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斷奶仔豬的養殖管理方法
方法指為獲得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手段與行為方式,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斷奶仔豬的養殖管理方法及相關資料,歡迎閱讀和參考。
1、斷奶方法
養殖戶可根據生產的實際情況,采取一次性地全窩斷奶、分批斷奶或逐漸斷奶。若同一窩仔豬個體差異不大,體重相差不大,可采取全窩斷奶;若同一窩仔豬個體參差不齊,則可考慮分批斷奶;為減少仔豬斷奶后產生的應激,一般選擇逐漸斷奶法。
2、飼料要求
斷奶仔豬正處于身體迅速生長的階段,要喂給高蛋白質、高能量和含豐富維生素、礦物質的飼糧。應控制含粗纖維素過多的飼料,注意添加劑的補充,降低日糧抗原物質。蛋白質是日糧的主要抗原物質,降低蛋白質水平可減輕腸道免疫反應,減少斷奶后腹瀉。一般仔豬配合飼料含18%的粗蛋白,適口性好的飼料有利于增進仔豬的食欲。炒熟的黃豆、黑豆、豌豆等具有濃郁的香味,可以將其粉碎后作配料改善飼料的口味;碎米、玉米等谷物類飼料經過煮熟和浸燙,可改善適口性。
3、良好的環境條件
溫度斷奶至保育階段的仔豬,溫度處于21~30℃時,將獲得最佳的生長速度。但不同周齡的仔豬,因其體重及能量攝取不同而有差異。當然,每欄的飼養頭數,地面結構以及空氣中的溫度均影響最適溫度的需求。仔豬在剛斷奶時適宜的溫度為22℃,但斷奶后數天內需要溫度上升到30℃左右。為了滿足仔豬在斷奶后幾天內對高溫的要求,適宜的辦法是在飼料槽旁或地面鋪些暫時性的絕緣物質或采用局部加溫的方法。隨著仔豬年齡的長大,保育舍溫度可按每周2℃的幅度降低,直到8~9周齡溫度到21℃為止。此外可通過觀察仔豬的行為,考慮溫度是否適宜。如果堆疊,說明溫度低,仔豬冷,需調高溫度;若散睡在地板上,說明舍溫可能太高,應降溫。溫度得不到滿足,會導致仔豬受寒,體能嚴重損失,引起下痢。
清潔衛生斷奶仔豬舍內外要經常清掃,定期消毒,殺滅病菌,交替使用消毒液將產房和保育舍進行空欄消毒,空欄時間要有1015d。空欄時先把其徹底洗刷干凈,然后用2%~3%的苛性鈉溶液徹底消毒,空欄5~7d后再換另一種消毒液消毒1次,再空欄2——3d后用凈水沖刷干凈備用。日常工作中還要實行帶豬消毒制度,帶豬消毒時應注意圈舍死角及網床下面的徹底消毒。此外,圈舍內要保暖、通風、干燥、衛生,給仔豬提供良好的飼養環境。
4、預防應激反應
斷奶時將仔豬和母豬分開,仔豬的飼料由全乳日糧變為干飼料。此時斷奶仔豬處于強烈生長發育時期,但消化機能和抗病能力又不夠強,日糧劇烈變化和環境的變化對仔豬產生強烈的應激。仔豬常表現為食欲差、消化功能紊亂、腹瀉等,部分仔豬因此變成僵豬。配制適合早期斷奶仔豬消化生理的飼糧是克服早期斷奶綜合癥的有效方法。創造一個條件適合的小環境可以緩和仔豬的斷奶應激。
做好防寒保溫工作,仔豬對低溫的適應能力差,如果在溫度低的季節斷奶,會加劇仔豬的寒冷應激,此時要做好防寒保溫措施。仔豬應養在封閉式的豬舍內。仔豬在15~30日齡的適宜溫度為22~25℃,斷奶時可適當提高環境溫度至25~30℃,同時在豬舍地面鋪上墊草或麻包等材料。保溫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電熱板、紅外線燈泡、一般燈泡等。同時要堵塞風洞,防止賊風,保持室內干燥。由于環境溫度低于仔豬的最適溫度而導致的癥狀有腹瀉、支氣管炎和肺炎等,并且容易誘發其他傳染病。
5、討論
目前保育仔豬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斷奶后產生的應激綜合癥,表現為仔豬精神狀態不佳,呼吸不暢,腹瀉,食欲不旺或拒食,生長發育不良或停滯,出現僵豬,甚至死亡,使得保育仔豬的育成率降低。因此,在保育豬群的生產管理中,除供給合理的配方飼料,提供適溫,做好通風、清潔衛生、疫苗注射等必需工作外,還應在其飼料里添加適當的抗應激綜合癥的藥物。如可添加抗病毒粉和水溶性阿莫西林,提高仔豬育成率。在保育豬階段添加抗應激綜合征藥物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豬群生長性能。
拓展:豬的養殖管理方法
一、豬的飼養管理
1.確保飼料質量。養殖戶必須要嚴把飼料質量關,保證飼料的采購正規,儲存得當,投喂之前也要進行二次檢查,確保飼料質量。
2.加強營養管理。在保育豬的飼料中添加營養物質可以保證保育豬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再者,由于保育豬日齡的不同,其消化能力也不同,加強營養管理能夠有效提高飼料轉化率,為保育豬的生長發育提供保障。
3.保證飲水。一是要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可能的為豬群提供溫水,尤其是仔豬或者剛進入豬群的保育豬,溫水能夠促進其消化能力的提升。二是要保證豬群的飲水量,應保證其飲水充足,也可以在水中加入適量的維生素以及抗生素,以提高豬群的抵抗力,防止疫病的發生。
二、豬群管理
1.營造良好養殖環境。
1)對保育舍進行全面的清潔,可以通過高壓沖洗、消毒等措施處理保育舍。
2)對舍內的相關設施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
3)保證舍內的溫度濕度保持恒定。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能夠為保育豬的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確保保育豬的生長發育質量。
2.豬的分群及管教。保育豬的分群需要參考“大小體重相近、原窩同圈”的原則,比如一些個體較弱的保育豬應該單獨進行分群,保證保育豬的情緒穩定,而且也能夠避免豬群出現互相撕咬的情況。分群后,養殖戶還需要對豬群做好調教工作,包括定點大小便、定點飲食飲水等。
三、免疫管理
1.制定科學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種工作。需要根據養殖場的實際情況做好免疫接種工作,這就需要養殖戶聯合基層防疫站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根據季節和地區疫病發病規律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免疫接種工作。與此同時,還需要有針對性的對待分娩的母豬以及仔豬進行免疫接種,比如仔豬需要做好豬瘟、豬傳染性腹瀉等疾病的疫苗接種工作。
2.做好藥物保健工作,增強豬群抗病能力。養殖戶可以通過藥物保健工作來增強豬群的抗病能力,比如可以向豬投喂一定量中成藥制劑,在飼料中增加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等預防措施促進保育豬健康生長。
【斷奶仔豬的養殖管理方法】相關文章:
什么時候斷奶最好08-12
媽媽給寶寶斷奶的正確步驟11-04
仔豬收購合同范本02-04
混合喂養的寶寶要怎么斷奶04-10
桃樹的管理方法08-06
班組管理方法07-29
風險管理方法09-21
銷售團隊管理方法08-06
班組安全管理方法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