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
課時內容
唱:《生日》
動:露一手
課時目標
1.在演唱及音樂活動中感受音樂情緒,感受友誼的珍貴和集體的溫暖。
2.能積極有序地參加表演,并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熱情,表演大膽投入。
3.能在前奏處準確地接唱弱起小結,能用唱名模唱歌譜片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有一位印尼的小姑娘想請你們去參加她的生日會,你們想去嗎?
生:想去!
師:首先我們給她唱首歌《生日快樂》,祝她生日快樂!
(師播放歌曲《生日快樂》伴奏,學生演唱歌曲,由此導入新課)
二、新授歌曲《生日》
(1)師:我準備了一首歌曲送給小姑娘作為生日禮物。師范唱歌曲《生日》
師:我這個禮物怎么樣?你們想學這首歌嗎?
(2)學生學唱歌曲《生日》
A、隨師范唱歌曲,初唱歌曲
B、分句學唱歌曲
C、跟琴完整延長歌曲,教師用適當的.手勢提示,指導學生唱好“弱起樂句”
(3)模唱歌曲
A、師:現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請幾位小朋友演唱歌曲,唱到每句最后一個字時不出聲。由我來唱。
B、教師在這個地方用唱名接唱。
C、一遍結束后指出是否有小朋友或老師違反約定,換幾位同學唱第二遍。如果老師違例,則與學生互換角色。教師唱歌詞,學生用唱名接唱每句末尾音。教師在適當的時候故意違例,創造機會讓學生唱名接唱。
三、露一手
師:來到小姑娘家參加生日會,我們一定要送生日禮物。我可是準備好了,你們準備最拿手的節目表演給她看,可以唱歌、跳舞等等。
(學生表演節目)
四、小結全課,師生再見!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2
一、組織教學
二、1、節奏律動
今天我們要一起外出,請大家跟上老師的節拍,可不要掉隊喲!
(出示節奏)×× × × × × ××
走 快 點 快 點 快點走
合 右 左 右 左 右左 右
。ê希号氖 右:右手拍腿 左:左手拍腿)
生:模仿拍節奏。
師:走的節奏是怎樣的?
生:部分學生起來走動,拍出走的'節奏:
× × × × × ……
三、聽賞《阿細跳月》
1.教師展示彝族人民載歌載舞的圖片或播放一段阿細人跳舞的錄像片。
2.教師將音樂完整地放一遍,讓學生圍成圓圈,席地而坐,安靜地欣賞。
3.教師講解阿細人的″跳月″故事。
4.再聽音樂一遍,老師帶著學生隨節奏拍手或老師隨音樂舞蹈、同學們拍手伴奏
四、課時結束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3
教學內容
1、欣賞《布老虎》(管弦樂合奏)
2、欣賞《舞龍》(民族打擊樂合奏)
教學目標:
1、能分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布老虎》三個樂段。
2、感受并說出樂曲兩個主題的情緒,隨音樂用動作模仿表演布老虎的形象。
3、感受《舞龍》歡快、熱烈的情緒。
4、學生編創簡單的《舞龍》節奏并隨音樂表演(打擊樂器演奏、動作)。
教學過程
1、導入欣賞《布老虎》
教師出示布老虎實物或圖片,請學生說一說布老虎的形狀等特點,然后提示學生聆聽音樂時,應重點感受音樂所塑造的布老虎的不同形象。
2、初聽樂曲
。1)完整聆聽樂曲。
(2)學生說一說初步的感受。
3、分段欣賞
。1)欣賞第一樂段。
①聆聽第一樂段,學生感受音樂情緒。
②第二次聆聽,學生聯想布老虎的神態,為主題命名為“威武”主題。
、蹖W生用“梆”隨音樂模唱主題,用較為“渾厚“的聲音,表現布老虎威嚴的樣子。
④第三次聆聽,學生用動作隨音樂模仿。
(2)欣賞第二樂段。
、亳雎牭诙䴓范,學生感受音樂情緒。
②第二次聆聽,學生聯想布老虎的神態,為主題命名為“溫順“主題。
③用“嚕”隨音樂模唱主題,用較為柔美的聲音表現布老虎溫順的樣子。
④第三次聆聽,學生用動作隨音樂模仿。
(3)欣賞第三樂段。
、亳雎牭谌龢范,請學生說說聽出了哪段旋律。
②教師總結:在這個樂段里,出現了“威武”和“溫順”兩個主題,而且這兩個主題交織在一起表現布老虎不同的音樂形象。
、蹚吐牭谌龢范,用圖示表示老虎兩個主題的進行。
4完整欣賞
。1)完整欣賞樂曲,學生分辨三個不同的樂段。
(2)學生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
5、導入欣賞《舞龍》
。1)我國民間有許多傳統的.藝術形式。有一種我們在節日里經?吹降摹拔椠垺,也是我國民間的一種習俗,在節日里人們常用舞龍的方式來歡慶節日。
。2)教師播放視頻,介紹舞龍。
6、聆聽全曲
。1)聆聽樂曲,教師提示學生注意樂曲中了哪幾件打擊樂器。
(2)教師總結:這是一首以鑼、鼓、镲等打擊樂器為主演奏的樂曲,同時加進了吹奏樂器,為樂曲增加了熱烈的氣氛。
7、復聽樂曲
。1)請同學們分辨主,聽出了什么樣的節奏?教師可提示第一課《花蛤蟆》中的幾種節奏。
(2)教師總結:樂曲的節奏非常復雜,有幾種經常出現的節奏,如“XX”“XXXXX”“XXX”“X。XXXXO”。
8、編創《舞龍》
。1)師生根據樂曲中的節奏,合作編創自己的打擊樂合奏《舞龍》。
。2)學生演奏師生合作編創的節奏?煞纸M演奏一種節奏,也可全體一起演奏。用自制的打擊樂器演奏:水桶代替大鼓,用鼓棰或手掌敲擊;桌子代替小堂鼓,用筷子敲擊;鐵制鉛筆盒或鐵盒代替小镲,用小棍敲擊;用拍手代替大鑼。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4
教學內容:《月亮月光光》
教學目的:
1、欣賞《月亮月光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感受音樂,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和想象力。
2、通過教學,啟發學生用身體地動作感受彝族民歌地特有韻味。
教學重難點:
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教具準備:
課件、錄音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入教室,師生歌唱問好。
二.節奏練習:
1、: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條節奏,誰愿意讀一讀?
2、找學生讀。
3、讓學生邊拍節奏邊讀。
4、根據節奏創編動作。
三、新課導入
1、(出示圖畫,學生描述并理解,教師引導。)
師:晚上的景色美嗎?老師這兒有二個對形圖分別像什么?生:月亮、花等等。
師:“月亮婆婆露出笑臉放射出光”,聽賞《月亮月光光》請你們用動作和表情來告訴老師。
師:你們可真聰明,想了這么多的動作,你們都把月亮婆婆的表情給表現出來了。我們來選一種,大家一起表演。
師:“河邊的.青蛙看者天上的月亮叫喊著”請你們用動作和表情告訴老師,我們也來選擇一種。你們想不想根據音樂用舞蹈動作及表情把這迷人的景色表現出來呢?(第二次感受《月亮月光光》童聲二重唱歌曲)
2、了解彝族的特點
1):小朋友們歡快地舞蹈把一些小客人引來了,這些小客人穿著漂亮地民族服裝,你知道他們從哪里來的?是哪個民族的小朋友嗎?
2)教師出示投影片,讓學生辨認。
3)教師向學生介紹彝族。
3、感受音樂階段:
1):聽彝族小朋友為我們帶來了一段音樂,它表現了怎樣地情緒?
2)再聽:讓學生用動作感受出節奏。
3)再聽:讓學生邊聽邊哼唱音樂。
4)教師啟發:你們聽彝族小朋友跳得多高興啊,你們愿意和他們一起跳起來嗎?
5)邊聽音樂邊看插圖,學幾個彝族舞蹈的動作隨音樂表演(用動作來感受音樂,培養學生大方、自信、樂觀的性格。)
三、感受音樂
小朋友剛才我們欣賞了兩首不同情緒的樂曲,現在請你們用不同的形式來感受。
課堂:這節課同學們做得真好!繼續努力吧!
教后反思:
學生喜歡學跳彝族舞蹈的動作,并能隨著進行音樂表演,用動作來感受音樂,培養學生大方、自信、樂觀的性格。并能根據音樂用舞蹈動作及表情把這迷人的景色表現出來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小紅帽》,指導學生用輕巧地聲音,急吸緩呼地方法演唱歌曲。
2、讓學生在律動、演唱、表演等活動中體驗歌曲輕快活潑的情緒。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用自然的聲音,正確的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2、在感受音樂形象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及創造力。
三 教學準備:
電子琴、小紅帽頭飾 、音樂課件
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隨著音樂律動進教室。
2、師生相互問好
二、寓教于樂
1、導入:
師:你聽過《小紅帽》的故事嗎?誰能講給大家聽聽?
師生合作講故事
之后一起來欣賞童話故事《小紅帽》的短片
師:我們把這個故事邊成一首歌曲好嗎?
2、 聽范唱錄音
師:你覺得歌曲怎樣?你會用動作來表示嗎?放錄音,學生即興表演
師:誰能聽出歌曲是幾拍子的。聽音樂,學生試拍
3、邊聽音樂,學生邊打二拍子
4、朗讀歌詞
5、輕聲跟錄音唱歌詞
輕聲跟琴唱歌詞
注意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ㄟB唱,要求聲音輕快,咬字積極,四小節換氣,換氣前的四分音符唱得短一些,第八小節要唱得親切自然,后一個應稍弱,第五樂句用稍弱的音量演唱, 注意唱好每句末尾的韻“ang”)
6、誰能告訴大家小紅帽是怎樣的一個孩子?(是一個美麗、善良、尊敬老人的小女孩,而且還非常勇敢),你喜歡她嗎?現在就讓我們隨著小紅帽到外婆家去,你會更加喜愛她的。
三 、創造表現
1、邊唱邊表演
看課本上的'圖做動作一起練習:動胯托帽,動胯揮手,踏點動胯,動胯揮帽
師:你還會其它的動作嗎?
放音樂,學生邊唱邊表演。
2、師:你能根據談話故事《小紅帽》改編歌詞,加入情節表演嗎?
分小組創編、分組表演
四、完美結課
小紅帽終于戰勝了大灰狼,我們都喜歡小紅帽,她是一個美麗、善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大家都要像她那樣,做一個人人夸獎的好學生。讓我們一起唱著歡樂的歌聲、跳著優美的舞蹈來慶祝小紅帽獲得勝利!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6
教學目標:
一、通過賞析《龜兔賽跑》《金孔雀輕輕跳》、《大鹿》這三首歌曲,從音樂中領略動物形象,理解課題——美麗的動物。
二、掌握情感演唱歌曲的技巧,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學會團結友愛、助人為樂。
三、積極與同學合作,編創情境,表達歌曲的內容和自己的想象。
教學重難點:
通過音樂聆賞掌握動物形象,理解課題——美麗的動物。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內容: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1、采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2、結合傣家風景和傣族小姑娘的圖片,引入新歌的學習。
3、學習幾個傣族舞蹈的'動作,讓學生自由創編。
4、學會歌曲的歌唱技巧,然后練習打擊樂的伴奏。
5、使用錄音敲擊打擊樂。
6、一部分同學唱歌,一部分同學用打擊樂伴奏。
第二課時
內容:聆聽《龜兔賽跑》
1、在初聽前,向學生講述龜兔賽跑的故事,并讓學生參與講述。
2、聽出大管和單簧管的音樂,想象哪個可以代表龜,哪個可以代表兔?
要點:討論龜和兔的音樂各自的特點,在課本上的方格中涂顏色或線條。
3、初聽全曲。
要點:使用動作表現龜和兔的故事,全班分角色表演,還有兩位啦啦隊員。
要點:聽完音樂后,詢問學生對龜和兔的喜好及理由,按照小兔和龜的行走特點,在沿途的節奏上涂顏色,計算小兔的節奏和龜的節奏分別是多少。
4、對龜和兔的節拍進行分別讀一讀和拍一拍。
第三課時
內容:表演《大鹿》
1、采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要點:在聽唱之前,學生聽錄音拍手輕讀歌曲。
2、表演時要注意,第一部分要唱得短促、跳躍,力度適當控制。第二部分要力度稍強,情緒飽滿,表現出團結起來力量大的精神面貌。
3、分角色表演。
。.通過音樂創作實踐,全體學生能夠從歌唱、表演中體驗到快樂和愉悅。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7
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
一、通過聽《窗花舞》、《晚會》,唱《小拜年》、《過新年》,感受音樂所表達得過新年的熱烈氛圍,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風,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積極參與編創旋律,用打擊樂表現過新年的氣氛、自編動作等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用歌聲表達得過新年的熱烈氛圍,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風,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聆聽芭蕾舞劇《窗花舞》。
二、學唱歌曲《小拜年》。
教學過程:
一、聆聽芭蕾舞劇《窗花舞》。
1、初聽音樂前,教師可簡介《白毛女》劇情。
提示:樂曲的情緒勢怎樣的?你感到喜兒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會剪窗花嗎?
2、復聽音樂時,自編動作表演貼窗花,跳自編得窗花舞。
二、學唱歌曲《小拜年》。
1、可借用圖片簡介湖南人民歡度新年的風俗。
2、聽錄音范唱或教師范唱,學生輕輕隨著歌聲拍手,感受節拍。
3、跟著老師的琴聲,模唱歌曲。
4、跟著老師的.琴聲讀歌詞、填唱歌詞。
5、聽音樂分小組編創動作。邊唱邊跳。
三、小結,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一、聆聽管弦樂曲《晚會》。
二、歌曲表演《過新年》。
教學過程:
一、聆聽管弦樂曲《晚會》。
1、初聽音樂,感受音樂的歡樂氛圍。
提示:音樂讓你想到了什么?心情是怎樣的?
2、簡介作曲家賀綠汀。
3、復聽音樂,讓學生隨著音樂做動作。
二、編創與活動:熱熱鬧鬧過新年。
1、提示學生:怎樣用打擊樂器創造出過新年的熱烈氣氛?
2、分小組編創。
3、展示每個小組的合奏效果。
二、學唱歌曲《過新年》。
1、提示學生:你是否注意到在過新年時家家門上貼的對聯?你喜歡哪一幅,抄在課本上,讀給同學們聽。
2、聽歌曲錄音或教師范唱感受歌曲,模唱歌曲。
提示:“咚咚咚咚鏘”是什么樂器的聲音?
3、邊聽錄音邊徒手模仿打擊樂器的動作。
提示:選擇那些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合適?
4、歌曲熟悉后,分小組編創伴奏。大家唱歌,選一組同學為歌聲伴奏。
三、小結,下課。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8
一、組織教學:
1、談話導入
設計意圖:在談話過程中創設去太空旅游的情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2、律動表演(感知音樂)
二、節奏練習(讀部分歌詞)
1、和星星對話
設計意圖:在和星星對話和向星星提問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2、讀歌詞
。1)聆聽范讀
。2)初讀歌詞
(3)解決難點
。4)有感情讀
設計意圖:在節奏練習中幫助學生熟悉歌詞。有節奏、有感情的讀歌詞,學生體驗快樂的情感。
三、音樂知識
1、導入
老師:小星星讓我們唱歌,可光知道歌詞可不行,怎么辦呢?(點課件)看有朋友來幫忙了(課件在歌詞上出現歌譜),歌詞上多了什么?
2、學習唱名
設計意圖:在自主演唱——聆聽感知——準確演唱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感受和認識音符唱名。
3、認識音階、唱音階
四、學唱新歌
1、聆聽歌曲范唱,感受歌曲。
2、再次聆聽,體驗歌曲
3、輕聲演唱
4、解決歌曲演唱中的難點
5、有感情的演唱:啟發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用不同的情緒表現出歌曲中不同角色的'情感。
6、鞏固練習
7、認識領唱、齊唱(聆聽一段)
設計意圖:學生的聆聽感受和教師的教授相結合,幫助學生準確掌握領唱、齊唱這種演唱形式。
8、練習領、齊唱
五、課堂延伸——創編歌詞
。1)說星空
。2)編歌詞
設計意圖:在教師創編歌曲的引導下,學生自主創編或合作學習。
。3)創編歌曲展示
六、課堂小結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9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聽《在鐘表店里》、《調皮的小鬧鐘》、唱《時間像小馬車》、《這是什么》,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的形象,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認識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二、主動參與為歌曲伴奏,即興編創動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種音響,編創節奏等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過程
一、聆聽《在鐘表店里》
1、初聽音樂,學生根據音樂展開聯想。 聽了這段音樂仿佛你來到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么?
你知道些細、高、輕、短、快的聲音表現了什么?那些低、粗、長、慢的聲音表現了什么?
2、復聽音樂,聽到相同的音樂舉手表示。
你感到音樂描繪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二、表演《時間像小馬車》
1、用聽唱法學唱歌曲。學生聽錄音跟唱歌曲,邊唱邊用手按課本上的示意線做旋律的走向動作,感受音的高低。
2、這首歌速度比較快,演唱時尤其要注意節拍重音,字頭要清楚,唱“噠噠”時應舌尖動作,使吐字清晰,唱時省力。
3、初步學會歌曲便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聽錄音,編創歌曲動作,選擇打擊樂器。
選擇哪幾件打擊樂器伴奏這首歌曲比較理想?
哪一件樂器像馬鈴聲?哪一件樂器像馬蹄聲?
小馬車奔跑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樣的.聲音伴奏?
怎樣變換力度敲擊更加合適?等等
4、分組匯報,一組學生表演,一組學生唱歌,一組學生打擊樂伴奏,共同合作完成歌曲的表現。
三、編創與活動:探索生活中的聲音
這是一個高低、長短、強弱的綜合性練習。
1、教師事先準備好水桶、玻璃杯、易拉罐、木梳、紙等物品。
2、啟發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中哪些物品能發出聲音?怎么使它們發出高低、長短、強弱不同的聲音?
3、還可以鼓勵學生發現身邊的物品,敲擊出聲音,列舉自己探索到的高的、低的、長的、短的聲音,做出來給同學們聽。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0
課題:《時間的歌》
課時:3——1
教學目標:在音樂實踐中,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時間像小馬車》,并試著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鐵伴奏,探索三角鐵的敲擊方法,掌握姿勢,能在《時間像小馬車》的`間奏加入鑼鼓镲的伴奏,感受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學重點: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時間像小馬車》
教學難點:加入打擊樂伴奏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
。、復習上節課內容。
3、復習柯爾文手勢。
二、基本部分:
1、導言:
。、表演《在鐘表店里》
。ǎ保┩暾伛雎犚魳蜂浺。
(2)提示樂曲唱出了哪些內容?復聽樂曲。
(3)隨著錄音輕輕敲擊雙響筒。
。场⒕巹撆c活動——雙響筒的認識
。、表演《時間像小馬車》
。ǎ保┨崾緦W生注意聽覺與視覺相結合。
。ǎ玻└枨浺,用聽唱法學會歌曲。
。ǎ常┨崾緦W生,分成小組編創歌曲動作,有鑼鼓镲伴奏。
。、編創與活動——認識三角鐵
。、編創與活動——鑼鼓镲的創編
三、結束部分:
小結。結束全課。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1
課型:欣賞綜合課
教學內容:
1.欣賞歌曲〈藍皮鼠與大臉貓〉。
2.音樂活動〈跟著隊長走〉,隨著音樂做律動。
教學目標:
1.欣賞歌曲〈藍皮鼠與大臉貓〉〈跟著隊長走〉。
2.隨著音樂做律動。
教學重點:
欣賞歌曲〈藍皮鼠與大臉貓〉〈跟著隊長走〉
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律動中去,并且在動作上有所創新。
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
教學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相應的錄音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藍皮鼠和大臉貓》
1.播放歌曲《大風車》,拉開《動畫城》節目的序幕。
2.教師提問:今天,動畫城播放什么動畫片呢?
教師放《藍皮鼠和大臉貓》的錄音帶,引導學生完整的欣賞歌曲。然后請學生猜一猜動畫片的名稱。
3.教師自己或請學生介紹劇情,并播放片頭。
二、模仿老鼠和毛的叫聲,跟著錄音帶演唱伴唱部分
1.請學生聆聽歌曲,說出歌曲中老鼠和貓的叫聲。教師準確范唱老鼠和貓的聲部。
2.請學生繼續聽錄音,跟著錄音學唱。
三、聆聽歌曲,選擇合適的節奏,幫助老鼠和貓找到自己的家。
1.教師自己或請學生在黑板上畫出兩見房子,兩間房子沒有特殊標記,請學生說出那間房子是老鼠的,那間是貓的。
2.教師在黑板上出示節奏卡片,引導學生將剛才模仿老鼠與貓叫的聲音,與卡片上的'節奏想適應。
3.教師請另一位學生指出房子分別屬于誰。
4.一位學生放卡片,另一位學生找房子,看時間的多少,游戲可繼續進行。
四、聆聽《跟著隊長走》的錄音帶,播放動畫片《小飛俠》片段。
教師播放《跟著隊長走》的錄音帶,引導學生完整欣賞歌曲。然后請學生猜動畫片的名稱。
五、隨著音樂設計與動畫片相關的律動。
六、隨著音樂設計其他律動。
教后反思:
本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在教學中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寓教于樂為主,挖掘教材潛能,設計教學環節。
針對這一課的童趣特點,我采用了多種情景引入的方法。首先,讓學生聽著音樂拍著手走進教室,這樣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接著教學中我采用童趣化的語言再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一個童趣的世界,然后又從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切入。這樣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整個課堂也變得生動有趣多了。
教學中,首先,我利用藍皮鼠和大臉貓的頭飾引導學生自由的模聲,借以激發學生歌唱的欲望,為下步的歌唱教學做好準備。然后我將歌唱中的一部分作為發聲訓練,這樣做既讓學生有個先熟悉音樂的進程,也為下步的教學打下基礎,又使音樂課的發聲訓練不單調和枯燥。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2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聽《龜兔賽跑》《金孔雀輕輕跳》、《大鹿》,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理解本課主題——美麗的動物
二、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三、積極與同學合作編創一定的情境,表現歌曲的內容及自己的想象。
教學重難點:
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理解本課主題——美麗的動物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內容: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1、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2、結合傣家風景及傣族小姑娘的圖片導入新歌的學習。
3、學幾個傣族舞的動作,讓學生自由編創。
4、歌曲會唱后便練習打擊樂的伴奏。
5、聽錄音敲擊打擊樂。
6、一部分學生唱歌,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伴奏。
第二課時
內容:聆聽《龜兔賽跑》
1、初聽前向學生講龜兔賽跑的'故事,可以讓學生講。
聽辨大管、單簧管的音樂,想象哪個可以代表龜,哪個可以代表兔?
問:說一說龜的音樂,兔的音樂各有什么特點?在課本上的方格中涂顏色或線條。
2、初聽全曲。
提示:用動作表現龜和兔的故事。全體同學分角色,還有兩個啦啦隊。
問:聽了音樂,你喜歡烏龜還是喜歡兔子?為什么?按小兔和龜的行走特點為沿途的節奏涂顏色,把小兔的節奏數一數有多少?龜的節奏有多少?
3、分別讀一讀、拍一拍龜和兔的節奏。
第三課時
內容:表演《大鹿》
1.用聽唱法學會歌曲。聽唱前,讓學生聽著歌曲的錄音拍著手輕讀歌曲。
2.歌曲演唱時注意,第一部分要唱得短促、跳躍、力度適當控制。第二部分力度稍強。情緒飽滿,表現出團結起來力量大的精神面貌。
。.分角色表演。
。.全體學生在歌唱、表演的音樂創作實踐中感受到愉悅。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3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簫》。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漢族民歌《蕭》感受歌曲流暢、起伏的情緒,體驗歌曲所表的抒情、愉悅的情感,體驗歌曲所蘊含的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能用連貫、有支持的氣息和舒展流暢、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簫》并用適當的表情記號演唱。
教學重難點:
1.能唱好歌曲中出現的一字多音處
2.能運用適當的表情記號來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
幻燈片、節奏卡片、鋼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聽音樂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學吹歌曲最后一樂句
1.師指導學生拍擊附點四分音符節奏。
2.集體拍擊最后一樂句節奏
3.請學生自己學吹旋律
4.展示學習成果
(1)視唱樂句旋律
。2)集體吹奏旋律
三、學唱歌曲《簫》
1.導入:
提問:你知道口風琴是哪個國家的?請學生說說我國的民族樂器
2.聽師范唱
提問:歌曲中唱到的是那種樂器?
3.出示幻燈片:教師講解“簫”
4.聽師再次范唱
提問:歌曲是幾拍子的?
5.請學生跟著音樂拍擊歌曲的強弱規律。
6.學習歌曲歌譜
。1)分組拍擊歌曲前四樂句的.節奏
(2)在鋼琴的伴奏下,各小組以開火車的形式拍擊節奏
。3)出示字母譜,跟鋼琴視唱歌譜
。4)師生合作廠歌曲歌譜
7.學唱歌詞
。1)請學生自己跟琴學唱歌詞
。2)教師指導歌曲一字多音處
。3)完整演唱歌詞
(4)用高興得心情演唱歌曲
8.歌曲處理
。1)提問:講講你所知道的表情術語?
(2)分組討論:為歌曲《簫》加入適當的表情術語
。3)各小組展示,點評
四、總結、結束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4
教學重點:
感受歌曲、樂曲歡快的情緒。
教學難點:
感受《森林中的鐵匠》中兩種不同的情緒。
教學用具:
課件、打擊樂器、錄音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階段目標:激發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
二年級導語:今天老師要請大家欣賞一首樂曲。聽完以后請你們說說這首樂曲的速度有什么變化?
教師操作:播放樂曲的錄音。
學生活動:完整的欣賞全曲。
二、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情緒
階段目標:完整初聽,了解樂曲的基本情緒。
學生回答:這首樂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較慢的,后面部分的速度較快。
過渡語:回答的很好。這首樂曲為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但故事的內容要有你們自己來聽。你們干菜說樂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較慢的,那我們就來聽一聽這一部分,聽完以后,請你們想象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教師操作:播放樂曲第一段錄音。
三、分段欣賞樂曲
階段目標:更深入地了解樂曲的內容,感受樂曲的情緒。
1、欣賞樂曲第一部分。學生活動:聽第一部分旋律。生:時間是早上,地點是在森林里。師:對那思念林的景色是什么樣的呢?
生1:非常安靜。
生2:非常美,有大樹、小草,還有各式各樣的花。
生3:有漂亮的花,蘑菇,還有很多的霧氣。過渡語:下面就讓我們再來欣賞樂曲的第一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的美麗景色,并且新生音樂邊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所描繪的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蘇醒了。
教師操作:播放第一部分旋律。
學生活動:再欣賞第一部分旋律,跟著旋律做動作。
過渡語:剛才,我們仔細欣賞了第一樂曲的第一部分,作曲家用緩慢的速度、舒展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表現了大森林美麗的晨景。
2、欣賞樂曲第二部分。
過渡語:現在我們就來欣賞樂曲的第二部分。請同學們聽聽第二段樂曲與第一段樂曲有什么不同?這部分樂曲在速度、節奏、力度以及情緒方面起了什么變化?
教師操作:播放第二段錄音。
學生活動:欣賞第二部分樂曲。
生:速度比較快,力度比較強,節奏鮮明,旋律跳躍,情緒歡快熱烈。
過渡語:同學們說的很好。這段音樂告訴了我們主人公的職業,你門在來聽一聽,能聽到什么聲音。教師操作:再次播放第二段樂曲。
生:有三角鐵的聲音。
生:有敲打東西的聲音。
生:;我聽見了叮叮當當的聲音。好象是打鐵的。
師:請同學們為這受曲子起名字。
生:森林的早晨、快樂的一天、神奇的'鐵匠。
小結:這首樂曲叫做《森林的鐵匠》,又叫做《鐵匠波爾卡》,是德國作曲家米埃利斯創作的一首描繪性的作品。樂曲描繪了清晨森林的寧靜氣氛以及鐵匠打鐵的歡快的情緒,樂曲十分生動形象,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奏。
師:你們知道這首樂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生:小提琴、長笛。小結:它是一首管弦樂曲。
四、完整地欣賞樂曲
階段目標:完整的欣賞音樂。
過渡語:現在我們就完整地欣賞一遍樂曲《森林中的鐵匠》。請同學們跟著音樂和老師一起做動作。
教師操作:播放課件,觀看課件,聽音樂,隨學生一起做律動。
教師提問:今天我們欣賞了樂曲《森林中的鐵匠》,欣賞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學生回答1:勞動的愉快的。
學生回答2:勞動是光榮的。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5
教學目標:
能用活潑有彈性的聲音熟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鞋匠》
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勞動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唱準歌曲每一句節奏的弱起,把握歌曲節奏統一性和旋律級進和重復的規律。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情境導入:
師:今天的音樂課老師要帶你們去童話王國走一走。
。ǔ鍪緢D片)小朋友請看,圖片上的人物是誰呀?(白雪公主)
對了,是美麗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受到邀請要去參加王子的舞會,可是她的舞鞋壞了,很苦惱,七個小矮人也很發愁,怎么辦呢?大家趕緊幫忙想想辦法吧。
你們聽,小鞋匠正在干活呢,這位小鞋匠的手藝怎么樣呢?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
學唱《小鞋匠》
初聽歌曲
師:小鞋匠的手藝怎么樣?
生:手藝正是棒!
師:小鞋匠是怎么修鞋子的?誰來模仿一下他的動作呢?
師:小鞋匠要教我們小朋友修鞋兒歌(出示圖片)
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鞋匠的手藝吧(跟老師邊念兒歌邊學習動作)
跟著音樂做動作
師:剛才的動作中,老師最喜歡的是釘釘子的動作,下面老師來學學釘釘子的動作,看老師是在每個樂句的第幾個字開始做動作的(師邊慢速清唱邊做動作)
好了,我們一起跟著音樂試一試(跟著音樂做動作)
出示歌譜,哼唱旋律
師:邊唱歌邊勞動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下面讓我們來學學小鞋匠的歌,先請同學們用“la”跟著琴來哼唱一下旋律
重難點處理
(1)師:在音樂中,根據樂句旋律音高的走向不同可以分為上行樂句和下行樂句(出示課件圖片),請你聽老師唱一唱歌曲前四個樂句,用手指畫一畫旋律線,找一找哪些樂句的.旋律是上行,哪些是下行呢?
。2)唱前一部分詞
師:把前四句的歌詞帶入唱一唱,找一找它們除了都是上行樂句外還有什么特點?(一次比一次高)
對了,這是運用了旋律級進的創作手法,請同學們用手勢幫助自己來唱準這三個樂句。
后面幾句旋律都是下行樂句,一起來唱一唱,看看它們還有什么特點?(生答,教師總結:后一部分樂句旋律基本一樣),請學生跟琴唱后一部分,比較唱最后兩個樂句,點出節奏不同之處。
完整跟琴唱
點出弱起小節和休止
師:這首歌曲的每一句都是弱起開始,所以第一個字要唱的輕一點;并且注意每一句后面的休止符,試著跟琴唱一唱第一樂句。
鞏固練習歌曲:師生合作唱(師唱前一部分,生唱后一部分);分組合作唱
情緒處理:小鞋匠的手藝超級棒,他為此感到很自豪,所以在唱這首歌時,我們應該用活潑有彈性的聲音,帶著快樂自豪的情緒演唱,全體起立跟琴試試。
10、跟錄音,邊唱邊做動作
師:讓我們和小鞋匠一起邊唱邊干活吧。
四、拓展欣賞愛勞動的歌曲《鋤禾》
小鞋匠因為熱愛勞動,所以他每天都很快樂,下面讓我也來體驗一下勞動的快樂。全體起立,一起律動。
五、小結
資源文件列表: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1-11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教案02-23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5篇11-22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通用20篇)02-10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2-17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12-19
五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優秀12-07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5-18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