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計算機和信息系統安全保密管理規定
計算機和信息系統安全保密管理規定1
第一節總則
第一條為保護公司計算機信息資源的安全,并規范公司計算機及網絡 硬件的采購、安裝(建設)、維護、管理等環節的管理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互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和《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國際聯網管理辦法》,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內部所有單位所使用的計算機系統。
第二節計算機的涉密管理規定
第三條 公司內部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密工作由信息技術部負責具體實施。公司各下屬單位、部門主要領導主管本單位、本部門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密工作。
第四條存放過秘密信息的計算機及相應介質未在徹底格式化前不能降低密級使用。
第五條存儲有秘密信息的計算機及相應存儲裝置在維修時,應采取措施保
證所存儲的秘密信息不被泄露。
第六條企業內部規劃和建設任何計算機信息系統,應當同步規劃落實相應
的信息資源安全保密措施。
第七條對涉及企業經營、管理、技術和人事秘密的數據庫以及計算機應用系統,必須采取技術安全保密措施,并且不得與外部連通。
第三節計算機及網絡硬件管理
第八條所有計算機及網絡硬件的采購和建設實施,須在總體規劃目標指導下進行。
第九條進入總體規劃的計算機及網絡硬件在采購和建設實施時,需提前預算。作為預算的申請依據,信息技術部每年第四季度在公司開始下一年度的預算工作前,發布次年各類主要計算機設備的采購計劃價。
第十條總部部門或事業部在申請預算(或追加預算)時若涉及計算機購買計劃,須提交《計算機設備預算追加及采購審批表》,并履行相應的審核手續。
第十一條信息技術部負責編制公司網絡中心及主干網絡硬件采購計劃和預算,報公司批準后執行。總部各部門獲批準的計算機預算,由信息技術部監管使用。
第十二條各事業部每年底將下年度的計算機及網絡硬件采購計劃和預算報信息技術部審核。信息技術部有權糾正事業部硬件采購計劃或硬件預算中不合理的需求。
第十三條每年度預算定稿之后,運營管理部負責將總部部門及各事業部獲準采購計算機的數字通報信息技術部,信息技術部負責監管各單位的采購行為。
第十四條信息技術部在每季度的第一周發布本季度的計算機硬件采購選型指導,供全公司統一執行。
第十五條對公司總部及各事業部需求量較大的計算機設備,信息技術部會同運營管理部通過招標談判在計算機供貨商中選定戰略合作伙伴,使公司總部及各事業部能夠以統一的優惠價格采購到所需的計算機產品。
第十六條公司總部的硬件采購工作,委托裝載機事業部代為實施。裝載機事業部接受委托時須對申請部門提交的《計算機設備預算追加及采購審批表》確認后,方可采購。
第十七條各事業部計算機維修配件的采購,由各事業部根據不同計算機的具體情況相應處理。
第十八條在硬件采購合同執行的過程中,如遇到特殊情況需要更改采購技術型號的,必須經過信息技術部復審同意。
第十九條公司總部的計算機,由信息技術部負責硬件安裝、維修、服務和管理。各事業部的計算機,由事業部備案的硬件崗位人員負責軟硬件安裝、維修、服務和管理。
第二十條公司總部各部門和各事業部每年底要將本單位的計算機設備狀況、配置變動、責任人變動等情況填表報信息技術部。
第二十一條崗位上的計算機超過使用年限之后,如果因為主要部件的故障頻率高并無法修復的,經過所在資產管理實體的資產管理人員及硬件專業人員審核同意后,可以申
第四節網絡的接入管理
第二十二條信息技術部是管理企業網絡接入的責任部門。信息技術部的網絡管理員是整個柳工網絡的總管理員,對全網安全總負責,并牽頭與各子域網絡管理員組建企業網絡管理委員會,共同維護企業的網絡安全以及信息安全。
第二十三條為保障企業網絡的安全,所有連接到企業內部網的'計算機必須經過信息技術部的企業網絡管理員注冊登記。每臺聯網的計算機都必須確定責任人,對該機的遵紀使用及安全狀況負責。不得私自在內部網上接入未經網管注冊的計算機,否則視同竊取企業機密,一旦發現,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二十四條為保證網絡信息資源安全,嚴格便攜機的管理,在柳工網內使用便攜機的特殊用戶必須登記備案,并接受網絡安全措施、信息安全培訓和病毒防護管理。
第二十五條為防止信息流失和計算機病毒,要嚴格控制內部網與外部的直接I/O 通道,所有聯網的計算機都要拆除軟驅、光驅、刻錄設備及其他移動存儲設備。需要保留的,必須經過企業信息工作主管領導的特別批準,向信息技術部的網絡管理員登記注冊。
第二十六條未經信息技術部批準和備案,私自在企業網絡的計算機上安裝各種通訊和存儲設備(如MODEM、軟驅、光驅等)、私自往廠區內帶入未經注冊登記的便攜機和存儲設備等行為,均視同竊取企業機密,一經發現,須沒收上交企業保密委員會,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二十七條合作單位人員因業務交流需要帶入計算機及有關設備的,不得接入企業網絡,由接待部門領導負責相應的信息安全責任。要進行數據交換的,按本規定有關條文處理。
第二十八條
通過MODEM等各種方式連入企業內部網的遠程訪問用戶也要柳工內部控制制度接受企業網絡總管理員的管理,否則將不允許連接到企業內部網。
第二十九條企業網絡是工作網絡,禁止任何利用企業網絡以及企業集成信息平臺進行有損企業安定團結局面的行為,違犯者將被追究紀律甚至法律的責任。
第三十條企業的網絡和計算機都屬于企業生產、工作的重要設備,任何破壞企業網絡和計算機的行為都視同破壞企業生產、工作的嚴重行為,需要追究紀律和法律的責任。
第五節數據及信息安全的管理
第三十一條
數據及信息的安全包括數據的物理安全以及信息保密。企業各計算機信息系統都要建立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信息技術部對企業的全局數據庫信息資源安全負責,各應用系統、單位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對本應用系統、單位部門的計算機信息資源安全負責。
第三十二條各應用系統、主要單位部門及各域都必須建立相應的數據備
份與災難恢復制度和策略,并切實執行。
第三十三條
確有特殊需求經批準在企業網的某些計算機上保留有光驅和軟驅的部門,其部門領導和系統管理員必須對該I/O 通道的安全負責,各類數據的拷出必須有相關領導的審批以及文字性記錄備案。
第三十四條除網絡管理員及其授權人員外,其余人員無權擅自在網絡上傳播、擴散來自企業網絡以外的其它軟件和電子文檔。
第三十五條
計算機信息系統聯網應當采取系統訪問控制、數據保護和系統安全防火
計算機和信息系統安全保密管理規定2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公司計算機和信息系統(包括涉密信息系統和非涉密信息系統)
安全保密管理,確保國家秘密及商業秘密的安全,根據國家有關保密法規標準和中核集團公司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涉密信息系統是指由計算機及其相關的配套設備、設施構成的,按照一定的應用目標和規定存儲、處理、傳輸涉密信息的系統或網絡,包括機房、網絡設備、軟件、網絡線路、用戶終端等內容。
第三條 涉密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應用要本著“預防為主、分級負責、科學管理、保障安全”的方針,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和“控制源頭、歸口管理、加強檢查、落實制度”的原則,確保涉密信息系統和國家秘密信息安全。
第四條 涉密信息系統安全保密防護必須嚴格按照國家保密標準、規定和集團公司文件要求進行設計、實施、測評審查與審批和驗收;未通過國家審批的涉密信息系統,不得投入使用。
第五條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所有計算機和信息系統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第二章 管理機構與職責
第六條 公司法人代表是涉密信息系統安全保密第一責任人,確保涉密信息系統安全保密措施的落實,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等條件保障,督促檢查領導責任制落實。
第七條 公司保密委員會是涉密信息系統安全保密管理決策機構,其主要職責:
(一)建立健全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并監督檢查落實情況;
(二)協調處理有關涉密信息系統安全保密管理的重大問題,對重大失泄密事件進行查處。
第八條 成立公司涉密信息系統安全保密領導小組,保密辦、科技信息部(信息化)、黨政辦公室(密碼)、財會部、人力資源部、武裝保衛部和相關業務部門、單位為成員單位,在公司黨政和保密委員會領導下,組織協調公司涉密信息系統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第九條 保密辦主要職責:
(一)擬定涉密信息系統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并組織落實各項保密防范措施;
(二)對系統用戶和安全保密管理人員進行資格審查和安全保密教育培訓,審查涉密信息系統用戶的職責和權限,并備案;
(三)組織對涉密信息系統進行安全保密監督檢查和風險評估,提出涉密信息系統安全運行的保密要求;
(四)會同科技信息部對涉密信息系統中介質、設備、設施的授權使用的審查,建立涉密信息系統安全評估制度,每年對涉密信息系統安全措施進行一次評審;
(五)對涉密信息系統設計、施工和集成單位進行資質審查,對進入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保密產品進行準入審查和規范管理,對涉密信息系統進行安全保密性能檢測; 第二十條 涉密信息系統應建立安全保密策略,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涉密信息被非授權訪問、篡改,刪除和丟失;防止高密級信息流向低密級計算機。涉密信息遠程傳輸必須采取密碼保護措施。
第二十一條 向涉密信息系統以外的單位傳遞涉密信息,一般只提供紙質文件,確需提供涉密電子文檔的,按信息交換及中間轉換機管理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 清除涉密計算機、服務器等網絡設備、存儲介質中的涉密信息時,必須使用符合保密標準、要求的工具或軟件。
第二節 用戶管理與授權
第二十三條 根據本部門、單位使用涉密信息系統的密級和實際工作需要,確定人員知悉范圍,以此作為用戶授權的依據。
第二十四條 用戶清單管理
(一)科技信息部管理“研究試驗堆燃料元件數字化信息系統”和“中核集團涉密廣域網”用戶清單;財會部管理“財務會計核算網”用戶清單;
(二)新增用戶時,由用戶本人提出書面申請,經本部門、單位審核,科技信息部、保密辦審批后,由科技信息部備案并統一建立用戶;“財務會計核算網”的用戶由財會部統一建立;
(三)刪除用戶時,由用戶本人所在部門、單位書面通知科技信息部,核準后由安全保密管理員即時將用戶在涉密信息系統內的所有帳號、權限廢止;“財務會計核算網”密辦審核,公司分管領導審批。開通、審批堅持“工作必須”的原則。
第六十四條 國際互聯網計算機實行專人負責、專機上網管理,嚴禁存儲、處理、傳遞涉密信息和內部敏感信息。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須建立使用登記制度。
第六十五條 上網信息實行“誰上網誰負責”的保密管理原則,信息上網必須經過嚴格審查和批準,堅決做到“涉密不上網,上網不涉密”。對上網信息進行擴充或更新,應重新進行保密審查。
第六十六條 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在電子郵件、電子公告系統、聊天室、網絡新聞組、博客等上發布、談論、傳遞、轉發或抄送國家秘密信息。
第六十七條 從國際互聯網或其它公眾信息網下載程序和軟件工具等轉入涉密系統,經科技信息部審批后,按照信息交換及中間轉換機管理規定執行。
第九章 便攜式計算機管理
第六十八條 便攜式計算機(包括涉密便攜式計算機和非涉密便攜式計算機)實行 “誰擁有,誰使用,誰負責”的保密管理原則,使用者須與公司簽定保密承諾書。
第六十九條 涉密便攜式計算機根據工作需要確定密級,粘貼密級標識,按照涉密設備進行管理,保密辦備案后方可使用。
第七十條 便攜式計算機應具備防病毒、防非法外聯和身份認證(設置開機密碼口令)等安全保密防護措施。
第七十一條 禁止使用涉密便攜式計算機上國際互聯網和非涉密網絡;嚴禁涉密便攜式計算機與涉密信息系統互聯。
第七十二條 涉密便攜式計算機不得處理絕密級信息。未經保密辦審批,嚴禁在涉密便攜式計算機中存儲涉密信息。處理、存儲涉密信息應在涉密移動存儲介質上進行,并與涉密便攜式計算機分離保管。
第七十三條 禁止使用私有便攜式計算機處理辦公信息;嚴禁非涉密便攜式計算機存儲、處理涉密信息;嚴禁將涉密存儲介質接入非涉密便攜式計算機使用。
第七十四條 公司配備專供外出攜帶的涉密便攜式計算機和涉密存儲介質,按照 “集中管理、審批借用”的原則進行管理,建立使用登記制度。外出攜帶的涉密便攜式計算機須經保密辦檢查后方可帶出公司,返回時須進行技術檢查。
第七十五條 因工作需要外單位攜帶便攜式計算機進入公司辦公區域,需辦理保密審批手續。
第十章 應急響應管理
第七十六條 為有效預防和處置涉密信息系統安全突發事件,及時控制和消除涉密信息系統安全突發事件的危害和影響,保障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科技信息部和財會部應分別制定相應應急響應預案,經公司涉密信息系統安全保密領導小組審批后實施。
第七十七條 應急響應預案用于涉密信息系統安全突發事件。突發事件分為系統運行安全事件和泄密事件,根據事件引發原因分為災害類、故障類或攻擊類三種情況。
(一)災害事件:根據實際情況,在保障人身安全前提下,保障數據安全和設備安
(二)故障或攻擊事件:判斷故障或攻擊的來源與性質,關閉影響安全與穩定的網絡設備和服務器設備,斷開信息系統與攻擊來源的網絡物理連接,跟蹤并鎖定攻擊來源的IP地址或其它網絡用戶信息,修復被破壞的信息,恢復信息系統。按照事件發生的性質分別采用以下方案:
1、病毒傳播:及時尋找并斷開傳播源,判斷病毒的類型、性質、可能的危害范圍。為避免產生更大的損失,保護計算機,必要時可關閉相應的端口,尋找并公布病毒攻擊信息,以及殺毒、防御方法;
2、外部入侵:判斷入侵的來源,評價入侵可能或已經造成的危害。對入侵未遂、未造成損害的,且評價威脅很小的外部入侵,定位入侵的IP地址,及時關閉入侵的端口,限制入侵的IP地址的.訪問。對于已經造成危害的,應立即采用斷開網絡連接的方法,避免造成更大損失和帶來的影響;
3、內部入侵:查清入侵來源,如IP地址、所在區域、所處辦公室等信息,同時斷開對應的交換機端口,針對入侵方法調整或更新入侵檢測設備。對于無法制止的多點入侵和造成損害的,應及時關閉被入侵的服務器或相應設備;
4、網絡故障:判斷故障發生點和故障原因,能夠迅速解決的盡快排除故障,并優先保證主要應用系統的運轉;
5、其它未列出的不確定因素造成的事件,結合具體的情況,做出相應的處理。不能處理的及時咨詢,上報公司信息安全領導小組。
第七十八條 按照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的性質、影響范圍和造成的損失,將涉密信息系統安全突發事件分為特別重大事件(I級)、重大事件(II級)、較大事件(III級)和一般事件(IV級)四個等級。
(一)一般事件由科技信息部(或財會部)依據應急響應預案進行處置;
(二)較大事件由科技信息部(或財會部)、保密辦依據應急響應預案進行處置,及時向公司信息安全領導小組報告并提請協調處置;
(三)重大事件啟動應急響應預案,對突發事件進行處置,及時向公司黨政報告并提請協調處置;
(四)特別重大事件由公司報請中核集團公司對信息安全突發事件進行處置。
第七十九條 發生突發事件(如涉密數據被竊取或信息系統癱瘓等)應按如下應急響應的基本步驟、基本處理辦法和流程進行處理:
(一)上報科技信息部和保密辦;
(二)關閉系統以防止造成數據損失;
(三)切斷網絡,隔離事件區域;
(四)查閱審計記錄尋找事件源頭;
(五)評估系統受損程度;
(六)對引起事件漏洞進行整改;
(七)對系統重新進行風險評估;
(八)由保密辦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并書面確認安全后,系統方能重新運行;
(九)對事件類型、響應、影響范圍、補救措施和最終結果進行詳細的記錄;
(十)依照法規制度對責任人進行處理。
第八十條 科技信息部、財會部應會同保密辦每年組織一次應急響應預案演練,檢驗應急響應預案各環節之間的通信、協調、指揮等是否快速、高效,并對其效果進行評估,以使用戶明確自己的角色和責任。應急響應相關知識、技術、技能應納入信息安全保密培訓內容,并記錄備案。
第十一章 人員管理
第八十一條 各部門、單位每年應組織開展不少于1次的全員信息安全保密知識技能教育與培訓,并記錄備案。
第八十二條 涉密人員離崗、離職,應及時調整或取消其訪問授權,并將其保管的涉密設備、存儲介質全部清退并辦理移交手續。
第八十三條 承擔涉密信息系統日常管理工作的系統管理員、安全保密管理員、安全審計管理員應按重要涉密人員管理。
第十二章 督查與獎懲
第八十四條 公司每年應對涉密信息系統安全保密狀況、安全保密制度和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一次自查,并接受國家和上級單位的指導和監督。涉密信息系統每兩年接受一次上級部門開展的安全保密測評或保密檢查,檢查結果存檔備查。
第八十五條 檢查涉密計算機和信息系統的保密檢查工具和涉密信息系統所使用的安全保密、漏洞檢查(取證)軟件等,應覆蓋保密檢查的項目,并通過國家保密局的檢測。安全保密檢查工具應及時升級或更新,確保檢查時使用最新版本。
第八十六條 各部門、單位應將員工遵守涉密計算機及信息系統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的情況,納入保密自查、考核的重要內容。對違反本規定造成失泄密的當事人及有關責任人,按公司保密責任考核及獎懲規定執行。
第十三章 附 則
第八十七條 本規定由保密辦負責解釋與修訂。
第八十八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原《計算機磁(光)介質保密管理規定)[制度編號:(廠1908號)]、《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管理規定》[制度編號:(20xx)廠1911號]、《涉密計算機采購、維修、變更、報廢保密管理規定》[制度編號:(20xx)廠1925號]、《國際互聯網信息發布保密管理規定》[制度編號:(20xx)廠1926號]、《涉密信息系統信息保密管理規定》[制度通告:(20xx)0934號]、《涉密信息系統安全保密管理規定》[制度通告:(20xx)0935號]同時廢止。
計算機和信息系統安全保密管理規定3
各部門: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XX保密委《關于傳發<全市XX
組織開展互聯網涉密及敏感信息檢查清除活動實施方
案>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進一步加強公司各部門網絡及計算機信息安全的保密管理,防止網上泄密事件發生,確保公司網絡及計算機工作安全可靠,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現就進一步加強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和保密管理工作有關事宜規定如下:
一、計算機操作人員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任何人不得利用計算機從事違法活動。
二、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開展自查。
1。明確內網使用人責任,簽訂《職工信息安全保密責任書》,認真落實各項安全保密管理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各類安全保密學習和活
動,知道“一機兩用”違規行為的類型,不違反相關的制度規定。
2。嚴禁在互聯網上發布公司涉密文件、資料、信息、數據。未經主管領導批準,不得向外提供公司信息和資料,堅持做到“誰上網、誰負責”,“上網不涉密、涉密不上網”。
三、嚴禁公司內網計算機終端上操作事項。
1、內網計算機終端上違規處理、存儲的.國家秘密信息;
2、內網移動存儲介質中違規存儲的國家秘密信息;
3、內網服務器上違規處理、存儲的國家秘密信息;
4、內網網站上違規發布的國家秘密信息。
四、嚴禁公司互聯網網計算機終端上操作事項。
1、互聯網計算機終端上違規處理、存儲的國家秘密和警務工作秘密信息;
2、互聯網移動存儲介質中違規存儲的國家秘密和警務工作秘密信息;
3、互聯網服務器上違規處理、存儲的國家秘密和警務工作秘密信息;
4、互聯網上開設的網站中違規發布的國家秘密和警務工作秘密信息;
5、互聯網社會網站上開通的微博、電子郵箱等信息發布和傳輸平臺中違規發布、存儲的國家秘密和警務工作秘密信息。
五、專用于存儲公司財務、工程設計方案、安保方案應急預案等資料和內部文件的計算機要由專人使用,并設置密碼,禁止網絡上的其它計算機訪問,禁止訪問互聯網及其它外部網絡系統。
六、做好計算機網絡病毒防治工作。每臺計算機要由專人負責,定期升級計算機殺毒軟件,進行查殺病毒,在使用3 / 3軟盤、U盤和移動硬盤等存儲、拷貝文件之前,要先查殺病毒。嚴禁在計算機有毒未殺的情況下發電子郵件和拷貝文件到公司的其它計算機上。
七、嚴格按照操作程序使用計算機,認真做好計算機防盜工作。公司員工要愛護計算機。下班及節假日,務必將電源開關關閉,徹底切斷計算機電源,關好門窗,做好防火、防盜工作。
八、嚴格工作紀律。禁止瀏覽和下載不健康的網上信息,禁止從網上下載與工作無關的軟件。二〇一二年五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