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嬰兒拉綠屎發燒怎么解決
正常人在體溫調節中樞的調控下,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經常保持動態平衡,當機體在致熱源作用下或體溫中樞的功能障礙時,使產熱過程增加,而散熱不能相應地隨之增加或散熱減少,體溫≥37.3℃稱為發熱。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嬰兒拉綠屎發燒怎么解決,歡迎閱讀!
嬰兒拉綠屎發燒怎么解決
1、減衣散熱緩解嬰兒拉綠屎發燒
脫掉過多的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燒,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燒時,會出現發抖的癥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2、物理降溫緩解嬰兒拉綠屎發燒
用退熱貼,有助于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并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有氣管炎或是肺炎史的寶寶可以用益氣貼保護肺部。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后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洗浴時間10-15分鐘,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酒精擦浴,適用于高熱降溫。準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禁擦胸前區、腹部、后頸、足底,這些部位對冷較為敏感,可引起不良反應。新生兒、小嬰兒因皮膚薄,毛細血管豐富,可經皮膚吸收而出現酒精中毒,不宜采用。
3、補充水分緩解嬰兒拉綠屎發燒
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發燒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孩子發燒最好不要隨便吃藥,因為孩子的發燒原因不明,隨便用藥可能會影響醫生診斷。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嬰兒拉綠屎發燒的原因
給寶寶做一些大米稀粥,寶寶一旦發燒了,身體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現象,所以補水才是關鍵。所以家長朋友們可以給寶寶熬制一些大米稀粥,可以多加水,用電飯煲熬制,注意熬制時間要長一些,因為爛爛的米粥才更容易消化。
熬制一些新鮮的魚湯,可以挑選草魚或者是鯽魚,注意熬制時應以清淡為主,加適量的鹽即可,熬制時間以半小時為宜,不要時間過長,以免造成營養流失。寶寶生病了就更應該保證營養的來源才對。給寶寶用榨汁機榨一些新鮮的果汁,因為寶寶發燒時身體會流失大量的營養元素,新鮮的果汁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可以有效地補充寶寶身體里流失的營養元素,保證寶寶的營養來源。給寶寶做一些柔軟的飯團,因為寶寶發燒時,消化能力就弱了,腸胃就沒有以前好了。所以可以給寶寶做一些軟軟的面包,注意原味的就可以,不要加過量的糖,以免加重寶寶腸胃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等癥狀。
嬰兒拉綠屎發燒吃什么好
溫度過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攝取不夠、水份流失(流汗、腹瀉)、房間空氣不流通、劇烈運動前后、某些特殊藥物作用,其它如預防注射也可能引起發燒。
若體溫呈現不穩定狀態,則應考慮疾病的可能性。小于3個月的嬰兒發燒,以細菌感染最常見(如B型鏈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燒。最嚴重的感染疾病是敗血癥。所以新生兒發燒時,一定要帶給醫生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大于3個月的嬰幼兒發燒,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無法從外表看到異常現象。
嬰兒發燒癥狀有哪些
體溫本身并不是觀察兒童疾病的真正的最關鍵的方法。對成人來說,體溫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輕重程度。孩子并非如此,因為他們的身體對溫度的控制還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輕微疾病時,發燒也達40℃,然而在得更嚴重的疾病時只有38.3℃。孩子發燒時,家長更應觀察他的臉色、神態和行動。一個體溫為38.3℃卻臉色灰白、安靜得有點反常的孩子,也許比一個體溫為39.4℃但仍能滿屋子亂竄亂鬧的孩子病得重。
大致上,寶寶發燒的不同癥狀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媽媽們可以對應以下的癥狀,對寶寶做出更為恰當的護理,如果寶寶的癥狀是其中嚴重的疾病引起,如腸胃炎、腦膜炎等,我們一定要及時地把孩子送到醫院去。
1、過熱
臉色潮紅、易發脾氣、沒有胃口、頭發濕、長痱子。寶寶可能是坐在太陽下、關著門的車里、溫暖的房間或穿得太厚了。
2、流感
感冒癥狀嚴重、流鼻涕、咳嗽、腹瀉、嘔吐、胃口不好、易發脾氣,突然發燒,一般在38.3℃以上。常見于冬春季節。
3、耳部感染
煩躁、哭鬧、拽耳朵,發燒,體溫超過37.8℃,可能會嘔吐、拉肚子、胃口不好。在極為罕見的情況下,耳朵里會流出黃水或白水。感冒后最常見。
4、手足口病
長小水泡,比如嘴里、手心或腳掌(也可能在屁股上)。低燒、嗓子疼、沒有胃口。在四五歲的小朋友中最常見,但任何年齡段的寶寶都可能出現。
5、齦口炎
嘴里或嘴唇上長小紅泡。發燒,可能會不愿意吃喝、口臭,可能有脫水現象。
6、幼兒急疹
發燒通常超過39℃,持續3~5天,可能會在發燒前或伴隨發燒流鼻涕。然后身上起紅色的皮疹,進而擴散到脖子、臉和胳膊上。6個月~3歲的孩子最容易出現。
7、哮吼
咳嗽聲音低沉像海豹叫,呼吸費力、聲音大,吸氣的時候發出哨鳴音,有感冒癥狀。經常伴隨低燒,有時候會燒到40℃。在5歲以下的孩子中最常見。
8、尿路感染
易發脾氣,可能會表現出小便疼痛的某些跡象,小便混濁、帶血或有臭味。有時候還會嘔吐或拉肚子。通常會發燒,有時也沒有其他癥狀。
9、肺炎
感冒似乎越來越重,持續咳嗽,呼吸急促而費力,發燒,打冷戰。
10、胃腸炎
發燒可能是最先出現的癥狀,接著會惡心、抽筋、打冷戰、嘔吐或拉肚子。
11、血液感染,要立即去醫院。
高燒、嘔吐、腹瀉、易發脾氣。有時候只有發燒這一種癥狀。
12、腦膜炎,要立即去醫院
發燒、嘔吐、易發脾氣、胃口不好、前囟門突出。
13、普通感冒
流清鼻涕,一周左右后清鼻涕多半會變成灰、黃或綠色的濃鼻涕,可能會咳嗽或發低燒。燒退后,寶寶玩耍和吃飯都相當正常,如果不是這樣,那可能是有比感冒更嚴重的問題。
14、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RSV)或毛細支氣管炎
有感冒癥狀,比如流鼻涕、輕微咳嗽、發燒,一兩天后咳嗽癥狀變得更明顯。可能還會氣喘、呼吸急促或呼吸比以前費力。可能發燒,也可能不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