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管理改造村莊建設
xx縣按照“加快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縣城、小城鎮和小康村集中,生產生活設施向城鎮和小康村集中,實行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三化聯動,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針對農村自然條件、產業發展、村莊基礎等各不相同的實際情況,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特色,推廣“四種模式十大類型”,建設新農村,取得良好成效。
依托產業建新村模式培育和依托產業是建設新農村的重要途徑。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出路在工型。我縣工業園、西牛、嘉定、大阿、鐵石口、大橋6個鄉鎮臨近縣工業園、食品工業小區、鐵石口工業小區、大橋工業小區的200多個村小組,組織大批農民到工業園、工業小區培訓和務工,人均月平均務工收入800元以上,相當于務農收入的3倍以上。二是優勢產業型。我縣今年拿出近300萬元扶持臍橙、煙葉、甜玉米、生豬生產,使臍橙、半夏等10大優勢產業規模變大,據初步估算,今年臍橙可實現產值3億元、甜玉米及加工產值2億元、生豬1.8億元、水產1.5億元,等等,農民從10大農業產業中人均可獲益1600元以上,加快了農民致富,發展了農村經濟,推進了新農村建設。三是亦工亦商型。我縣按照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三化聯動的思路,引導農民進入城鎮,發展非農產業。
搞好規劃造新村模式為引導農民走城鎮化發展道路,我們按照“以人為本、合理布局、適度超前、城鄉統籌、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把縣城與小城鎮、小康村、工業園區與農業基地、基礎設施與生態環境作為一個整體來規劃和建設,形成了一個縣城、16個小城鎮、240個小康村“三位一體”城鎮化規劃體系,加快農民向縣城、小城鎮和小康村集中,推行四種類型,加速城鎮化進程。一是城市小區型。我們聘請了深圳設計院專家搞好了xx縣城第三輪總體規劃修編。二是城鎮商住型。我們用了兩年時間完成了16個建制鄉鎮規劃修編。在小城鎮,規劃了既有新農村特色又有商品房功能的社區化新城鎮。三是山崗別墅型。我們堅持以布局優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住宅美化、過道凈化、環境潔化為主要內容,按照“適當集中、科學布局、節約耕地、體現小康”原則,建設小康新村。四是農村社區型。按照“農村社區化、社區城市化、城市生態化”要求,用城市社區建設的理念指導農村新社區的建設。
整理改造變新村模式我縣堅持把舊村莊整治與農村新社區建設結合起來,建設分布合理、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的新農村。一是擴建治理型。對規模較大、基礎條件較好的村莊,采用部分保留、部分新建的方式進行改造,在其周圍擴建新區,吸引周圍自然村向新區集中。二是保留治理型。對原規劃建設還好的村莊,按照“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環境凈化、整體美化”要求進行改造治理,使舊貌換新顏,舊村變新村。小江鎮新店子新農村示范點,按照“三橫三縱、一溪兩岸”整體規劃,分住宅區、產業區、休閑區、服務區建設新農村,并搞好“三清三改”,建成了一個具有小橋流水、江南特色的新村。
自然和諧出新村模式通過長期不懈地植樹造林,xx縣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66.8。我縣利用和發揮綠水青山的自然山水優勢,實現山水、田園、民居、道路、綠化和諧統一,建設生態莊園型新農村。如,大塘埠鎮長崗上連塘新農村示范點按照“一座山頭一幢房、一片果園一口塘、一欄生豬一個池”形式建設小康樓,建成了獨有的生態農莊型新農村。西牛鎮牛頸村羅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采取“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樹,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辦法,組織全體村民戶平集資1300元,大規模地進行“三清三改”,建設了一個依山傍水、錯落有致、綠樹掩映、鳥語花香的自然生態新村。
【管理改造村莊建設】相關文章:
浙江省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實施辦法10-03
健康村莊建設工作方案(通用17篇)12-10
施工改造管理制度08-05
設備改造更新管理制度08-15
班級管理建設技巧04-30
班級管理建設方法04-29
咳嗽的村莊散文05-29
幼兒園管理團隊建設與管理12-18
管理系統建設方案09-29
建設管理責任書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