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
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1
1.身為班主任,應該積極學習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素養。
2.身為班主任,應該堅持言行一致,充分信任尊重學生。
3.身為班主任,應該處事沒有私心,做事公平正直。懲罰分明。
4.身為班主任,應該一專多能,能夠因材施教。
5.身為班主任,應該熱愛學生,能與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
6.身為班主任,應該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偏愛好學生,也不討厭差學生。
7.身為班主任,應該選拔建立一支團結友愛。互幫互致的優秀班干部。
8.身為班主任,應該細心熱情對待學生,如果發生了什么問題能夠快速正確的處理。
9.身為班主任,應該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經常與家長多聯系溝通學生情況。
10.身為班主任,應該同任課老師一同將班級建設得更好。
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第3篇調查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是班級教育管理者了解班級學生和班級整體情況,把握班級特點,解決班級教育管理問題的方法。
目標管理法。目標管理法是班級教育管理者和班級學生根據社會發展要求、學校任務和班級實際情況,共同規劃班級或個體在一定時間內要達到的目標,并將目標分解成一定的層次,逐級落實,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使目標實現的一種管理方法。
榜樣示范法。榜樣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優秀業績來影響學生的一種教育管理方法。
情境感染法。情境感染法是班級教育管理者利用或創設各種教育情境,以境育情,使學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的方法。
情境感染法。情境感染法是班級教育管理者利用或創設各種教育情境,以境育情,使學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的方法。
規范制約法。規范制約法是用規范、制度等約束學生行為,促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輿論影響法。輿論影響法是班級教育管理者通過健康向上的集體輿論,形成積極的、濃厚的班級學習、生活的環境氛圍,從而對身處其中的每個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的.方法。
心理疏導法。心理疏導法是班級教育管理者運用心理學知識、方法,對學生給予輔導、疏導或進行溝通,解開學生心理的千千結,使學生保持心理平衡,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的方法。
行為訓練法。行為訓練法是指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勞動等實踐活動中,班級教育管理者運用心理學的行為改變技術對學生的錯誤行為進行矯正,使其知行統一,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
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2
目標是前進的方向,也是前進的動力。在班級管理中應設立合理的目標。這目標包括個人目標與班級目標。目標給人的心理效應是:這是我自己的目標,我要盡可能地完成。因此,在設立目標時宜根據個人及班級具體情況設立跳一跳,夠得著的可行性合理目標。這樣的目標易于實現,而每一個小目標的實現都使他們產生自信心、產生成就感,激發他們朝更高的目標奮進。
對學生個體來說,設立個人目標的主要途徑是進行自我教育。班主任應經常引導學生品嘗戰勝自我的快樂,體驗自我放縱的.痛苦,從感情上激起自我教育的欲望;同時幫助學生制定具體有效的自我教育計劃,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如開學初,教師與學生一起布置教室,可以在黑板報上方粘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格言警句,可以在教室前門旁布置我的格言欄,讓每個學生寫一句自己的格言,并在格言旁署上名字,貼上照片。還可與學生一起挑選名人畫像、名人名言貼在教室的四周所有這些都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促成學生自我教育。
【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相關文章:
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04-23
小學班級管理方法05-01
管理班級的方法06-16
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介紹08-31
小學班級管理經驗與方法11-17
小學班級管理措施和方法03-27
班級管理方法06-20
管理班級紀律的方法06-19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方法04-11
班級管理措施與方法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