑施工企業如何做好資金管理07-26
怎樣做好企業管理工作04-21
怎樣才能做好企業管理04-29
施工企業做好資金管理的重要性與措施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