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介紹
在現實學習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在教育實踐中,是指對某一個知識的泛稱。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識點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介紹,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介紹1
一、要有明確的班集體奮斗目標
班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是班集體的理想和前進的方向,班集體如果沒有共同追求的奮斗目標,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所以,在班級管理中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班集體奮斗目標,這樣可以加大班級的凝聚力,那么,作為班主任應結合本班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制定出本班的奮斗目標。對一個班集體來說,既要有遠期目標,又要有近期目標。特別是近期目標要切合實際,學生易于接受,易于實現,只有實現了一個又一個近期目標,才能引導學生實現其理想的遠大目標,并為實現這些目標而努力奮斗。所以,我們需要發揮整個集體中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形成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二、要培養班級正確的輿論與良好的班風
在班級管理里中班級風氣是評價一個班主任工作成績好壞的依據。只有擁有正確的輿論與良好的班風,才可以制約每個學生的心理,制約每個學生的行為。正確的輿論是一種無形當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班風是反映一個班級精神面貌和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志。培養一個團結友愛、奮發向上、紀律嚴明的良好班集體,是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良好的班風一旦形成,對學習和生活在這個班級中的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有著強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風應該是反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反映新時代人才素質要求的,而且,它還應該具有本班特色。
三、需要班主任的關愛和激勵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導下,老師和學生之間既不應是對立關系,又不能不分彼此。老師要關心、愛護學生,學生要尊重老師。老師要從尊重學生的人格出發,為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所以,關愛是基礎。一個摯愛學生的班主任,自然會在學生中有很高的威望,自然會博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就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同時,理解與溝通必不可少,還需要無時無刻的激勵教育,“多激勵、少批評”,要求班主任善于發現學生自身的'優點,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通過發揚優點來克服缺點,激勵學生積極上進。
四、需要班主任加強與班干部的溝通
在班級管理中,及時發現和培養好班干部,是管好班級的重要方法。班干部的選拔任用要遵循民主選舉、公平競爭的原則,在充分聽取科任老師的意見后班主任組織民主選舉選出威信好、組織能力強、愛學習、關心集體、思想積極的學生擔任班干部。而與班干部保持良好的、經常性的溝通,是完成此項工作的關鍵。而部分學生干部在心態和行為等方面與班主任老師存在諸多隔閡,兩者之間的溝通有一定的難度。所以,班主任需要經常與班干部一起分析、研究班級情況,指導他們制定工作計劃,制定班級工作總目標,弄清完成各項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可供選擇的方法等。同時,班主任除了面談之外,還可用筆談,也可用“平行交談”。所謂的“平行交談”一詞來源于心理學家羅恩塔菲爾《用心去教養子女》一書,即父母與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動,一面交談,重點放在活動上,而不是談話內容上,雙方也不必互相看著對方。
五、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
班級活動是促進班級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發展,打好素質基礎的重要形式、途徑和方法;同時,班級活動是組織建設良好的班集體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和良好的班風。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是班主任對班級學生進行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培養學生素質基礎的基本形式;也可以鍛煉學生和學生干部的能力。如:舉行拔河比賽,本小組成員團結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戰勝對方,這樣可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舉行乒乓球比賽、跳棋比賽,既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戰勝困難的精神,又能增強學生的感情,在活動中尋找快樂、獲得知識、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六、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或班級公約
要管理好一個集體,必須建立完善的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要建設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必須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班主任必須經常組織學生學習《中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此外,班主任還必須制定相應的班規或班級公約,對學生好的行為習慣予以表揚,就學生經常犯的錯誤加以約束。如:規定學生每天必須至少做三件好事,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好習慣,提高整個班集體的素養。再如:規定學生不得隨地吐痰、隨地亂扔垃圾,這樣既可以保持教室的衛生整潔,又培養了學生愛干凈、整潔的好習慣。還有像規定學生著裝整潔,見師長問好,按時完成作業等。定下了班規,也得有與之相應的監督與獎罰措施。在一定時間里,對表現好的同學予以表揚,對違犯班規的行為進行適當的懲罰。
七、與家長建立長期、有效的聯系
基礎教育是學校、社會與家庭三方面有機結合的一種育人活動,班主任必須與學生家長建立長期的有效的聯系。首先,班主任必須了解家長的年齡、學歷、工作、健康狀況及聯系方式等。其次,班主任必須定期召開家長會:開學初利用家長會,向家長說明本學期要完成的學習任務,接受學校其他教育活動的要求;期中考試結束后,召開家長會,向家長說明學生前半學期的學習、思想、行為及生活成長情況。學期末,召開家長會,向家長說明學生一學期在學校里的總體情況,并布置假期里學生的生活、學習活動等。此外,班主任定期與家長聯系,告知其孩子在學校里的具體生活、學習情況。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形式和任務又在千變萬化,讓我們在實踐中去探索總結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驗,使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斷躍上新的臺階。
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介紹2
班級管理的科學性和實效性直接關系到集體內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對學生起著重要作用。小學生年齡尚小,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學習觀形成的初始階段,班集體的健康向上與否將對他們的一生起著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從事小學班主任工作幾年,對小學班級工作管理工作有頗多認識和感受,也對此項工作的現狀進行了一定的調查和研究,發現情況不容樂觀,F例舉如下: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主要危害
。ㄒ唬巴䴔嗍健惫芾
常常聽到中小學同行說他們認為育理論所介紹的原理、原則、教法均不切實際,必須代之以嚴厲管教與體罰,因為這些老師從小學、中學都是這樣被打大的,才有今天這樣的成就,于是也就依照以前老師的方式行事。一些老師深受“不打不成器”、“教不嚴,師之惰”觀念之影響,加上絕對服從與齊一標準,要求學生乖順,這種現狀一直受到許多專家、學者,甚至一般家長的質疑。
。ǘ氨D肥健惫芾
長期以來,保姆式教育充斥著小學的管理,日常生活和管理事物都由教師包辦,老師天天守在教室,親自處理紀律、衛生、出勤等日常事物,教師的這種包辦管理,害了學生,也害了老師自己,扼殺了學生的靈性和創新精神,也抑制了廣大教師的創新精神和科學管理的能力。廢除保姆式教育,提倡并實行學生自治已成了當務之急。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學校一定要養成學生共同自治的能力,否則不應算為共和國的`學校!币驗椤敖袢盏膶W生就是將來的公民!
。ㄈ爸刂怯,輕德育”式管理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教育一直以學生的學科成績及高升學率作為教學成效的指標,小學也不例外,一切以學科成績為主,整個教學重心放在學科知識教學上,忽略情意、技能、認知三個目標的同時達成。缺乏對學生的了解、信任、尊重、協助與鼓勵,無法給學生一個安全、溫暖、和諧、無恐懼的班級氣氛,更無法讓學生在自我努力中獲得成就,培養出評價、欣賞的觀念:當然也談不上讓學生在選擇、珍視、行動中去進行各種學習活動了。
二、小學班級管理策略探討
(一)“平等式”管理策略
實施新課程的同時,對班級管理的理念也應該隨之轉變,摒棄教師的領導權,進行平等地師生交流,純化師生關系,促進學生自我發展,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樹立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發展的管理思想,建構科學的班級管理模式。
怎樣才能發揮學生自覺關心班集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呢?首先學會關心班集體的成員,改變以往學生喜歡打“小報告”的方式,因為打“小報告”只會使小伙伴之間產生矛盾。當小伙伴開小差時,用手輕輕拍拍他,然后擺擺手,指指黑板,示意他專心聽講;當小伙伴在課間沒有準備好上課前的準備時,過來告訴他,把書翻好,反放在課桌上,學生漸漸學會了關心小伙伴,這不僅提高了上課效率,而且培養了他們的責任心,增進了他們的友誼。
其次學會關心班集體,利用班會展開討論:你準備為班集體做什么,學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要把班集體打扮得非常漂亮;有的準備把教室打掃干凈。如:在國慶節前一天,為了慶!白鎳鴭寢尩纳铡保⒆觽冊诮淌依飹焐狭宋孱伭臍馇,擺放了各種鮮艷的花朵,窗戶上貼上了各種形狀的窗花,黑板上用拼音端正地寫著“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整個教室洋溢著歡樂的節日氣氛,也表達了孩子們對祖國一片真摯感情。平時,教室地面上再也不會發現一片紙屑,紙簍里的垃圾也不知哪個孩子給悄悄倒了。課間只要發現有些課桌歪了,立即會有學生把它排整齊。從此,孩子們的頭腦中深深印上了“班集體”,因為孩子們認為這兒是他們的第二個“家”。
(二)“開放式”管理策略
在班級管理中,一開始我的注意力幾乎都集中在一大堆班務工作上,把著力點落在“管”字上。我認為,只要我肯努力,肯花時間,就能工作到位。因此我忙于發現和糾正學生的錯誤,把大量經理耗費在處理各種問題上?墒牵欢螘r間以后,我感到身心疲憊。原來,靠“管”已經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了。
1、開拓創新,樹立科學的新觀念。
2、情感教育,建設溫暖的班集體
3、管理有的放矢,促進班集體共同進步
。ㄈ凹钍健惫芾聿呗
何謂激勵?前蘇聯學者斯拉斯捷認為,激勵就是激發學生思想、情感和動力,給以活力,喚起愿望。它似催化劑,使優秀者更為完善,使自卑者自強,使盲目者清醒,使整個班集體積極向上,團結進步。
班級管理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班級管理的效能體現為人的發展。因而,班級管理的過程實質上是為了實現人的發展而引導人的行為活動的過程。在人的行為活動過程中,是否給予激勵,其行為活動的表現及效果大為不同。因而,現代的班級管理需要構建一套激勵機制,來激發學生的活動動機,使之產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進而產生積極的行為活動。以下談談自己在班級管理中常用的五種激勵策略。
從以上方法的實驗效果看,我發現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要想讓班級管理落到實處,改變觀念是宗旨,“放手”是前提,“引導”是必須,“活動”是主線,“評價”是促進,讓每個學生充分融入班集體,每天都有進步是目的。
通過開展這一系列的活動,充分挖掘和發揮學生自我約束、控制、管理、教育的內在潛能,讓學生在管中學,學中管,管中悟,不斷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管理班級的能力,提高班級管理的品味,總結經驗與教訓,才能促進學生更加茁壯、健康、快樂地成長。
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介紹3
一、小學班級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 一) 一言堂
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所謂的班級管理就是嚴格按照班主任的指示和要求行事,所有大大小小的活動都要經過班主任的批準才能展開,否則就屬于違法行為。這一模式也是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所希望達到的目標,他們不希望看到本班的學生脫離自己的管理范疇而私自行動,也因此當他們看到學生們私底下有一些娛樂活動都會予以取締或者進行相應的懲罰。事實上,這一模式是極為不科學的,教師和學生應當是平等的,學生應當是班級管理的主體,教師在管理班級的時候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和尊重,盡可能地讓學生自己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
( 二) 學習至上
這一思想普遍存在于絕大多數班主任和學校領導人的心中,他們在班級管理中一味地追求提高學生的成績。有的班主任甚至取消了每周一次的班會課,而安排任課教師為學生們補課。長期以往,學生在校期間沒有相應的娛樂活動,學習壓力和負面情緒得不到有效的緩解,成績也會越來越不盡如人意。
( 三) 一邊倒
有些班主任只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認為只要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就可以帶動全班同學。他們放任一些成績差以及紀律差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不聞不問。如果這部分同學有明顯的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班主任就會對他們采取十分嚴格的懲罰措施。長此以往,這部分同學由于缺乏必要的尊重和管束變得越來越叛逆,嚴重影響了班級的學習氛圍。
( 四) 缺乏凝聚
一個優秀的班級體,各學生成員都會有很強的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學生之間心理互依,集體中當有一個共同進步的目標,各學生愿意為這份集體榮譽盡可能多的貢獻力量。現在的學習競爭比較激烈,所以班主任進行管理的時候,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都是學習,如非必要,不會主動提出舉辦一次郊游、一場知識競答,留給學生的都是嚴肅的面孔,不能很好的同學生打成一片,讓相同的目標引導師生并肩作戰。
二、解決小學班級管理問題的相關策略
( 一) 實施民主管理
班級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處理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充分挖掘學生們的特長和愛好給予他們展示自己想法的機會。例如,在選舉班干部的時候,應當摒棄以往欽點制,可以采用學生輪流值班的模式,盡量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班級事務的管理當中,讓每位學生都能有機會和平臺展示自己。教師在學生值班的過程中要從旁做指導,使得學生想法和管理方式更為全面和科學。
( 二) 注重全面發展
教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積極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需求,不能把班級管理一味地局限在提高教學質量之上,而是要盡量豐富學生的班級活動,讓每位同學在班級生活中都能獲得全面發展的機會。比如,每周如期舉行形式多樣的班隊活動課,給學生平臺和機會展示自己才能; 在日常管理中仔細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對存在消極思想的.同學要積極進行心理輔導,盡可能地給學生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及指引他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
( 三) 實行多元模式
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使用懲罰手段來約束學生們的行為,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應當慎用懲罰手段。對待成績差、思想和態度也不端正的同學在平時就應當重點關注,找出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引導他們健康向上的成長。
( 四) 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基本上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小學生德育素質提高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培養學生自信心和責任意識。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即學習目標、理想、習慣養成等教育; 其次,建立監督和獎懲機制。實施定期檢查,公平實施獎懲機制,這樣有利于樹立一個班風正、凝聚力強的班級。這樣才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和成長,進而完善班級管理。
總之,班級管理作為學校維護正常教學秩序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一定要積極改變自己的觀念,對以往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弊端要積極革除,建立一套民主、全面的管理機制,幫助小學學生更好地成長。
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介紹4
一、班級管理面臨的新問題
伴隨著時代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學校、班級各方面情況與過去相比有了許多的不同,其中在班級方面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班級規模變為以前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小班制教學的大力推廣給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帶來了諸多便利,但是由于班級人數相對較少,因而班級的非正式群體對班級管理帶來的潛在威脅也較大。
2、網絡時代的到來,讓班級潮語層出不窮,還有一些學生不思進取,沉迷網絡,荒廢學業,這又讓班主任焦頭爛額。
3、當前我國學生中普存在人格缺失現象。雖然當前的我國學生在思想、觀念上有了許多進步,例如不完全崇拜權威、追求個性解放、崇尚個人價值實現等,但是他們普逼存在心理脆弱、意志力差、抗挫折能力差等弱點。許多人缺乏基本的道德教育,不懂得人與人相處的一般道理。
4、當前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素質提高的同時對學校、教師的期望值也水漲船高,給班主任管理帶來壓力的同時也給班級管理帶來了阻礙。因為班主任只能順應學校、家長的要求,而這往往會導致班級管理側重于學業成績的提升,而忽視了學生個體的發展。
學生作為班級的主要組成部分,班級管理的`對象,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諸多的挑戰。這些問題是社會發展轉型期的必然產物,面對這些新情況,班主任不能視而不見,只有積極地在班級常規管理中探尋解決問題的良策。
二、用班級常規管理方案解決問題
班級管理對象是學生,學生是一個充滿活力與靈動的個體,因此班級的管理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做出相應的管理方案,有規律可循但并非千篇一律。
1、在教學中,特別在新課程改革后,我們既要尊重學生這個主體,又要對他們進行賞識教育。這是構建平等、合作、交流、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的要求和趨勢,更是提高師德水平的必然選擇。師生彼此相互理解,密切溝通,不僅能使雙方關系更加融洽,還能讓學生快樂地成長。
2.給學生更多的表揚和鼓勵。一位教育家魯說:“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泵總人都有渴求被肯定、被贊揚、被稱頌的欲望,更何況成長中的學生,哪有不喜歡班主任對其關心和鼓勵的?所以班主任要學會贊美學生,要不惜運用贊美之辭,贊美學生的每一個優點與進步,哪怕是不起眼的優點和進步。在學生失敗和失誤時,應扶他們起來并給予積極鼓勵,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在批評學生時,要從關心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善意批評,要在否定中有肯定,寓批評于表揚之中。平常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親切地與學生交談;在批閱學生作業或試卷時,發現學生有點滴進步,要及時把贊揚送到他們的耳邊。
3、通過家訪加強與家長的聯系。班主任是聯系學生和任課教師的紐帶,更是溝通學校和家庭的橋梁。要高效地進行班級的日常管理,還需要學生家長的大力配合。班主任與家長最有效的聯系方式,除了電話和短信,就是家訪。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家訪已經被很多班主任淡忘了,但它仍是學校教育工作尋求家庭教育配合的有效手段。平時,由于時空的限制,我們很難進行全面而又有針對性的家訪,而寒暑假、周末和節假日卻能給我們的家訪提供便利。那么如何進行高效的家訪呢?下面根據本人多年家訪的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看法!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要想做好家訪,首先,我認為必須制訂好家訪的計劃。是由近及遠,還是由遠及近?是由優等生到中等生再到學困生,還是由學困生到中等生再到優等生?先訪誰,后訪誰?訪什么?怎樣訪?都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其次,要了解學生家長的基本情況。家訪也是一內藝術。班主任家訪的對象是家長,而家長的閱歷、生活環境、文化素養、心理素養和心智素養等千差萬別,對他們的情況有所了解,我們才能走近家長。這樣,家訪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到有關的真實情況,才能要求他們配合學校開展對孩子的教育工作,達到預期的效果。
班級管理得好壞是衡量一所學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也與學生個體發展緊密關聯。班級管理的根本任務是促進班級學生個性的良性互動,因此班級管理得好壞對學生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社會的高度發展,科技的進步,新的教育問題層出不窮,班級管理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新時期的中小學班主任,不僅要了解當前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熟悉中小學班級常規管理的各個方面及靈活運用班級管理策略和恰當運用管理方法,而且要敢于面對新的問題的出現,不能視而不見或者墨守成規,而應結合時代背景積極減少問題的負面影響。只有這樣,班級管理工作才能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介紹】相關文章:
有效的班級管理方法分享08-31
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措施08-19
小學學校管理的有效方法03-02
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07-21
初中班主任班級有效管理的方法08-16
課堂管理的有效方法03-16
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04-23
小學班級管理方法10-13
班級如何有效管理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