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擲鐵餅比賽規則
擲鐵餅是奧運會和世界田徑錦標賽的一項比賽項目。比賽時,投擲者一手持鐵餅,在投擲圈內通過旋轉動作將鐵餅擲出盡可能遠的距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擲鐵餅比賽規則,希望對你有幫助。
鐵餅比賽
1、應抽簽決定運動員的試擲順序。
2、運動員超過8人,應允許每人試擲3次,有效成績最好的前8名運動員可再試擲3次,試擲順序與前3次試擲后的排名相反。如果在第3次試擲結束后出現第8名成績相等,按規則第146條3處理。當比賽人數只有8人或少于8人時,每人均可試擲6次。
3、比賽開始前,運動員可在比賽場地練習試擲,練習時應按抽簽排定的順序進行,并始終處于裁判員的監督之下。
4、一旦比賽開始,運動員不得持器械練習,無論持器械與否,均不得使用投擲圈或落地區以內地面練習試擲。
5、應從投擲圈內擲出鐵餅。運動員必須從靜止姿勢開始試擲。允許運動員觸及鐵圈內側。
6、(a)不允許使用任何裝置對投擲時的運動員進行任何幫助。例如使用帶子將兩個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除開放性損傷需要包扎以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繃帶或膠布。
(b)不許使用手套。
(C)為了能更好地持握器械,運動員可以使用某種物質,但僅限于雙手。
(d)為防止脊柱受傷,運動員可系一條皮制或其他適宜材料制成的帶子。
(e)不允許運動員向圈內或鞋底噴灑任何物質。
7、運動員進入圈內開始試擲后,如果運動員身體的任何部位觸及圈外地面或鐵圈上沿,均為一次試擲失敗。
8、如果在試擲中本違反上述規則,運動員可中止已開始的試擲,可將器械放在圈內或圈外,在遵守本條第11款的前提下,可以離開投擲圈,然后返回圈內從靜止姿勢重新開始試擲。
注:本款中允許的所有行動應包括在規則第142條4中規定的一次試擲的時限之內。
9、鐵餅必須完全落在落地區角度線內沿以內,試制方為有效。
10、每次有效試擲后,應立即測量成績。從鐵餅落地痕跡的最近點取直線量至鐵圈內沿,測量線應通過投擲圈圓心。
11、運動員在器械落地后方可離開投擲圈。離開投擲圈時,首先觸及的鐵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須完全在圈外擺線的后面,白線后沿的延長線應能通過投擲圈圓心。
12、應將器械運回投擲圈,不許投回。
13、應以每名運動員最好的一次試擲成績,包括因第一名成績相等而進行的決名次賽的試擲成績,作為其最后的決定成績。
鐵餅圈
14、結構
應用帶形鋼、鐵或其他適宜材料制成投擲圈,投擲圈頂端應與圈外地面齊平。圈內地面應用混凝土、瀝青或其他堅硬而不滑的材料修建。圈內地面應保持水平,低于鐵圈上沿14~26毫米。
15、規格
投擲圈內沿直徑應為2.50米(正負5毫米)。鐵圈邊沿至少應厚6毫米,并應涂成白色。
16、從金屬圈頂兩側向外各畫一條寬5厘米、長至少為75厘米的白線。此線可以畫出,也可用木料或其他適宜材料制成。白線后沿的延長線應能通過投擲圈的圓心,并與落地區中心線垂直。
鐵餅
17、結構鐵餅的餅體可為實心或空心結構,應用木料或其他適宜的材料制成,周圍鑲以金屬圈,金屬圈邊緣應呈圓形。外緣橫斷面應為標準原型,半徑約為6毫米。鐵餅兩面中央可鑲有與餅體齊平的圓片。也可不裝金屬圓片,但相應部位呈平面。鐵餅的大小和總重量應符合規定。
鐵餅的兩面必須相同,制造時不得帶有凹陷、凸起或尖緣。從金屬圈邊緣彎曲處至餅心的邊沿,鐵餅表面應呈直線傾斜,餅心的半徑為25—28.5毫米。
應按下列規格設計鐵餅剖面:
從鐵圈彎曲處開始至鐵餅最大厚度D處,鐵餅的厚度應均勻增加,在距鐵餅中軸軸心Y點25~28.5毫米處達到鐵餅的最大厚度。從此點至Y點的厚度應該相同。鐵餅的兩面必須一致,鐵餅在繞Y點軸旋轉時必須對稱。
鐵餅包括整個鐵圈和結點處在內應該光滑,鐵餅各處應均勻一致。
18、鐵餅應符合下列規格:
19、在規則第12條1(a)的比賽中,只許使用組委會提供的器材,在比賽中不許改變。不允許運動員攜帶任何器材進入比賽場地。
在所有其他比賽中,運動員可以使用自備器材,但在比賽前應經組委會批準,這些檢查合格并做有標記的自備器材,所有運動員均可使用。
鐵餅落地區
20、落地區在投擲方向上的向下傾斜度不得超過1:1000。
應用煤渣或草地以及其他適宜材料鋪設落地區,鐵餅落地時應能留下痕跡。
21、應用寬5厘米的白線標出落地區,其延長線應能通過投擲圈圓心,圓心角為40度。
注:可用下列方法精確設至40度扇形落地區,在距投擲圈圓心20米處,二條落地區角度線相距13.68米,即每離開圓心1米,落地區角度線的橫距增加68.4厘米。
22、可用醒目的旗幟或標志物標出每名運動員的最好試擲成績,放置標志物時,應沿落地區角度線方向放在角度線外側。
可用醒目的旗幟或標志標出最新世界紀錄,在合適場合,也可標出最新的洲際或國家紀錄。
技術要領
概括
正式比賽中鐵餅的重量男子為兩公斤,女子為一公斤。內圈直徑為2.50米,有效區角度為40度。
擲鐵餅的技術動作分為握法、預備姿勢和預擺、旋轉、最后用力和維持身體平衡四個技術環節。
握法
五指自然分開,拇指和手掌平靠鐵餅,其余四指的最末指節扣住鐵餅邊沿,鐵餅的重心在食指和中指之間,手腕微屈,鐵餅的上沿靠在前臂上,持餅臂自然下垂于體側。
預備姿勢
背對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約一肩半,站于圈內靠后沿處的投擲中線兩側。兩腳平行開立或左腳稍后,持餅臂自然下垂于體側,眼平視。
預擺
預擺是為了獲得預先速度,為旋轉創造有利條件。目前常見的預擺有兩種。
左上右后擺餅法:開始時,持餅臂在體側前后自然擺動,當鐵餅擺到體后時,體重靠近右腿,接著以軀干帶動持餅臂向左上方擺起,當鐵餅擺到左上方時,左手在下托餅,體重靠近左腿,上體稍左轉。回擺時,軀干帶動持餅臂將鐵餅擺到身體右后方,身體向右扭緊,體重處于右腿上,上體稍前傾,左臂自然微屈于胸前,眼平視,頭隨上體的轉動而轉動。
身體前后擺餅法:開始時,持餅臂在體側前后自然擺動,當鐵餅擺向體前左方時,手掌逐漸向上翻轉,右肩稍前傾,體重靠近左腿。鐵餅回擺到體后時,手掌逐漸翻轉向下,體重由左向右移動,上體向右后方充分轉動,使身體扭轉拉緊。這種方法動作放松,幅度大。目前大多數優秀選手都采用它。
旋轉
預擺結束后,彎屈的右腿蹬地,上體向左轉動,同時左膝外展,體重由右腳向邊屈邊轉的左腿移動。接著兩腿積極轉動,并以左腳前腳掌為軸向投擲方向轉動,身體向投擲方向傾斜,投擲臂在身后放松牽引鐵餅。當左膝、左肩和頭即將轉向投擲方向時,右膝自然彎曲,以大腿發力帶動整個腿繞左腿向投擲方向轉扣(右腳離地不能過高),這時左髖低于右髖,身體成左側單腿支撐旋轉,接著以左腳蹬地的力量推動身體向投擲圈的中心移動,右腿、右髖繼續轉扣。
當左腳蹬離地面,右腿帶動右髖快速內轉下壓,左腿屈膝迅速向右腿靠攏,左肩內扣,上體收腹稍前傾。接著,左腳積極后擺,以腳掌的內側著地,落在投擲圈中線左側,圓圈前沿稍后的地方,身體處于最大限度的扭轉拉緊狀態,鐵餅遠遠留在右后方,左臂自然微屈于胸前,為最后用力做好準備。
最后用力
當左腳著地時,右腳繼續蹬轉,使右髖積極向投擲方向轉動和前送。接著,頭向投擲方向轉動,左臂微屈于胸前,胸部開始向前挺出,體重逐漸移向左腿。當體重移向左腿時,右腿繼續蹬伸用力,以爆發式的快速用力向前挺胸揮餅。與此同時,左腿迅速用力蹬伸,左肩制動,成左側支撐,使身體右側迅速向前轉動,將全身的力量集中在鐵餅上,當鐵餅揮至右肩同高并稍前時,用小指到食指依次用力撥餅出手,使鐵餅順時針方向轉動向前飛行。
維持平衡
鐵餅出手后,應及時交換兩腿,身體順慣性左轉,同時降低身體重心,維持身體平衡。
錯誤方法
1.雙腿支撐起動進入單腿支撐旋轉階段
身體失去平衡
【產生原因】
進入旋轉時上體過早倒向圓心;身體還沒有形成左側支撐轉動軸時左肩和上體過早倒向圓心。
【糾正方法】
(1)徒手雙支撐進入單支撐的模仿練習,體會身體由右向左向圓心轉動的路線及單支撐時身體的平衡感覺。
(2)徒手或持輔助器械做旋轉至雙腳著地成用力姿勢的練習,重點體會雙支撐進入單支撐身體平穩地轉動與向前的結合。
2.雙腿支撐進入單腿支撐旋轉階段
上下肢的動作結構不合理
【產生原因】
左肩左臂過早打開并過早向圓心方向擺動,使上體突然加速,破壞了上下肢的合理動作結構。
【糾正方法】
(1)徒手做開始起轉練習,強調下肢的積極主動轉動,特別是左腿的屈膝轉動。
(2)徒手旋轉至雙腿支撐用力前姿勢,重點體會左肩左臂向圓心做弧形擺動的路線,使左肩左臂與左腿左膝形成一體轉動。
3.旋轉后兩腳落地的位置過于偏左或偏右
【產生原因】
起轉時,左腳轉動的方向沒有到位,右腳弧形擺動轉髖的方向控制不準確。
【糾正方法】
多做開始起轉的練習,重點要求兩腿支撐轉動的程度和右腿弧形擺動與左腿支撐轉蹬的配合,在圈內使用標志進行檢查。
4.旋轉后用力前
上體過早抬起使身體重心前移
【產生原因】
(1)對最后用力技術概念不清楚,上體發力時間過早。
(2)身體素質較差,特別是腿部和腰背腹肌力量差。
【糾正方法】
(1)明確技術概念,多做徒手或持輔助器械旋轉至用力前的姿勢,強調旋轉過程中始終保持半蹲收腹扭轉。
(2)發展腿部和腰背腹肌力量。
5.旋轉后用力前
髖軸與肩軸沒有形成扭轉拉緊的最后用力姿勢,超越器械不明顯
【產生原因】
旋轉后沒有控制好上體的繼續旋轉和有意識留住持餅臂,使餅過早前擺;下肢轉動不積極。
【糾正方法】
在教師幫助下,做徒手旋轉練習,要求學生適當控制上體,讓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下肢積極主動,特別是單腿支撐的轉動要求前腳掌支撐轉動,不能用全腳掌著地。并且要求上體被動放松,投擲臂留在身后的肌肉感覺,并指出旋轉后用力前鐵餅應處的位置。
6.旋轉
旋轉至右腳著地成單支撐階段明顯停頓或轉不起來
【產生原因】
(1)右腿擺動右髖轉扣時左腿蹬地力量不夠,使重心沒有移到右腳的支撐點上方。
(2)右腿弧形擺動與左腿轉蹬過于向上,形成跳起過高,重心起伏較大,易使落地形成制動,而造成旋轉動作停頓。
(3)右腳落地是用全腳掌著地。
【糾正方法】
(1)多做開始起轉騰空后銜接單支撐的轉動練習。要求低平擺動,防止高跳。
(2)多做單支撐轉動的專門練習,要求學生做好單支撐轉動階段合理的身體結構,特別是重心、轉動軸和左腿的積極后擺,體會單支撐轉動的肌肉感覺。
7.最后用力上體過早發力
沒有發揮下肢轉動用力的能力
【產生原因】
右腿右髖轉動用力技術不熟練,上體和手臂用力時機掌握不好。
【糾正方法】
(1)雙人對抗練習,使學生體會右腿右髖主動用力的肌肉感覺。
(2)原地投,強調由下而上的用力順序。
(3)投擲輔助器械,強調最后用力前半部分下肢的積極用力作用與后半部分上體爆發式用力的配合動作感覺。
8.最后用力向前不夠
【產生原因】
(1)最后用力兩腳開立距離過小。
(2)右腿右髖轉蹬前送不夠,沒有形成良好的左側支撐用力。
【糾正方法】
徒手或持木棒做打樹葉練習。要求:
(1)兩腳開立寬于肩。
(2)右腿右髖轉動中推動身體重量靠近支撐的左腿。
(3)手或木棒接觸樹葉的那一點即出手點。
(4)胸帶臂向前平打,不要提肩。
9.最后用力向左側倒
【產生原因】
左側支撐用力意識差,左肩沒有制動動作。
【糾正方法】
(1)徒手或持輔助器械做最后用力模仿練習,重點強調左腿的支撐用力動作和左肩的制動動作。
(2)初學者要求以“支撐投”動作類型為主,強調發揮支撐轉動用力的作用。
以上僅是常見的易犯錯誤動作,由此而派生的錯誤動作多種多樣,教師糾正時首先要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條件,采用糾正的手段一般應讓學生明確該環節技術的概念,采用單個的、局部動作的專門練習體會肌肉感覺,再要求在完整技術中能做出正確的動作,反復練習,達到改進動作的目的。
【擲鐵餅比賽規則】相關文章:
推鉛球比賽規則08-17
籃球比賽規則11-18
圍棋比賽規則09-28
羽毛球比賽規則11-10
2022羽毛球比賽規則09-25
羽毛球比賽規則比分09-01
乒乓球比賽規則大全10-11
高中羽毛球比賽規則07-25
打羽毛球的比賽規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