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書法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范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書法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書法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范文1
8月,我有幸參加了xx中小學書法教師培訓活動。在幾天的培訓中,各位授課老師的言傳身教,使我對書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不論是從書法理論,還是到書法實踐技能,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它不僅僅是一次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傳遞著一種責任,那就是傳承祖國書法傳統文化的責任。作為參加培訓的教師,深知此次培訓的意義和重要性。下面就本次培訓學習,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提高了認識,重新審視了書法藝術對人類的重要影響
書法藝術是人類智慧和文明的結晶,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書法教學是傳播弘揚中華文化,提升書寫與審美及語言文化規范化水平的迫切需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無紙化辦公”的普及,人們的書寫水平正在日益下降。孩子們迷戀網絡,成年人對計算機產生依賴。面對書寫技能退化的`嚴重事實,弘揚和傳承經典的中華書法文化和藝術,教育孩子們周周正正寫字,端端正正為人,是時代的迫切需求,具有現實意義,又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對書法理論有了一個全面完整的認識
這次培訓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首都師范大學的卜希旸教授的書法概論課。從甲骨文、鐘鼎文的辨識到說文解字的漢字演變,從漢碑古隸的風格談到王羲之的蘭亭序的意境,卜老的講座深入淺出、娓娓道來,使我受益匪淺;卜老的風趣幽默、淵博、平易,給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堂課使我領悟了漢字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中的地位和作用,書法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作為書法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將它傳給后代子孫并發揚光大。
三、培訓彌補了我的書法藝術理論修養上的短板
這次培訓班里有不少學員都是有一定的書法基礎的,我也算其中一個。但是,我的書法理論修養一直是我的書法技藝的一塊短板。
總之,此次書法培訓學習不僅提高了受訓教師的書法水平,也對傳承民族的文化藝術,修練個人的涵養素質,對今后在學校進一步開展書法教育活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書法作為一門藝術,不是一朝一夕練就的,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今后一段時間中,要盡量擠出時間,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積極行動,盡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訓的知識,盡快達到培訓的目標和要求,努力為書法的傳承做出應有的貢獻。
書法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范文2
俗話說,“教導工作像個筐,什么東西往里裝”。的確,教導處的工作任務很多,事情瑣碎繁雜,但我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恪盡職守,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現就一學年來履行崗位職責情況匯報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能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方針政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有愛崗敬業的思想,能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教師的行為規范。平時能關心時政,積極參與“教育實踐”系列活動,認真撰寫學習心得。能牢固樹立為學生服務、為教師服務、為學校服務的思想。真誠、熱情、公正的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做事堅持原則。
二、教學管理工作。
作為學校的一名中層干部,能做到和班子成員相互團結、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對于其他部門的工作不分分內分外,鼎力相助,大力支持。工作認真負責,辦事公平公正,敢于承擔責任,不計報酬,不計名利。
1、營造校園文化,創造文明班級。
學校需要文化品牌,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重要骨骼,班級的文化建設則是流動的血液,學校文化的形成使學校存在著一種“文化場”,這種“文化場”是學校的一種氣勢,是一種相對穩定的校園心理現象,是一種精神、文化現象。
“學校文化場”對存在于“場”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施加一定的影響力和制約力,在校園環境中,“會說話”的草地、樹木、墻壁則可以使生活學習在其中的師生時時耳濡、處處目染,達到內化的'目的。為此,我校組織全校師把規則意識的內容編成兒歌、童謠、等形式貼于走廊墻壁,把學校的辦學理念、校訓和學校倡導的“忠、孝、仁、義、禮、智、信”的內容噴繪在學校圍墻上,使學校真正形成“文化場”。為切實提高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進一步規范學生日常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開展文明班級評選活動,同時將其納入每學期班主任考核指標,作為優秀等第的重要依據。
組織開展文明班級評選活動,在學生中樹立了典型,使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促進了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形成了“人人爭優秀,班班創文明”的德育氛圍,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立足于平時的養成教育。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這話道出了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將對他們的思想和學習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甚至會影響他們一生的發展。“細微之處”可能只是一舉手、一投足,盡管只是一點一滴、微不足道,但從一言一行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品行素質。“細微之處”雖然微小而細致,但在人的一生中卻至關重要。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養成教育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地,需要著眼細節,從學生點滴的養成教育抓起。為此,我校通過組織“紅領巾在行動”、“爭做四好少年”等系列活動,把“遵守規則,上下樓梯靠右行”、“課前準備在到位”等踐行規則意識的主題活動滲透到各班的班隊活動,并讓各班把平時對學生的教育和規則意識培養的內容打印成冊,形成各班及學校的校本教材,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3、家庭社會齊動員,多管齊下,形成合力。
學校與社會建立廣泛的良好的關系,對學校發展大有益處。因此在進行學校文化建設時,千萬不能忽視校際關系文化的建設。學校的校際關系文化包括學校的社會影響、學校與社區及相關單位部門的互動效果。
要使家長認可學校,就要讓家長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充分體現;要讓家長充分了解學校的工作;要讓家長盡可能多地參與學校的相關工作,增加家長發言的實踐基礎,進而增強家長評價的影響力。例如,我校讓家長代表、社區體表參與學校教風、行風的測評;參與學校主題教育活動;以校長信箱等方式實現學校與家長的有效溝通。
【書法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02-01
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01-23
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02-01
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02-02
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02-02
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02-02
培訓機構年度工作總結02-02
培訓機構年度總結02-09
培訓機構的年度總結02-10
培訓機構的年終工作總結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