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完善好同期資料管理是管理好跨境稅源的重要基礎
同期資料管理是國際上對跨國企業的關聯交易進行稅務監管的基本措施,也是稅務機關跨境稅源管理中的重要抓手。自2008年實施新企業所得稅法后,部分企業就負有準備關聯交易同期資料的法定義務,稅務機關也需要對企業的同期資料進行管理。這對稅務人員、企業辦稅人員以及中介機構都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這幾年雖然稅企雙方均予以重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實施時間不長、經驗不足,仍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完善。
同期資料管理是指發生關聯交易且符合特定條件的企業,按照稅收法律法規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準備同一個稅務年度的企業組織結構、生產經營、關聯交易、可比性分析、轉讓定價方法選擇和使用等情況的書面資料。同期資料屬于企業對關聯交易行為的深度披露,具有信息披露量大、涉及面廣,內容整體嚴密、邏輯性強,分析透徹、全面等特點。
當前,同期資料在管理中存在許多問題。在日常管理中,部分需要準備同期資料但規模較小的企業,缺乏相應的人力和信息資源,對同期資料的準備存在畏難情緒。有的企業認為同期資料的提供暴露了內部信息,不利于企業經營發展或開展稅收籌劃,對同期資料的準備敷衍了事。由于同期資料管理的規定實施時間不長,許多企業還不能掌握具體的要求。而且同期資料內容較多,涉及關聯企業之間、企業各業務環節之間的配合和資料歸集程度,可比企業信息采集難度大,中介機構良莠不齊,這些都會影響同期資料的質量。根據安徽省國稅局同期資料審核情況通報,完全符合報送標準的同期資料較少,大部分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問題,如資料提供不夠完整、基本情況描述不清、關聯交易情況披露粗糙、功能風險分析不全面等。
部分稅務人員認為,企業提供的同期資料,已經證明其行為符合獨立交易原則,因此沒有必要再調查核實。由于部分稅務人員不能準確理解和完整掌握對同期資料準備工作的規定和要求,不能及時、準確地解答企業在同期資料準備中提出的疑問,對同期資料準備工作的宣傳、輔導和管理不到位,對于企業不提供同期資料等關聯交易的相關資料,或者提供虛假、不完整資料,未能真實反映其關聯業務往來情況的,未能給予相應的處理。
有關同期資料的部分政策條款不明確,也直接影響了同期資料在實踐中的管理質量。
一是免予準備同期資料的范圍不明確!短貏e納稅調整實施辦法》規定了免予準備同期資料范圍,其中“外資股份低于50%且僅與境內關聯方發生關聯交易”的企業屬于免予準備同期資料的范圍。關于外資股份如何界定,一直沒有明確的規定。例如某些屬于央企到境外上市后返程投資設立的企業,辦理工商登記的是外資企業,但實際控制人是國內的央企,那么實際控制人持有的股份是否屬于外資股份就沒有明確的規定。
二是關聯方認定的標準不明確!短貏e納稅調整實施辦法》規定了認定關聯方的8項標準,但在實踐中,某些標準難以操作。例如“一方的購買或銷售活動主要由另一方控制”,主要由另一方控制沒有量化的標準。還有雙方企業的高管人員存在親屬關系時,究竟什么樣的親屬關系才能認定為關聯方也沒有具體的規定。
三是退還同期資料的規定不明確!短貏e納稅調整實施辦法》規定,企業拒絕提供同期資料等關聯交易的相關資料,或者提供虛假、不完整資料,未能真實反映其關聯業務往來情況的,依照有關規定處理。但是,對于什么是虛假、不完整資料卻沒有明確的定義,稅務機關對企業進行處罰也難以找到明確的依據。
在實踐中,可比信息難以采集和核實,也加大了同期資料管理的難度。在實踐中,可比企業信息大部分來源于上市公司,而國家證券委發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規定,年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編制完成并披露。而要求準備同期資料的截止時間是5月31日。由于時間緊迫,難以全面采集一定樣本量的、可以比較的可比企業信息資料。如果采用BVD數據庫來查找可比企業,則一般5月份版本的數據庫并不包含完整的上年度財務報表數據。
可比對象查找困難也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許多上市公司涉及多個行業,經營方式也存在多樣性,與準備同期資料企業存在一定的差異。但由于精確的可比對象很難找到,有時為了找到足夠數量的可比對象而不得不在可行性方面放寬要求。如許多企業均為電器公司,但有的生產電視、有的生產洗衣機等產品,部分企業還從事房地產、物流等業務,而企業自己只生產電冰箱,顯然在可比性方面存在缺陷。
可比對象難以核實的情形在實踐中也比較普遍。有些企業使用非公開數據準備同期資料,導致稅務機關無法核實數據的真實性。雖然安徽省建議企業使用內部數據或公開數據來準備同期資料,對于使用非公開數據的企業也要求企業予以整改,但缺少明確的政策規定,對于執意不改的企業缺少有效的應對手段。
基于此,筆者建議結合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進一步以公告方式列明同期資料準備范圍和時限,便于稅企雙方共同理解執行;增加近3年來企業生產經營變化情況的資料,通過連續多個年度的趨勢分析進一步反映真實情況,分析判斷利潤水平的合理性;將同期資料準備時間延長到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后2個月內,便于有充足時間更好地收集可比企業信息;明確虛假、不完整資料的認定標準,使稅務機關在處罰企業時有據可依;適當提高應準備同期資料企業的規模標準,減輕部分中小企業的負擔;在國家稅務總局層面對匯算清繳數據庫進行整理歸類,加入行業代碼等信息并有條件地放開,便于稅務人員查詢,以解決可比企業信息難以取得和核實的問題;將同期資料管理的質量列為對下級稅務機關目標管理考核的內容,定期進行統一的檢查驗收,促進同期資料管理質量進一步提高。
【完善好同期資料管理是管理好跨境稅源的重要基礎】相關文章:
如何管理好課堂06-04
如何管理好情緒06-04
管理好員工的技巧12-20
管理好情緒的方法12-19
員工如何管理好06-04
怎樣管理好紀律06-03
怎樣管理好團隊06-03
如何管理好倉庫06-04
怎樣加強稅源管理工作心得06-03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句子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