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湖泊保護開發與管理問題調研報告范文
【導語】調研報告的核心是實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觀事實。調研報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調查,二是研究。調查,應該深入實際,準確地反映客觀事實,不憑主觀想象,按事物的本來面目了解事物,詳細地鉆研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觀事實的基礎上,認真分析,透徹地揭示事物的本質。至于對策,調研報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為,對策的制定是一個深入的、復雜的、綜合的研究過程,調研報告提出的對策是否被采納,能否上升到政策,應該經過政策預評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湖泊保護開發與管理問題調研報告怎么寫,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調研報告欄目。
**是**省第二大淡水湖,是亞洲濕地保護名錄中保存最完整的濕地之一。這里不但自然風光秀麗,而且生物種群繁多,已成為重要的生態廊道。**的綜合保護、開發有利于擴大**區的知名度,有利于進一步打造**“化石型湖泊”、“物種基因庫”和“鳥類樂園”的生態旅游品牌,充分發揮內陸湖泊的“綠寶石”效應,促進**旅游業快速發展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實現“兩個率先”,構建“兩型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應重視以下幾項工作。
1.加強湖泊資源的統一協調管理,形成“一龍管湖。
多龍冶湖”的良好格局。這足解決各種湖泊資源問題的當務之急。應加強流域與區域、區域與區域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協商溝通機制.探索建立湖泊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聯動機制;進一步界定事權.研究建立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分工明確、職責清晰、權威高效、運行協調的湖泊資源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目前,有的湖泊在保護管理方面建立了管理協調機制,例如,高淳的固城湖,建立了水質保護領導小組。協調固城湖保護管理工作,下設辦公室。由縣水務局負責具體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江蘇省湖泊保護條例》定了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水行政主管部i]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湖泊的管理和保護工作。建議在省、市一級,可以建立一個以水行政主管部門為主導的湖泊保護、協調和監督機制,下設專i、1管理機構承擔湖泊保護的具體管理工作,保障湖泊保護規劃真正實行。保證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
2.強化落實湖泊保護規劃,探索建立涉湖專業規劃的審核/審查制度。
湖泊保護規劃是有關湖泊保護工作的總體安排。目前,省水利廳和有關部門所進行的湖泊綜合性規劃編制工作已初步完成,還有待修改完善。以作為湖泊保護、開發、利用和管理的依據。制訂綜合性規劃,應根據湖泊各個功能的重要性程度確定各個湖泊的主導功能,并明確各個34.湖泊的重要保護內容、劃定湖泊保護的范圍并分別采取不同的保護管理措施。應突出規劃的強制性作用。建立湖泊保護規劃實施評價制度,對涉湖規劃進行審核或者審查,強化各個參與規劃實施的部的責任和任務。
3.建立湖泊保護的公眾參與機制,建謾節水防污型社會。
改變“公眾提出意見——管理部門處理意見”的消極被動方式.將公眾力量納入到湖泊保護的規劃編制、實施以及監督等工作中。在管理體制上可以考慮湖泊產權管理的需要。明確湖泊的產權界定、維護、保障與限制,鼓勵非政府組縱、私人團體和公民開展湖泊保護行動,規范各利益相關者的行為。進一步增強廣大干部群眾的湖泊資源保護意識,提高全民節水意識和生產生活用水效率,切實保護好濕地資源。另外,促進湖泊保護目標實現。
4.改進管理手段。增強事前預防性管理能力。
社會經濟中各項涉湖活動對湖泊的影響,有的在短時間內可以體現,而有的則需要一段相對較長的時間才能體現。一艘說來.湖泊內資源、生態環境遭受破壞之后,可恢復的程度難以預料并且恢復成本很高。因此。采取預防性措施.防止資源、生態環境的破壞是管理的理想手段,事前預防性的管理要比事后矯正性管理更有價值和更為重。要逐步改變以往的以事件管理和行為管理為主的管理思維,增強預見性,加強事前預防性管理。
5.尊重湖泊自然規律,努力實現入水和諧。
近年來,有些地方對部分湖泊采取了生態恢復和水資源治理措施,采取退耕還湖的方式擴大湖泊面積。如。在固城湖,為了保護水源,開始實施退圍(圍網養殖)還湖的工作。要健全湖泊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加強水資源保護,根據湖泊綜合保護目標,嚴格水功能區和排污口管理,實行排污總量控制。開展生態修復、底泥生態疏浚、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設,加強水污染整治,改善湖泊水后和水生態環境,維護湖泊水體的環境功能、生態功能和綜合效益。
【湖泊保護開發與管理問題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中藥飲片經營管理問題的調研報告05-22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問題調研報告范文05-22
保護湖泊倡議書11-08
中藥飲片經營管理問題調研報告優秀范文05-22
學校管理調研報告08-15
新時期基層稅收征收管理檔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調研報告05-23
淺析產權式商鋪開發經營管理的相關問題05-22
養護管理工作調研報告09-27
學生管理問題的問題有哪些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