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海上日出》教案優秀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海上日出》教案優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海上日出》教案優秀1
一、教學目標: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2、掌握本課生字新詞,能辨析"光彩"、"光芒",會用"目不轉睛"、"果然"、"終于"、"不僅……連……也……"等詞語造句。
3、理解作者運用哪些詞語、句子把日出的過程和景色生動地描述出來。
4、初步了解文章的結構和寫作特點,并能仿照課文寫法寫一篇描寫日出或日落時暈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第二、第三段是課文的重點,這兩段寫作者在一般情況下觀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況下(多云)觀察到日出的不同情況。
難點:課文第5自然段是課文教學的難點。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讀1~3句,抓住"然而"、"后來"這些詞語,理解太陽的動態和云片色彩變化,想象當時天空的`美景。然后著重理解這一節的最后一句,"這時候,不僅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這時陽光照亮一切的奇景,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方法:
嘗試設疑、突出主線、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四、學生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五、使用媒體: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家欣賞過日出的壯美景觀嗎?
那海上日出的景色大家一定沒見過,今天,我們就跟隨巴金老先生一同去欣賞一下海上日出的壯美與神奇。
二、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巴金的資料
教師補充出示課件
作者簡介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1904年生,四川成都人。1927年到法國留學,1928年底回國。1927年1月,巴金從上海乘船趕巴黎留學,他把旅程見聞整理成《海行雜記》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
三、看視頻聽朗讀,欣賞巴金筆下的海上日出的美景。
四、學生交流看后感受。
五、處理生字詞
1、指生讀,齊讀相結合。
2、指導書寫。
3、重點講解“辨”(結合著辯和辮識記),“鑲”
3、這一段與全文關系怎樣?(結構上有提摯全文的作用——全文總起。)
六、自讀課文,學生質疑
七、梳理問題,精讀釋疑,師生共同解決
1、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作者描繪了幾種情況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3、日出時的景象是怎樣變化的?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太陽還沒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顏色有些什么變化?
(2、"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這句話中"知道"是什么意思?
(3、個別讀第三自然段。思考:課文5句話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描寫太陽升起的過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詞句分別寫出了太陽升出海面時的顏色、形狀、光亮、動態的?
。5、導讀第三自然段。
。6、讀"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這句話與"太陽向上升"比較哪句好?為什么?好在哪里?
。7、齊讀第二三自然段。
4、天空有云時日出景色如何?
。1、指名讀第4、5自然段。思考:兩個"有時候"各指什么樣的情況下的日出景象?
(2、當云薄時,海邊的臼出是怎樣的景象?
板書:水天一色一片燦爛
(3、當云很厚時,日出又是怎樣的奇觀?
。4、第5自然段中,你覺得哪幾個詞用得特別好?
(5、齊讀第4、5自然段。
5、為什么作者說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齊讀第6自然段。
仔細閱讀課文最后一段,想一想,哪種表達更好,為什么?
a這不是偉大奇觀嗎?
b這是偉大奇觀。
八、小結
日出是壯美的,人人都見得到,但巴金老先生卻能將它寫的如此神奇壯麗,不僅源于他細心是觀察,還源于他掌握了正確的描寫方法,能按規律,按順序使美麗景色以文字的形式再現眼前,用詞造句十分講究,這同樣是老師對大家的要求,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做到以下幾點:
1、細致觀察
2、按順序描寫
3、語言要形象生動
九、在不同的地方觀日出會有不同的感受,下面我們共同欣賞一下《黃山觀日出》又給你什么感覺?
十、重溫課文朗讀視頻
十一、布置作業
1、學習第三自然段,將日落、刮風、下雨、葉落等自然現象描寫出來
2、摘抄文章的好詞好句
六、板書設計
。、海上日出
好天氣
偉大的奇觀有薄云熱愛大自然
有黑云
《海上日出》教案優秀2
教學目標
1、了解海上日出的過程和景色,體會日出時的偉大奇觀。
2、通過了解作者具體描寫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學習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
3、理清文章脈絡,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4、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5、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目不轉睛”“燦爛”造句。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了解作者具體描寫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學習按照事物發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了解作者具體描寫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學習按照事情發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在西邊落下,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我們好像都沒有去特意地注意太陽從地平線升起的那一剎那間的景象,對不對?現在我們一起學習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早期的優秀散文《海上日出》,領略日出時的壯觀景象。
。ò鍟1海上日出)
(二)檢查預習。
。1)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2)填寫生字表格,認清生字的音序、音節、部首、再查幾畫、結構、組詞和字義。
。3)或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4)分析課文結構,理解課文內容。
1、填寫生字表格
2、讀準字音,辨別字形。
課文中有幾個詞語是兒化音節,要注意它們的讀法。
比如:“慢慢兒”,第一個“慢”仍讀man,第二個“慢”和“兒”要連在一起讀,讀音是“m—er”(念“2”的第一聲)!笆箘艃骸钡摹皠艃骸边B在一起讀“j—i—nr”!耙粫䞍骸钡摹皶䞍骸边B在一起讀“h—u—@r”。
以上兒化音都不要把“兒”單分出來。
“一剎那間”的“剎”,讀“cha”,聲母是“ch”。
“似的”的“似”讀“shi ”,聲母是“sh”,不要讀“si”,在“似乎”、“好似”這些詞里才讀“si”。
辨別形近字,然后請同學口頭組詞。
3、或聯系上下文解釋生詞,理解重點詞語。
一縱一縱:形容一跳一跳的`樣子。因為早晨海面上大量蒸氣被蒸發上升,太陽光透過水蒸氣層才能射到地面上。水蒸氣不斷向上運動,使陽光也產生波動現象,這種不斷波動的光線射入人的眼里,造成“一縱一縱”的感覺。
4、辨析近義詞、反義詞。
出示投影片,請同學填空。
5、分析課文結構,了解課文內容。
。1)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教師再指導學生認真讀首尾段,學生就會明白開頭交待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日出,結尾總結說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它們可以獨立成段。這樣全文就可以劃分成四段。段意也就比較容易概括了。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主要講“我”觀看日出的時間、地點和次數。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主要講“我”在晴朗的天氣看到的日出。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主要講“我”在有云情況下看到的日出。
第四段(第6自然段)總述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ㄈ├首x課文,為進一步分析課文做準備。
。ㄋ模┳鳂I。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ㄒ唬┰O置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日出景象的錄像片,投影片也可以,引導學生進入日出的情境中,然后請同學來談一談觀后感。教師可在同學們談論的基礎上引出新課《海上日出》。日出很美,海上的日出更美,巴金老先生在海上日出稱為偉大奇觀,“奇觀”是什么意思?(“奇觀”指的是雄偉、美麗少見的景象。觀,景象。)
海上日出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雄偉、美觀、少見的景象呢?我們來認真學習這篇課文。請同學打開課本,我們一起朗讀《海上日出》。
。ǘ⿲W習第1自然段。
1、根據問題學習這一段。
請同學們邊讀邊思考,這一段交待了什么,并把有關內容畫下來。
(這一段交待了:
時間——天還沒有大亮;
地點——船上;
人物——我;
事情——看日出;
環境——周圍很靜。)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闭f明了什么?與上下文有什么聯系?(說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為下文中出現的兩種情況下的海上日出埋下了伏筆。)同時“常!币辉~也說明了作者的心情,他特別向往海上的日出所以“常!痹缙鹑タ慈粘。
。ò鍟撼3#
2、小結第1自然段。
第一段交待了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環境,“常!币辉~說出了作者的心情——“向往”。
。ò鍟合蛲
(二)學習第2自然段。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書上的下圖,再結合第2自然段思考兩個問題。
。1)作者“我”是怎樣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
。2)作者寫了什么情況下的日出?
在同學們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演示“紅霞”越來越亮的抽拉式投影片,使學生能夠很形象地感受日出前天空的變化。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這段文字。
(板書:紅霞越來越亮)
“目不轉睛”是什么意思?從這里也看出來作者的心情怎樣?
。ā澳坎晦D睛”的意思是眼睛盯在一處看,眼珠子一動也不動。說明作者此時此刻的心情急切而又喜悅。)
“目不轉睛”一詞在生活中怎么用呢?
。ㄉ险n時,同學們都目不轉睛地盯著黑板。)
作者寫了什么情況下的日出呢?
(因為作者講看到了紅霞,所以我們知道作者寫的是天氣晴朗,萬里無云情況下的日出。)
指導學生觀察書中的上圖,或演示抽拉式投影式,同時找一位同學朗讀第3自然段。
“果然”一詞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請同學結合剛才觀察到的圖畫,默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太陽升起來以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變化?作者在海上看到的太陽是怎樣升起來的?
了解作者具體描寫海上日出過程中的不同景象,學習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是這篇課文的學習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學時要特別注意指導。
太陽是怎樣升起來的?作者又是怎樣觀察和描寫的呢?
組織學生討論太陽一步步升起的幾個階段,讓學生在書中畫出有關詞語,然后找同學來說一說。
。ㄌ柺沁@樣一步步升起來的:
、偬柭冻鲂“脒吥槪t得很,沒有亮光。
、谔栂褙撝裁粗負频模齼,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蹧_破云霞,跳出海面,顏色很紅,仍沒有亮光。
④發出奪目的亮光。
⑤旁邊的云也有了光彩。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边@句話描寫了什么情景?為什么這樣寫?你認為哪些字、詞在句子中用得好?
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板書:負縱升)
在這一段中,還有哪些字、詞用得好。
(寫太陽“沖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這些詞用得都很好。)
。ò鍟簺_破跳出)
作者觀察得非常細致,所以才會寫得這樣美。請同學們一邊看投影一邊用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太陽升起來的情景。
這一環節的教學目的就是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作者盼望看到日出,當他看到太陽露出小半邊臉的時候,心情怎樣?
。ㄏ矏、欣喜)
該怎樣朗讀呢?
怎樣才能讀出太陽向上升的過程中所表現的頑強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呢?(應該以舒緩的節奏朗讀,“負著”、“慢慢兒”、“沖破”“跳出”等詞要重讀。)請同學自由朗讀,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檢查朗讀后,教師小結這一段。
這一段主要寫了作者經過仔細觀察描寫了太陽升起時的過程和景觀。朗讀的時候,我們要把作者那種渴望日出的心情讀出來,還要把太陽初升時那種頑強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讀出來。
教師范讀第二段,學生齊讀,然后試背。教師出示投影片,請同學填空,同時檢查背誦。
。ㄈ⿲W習第三段。
請同學默讀第三段,思考
。1)這一段寫了什么情況下的日出?
。2)這兩自然段寫的日出有什么不同?
組織同學前后桌討論,然后請同學來回答。
(板書:有云)
在“有云”的情況下“日出”的景觀是怎樣的呢?請用書上的句子回答。
。ā瓣柟馔高^云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保
。ò鍟和高^直射亮光)
。ò鍟悍派滂偝霈F光亮)
“燦爛”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將這個詞用在這句話中?
“云”遮住了太陽,它的光亮卻“透過”云縫,“直射”到水面,這表現了什么?
朗讀這一段時要突出哪些詞?
找同學朗讀這一段。
“鑲”是什么意思?用“鑲”有什么好處?太陽“慢慢透出重圍”表現了什么?為什么有的云被染成紫色,有的被染成紅色?”“連我也成了光亮了,”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指導學生討論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回答。
同學們講得可能更精彩,教師要及時表揚和肯定。
用什么樣的語氣朗讀這一段呢?每一位同學都小聲朗讀一遍,體會體會。
找同學談朗讀的感受。
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并試著背誦。教師出示投影片,請同學填空,一方面進一步體會重點詞的妙用,一方面練習背誦。
教師檢查學生朗讀背誦之后,小結第三段。
作者在這一段寫了日出后的兩種不同的景象。
第4自然段寫了太陽射進云里的景色;第5自然段寫的是太陽從黑云包圍中透出光芒來的景色。也就是寫了作者對日出后兩種情況的描繪。同時把“晴天”和“有云”連到了一起。
(板書:描繪)
(五)學習第四段。
請同學齊讀第四段,然后討論
。1)這一段起什么作用?
。2)用反問句有什么好處?
(這一反問句作結尾,比一般陳述句更加有力地表達了作者的感受,并照應了文章的開頭,前后呼應。)
這樣寫一方面肯定了這就是偉大的奇觀,另一方面也表達了作者的贊嘆之情。
。ò鍟嘿潎@)
請同學們把課題與最后一句話連起來朗讀,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偨Y全文。
“海上日出”“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的確是偉大的奇觀。這篇文章是作者經過多次生活感受才寫成的,才使得作者在文中如此生動地寫出了日出過程中景色的變化。我們也要多觀察生活,只有親身經歷才能寫出生動感人的好作品。同時我們都應該學習文中所贊嘆的太陽這種頑強,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用這種精神去對待我們學習中、生活中的一切困難。請同學們永遠記住我們今天學習的巴金的散文《海上日出》。
。ò鍟汉I先粘觯
指導學生按照板書背誦課文。
《海上日出》教案優秀3
一、教學目的:
1、了解戲劇的一些基本知識。
2、體會劇中人物語言的個性化。
二、重點與難點:
1、重點:學習通過矛盾沖突推動情節發展。
2、難點:朗讀臺詞體會人物內心感受。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教學步驟和內容: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曹禺,劇作家、戲劇教育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時的所見所聞對他反帝愛國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的創作起了巨大的作用。曹禺劇作在中國話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雷雨》和《日出》的發表,是中國話劇創作藝術成熟的標志。他的劇作戲劇沖突尖銳復雜,結構嚴謹;人物性格鮮明獨特,富有典型意義;戲劇語言個性化,且具動作性和抒情性,這些都是劇作成熟的標志。他促進了話劇從“案頭劇”向“劇場劇”的發展,曹禺以前,多數劇本主要以閱讀欣賞為主。曹禺的《日出》等劇作,具有極好的舞臺效果!度粘觥肥且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大都市生活為背景的四幕話劇。它暴露了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爛面,控訴了“損不足以奉有余”的社會,一方面是剝削者、“有余者”貪得無厭,醉生夢死;另一方面是被損害者,“不足者”備受侮辱,“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強烈對比。小職員黃省三走投無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盡被救發了瘋,劇本描寫了他們的悲慘命運,也描寫了他的善良、忠厚和倔強的性格。
二、詞語解釋。
囁嚅:口動,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世故:處事經驗。
凄楚;凄慘痛苦。
喃喃:象聲詞,連續不斷的小聲說話的聲音。
獰笑;兇惡地笑。
蕭條:經濟衰微。
三、聽錄音后,學生分角色朗讀
四、了解戲劇藝術知識
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他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舞臺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實生活。
戲劇種類:
a、按藝術形式不同分成話劇,歌劇,舞劇等;
b.按劇情繁簡和結構不同,可分為多幕劇,獨幕劇;
c、按題材反映的時代不同,可分為歷史劇,現代;
d、按照矛盾沖突的性質和表現手法不同,還可分為正劇、喜劇和悲劇等。
劇本的特點:(它是演出的依據和基礎。)
第一,劇本必須適應舞臺演出,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過多,場景不能過多地變換。
第二,劇本必須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戲劇沖突發展變化;過程構成劇本的情節結構,情節結構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個部分。
第三,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必須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點。
舞臺說明:
寫在每一幕的開頭、結尾和對話中間的`說明性文字,內容包括人物表,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
五、《日出》簡介
劇作選取了一個豪華大飯店和一個三等院作為強烈對比的場景,前者圍繞一個交際花陳白露以及糜集在她周圍的銀行經理、富婆、面首、洋教授,展開了上層社會紙醉金迷的生活;而后者,則環繞著女翠喜以及一個被賣到寶和下處的女孩“小東西”的命運,揭示了人間地獄般的黑暗。曹禺通過這種對比鞭撻了那個“損不足以奉有余”的社會制度。
《海上日出》教案優秀4
【教學目標】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體會景物中蘊含的人文精神。
2、掌握本課生字新詞,能辨析"光彩"、"光芒",會用"目不轉睛"、"果然"、"終于"、"不僅……連……也……"等詞語造句。
3、理解作者運用哪些詞語、句子把日出的過程和景色生動地描述出來。
4、初步了解文章的結構和寫作特點,并能仿照課文寫法寫一篇描寫日出或日落時景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第二、第三段是課文的重點,這兩段寫作者在一般情況下觀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況下(多云)觀察到日出的不同情況。
難點:課文第5自然段是課文教學的難點。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讀1~3句,抓住"然而"、"后來"這些詞語,理解太陽的動態和云片色彩變化,想象當時天空的美景。然后著重理解這一節的最后一句,"這時候,不僅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這時陽光照亮一切的奇景,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導入課文。
在著名的作家巴金筆下,日出顯得異樣輝煌、壯觀,讓人印象深刻。今天,我們就隨著巴金爺爺一起去領略這奇跡般的《海上日出》。
2、讀題、審題。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由課題你會想到什么樣的問題?
二、逐段朗讀,隨文識字
1、指名讀文,思考每段的大意。
2、隨文找出生字詞引導學生識字、理解應用生詞。
三、初讀課文,理清層次
1、自由朗讀,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請回憶一下哪幾段寫日出,首尾兩段起什么作用。
3、寫日出景象的段落中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創景激情,順勢導入
1、厚積薄發,加強積累:應用百花園一中的比喻歇后語和諧音歇后語作為上課口令。
2、吟誦經典,溫故知新:將生字蘊藏古詩名句,復習積淀雙管齊下。
3、談話引入,課件展示日出情景,板書課題。
4、過渡:《海上日出》描寫的是太陽從海面上升起的壯觀景象。巴金爺爺乘船去巴黎留學,在海上航行的日子里,常常早期觀看日出,并把看到的`景象寫了下來寄給了他的哥哥們,讓他們一起領略這壯觀的景象。今天讓我們也一起來繼續領略一下這海上日出的偉大奇觀。
二、朗讀課文,暢談感受
1、自由讀文,思考:讀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2、文中的哪一句話概括了我們的共同感受。(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
“奇觀”是什么意思?
課件出示: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明白修辭,反問句改陳述句:這真是偉大的奇觀!
讀讀兩句話。思考:這兩句話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句子的比較,使學生對反問句有了感性的認識!
三、品讀課文,美讀展示。
1、巧設疑問,突出主線:為什么稱之為“偉大的奇觀”?
默讀課文,畫畫能體現“偉大奇觀”的語句,簡單寫出自己的讀書體會。
2、集體交流,順學而教
重點理解:課件出示
。1)“太陽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為什么覺得“太陽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
、佟耙豢v一縱地”請你聯系生活中見到的日出情景再聯系上下文想想。引導學生體會太陽上升時,給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覺。
、诳翠浵,談感受。
【多媒體的使用,給學生以直觀的形象,便于學生對文章所描述的景象的了解把握!
、巯胂笾柹饡r吃力的樣子,你就一定能讀好,試一試!(個人展示)
(2)“很難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你愿意跟誰比一比讀這一句話。(賽讀)
比較帶點詞語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
“太陽在黑云里放謝的光芒,透過黑云的重圍……”
它旁邊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意思相近詞語的辨別,加深了對文章的準確理解!
3、把握情感,指導朗讀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壯美與綺麗,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陽躍出海面時該是怎樣的心情呢?我們該怎樣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學生練讀,讀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指名展示,他人評價。
【評讀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口表能力,聽讀能力!
4、齊讀最后一段,回味整篇文章。
四、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1、說說你經常用什么方法背誦文章?
(抓重點詞語,把要背的內容串連起來;先部分,后整體,一段一段背誦;理出思路,按順序背……)
2、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背誦自己喜歡的片段。
五、談話小結,學習寫法
1、滲透觀察,養習慣
《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來自于巴金先生真實的生活經歷,真實的內心體驗。學習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觀察,我們也會在大自然中有驚喜的發現。
2、總結寫法,指明燈
結構安排是:總起分述總述;
寫作順序是: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
有詳有略:一六段略寫,二三四五詳寫。
3、延伸拓展,陶醉美
太陽大自然賜予人類最好的禮物。它是光明的使者,溫暖的象征。尤其
是經過漫漫長夜噴薄而出的太陽,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光明和溫暖,還有奮
發向上的精神和力量。
六、作業布置,拓展延伸
1、有條件的同學明天早點起來,觀察一下日出的景象。盡可能的用上“詞
語采集”中的“目不轉睛、奪目、奇觀”三個詞語寫一個片段,注意寫出其變化
的過程和自己的感受。
2、你注意到日落刮風、下雨、葉落等自然現象的變化過程嗎?可以學習課
文第三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描述一種變化中的自然現象。
【《海上日出》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海上日出》教案02-15
海上日出的教案03-10
《海上日出》教案09-15
《海上日出》教案20篇04-19
《海上日出》教案15篇03-06
《海上日出》教案(精選20篇)10-17
《海上日出》教案(15篇)03-29
《海上日出》教案20篇04-19
小學語文教案:海上日出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