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如何管理
導語:企業管理可以劃為幾個業務職能分支: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生產管理、采購管理、營銷管理等。通常的公司會按照這些專門的業務職能設置職能部門。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管理會計是適應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科學地運用相關技術方法,進行數據搜集、整理、計算和分析,據以對經濟活動進行衡量、評價和預測,從而為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提供信息服務的一門新興學科。
小企業如何管理
1.實行集權和分權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1)授權管理制:在費用報銷和員工借款等制度中實行授權管理;
(2)逐級問責制,一旦發現問題逐級問責,員工有問題逐級上報,不得越級;
(3)建立各個部門的崗位責任制度。
建立企業的理事會,對于內部管理方面重大決策事件,實行集體決策制度。集思廣益,這樣做出的決策考慮更加周全。定期開理事會,對于公司一些管理問題及時討論。
2.充分考慮中小企業的特點,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1)實行定額管理制,例如管理用車輛每月油耗、管理用車輛每月維護費、生產用車輛每月油耗、生產用車輛每月維修費用、出差人員差旅費定額等等。
(2)建立資金管理制度,每周出納員報送“出納員周報表”,每周由專人定期盤點現金等方法來加強資金管理。
(3)實行事前控制,限額內的、常規的財務直接辦理,非常規的、超限額的.逐級報請經理批準。這樣做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提高財務結算速度,保證財務數據配比性。
(4)實行預算管理制,對于新投資項目考核成本效益,避免決策失誤。
3.重建崗位責任制、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
(1)在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基礎上,通過重新建立崗位責任和規范人員分工,做到職務分離,使兼職和兼崗相平衡。使員工相互牽制和崗位設置相適應。在不增加人員不增加費用的基礎上員工分工細化,相互牽制。
(2)工資人事管理制,實行浮動工資制,通過工資實行獎勵和懲罰制度。調動員工積極性,使企業的利益與個人利益掛鉤,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
(3)除會計人員要按時參加后期繼續教育培訓外,企業還應該根據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組織員工進行企業內部定期培訓,必要時可以聘請專家來企業講座。根據培訓內容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定崗定編定工資,并且實行末級淘汰制。
小企業如何管理
建立與企業制度,做有規可循: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制定規章制度,建立有效的薪酬制度,考核制度等,用制度保障企業高效運轉,用制度保證落實,將制度不講人情。
提升員工執行力:
每一位企業人員,擁有執行力,才會有競爭力,做管理必須讓員工明白服從工作時自己的天職,打造一支高效的執行力團隊。
注重激勵:
對于企業中表現出色、成績優異、貢獻突出的員工要大張旗鼓的表揚,給予重獎,讓所有員工都樹立競爭意識,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提升領導自身的領導力:
企業要不斷發展的前提就是領導者要先一步發展,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領導能力,人格魅力,要不斷的`補充新鮮知識,學會創新、開發,才能帶動企業發展。
強化團隊凝聚力:
起亞要創建一支有凝聚力的團隊,所有員工要牢記“團結就是力量”,培養他們有團隊精神,并且善于營造和諧團隊的局面,將“親人”意識融入到其中,讓大家更團結。
開拓創新思維:
創新時代企業的管理模式也需要創新,換一種管理思路,也許能把事情做得更完美,從創新中找新的出路。
【小企業如何管理】相關文章:
小企業信貸風險如何管理06-03
如何創新中小企業管理06-04
如何管理好一個小企業06-14
中小企業投資風險如何規避管理06-03
中小企業如何做好管理培訓06-04
如何解決中小企業管理問題06-03
如何提升中小企業管理者06-03
如何做好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戰略06-03
小企業薪酬管理問題05-23
小企業管理心得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