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加強時間管理
導語:愛因斯坦認為:“現在、過去和將來之間的差別只是一種錯覺。”時間倒流或回到過去,其實是建立在一個不存在的邏輯基礎上的。古代使用銅壺滴漏計時,以下漏擊點為名。一更分為五點,所以,一點的長度合24分鐘。如《西游記第九回:“卻說那太宗夢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點,太宗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官員。”“三更兩點”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點”就是指凌晨04:12。
13種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
1、有計劃地使用時間。不會計劃時間的人,等于計劃失敗。
2、目標明確。目標要具體、具有可實現性。
3、將要做的事情根據優先程度分先后順序。80%的事情只需要20%的努力。而20%的事情是值得做的,應當享有優先權。因此要善于區分這20%的有價值的事情,然后根據價值大小,分配時間。
4、將一天從早到晚要做的事情進行羅列。
5、每件事都有具體的時間結束點。控制好通電話的時間與聊天的時間。
6、遵循你的生物鐘。你辦事效率最佳的時間是什么時候?將優先辦的事情放在最佳時間里。
7、做好的`事情要比把事情做好更重要。做好的事情,是有效果;把事情做好僅僅是有效率。首先考慮效果,然后才考慮效率。
8、區分緊急事務與重要事務。緊急事往往是短期性的,重要事往往是長期性的。必須學會如何讓重要的事情變得很緊急,是高效的開始。
9、每分每秒做最高生產力的事。將羅列的事情中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刪除掉。
10、不要想成為完美主義者。不要追求完美,而要追求辦事效果。
11、巧妙地拖延。如果一件事情,你不想做,可以將這件事情細分為很小的部分,只做其中一個小的部分就可以了,或者對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最多花費15分鐘時間去做。
12、學會說"不"。一旦確定了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對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就應當說"不"。
13、時間的管理最重要的在于能夠集中自己的大的整塊時間進行某些問題的處理。
時間管理應該要遵循的十一金律:
金律一:要和你的價值觀相吻合
金律二:設立明確的目標
金律三:改變你的想法
金律四:遵循20比80定律.
金律五:安排“不被干擾”時間
金律六:嚴格規定完成期限
金律七:做好時間日志
金律八:理解時間大于金錢
金律九:學會列清單
金律十:同一類的事情最好一次把它做完
金律十一:每1分鐘每1秒做最有效率的.事情
用理財的思維來做好時間管理:
1.對時間有正確的認識
理財之前,我們往往需要對金錢有正確的認識。為什么呢?如果一個人覺得金錢是萬惡的,對金錢中充滿厭惡之情,那么,我想他對理財可能不會有多大的興趣。其實,對于時間管理同樣如此。學習時間管理之前,我們應該對時間的價值有一個相對清醒的認識。雖然,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但每個人的時間效能卻不一樣,投入與產出比不一樣。而且,我們對未來成長的期待,往往得益于時間復利的饋贈,所以對時間的正確認識,是時間管理的重要前提。
2.找到你的時間,平衡工作與生活
很多時候,學理財是因為糟糕的`財務狀況,想通過理財改變自身的財務狀況,了解自己的收支結構,打理好自己的財富。這,往往能帶給我們驚喜。通常,我們理財前會為自己的財務做個梳理,知道自己有多少錢,現金流是怎么樣,每月收入支出多少,然后結合自己的資金狀況,風險承受能力、理財目標、投資期限做一個合理規劃。
3.列出任務清單
很多朋友理財,都是從記賬開始的。記賬把每天的賬目記錄下來,說白了就是知道自己的錢花在什么地方了,明白收支結構。當然,記賬的功效遠不止這個,它最大的意義是,讓我們明晰我們的收支結構,促進我們養成良好的消費觀念與消費習慣,找到最高性價比的生活。
4.提前作出規劃
理財的時候,我們會根據自己的資金量、現金流、風險承受能力去做投資,設定一個相對合理的投資目標。理財是根據我們的人生階段,作出匹配的投資方式、投資目標。
5.復盤反思,歸納總結
上面我們說了,通過記賬明晰我們的收支,它的最大意義是,讓我們逐步養成好的消費習慣,找到合適自己的最高性價比生活。通常,我們在做投資理財的時候,會定期對投資做復盤、總結,看看投資的目標實現情況,其實這個對時間管理同樣有效。對于時間管理,我們可以以周為單位,對每周的時間管理做一個分析總結,復盤這個周的時間與工作產能之間的關系,任務清單的完成情況,管理目標有沒有順利完成,并寫出總結日記。其實,我發現復盤反思,是個很好的習慣,不論是理財還是時間管理,或是其他的事情都適用。這種反思習慣,讓我們不斷改進、進步,促進我們的成長。
6.零碎時間與復利
愛因斯坦稱,復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主要在于復利的滾雪球效應,威力之大讓人嘆為觀止,很多理財師喜歡拿復利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