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多球訓練方法有哪些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乒乓球多球訓練方法
乒乓球的多球訓練方法有哪些?乒乓球的多球訓練方法,是我們常看到教練進行的一種特訓。這種多球訓練方法,可以幫助球員加強靈敏性和應變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乒乓球的多球訓練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乒乓球多球訓練方法
1、移動中攻下旋球
練習目的:提高左右步法移動的靈活性與抽拉的技術。
練習方法:
1、用削球手法連續向左、右兩角供下旋球。
2、練習者在移動中不間斷地進行拉抽、拉中突擊或拉弧圈。
2、移動中單面攻球
練習目的:提高左、右步法移動的靈活性和正手攻球技術
練習方法:
1、以攻球和推擋手法,連續向左右兩邊供球。但供球角度開始不宜過大,其落點能調動練習者移動為宜。
2、練習者在銩中以正手攻球還擊。
3、移動中左推(攻)右攻
練習目的:提高左推(攻)右攻運動員步法移動的靈活性和推擋結合正手攻的技術。
練習方法:
1、用攻球或推擋球手法連續向左右兩角供球。練習者左推(攻)右攻還擊,并逐步加快供球速度。
2、供無規律的左右兩角的球,練習者提高擺速和反應。
4、移動中兩面攻球(拉弧圈)
練習目的:提高兩面攻運動員左、右步法移動的靈活性和正、反手結合的攻球技術。
練習方法:
1、用攻或推擋球手法連續向左、右兩角供球,練習者以正、反手兩面攻球進行還擊,并逐步加快供球速度。
2、供無規律的左右兩角的球,練習者提高擺速和反應。
5、推(攻)擋側身撲右方空當
練習目的:提高推擋后側身攻和側身攻后撲空當步法移動的能力。
練習方法:
1、用推擋或攻球手法,先向練習者左方供球,當練習者在推(攻)擋后側身攻時,再向右方空當供球。
2、練習者按以上供球次序連續進行先推(攻)擋后側身再撲右方空當的練習。
6、接長短球
練習目的:提高前后步法移動的靈活性。
練習方法:
1、先以較大力量攻球使練習者后退接球,然后伺機供應近網短球。
2、作左短右長、右長左短或無規律的長短供球,落點也不固定,以提高練習者的移動速度和反應。
7、基本技術單線
練習目的:改進基本技術,糾正錯誤動作。
練習方法:
1、以攻、削或推擋手法連續供球,落點較固定。
2、練習者按照要改進的技術動作進行還擊。
8、殺上旋半高球
練習目的:提高殺高球能力,增強手臂擊球力量。
練習方法:
1、供上旋半高球,落點最好在底線附近。
2、練習者連續用力殺半高球(或拉前沖弧圈球)。
9、搓中突擊轉連續攻
練習目的:提高搓中突擊或搓拉結合和連續進攻能力。
練習方法:
1、以削球手法供下旋球。
2、練習者先搓,伺機起板攻擊或拉弧圈球,這時改供上旋球,練習者轉為連續攻或扣殺。
10、發球練習
練習目的:提高發球技術
練習方法:練習者一人用多球連續向對方球臺發球。
11、綜合練習
練習目的:提高反應和全面技術的運用能力
練習方法:
1、用各種手法供出不同力量、速度、落點和旋轉的球。
2、練習者根據球的不同性質,采用各種技術進行還擊。
拓展
乒乓球發球訓練方法
(一)各種發球練習法
1、徒手練習:不用球臺,不用球拍,隨時隨地可以練習。一手模仿拋球,另一手模仿擊球動作。
2、空拍練習:僅用拍不用球,想象面球臺,模仿發球動作。別看這一簡單動作,在練習手腕手臂與腰腿之間的協調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3、非球臺練習:無需球臺,在床上、書桌上或其它場地進行發球練習。這一練習在解決拋球與揮拍觸球動作的配合,提高發球的旋轉強度、發球質量時很實用。大滿貫得主、國家隊總教練劉國梁在役時,經常拿球在被子上發,看看球的旋轉特性。這就是非臺練習的最好案例!
4、球臺上的多球練習:節省了撿球時間,可把旋轉、速度、落點結合練習。
5、有對手接的發球練習:對方練習接發球,發球者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發球的效果,亦可將戰術意識結合到技術訓練中去。
(二)發球搶攻練習
1、發一種(一套球),限定對方接發球的方法與落點。如,反手發右側上、下旋至對方右近網,要求對方搓接我中左,我反手搶攻正手搶攻。
2、發一種(一套球),只限制接發球的落點而不限制其方法(可用攻、拉、搓、撇等技術接),可提高發球者在一定位置上對各種不同接法的球都能搶攻的能力。
3、發一種(一套球),只限制接發球的方法而不限制落點:要求判斷好對方接發球的落點,迅速移步后搶攻。
4、發一種(一套球),不限制接發球的方法和落點:對發球搶攻者要求更高,不僅步法要移動,而且能搶攻各種不同性能的球。
5、綜合全面練習:不限制發球的種類、落點,對接發球亦無限制,可鍛煉與考查發球搶攻的實戰能力。在上述練習中,還應注意培養與提高這樣一種意識和技術,即發球后的第一板無法搶攻(對方回球質量高)時,不應急干盲目搶攻,而應有戰術意識地先控制一板(如對方反手不擅攻,則可控制其反手大角度一板強烈下旋,逼其必以搓回之),然后爭取下板再搶攻。此項在比賽中很實用。
(三)發球搶攻后相持
規定發搶或對方回球落點,然后再進行相持技術的練習。為確保此練習的可行性,發球搶攻這一板落點要相對固定,力量不要過大。因為此練習的目的是解決發球搶攻與相持技術的結合,改變有時候發球搶攻沒得分后相持時不進入被動局面。
(四)接發球技術練習
練習接發球時,發球方發什么種類、旋轉、落點變化的球,皆應聽從接發球者的意見。
1、單一接發球練習。
(1)規定一種發球的旋轉和落點,自己用一種或幾種方法接:可集中精力熟悉一種發球。
(2)規定一套發球變化的規律(如,一長一短、一轉一不轉等),自己用一種或幾種方法接。在分辨不清某種發球的旋轉變化時,用此練習效果最好,可提高判斷能力。
(3)不限制發球的變化規律,全面練習接發球的技術。此法比較結合實戰。
2、對方發球后結合搶攻條件下的接發球練習,可進一步提高接發球的控制能力,及時得到反饋,了解接發球的效果。
無論是單純的發、接發練習,還是對方發球后結合搶攻條件下的接發球練習,都必須對接發球提出具體的要求,或搶攻、或擺短、或撇、或挑起來……總之,不能是毫無要求的泛泛練習。
(五)接發球結合以后技術的練習
1、在其它內容的練習中,加入特定的發球(即規定發球種類、落點或旋轉)。如擺速練習時,加入接右近網的右側上旋發球,不僅可以大大增加接發球練習的機會,而且還訓練了接發球與后面技術的結合能力。
2、進攻型打法在接發球后打對攻或拉攻(對方為削球);削球型打法在接發球后練削球。
3、接發球與第4板球的結合練習:接發球先控制一板或輕拉一板,在限制住對方發球搶攻或搶攻力量、落點的基礎上,為自己下板球的進攻制造機會。
乒乓球基本功訓練方法
一、眼功
眼功俗稱盯球功夫。 它主要培養運動員在球場上擁有精準的洞察能力和擊球意識的基礎。
眼功主要包括視覺反應、環視能力及視野。 其中視覺反應尤為關鍵,它主要參照教練員提供的信息,同時觀察對手各種不同動作,精準的判斷出對手的下一個動作,同時做出與之相對應的擊球動作。
一般眼功的練習主要包括:
利用持拍不斷的向上彈球,或者是利用不同的力量和速度向墻面擊球,觀察乒乓球在墻面上的反彈力,同時觀察由反彈力而產生的各種弧線。
另外觀察手上發力時肌肉的變化程度,在了解清楚后,提高練習速度,從慢向快、從輕到重,不斷提高擊球次數,然后通過觀察乒乓球的反彈情況,判斷乒乓球的著地點。
通過發不同的旋轉球一直到豎起的球臺上,詳細觀察乒乓球的反彈情況,或者利用手持拍旋轉球,增強手上感覺。
把乒乓球直接發射到對手臺面上,仔細觀察不同旋轉球入球時產生的各種現象。
二、 手功
手功運動在乒乓球運功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手功直接影響到乒乓球速度的快慢、時間的長短及難度的高低。
它主要包括手指功、手跳功和手臂功,要求運動員在擊球時必須擁有良好的感觸能力。
一般手功的練習主要包括:
練習各種彈球,包括對墻面擊球、平擋球,其目的是熟練掌控正常弧線運行下的擊球能力。
以不同關節為主練習不同的擊球能力,比如練習以揮拍速度為主的大臂功能不斷練習扣球、各種技術練習、或練習以控制擊球部位和板型調節的手腕功能不斷提高臺內球、或練習以揮拍方向為主的小臂功能不斷提高快抽的技術練習、的技術練習、高壓球、
不斷加強手上各環節功能練習,不斷提高各環節功能的靈敏度和適應度。
三、腳功
腳功運動在乒乓球運動中至關重要,雖然運動員在擊球時主要依靠手功,但運動員在擊球之前,需要利用靈活的腳步,靈敏的轉移到適合的位置上進行擊球,使乒乓球、身體和二足尖形成、邊三角形,利于運動員在位置上取得優勢,便于運動員取得優異的成績。
通常腳功主要包括三個動作,即起步動作、移動動作和還原動作。
其中,起步動作指準備姿勢,準備姿勢通常容易被教練和運動員忽略,而標準的準備姿勢直接關系到起動動作的速度,影響到各種技術的正常發揮,通常情況下姿勢的位置和重心都源自于運動員的技術。
通常要求運動員兩眼平視、上身呈放松狀態、彎曲雙膝提踵、重心居中。 要求踝關節、膝關節和腳掌都隨時富有彈性。 起身時需要重心向前,向各方面移動、跨步、側身步、跳步、移動動作,移動時要求運動員和乒乓球處于合理的位置,便于提高擊球命中率,步法通常包括單步。
進行步法訓練時,要注意重心的變化。 運動員要根據乒乓球方向及時調整重心和蹬地力量。 確保運動員、乒乓球和乒乓球臺形成良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腳步的基本功即由原來的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上,移動時應注意助力配合。
四、上肢運動
乒乓上肢運動主要由各種上肢動作共同完成擊球動作,其中主要集中在手腕和手指動作上。 由于上肢運動擁有較高靈活能力和協調能力,比如手腕的力量來源于腕關節的外展和內收來完成。
手腕動作主要是在前臂的帶領下,手腕向后拉,然后突然向前甩彈,來增加乒乓球拍拍面的轉動能力,可通過握小皮球練習、輕啞鈴、排球游戲、專項運動增加手腕的靈活度和伸展力。
而手指是提高調節控制球拍拍型的能力,它在增加擊球力量的同時,還可以調節用力摩擦,是上臺率高低的核心。 可通過手指俯臥撐、火棒練習、來改善手指功能的伸展能力和靈活度。
五、腰腹部運動
腰腹部運動在身體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乒乓運動在身體中的最重要的助力部分。
在擊球過程中利用靈活的轉身和收腹動作,在增加擊球力量的同時還可以調整擊球的協調動作。
腰腹部運動通過不斷練習徒手和腰腹部練習,尤其是腰髓腿和腳的協調性利用前后轉動,通過腰腹部發力,帶動上肢與腿部。
通常情況下乒乓運動員腰部是否有力量,取決于下肢力量能否達到最大化。 因此,乒乓教練在訓練運動員時,應選用標槍運動訓練提高運動員腰部力量。 運動員在熟練標槍運動訓練動作的要領之后,重復練習可提高腰部力量。 讓運動員腰腹部的柔性度更好,這樣不僅可以降低運動員受傷的幾率,還可以提升運動員的生命周期。
六、下肢運動
下肢運動在乒乓運動中是保障起動、移動、支撐、到位的重要部分。 下肢力量主要來源于左右腳躁關節用力,膝關節上下起伏而形成。
乒乓運動員在打乒乓的過程中腳蹬地面產生的作用力,會同時產生一個大小相同的反力。 而這個力的大小直接關系到運動員的身體素質。
運動員身體素質較好,產生力的力量會大些,反之,運動員素質較差,產生力的作用就小些。
通常情況下,要求運動員在進攻時做到起跑快、換步快、到位準,在防守時應做到起跑快、重心穩、還原快。
教練在訓練運動員時,經常讓運動員做些增強下肢力量的練習,比如各種跳繩練習、蛙跳,通過這些訓練提高運動員下肢各肌肉群的力量同時提高肌肉的收縮度,增強下肢踝關節、膝關節、各關節的伸展能力和靈敏度。
乒乓球拉球訓練方法和技巧
1、拉好定點下旋球:
拉沖下旋球是直板反膠最基礎的基本功,在拉下旋球時除了注意前面提到的基本動作要領以外,要特別注意手腕的用力方法。在擊球的瞬間是用手腕去摩擦球,擊球點在來球的中上部,在用手腕摩擦球時還要根據來球旋轉的強弱再加上一定的撞擊。就是人們常說的又摩又打。拉沖下旋球旋轉弱的來球要連摩擦帶撞擊,撞擊可稍大于摩擦。拉沖下旋球旋轉強的來球必須用力摩擦擊球,用自己拉球的力量抵消來球的旋轉。在擊球的瞬間要特別注意擊球時一定要把球往前送,不能用力量去硬碰球。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吃球”,盡量讓球在球板上停留的時間長一些。經常這樣訓練拉球,你對球的感覺就會越來越好,拉球就會越來越有數,慢慢達到運用自如。訓練的方法,在沒有多球條件的情況下可采用拉球一方發下旋球到對方的反手位讓對方搓長球到側身位,然后發力拉沖這個球。拉球時一定要注意用全力拉沖,不要考慮下一板球對方是否能夠防過來。要的就是讓你防不過來。經常這樣訓練,你的拉球力量一定會提高。在有多球的條件下,可讓對方發下旋球到你的側身位,定點發力拉沖這種球。拉球時要掌握好
擊球時間,在對方來球跳到最高點或下降前期擊球最好。擊球時間一定要相對固定,這樣容易掌握拉球的命中率,好調節。出界多就向前送一點,下網多就多摩擦一點。在定點拉沖下旋球比較有數的情況下,再把來球的落點擴大到全臺的定點拉沖,這樣不斷加大拉球的難度,拉球的水平就會不斷提高。
2、拉好定點上旋球:
拉上旋球和下旋球不同的是,拉上旋球擊球點在來球的上部,摩擦球要大于撞擊球,擊球的瞬間一定要往前送。訓練的方法基本和搶拉下旋球一樣,只是來球的旋轉不一樣,是上旋球。在推擋后側身發力拉沖這板球,或對方變你正手位后發力拉沖,反復練習。有多球訓練的條件,可以由對方直接發上旋球到你的正手位和側身位搶沖,落點可以從定點到不定點,逐步提高擊球的難度。
3、練好反拉弧圈球:
反拉弧圈球是一種高級技術,尤其是業余運動員掌握了這項技術就像如魚得水,你就掌握了比賽的主動權。因為一般的業余運動員在拉弧圈球時拉高吊弧圈球的時候多,你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
技術,你就站在了比對方高一擋的層次上。反拉弧圈球的要領,首先要自己發力,盡量少借對方的旋轉,用自己拉球的力量去抵消對方來球的旋轉。其次是在反拉時摩擦球一定要薄,摩擦球的上部甚至頂部,既要借對方來球的旋轉的力,還要自己發力摩擦球。越是自己發力反拉,命中率越高。越是怕對方的旋轉去碰球,越是容易吃對方的旋轉。訓練的方法,對方發下旋球到你的反手位,你搓球到對方側身位,對方拉高吊弧圈球到你反手位,你側身反拉,這樣反復練習,等基本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規律以后,再把反拉擴大到全臺和不定點反拉。
4、近臺正手快帶弧圈球:
這項技術是防守中很先進的技術,也是很難掌握的技術,是90年代后期才逐漸被采用的技術。在這之前人們在正手位的防守都是平擋,借對方來球的旋轉把球擋過去,因而在比賽關鍵的時刻就很容易因緊張而造成失誤,即使不失誤,防過去的球也沒有威脅,很容易被對方連續進攻。到90年代后期,中國的運動員把反拉的技術運用在近臺的防守上,特別是直板反膠打法的運動員運用更多,加快了攻防轉換的節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馬林在這項技術的運用上是非常突出的。這項技術要求運動員的對來球的判斷要非常快、準確,手上對球的感覺要求很高,因為有很多
球是在失去身體重心或不到位的情況下,完全靠運動員手上的功夫去完成技術動作。我想雖然目前在業余運動員中能真正掌握這項技術的不多,但已經具備了一定水平的運動員可以去嘗試一下,也許你會有意外的收獲。
這項技術的技巧主要在于掌握好擊球時間和手腕的用力,擊球時間盡量在球的起跳前期(上升期),當步法實在到不了位的情況下,還可以在球剛一跳起時就擊球。擊球時提腰和手腕發力,接觸球的頂部。接觸球時既要借對方來球旋轉的力,同時自己一定要發力去摩擦球,盡量摩擦薄一點,摩擦厚就容易下網,在摩擦球的瞬間一定要把球往前頂。訓練方法可采用搓下旋球到對方正手位讓對方拉弧圈球到自己的正手位,然后正手近臺快帶。這樣反復練習就會逐漸掌握擊球的基本方法,在快帶對方從下旋球拉起來的弧圈球比較熟練的情況下,再進行推直線讓對方拉弧圈球到自己的正手位快帶上旋弧圈球的訓練。這樣,你就會慢慢掌握在防守中正手近臺快帶弧圈球的技術。這項技術的關鍵點是在擊球時一定摩擦球要薄,而且自己一定要主動發力去帶球。
【乒乓球多球訓練方法】相關文章:
乒乓球多球訓練方法有哪些03-31
乒乓球的訓練方法03-30
乒乓球訓練方法06-04
乒乓球的訓練方法08-12
乒乓球拉球訓練方法03-18
網球多球的訓練方法06-03
乒乓球日常訓練方法04-15
兒童乒乓球的訓練方法.03-31
少兒乒乓球的訓練方法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