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少年閏土反思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少年閏土反思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少年閏土反思教學反思1
《少年閏土》是名人名篇名文,備課、上課都是最大的挑戰,選入小學語文課本幾十年了,故而,對其各方面的挖掘幾近殆盡,各種風格的課可以說“備矣”,如想翻出如來佛的掌心——推陳出新故不可能,即使小有補益亦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何況自己又無孫悟空的本事呢。因此名人名講也就不乏其人,就個人摸索著備課來說,無異于自己在暗夜中摸索著前行,能走多遠呢?結果可想而知。之所以斗膽上公開課一試,除了無知者的無畏之外,恐怕就是對這篇課文的喜愛了。
先說備課。自從接到上課任務之后,就開始備課,找資料找精解的過程,雖非上窮碧落下黃泉,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就個人的`儲備來說,其結果可想而知,不會有驚人的發現的。事后一想,就是有對本課的精辟見解,也早已被捷足先講者用過了,哪里還談得上新鮮的“貨色”呢。在這個信息瞬息萬變的時代,除了出于個人的獨到見解之外,恐怕很難“撿”到什么“價廉物美的上等貨”了。當然,這樣想走捷徑備課,其實是走了彎路。沒有對學生和對文本的精深解讀、精準把握,是備不好課的。轉了個大圈圈,于事無補,還要回到原點,真真正正地在解讀文本、把握文本上下功夫。先把文本弄弄清楚,從語言到內容,對著教師用書,把每一個問題都落實到位。語言是組成一篇文章、一篇課文的首要材料,因為課文是由語言組成的。何況本課的語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少年閏土反思教學反思2
《少年閏土》是一篇老課文,在組織教學設計時,我大膽地將《故鄉》中中年閏土的外貌描述引進課堂,讓學生透過比較閏土少年時的純凈與天真,中年時的蒼老與悲苦,對幫忙學生感悟魯迅寫人物的特點,起到了十分好的效果。具體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自己的體會:
1、在課堂上,我從轉變自身主角做起,對學生采用“導”而不是“給”:
如教學第一自然段,我不給學生講閏土的身世和名字的來歷,也不講閏土的外貌特征,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品味、去想象,最后讓學生動筆學著寫,來實現以讀學寫、學以致用的目的。
2、我一改往日由老師津津樂道地講解如何“捕鳥”,如何“看瓜刺猹”、“拾貝殼”、“看跳魚兒”等故事情節的傳統教法,而是尊重學生的意愿和選取,盡量讓精采的語言出自學生之口,并且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口吻說:“我知道,有些同學喜愛捕鳥,有些同學對“看瓜刺《”感興趣……那么,你喜愛什么資料,就仔細閱讀這一部分,然后把怎樣捕鳥,怎樣看瓜刺《的樂趣和揀貝殼,看跳魚兒的情景說給大家聽聽,也能夠采用“我”和閏土對話的形式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好嗎《”這樣一引導,學生立刻活躍起來,有的模仿文中的“我”和閏土個性化的語言分主角朗讀起來,有的展示自己收集有關“跳魚兒”的畫片,資料與大家分享,有的津津樂道捕鳥的方法和保護鳥類的好處……誰能沒有自己的喜愛《誰能沒有自己的感受《不一樣的情節,不一樣的學生有自己不一樣的感受,即便是同一情節也是如此。學生的這種感受可能是幼稚的,也可能是令人發笑的,但它卻是最真實的,是學生自己的`。實踐又一次告訴我,這樣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對話,比老師唱“獨角戲”,“孤芳自賞”要好的多。
3、在教學中比較注重為學生發展而服務:
在課堂上學生出現自讀不領悟,討論無結果探究無法深入下去的時候,教師不能觀望,更不能等待,而要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發表自己的個人見解,從而推動合作學習的深入,使學生受到用心情感,審美觀念的教育。如在對課文第十六自然段“啊!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事……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時,我引導學生先明白第十四自然段“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著許多新鮮事……”有了這一個過度句的明白,學生再明白“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就容易多了。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教室主角轉換時有時做得不夠好,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學習,處理好教與學的關聯。
少年閏土反思教學反思3
《少年閏土》這一文是節選自魯迅的小說《故鄉》。作者采取倒敘的方法,一開始就把所要介紹的人物介紹出來,然后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敘述。一步一步刻畫出一個活潑,可愛,聰明能干的海邊的健康少年。
我自認為的教學思路比較清晰,步步突出重點,慢慢解決難點。重點是文中閏土所講的四件事,其中雪地捕鳥、瓜地刺猹詳寫,海邊拾貝、潮汛看跳魚兒略寫。難點體會句子的含義。首先我導入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知道了,閏土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出示課件,閏土和我不同之處,讓學生觀察,同學們很快就說出來了,從閏土的外貌中體會到什么《讓學生總結出閏土是一個樸實天真、聰明能干的'健康少年。這么可愛的少年多么討人喜歡,課文中的我為什么喜歡他,同學們很快就能說出,因為閏土的心理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快速的讀課文,找一找有那幾件事。一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這幾件趣事上,以人物的動作為突破口,引導學生接近閏土、認識閏土,用自己的真情實感來感知文章中的中心人物。
我在教學時“雪地捕鳥”這一事件時,引導學生找出閏土捕鳥的幾個動作,通過我親切地啟發,一遍又一遍的引導朗讀,在學生反復品讀之后,利用幾個動詞把事件串連起來,讓學生體會閏土是一個聰明能干有見識的少年。教學中,我很注意在聯系中理解內容,體會感情,使學生對閏土的認識逐步完善、深刻、整體化。教學中,我也注意字、詞、句、篇的聯系,在聯系中理解詞句的意思;很注意把理解語言文字和思想教育融為一體,恰如其分地滲透了由現象到本質的認識方法的訓練;還很注意文章的內容和形式的和諧統一。使學生達到形象完美、情境交融、事理合情的整體認識的境界。在引導孩子們理解“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這句話。硬邦邦地要孩子們從字面上理解,我想有點難于是我采用對比的方法來引導孩子理解!爱旈c土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時,“我”在干什么《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象,有的說“我”可能在烤火、有的說“我”可能在讀四書五經,還有的說“我”可能在背古詩……我覺得他們說得都有道理。再對比一下閏土和“我”的生活,學生就自然能理解為什么作者說自己只看得見“四角的天空”了。
少年閏土反思教學反思4
在學習《少年閏土》時,因為本文對閏土的外貌描述很有典范性,在授課時我抓住其中人物描述的示范點,讓學生進行仿寫,收效很好。首先,我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述少年閏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弊x一讀,然后進行討論:“你覺得這段對少年閏土的外貌描述中,能夠看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學生都能從這些外貌中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十分健康、可愛的農村孩子,在教師的引導學生體會到:從“戴小氈帽”中看出閏土是一個住在江南一帶農村的孩子;從“紫色的圓臉”可看出閏土是一個經常被太陽曬,海風吹的.孩子;還能夠看出他經常勞動,是一個能干的人,說明外貌描述得傳神能讓讀者準確地認識人物。
分析完后,我便趁熱打鐵,要求學生根據課文中寫作方法,仿寫一位熟悉的同學的外貌,寫完后,站起來讀,讓同學猜測寫得是誰,這樣不僅僅鍛煉了學生寫作的本事,更激發了學生的熱情,課堂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并且寫出了很多精彩的文章。張旭寫到:“我有一個同學,他長了一張‘甲’字形臉,臉上有些麻子,一張大嘴巴喋喋不休,兩只小眼睛東瞅西望的,像個偵探,笑起來滿臉的肉好象都在顫抖,經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毕襁@樣的文章還有很多很多。
仿寫確實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個途徑,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應根據課文特點,選擇讀寫結合點,給學生供給有效借鑒的對象,及時讓學生模仿,使語言運用練習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少年閏土反思教學反思5
《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我曾經參加過課堂教學競賽,但是那時教的是五年級的學生,現在的教材把這篇課文編排到了六年級。這篇課文也是第五組課文的第一篇課文,這一組課文的的重要內容就是“走近魯迅先生”!渡倌觊c土》節選自魯迅先生的《故鄉》。
這篇課文的內容我很熟悉,幾乎會背了。這次再讀的時候,我有了不同的感受,以前一直認為魯迅先生的文字生澀難懂,但是這次讀來,卻沒有那樣的感覺。除了文中有少數生僻詞之外,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還是容易把握的,那些生僻詞學生完全可以聯系上下文去理解。而且,我覺得這篇文章的內容讀來很有趣,也很有味道。
于是,在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的時候,我決定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去展開教學,學生最感興趣的.無非是閏土為“我”講述的鄉下生活的趣事。于是,我第一課時我安排學生自學閏土為“我”講述的故事,要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其次要從中去體會閏土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
第二課時的時候我引導學生交流。
先學習閏土的外貌,我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一個特點去描寫人物外貌的寫法,并展開了一個小練筆的練筆,在小練筆中我發現學生能抓住特點去寫,但是學生的語言比較貧乏,心明筆不明,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去讀更多的書,并且還要讀有所獲。
然后去體會幾個含義深刻的句子,比如“。¢c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那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边@句話,由于學生充分體會了閏土農村生活的多姿多彩,因此理解起來沒有任何苦難,他們很輕松地理解到了“我”對農村生活的向往和對“大少爺”生活的不滿。同時我在這里引導孩子們展開想象,大少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樣的?并用幾句話進行描述城里大少爺的生活,然后引導學生比較,“我”的生活和閏土的生活各自有哪些缺憾?有哪些可取之處,從而告訴孩子們我們既要會學習又要會生活,既要學習書本知識又要學習來自自然來自生活里的知識,這樣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魯迅先生畢竟是大師,以前我對教材里收錄這課覺得有點不可理解,但是,再次解讀課文后才知道那些誤解是由于自己的淺薄引起的。這些課文的教學,需要教材多費心,多用點心思,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
少年閏土反思教學反思6
顏老師執教的《少年閏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帶來了無盡的思索與諸多的收獲。她所上的這一堂課,是一堂實實在在卻又充滿智慧與激情的高年級語文閱讀課。我覺得,這堂課值得我學習的東西有很多,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我外貌入手,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一上課,顏老師就引導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閏土外貌的語句。通過“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明晃晃的銀項圈”等詞句了解少年閏土的.外貌,并初步感受他的形象特點,為理解全文奠定了基礎。
二、讀中品悟,有聲有色。
瑯瑯書聲貫穿課堂始終,且形式多樣。學生們一句句、一行行、一遍遍地讀著,讀著,仿佛一位天真、樸實、勇敢、機靈的農村少年就在我的身邊,仿佛閏土那逼真生動的話語就在我耳旁……我相信學生們這樣入情入境地讀課文,更會沉醉其中,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三、抓住中心句,體會人物特點。
“!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边@句話既是文章內容的樞紐,又是“我”情感的樞紐。顏老師把它作為一個突破口,引導學生探幽覽勝,漸入佳境。她從“希奇”入手,引導學生速讀課文,歸納四件希奇事,再提出哪件事給“我”的印象最深?從中你知道了閏土是個怎樣的農村少年?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出來的?就這樣,引導學生去讀書,去思考,去品析詞句,體會閏土的機智勇敢。這樣既對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四、讀寫結合,加深理解。
“我”的形象文章并未用語言文字直接說明,但“我”暗中卻無時不在和閏土進行著比較。顏老師因此精心設計了一次小練筆:寫一寫“我”的樣子。這不僅填補了學生認識上的空缺,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做到了讀寫結合,引導學生學習寫法,提高寫作水平。
然而,我覺得有些遺憾的是,可能由于這堂課的教學內容較多,導致學生對“我”的思想波動以及個別重點句子的理解似乎還不夠,比如:“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見院子里高墻上四角的天空!
總之,這堂課體現了崔巒老師所提倡的“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讀思議練重實踐”的教學理念,讓我受益匪淺,收獲頗多,為我以后的語文閱讀教學指明了方向。
【少年閏土反思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少年閏土》教學反思04-05
少年閏土的教學反思04-17
少年閏土教學反思03-18
少年閏土教學反思06-14
少年閏土教學反思【必備】07-07
少年閏土教學反思(精選17篇)01-10
《少年閏土》語文教學反思09-07
少年閏土教學反思(精選20篇)01-13
少年閏土教學反思(精品15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