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校長如何加強小學管理
導語:學生的成長關系到祖國的未來,關系到新一代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如何讓學校成為孕育人才的地方,學校管理就至關重要.學校管理工作的恰當與否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經營狀況優良關系到后勤的穩定,學校的品牌經營戰略關系到學校發展的未來。
小學校長如何加強小學管理
一、當前小學校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觀念陳舊,辦學理念不清楚
新的教育改革對小學校長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一些校長自身的教育觀念較為保守,導致學校管理工作無法與時俱進。辦學理念是學校管理的根本性指導思想和靈魂,有部分校長沒有明確學校的辦學理念,沒有從學校的實際教學條件、學生的情況和師資水平等出發,而是盲目地圍繞著“分數”進行,片面地追求升學率,把學生的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成績的標準,缺乏人文關懷,這樣往往導致學校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2.教師素質和業務水平滯后
新課程改革不僅對校長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及教學手段等方面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并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然而,當前許多小學教師往往安于現狀,認為有編制就有鐵飯碗,不思進取。還有些教師由于對比自身素質與新課程改革的標準和要求感覺相差太大,從而在各類教研培訓中過于消極。這就造成了教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3.重物質文明建設,輕精神文明建設
由于近年來黨和國家對教育的高度重視,投入了大量資金。然而,一些小學校長只通過建設校園環境和購買先進的教學設備等加強物質文明建設,卻輕視了精神文明建設。這樣往往造成學校的教學條件好了而學生的日常行為差了,舒適的辦公大樓建起了而優良的文化傳統卻淡化了。
4.民主意識淡薄,評估不合理
一方面,校長是學校的最高領導者和管理者,很多時候都是校長一個人說了算。這樣容易讓校長在行使權力時滋生獨斷專行的思想,僵化學校管理氣氛和挫消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校長是學校的最高領導者和管理者,學校管理的好壞、榮譽與責任都由校長一個人承擔。這樣往往導致教職工對學校的'管理工作的參與性不高。此外,一些學校存在教學評估不合理現象,只注重教學結果而忽略了教學過程的評估,嚴重違背了教育規律和方針。
二、小學校長學校管理策略研究
1.與時俱進,轉變學校管理理念
作為新時期的小學校長,既是教育制度的主要執行者,也是學校各項管理的總負責人。為此,校長必須與時俱進地按新課程實施的要求,切實轉變學校管理理念。從過去的應試教育的教育理念向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理念轉變;從以往以分數為主的教育觀念向以培養和提高學生能力、素質方面轉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教育不僅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獲得,而且要更加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
2.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增強學校競爭力
教師是學校實施教育的主體,是整個教學體系中的中堅力量,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學校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新的課程改革對教師有了新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師在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及教學手段等方面要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并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其次,要求教師在知識結構方面突破以往只會處理學科內知識的局限,向跨學科、多學科的方向整合和拓展。最后,要求教師在教學能力方面同時具備包括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多種教學能力,并具有自身獨特的教學風格。
3.以創新帶動學校發展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也是學校發展的根本保證。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社會對于人才要求和標準也隨之發生變化。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教師的教學思路和觀念都會對小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作為教育制度的執行者和學校的最高領導者,小學校長要立足于學校的發展,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管理方法和教學思路方面進行創新,鼓勵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敢于挑戰傳統,善于總結分析,教師和教師之間要互相學習以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通過創新推動學校不斷向前發展。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全面推進和深化,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校長要肩負更多的責任,面臨更多的問題。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校長的有效管理,校長的管理能力和領導能力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發展。為此,小學校長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學校的各項管理,以基礎教育的要求和課程改革的標準為導向,不斷學習,開闊視野,努力提高自身素養和綜合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校的發展順應時代的潮流。
【小學校長如何加強小學管理】相關文章:
如何加強存貨的管理02-25
如何加強考勤管理02-24
如何加強現場管理03-11
如何加強黨員管理02-23
如何加強學校管理09-23
如何加強稅務管理03-02
如何加強幼兒安全管理08-30
如何加強現場安全管理04-13
如何加強施工安全管理03-02
如何加強企業安全管理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