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禪道管理實踐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禪道管理實踐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禪道管理實踐總結1
此階段主要是開發人員的技術溝通,測試人員的測試計劃和測試用例溝通,所以產品經理和UI設計師在這個階段的時間里實際上已經是在做第一個迭代周期的工作了,產品經理在禪道中錄入細化需求,UI設計師開始設計頁面。
技術經理組織開發人員,進行項目的技術選型講解和溝通,總體設計師對項目的.總體設計進行講解,數據庫設計師對數據庫設計進行講解。講解溝通無異議后,技術經理對每一個大的需求功能塊指定開發負責人,負責人主要負責功能的模塊設計、任務分解、功能開發和提交測試的跟蹤,具體的開發工作可以是負責人,也可以是其他人,根據具體的工作量調配。
測試經理制定測試方案,并和相關的測試人員溝通,分配測試人員具體負責哪些功能模塊的測試工作。
運維人員根據技術人員提的要求和功能需求,對服務端部署進行設計,并把發現的問題反饋給技術經理和產品經理。
完成開發、測試的人員分工后,整個項目就進入的具體的迭代開發周期。
禪道管理實踐總結2
最開始我們團隊設置了一個產品經理和一個項目經理,產品經理只負責把控需求,劃分版本,輸入計劃。項目經理負責分解任務,估算以及過程監控。運行一段時間后,產品經理和項目經理都很沮喪。
為什么沮喪呢,這和我們團隊的項目特點有關,我們團隊的項目來源很雜而且很多,且并不局限一個領域,舉個例子,團隊可能同時進行著電商和政務信息化等多個項目,產品經理疲于轉換不同領域但淺嘗則止,需求理解不到位。項目經理每天只有一件事就是開會,分解任務估算工時,一個項目弄完弄另外一個。
禪道管理實踐總結3
禪道在項目管理部分有一個更新工時的功能。分解任務估算工時后,每個領任務的人都可以在禪道上把自己每天花銷的工時和預估剩余的工時錄入進去,以便于產品經理(指已經負擔起項目過程管理的,后面提到的產品經理都是如此)發現延期風險。
實際運行時發現,指望每個領任務的人去準確更新每天的工時是一種奢望。禪道的這個設計思路是很好的.,精細化管理嘛,把每個人每天的工作量化,但是軟件開發不同于送外賣,量化本來就是難題,那么期望一個團隊中好幾個能力參差不齊的人能夠更新準確的數據就更不可能了。
禪道管理實踐總結4
今天就說這三個實踐吧天有點涼,手抖……
最后想說一點體會,軟件項目管理真的是一門學問,雖然可以讓師傅帶著走一段,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自己體會,不停復盤不停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實踐。而且我發現“沒有銀彈”真是一句大實話,國人做事總認為自己把事情交代了,然后就能到點收獲成果,這該多神奇啊,這其實是不負責任。現實往往是沒有捷徑,沒有神奇的事情發生,只有腳踏實地的干。
聲明:我可沒有收禪道的`廣告費,要是禪道的人看到了這篇文章,麻煩給我個紅包,謝謝。
我是個會開飛機的產品狗和程序猿。
禪道管理實踐總結5
在產品立項前,產品經理做充分的.用戶需求調研,和市場營銷的同事交流溝通,得到初始的用戶需求。根據原始用戶需求,產品經理規劃產品需求功能,繪制原始原型圖并整理需求文檔(需求點較粗)。
產品經理進行市場可行性分析,同時提交需求文檔和原型圖給技術經理,技術經理對產品進行技術可行性分析。技術經理進行技術可行性分析時,可能會涉及到線上服務器部署相關的參數,這時需要運維人員協助進行部署可行性的分析。
最后,產品立項階段產出需求文檔、需求原型圖、市場可行性分析報告、技術可行性分析報告,這些文檔由相關領導評審后,進入下一個階段。
禪道管理實踐總結6
我的團隊最開始使用禪道的時候,根據敏捷教練教的方法,每一步都嚴格按照教練的要求,一步步往下走。后來思考后發現,其實每個團隊都是獨特的,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實踐”。
需求錄入,形成需求池,按照版本計劃取出需求分解任務,團隊成員領任務,完成任務,需求一個個搞定,叮!項目結束啦!完美的流程。
但是實際運行中發現,這個流程中需要一個平衡。中國人講究做什么事情都有個度,不能為了分解而分解,分解花的時間已經可以讓項目延期了那就失去了分解的意義。
【禪道管理實踐總結】相關文章:
工商管理實踐總結06-19
管理學實踐總結04-16
課堂管理實踐訓練總結07-13
村道管理制度04-24
跆拳道管理制度08-03
酒店管理社會實踐總結04-02
管理道閘系統安裝協議04-09
管理道閘系統安裝合同04-22
管理道閘系統安裝承包協議04-09
管理道閘系統安裝施工協議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