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幼兒園管理的意見
一、我縣幼兒教育事業基本情況
(一)在園幼兒情況。目前,我縣適齡幼兒有12259人,在園(校)幼兒共8016人(縣直機關幼兒園1025人,民辦幼兒園5430人,小學附設幼兒班1561人),適齡幼兒入園率達65.4%。全縣有公辦幼兒園1所,民辦幼兒園71所,小學附設幼兒班36個。其中縣城幼兒園12所,鄉鎮幼兒園21所,村屯幼兒園39所。
(二)師資情況。全縣有幼兒園老師341人,教輔人員117人,其中公辦教師84人,民辦教師257人。民辦教師中專中師以上學歷195人,合格率76%。全縣有45個幼兒園園長經過培訓,執有幼兒園園長資格證11人。
我縣幼兒教育發展現狀。大多數幼兒園辦園方向比較明確;園務管理比較到位;辦園條件不斷改善;教學秩序逐步規范。所有幼兒園均按照要求征訂使用教材,多數幼兒園制定了比較科學的教育工作計劃、月教學重點和周教學安排等,幼兒一日室內學習、戶外活動、游戲娛樂等安排比較科學合理,統籌幼兒體、智、德全面發展,教育效果較好。大多數幼兒園建立了食品采購、門衛值班、幼兒接送等制度,制訂了食物中毒等應急處理預案,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相關部門還加強了以幼兒園接送車為重點的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保證幼兒人身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我縣的幼兒教育工作近幾年來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由于種種原因,幼教事業的發展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為:
(一)縣鄉政府對幼兒教育工作投入不足。相對九年義務教育、高中教育來說,由于多方面原因,近年來我縣投入幼兒教育工作的資金較少。一是國務院《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精神中政府應投入的經費未得到有效落實,文件中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公辦幼兒園建設,保證教育經費投入納入財政預算,做到逐年增長。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安排幼兒教育專項管理經費,主要用于師資培訓、教研活動的開展、支持示范幼兒園和鄉鎮中心幼兒園的建設,保證幼兒教育管理工作和業務活動的正常開展。要安排公辦幼兒園的發展經費,用于公辦幼兒園正常運轉、教職工工資、示范性幼兒園建設等方面”。而我縣公辦的縣直機關幼兒園除了教師工資和辦公電話費是財政全額撥款外,其余費用如聘用教師工資和教學、生活設備的添置更新幾乎全部依賴于幼兒園的收費收入,幼兒園不但要承擔擴大事業規模、改善辦園條件的經費,還要支付人員經費、公務費等,幼兒園的經費難以確保良性運作。民辦幼兒園的運行經費都實行自收自支,自負盈虧,大多數幼兒園在支付校舍租金后能保證正常運轉都已經感到步履艱難,幼兒數在50名以下的幼兒園運轉更為困難,由于經費來源單一,增加教職工工資、改善辦學條件顯得力不從心,許多幼兒園只能通過克扣幼兒伙食費、代收交通費及緊縮教職工人員編制、降低工資標準等不規范操作手段,使幼兒園得以勉強運轉;二是國務院《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鄉鎮人民政府承擔發展農村教育的責任,負責舉辦鄉鎮中心幼兒園。但我縣14個鄉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成立中心幼兒園,多數鄉鎮只有中心校有附設幼兒班,教室設施陳舊,師資隊伍老化,難以更好地起到鄉鎮幼兒教育的龍頭示范作用。其余均為私立幼兒園,由于私立幼兒園是以營利為目的,與轄區其他幼兒園存在利益沖突,彼此存在著競爭關系,業務指導、經驗交流很難開展。
(二)辦園條件較差,獨立的幼教管理體制尚未形成。《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中對幼兒園的園舍設備、工作人員、衛生保健、教育工作、經費管理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對照標準,我縣多數幼兒園在各個方面均存在較大差距。具體表現在:
一是除縣直機關幼兒園條件稍好外,多數私立和農村幼兒園的園舍窄小,設備不達標。有的租用民房或單位閑置房,沒有做到園舍獨立設置;有的幼兒園宿舍光線暗不通風且擁擠,影響幼兒身心健康;有的室內廁所衛生
條件差;有的教室設施簡陋,教具、玩具和幼兒讀物缺乏。部分民辦幼兒園安全意識淡薄,園舍存在安全隱患,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如福隆鄉繁星幼兒園租用建于八十年代的原鄉稅務所舊樓,該綜合樓寬4米、長20多米, 103名幼兒擠在二、三樓不足150平方米的幾間小房里上課、休息,樓道梯級狹窄且只設有一個出口,通道狹長陰暗,兩旁的民房中不僅堆放有豬牛糞便而且還堆放有易燃物,存在消防隱患,一旦發生意外將會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二是保教工作欠規范,部分幼兒園辦園質量堪憂。包括縣直幼兒園在內的各園班額超編現象嚴重,與此相反,相應的保教人員卻嚴重不足,大多數幼兒園每班僅有1名教師,1名保育員,有些幼兒園甚至兩個班才配1名保育員,沒有達到兩教一保的要求,甚至一教一保的要求也達不到。一些幼兒園違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及認知規律,要么“重教輕保”,采用小學化教學方式;要么“重保輕教”,實行“保姆式”管理,缺乏科學施教方法,幼兒智能得不到有效發展,預期活動目標難以實現。
三是幼兒園衛生、飲食質量令人擔憂。部分民辦幼兒園廁所簡陋不衛生,流動水龍頭設置數量不夠,有些對幼兒也無飯前便后洗手的要求。廚房衛生條件差,許多民辦幼兒園食堂生、熟食不分區擺放,沒有配餐間,“三防”設置陳舊,部分幼兒園為幼兒提供的伙食品種單一,營養較差。有些食堂工作人員沒有經過衛生知識培訓,有的干脆就是辦園者的家屬擔任,無健康證上崗,食堂工作人員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四是幼兒教育管理體制還存在缺失,行政執法方面軟弱無力。全縣72所幼兒園,36個小學附設幼兒班只配備一名幼教專干,難以應付各項管理工作,對于非法辦園者無可奈何。如在新民農場有一原代課老師占用原農場小學內的一間破教室外搭一間廚房收有農場內職工的小孩23人,每人每天收費4元(其中2元是工資、2元是小孩的伙食費),23個小孩吃、住、學都在一間危房中。教育局已經下發了停辦通知,但辦園者說她不是辦幼兒園,而是家長們自愿讓她幫帶小孩,拒絕簽收停辦通知書,許多老幼兒園對幼教專干指出的整改意見充耳不聞,繼續我行我素。全縣幼兒教育還沒有象高中、初中和小學一樣形成政府部門上下聯動的教育管理體制。
(三)師資力量不足,教師權益難以得到保障。縣直幼兒園在園幼兒1025人,按照常規至少編成30個班,教職工按兩教一保的標準應配備110人,但目前縣直幼兒園有教職工75人,公辦教職工只有47人,聘請員工28人。由于近幾年沒有招聘名額,教師嚴重缺編,在縣政府沒有額外撥款的情況下,只靠本校的收費用于聘用人員開支,導致聘請教職工待遇偏低,難于聘到幼兒師范類優秀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構成幼教隊伍主體力量的非公辦教師,大多是原來的小學或初中代課教師,有些只有高中和中師文憑,沒有經過幼教培訓就上崗,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的技能。加之絕大多數就職于民辦幼兒園,缺少學習交流的機會,缺乏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和必要條件,素質很難提高。農村幼兒教師工資待遇不高,月工資在600元至750元之間,聘用幼兒教師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問題普遍沒有解決。幼兒教師對其職業缺乏認同感,造成好教師留不住,優秀幼師畢業生不愿應聘的局面。幼兒教師隊伍不穩定,整體素質的參差不齊,不利于幼兒園教學水平的提高,嚴重影響保教質量。縣直機關幼兒園教師集資籌建的宿舍樓于6年將要竣工投入使用時,因種種原因被通知停建,四年來,該園多次書面向縣政府請示恢復重建卻一直沒有得到答復,教師的后顧之憂沒有得到解決,直接影響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四)幼兒教育發展不均衡。具體表現在幼兒園布局不夠科學,各鄉鎮的村屯閑置教學點因生源不足等原因沒有得到有效利用,民辦幼兒園多集中在鄉鎮政府所在地。如碩龍鎮除了中心小有一個附設幼兒班外,只有1所私立幼兒園,轄區內的多數適齡幼兒集中到這所幼兒園上學,現有幼兒160名,教職工14名,邊遠村屯幼兒上學主要靠三輛面包車接送,存在極大的交通安全隱患。巖應村距離碩龍鎮有8公里且路經十九峺,山高路險,有時多達 20名幼兒擠在一輛核定座位只有十座的接送車上,一旦發生交通意外后果不堪設想。偏遠地區農村幼兒入托難,加之群眾對幼兒接受學前教育意識淡薄,因此少數群眾在幼兒就讀一年級之前只送去上一年學前班或直接上小學一年級,嚴重影響學前三年教育的普及。
三、加快我縣幼兒教育發展的意見建議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大力推進我縣幼兒教育事業發展,提高幼兒教育整體水平,特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確保幼兒教育事業順利發展。縣委縣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應充分重視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將幼兒教育納入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各有關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進行認真的謀劃。
要增強行政主管意識,加強領導和管理。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幼兒教育改革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精神,建議由縣政府牽頭成立協調機構,建立以政府領導統籌,有關部門協調配合的幼兒教育管理機制,明確管理權限,逐步形成“政府負責、分級辦園、分級管理、教育部門主管、有關部門分工協作”的管理體制。切實加強對幼兒教育工作的領導,特別是加大對無證辦園和辦園中違規行為的監管力度。加強幼教管理力量,建立幼兒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鄉鎮、社區設立幼教專干,形成幼教管理網絡。
(二)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統籌幼教事業發展。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建議加大政府投入,積極發展公辦幼兒園,大力扶持民辦幼兒園。
一是將幼兒園規劃納入我縣城鎮建設總體規劃,編制幼兒園布局專項規劃。根據居民區人口密度和輻射半徑規劃建設配套幼兒園,從而使城區幼兒園布局趨于合理。
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大力發展公辦幼教事業。建議財政投資,擴大縣直機關幼兒園辦學規模,在城區籌建第二所縣直幼兒園,使公辦幼兒園切實起到全縣幼兒教育的龍頭示范作用,鄉鎮要將鄉鎮中心幼兒園的創建和常年經費納入鄉財政預算,辦好鄉鎮中心幼兒園,起到骨干、示范性幼兒園作用。
三是進一步優化整合教學資源,切實提高幼兒園辦園水平。要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各鄉鎮要抓住當前中小學布局調整的契機,按照各鄉鎮幼兒教育發展規劃,創建中心幼兒園。建議各鄉鎮充分利用中學閑置校舍,把小學六年級學生轉移到中學,騰出小學校舍創辦中心幼兒園。目前全縣閑置的教學點有104個,可推行聯村辦園的思路,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利用閑置教學點辦園,這樣既解決農村幼兒入托難的問題,又減少了幼兒接送車的交通安全隱患,確保幼兒教育有序、健康發展。
四是建議政府給予民辦幼兒園政策支持,增加幼兒教育資源供給。鼓勵引導硬件設施好、辦學質量高的民辦幼兒園兼并條件較差、規模較小的幼兒園,對基礎較好、有發展潛力的民辦幼兒園(如昌明鄉新民村的新星幼兒園),給予一定的獎勵和政策扶持,支持其做大做強,優勝劣汰、特色發展、整體推進,使我縣幼教事業得到健康發展。
(三)依法保障師資待遇,保障幼兒教育蓬勃發展。建議公辦幼兒園實行通過考試選拔、競爭上崗,對從事幼教一線多年的教師給予轉正或職稱評定等相應待遇;按幼兒園入園人數和班額限制,逐年增加公辦幼兒教師編制以達到《綱要》兩教一保的要求;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民辦幼兒園教師的聘任和錄用盡量在教育部門注冊合格的教師中選用,逐步解決聘用教師良莠不齊問題;定期進行有效督導評估,結果向社會公開,廣泛接受社會支持與監督,使公辦、民辦幼兒教育沿著合法、科學、規范的軌道發展。
(四)進一步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幼教師資隊伍素質。一是認真貫徹國務院頒布的《教師資格條例》及配套規章,做好幼兒教師的資格過渡及認定工作。切實實行幼兒園園長、教師和保健人員資格準入制度,實行教師聘任制,建立激勵機制,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水平。二是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教育主管部門和用人單位要依法保障幼兒教師在評優、晉級、工資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權益,充分調動廣大幼兒教師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幼兒園的辦園質量和水平。尤其是對民辦幼兒園的教師,要研究制定保證他們的工資和待遇的實施辦法,如監督民辦幼兒園聘任教師必須簽訂勞動合同,解決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問題,以解他們的后顧之憂。三是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在職教師的業務培訓。對尚不具備幼兒園教師資格的教師,應采取措施限期使其取得教師資格;已經具備教師資格的應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水平,要有計劃地逐步使大專以上學歷占一定比例。
【幼兒園管理的意見】相關文章:
幼兒園管理的意見06-29
對幼兒園管理的意見06-26
幼兒園管理意見建議06-04
對班級管理的意見06-16
班級管理意見06-19
對學校管理的意見12-06
班級管理意見06-30
對幼兒園管理的意見2篇【合集】08-24
班級管理意見【合集】08-12
(精華)對班級管理的意見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