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幼兒禮儀教育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幼兒禮儀教育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幼兒禮儀教育教案1
一、說教材:
(一)、設計意圖:
春暖花開的季節,鳥兒又開始活躍在我們的視野里,孩子們對它們充滿了好奇,常常問我:"教師,這是什么鳥,它愛吃什么?它飛的快嗎?......"所以,我選擇了這個課題。我們都明白:鳥是害蟲的天敵。近些年,由于環境遭到破壞,人們的亂捕亂殺,我們周圍的鳥越來越少,至使森林和糧食遭受嚴重的蟲害。所以,保護鳥類,珍愛害蟲的天敵,成為我們當務之急。新《綱要》告訴我們,"要與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所以,我認為,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鳥與人類的關系,探索不一樣鳥類的不一樣的生活習性有著必須的教育價值。那里,我設計此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初步了解鳥和人類的關系,激發幼兒愛鳥的情感。
(二)、目標定位: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依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材本身的特點,我從情感態度,本事,認知等方面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和的一面。具體的目標為:
(1)、引導幼兒觀察信鴿、啄木鳥、貓頭鷹的外形特征、習性和本領,初步了解鳥和人類的關系。
(2)、經過幼兒想保護小鳥的各種辦法,在參與活動中激發幼兒愛鳥的情感。
(3)、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有愛護、關心鳥類的意識和行為。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于:了解鳥類與人類的關系。難點為尋找保護鳥類的辦法。為此,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1。知識準備:
發動幼兒和家長搜集關于鳥的資料和圖片,了解關于鳥的知識。2。物質準備:課件—群鳥飛舞、唱歌,啄木鳥、信鴿、貓頭鷹幾種鳥的活動習性和本領的動畫、小鳥受傷圖、環境破壞對小鳥的傷害。
二、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所以,本次活動采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主要有:
1、觀察法:觀察法就是供給很多的直接經驗讓幼兒觀察探索,讓幼兒經過五官的感受來發現,探索事物的現象,獲得具體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逐步構成概念。
2、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動,幼兒自我收集和教師供給的不一樣的鳥類圖片,使幼兒與圖片互動,獲得了鳥類的知識。
3、啟發引導法:幼兒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教師運用適當語言,幫忙幼兒來發現問題,引導幼兒解決問題。并靈活運用團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個別活動的組織形式,經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得到發展。
4、演示法:經過多媒體手段,讓幼兒對小鳥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這一個過程中,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5、多通道參與法:《綱要》科學領域目標明確指出:"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一看、聽一聽、想一想、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中學有所獲。
6、交流討論法:交流討論中,不僅僅讓幼兒分享歡樂,到達生生互動,并且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
7、展示法:讓幼兒展示自我的本領,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每個幼兒都獲得了表現自我的機會,并對自我的成長充滿了期待。
與此同時,我還經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著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體現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三、說學法:
本次活動采用的學法主要有:
1,討論談話法:新《綱要》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所以,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說一說,看一看,比一比,在多通道,多感官的參與下,了解相關知識。
2,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所以為了加深幼兒對鳥兒的關愛,我講述了真實感人的故事,播放了群鳥飛舞圖。
四、說教學程序:
我采用層層遞進的辦法組織活動程序,具體流程為:
激發興趣,相互交流——情感體驗——討論實踐——分享歡樂,情緒升華——反饋延伸。
激發興趣,相互交流: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活動的一開始我就直入主題讓幼兒交流自我收集的鳥類的資料,激起幼兒的興趣;營造了自主學習的氛圍。在第二個環節觀看課件,讓幼兒重點了解信鴿、啄木鳥、貓頭鷹的主要特征、習性和本領,增長了對鳥類知識的掌握,目標(1)在那里自然完成。
情感體驗:
接下來,利用一個真實的故事《小鳥和它的媽媽》來激發幼兒的情感體驗。指導語:教師看到過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請你們聽一聽,故事說了什么?教師生動的講述,必須能激發幼兒的情感體驗。聽后,提出:小鳥為什么被關起來?它的媽媽做了什么?小鳥喜歡籠子嗎?為什么?小鳥問什么受傷?這一系列的問題,一方面能夠檢查幼兒傾聽情景,又讓幼兒更好地把自我的體驗用語言說出來。目標(2)在那里完成。
討論實踐:
從小鳥為什么受傷引出:了解鳥類面臨的災難,尋找保護鳥的方法,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首先看課件,了解鳥類面臨的災難。經過提問:小鳥受到了哪些危害?我們應當怎樣保護它們?來激發思考,讓幼兒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是相互學習的過程。最終再看課件,了解更多保護鳥類的知識,激發環保意識。目的(3)在那里完成。
分享歡樂,情緒升華:
在群鳥飛舞的畫面引領下,師生的模仿鳥兒自由飛翔將幼兒的情緒推向高潮。
反饋延伸:
為了讓幼兒學有所用,我讓他們爭當小鳥的朋友,向更多的人介紹鳥類知識,進行環保宣傳。這次的活動后,肯定還有一些值得關注和幼兒感興趣的話題,我們將根據需要開展相關活動,同時供給各種鳥類的圖片,圖書,VCD等材料,讓幼兒繼續豐富相關的經驗,激發幼兒的愛鳥之情。
中班幼兒禮儀教育教案2
活動目標:
1、經過多種形式鼓勵幼兒幫忙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我的愿望。
3、引導幼兒體驗父母的辛苦,增加彼此間的親情。
活動準備:
學過的有關幫成人做事的兒歌、有關親子活動介紹的聯系單。
活動環節:
一、談話活動
(一)以圖片的`形式,幫忙幼兒回憶兒歌的資料。
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并請幼兒一齊朗誦兒歌。
(二)以談話方式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1、體驗父母的辛苦提問設計:你們明白自我的爸爸媽媽都在什么地方工作嗎?爸爸媽媽工作了一天,回來還要做些什么,這時你有什么樣的感覺?看到爸爸媽媽很辛苦,你會做些什么呢?
2、激發幼兒幫爸爸媽媽做事的愿望提問設計:你們想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嗎?我們能為爸爸媽媽做些什么呢?請幼兒根據自我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二、親子攝影展——《爸爸媽媽小幫手》
1、請爸爸媽媽把幼兒在家做小幫手的情景拍攝下來。(形式:照片、錄像均可)
2、用展板的形式對系列照片進行展出,對拍攝的錄像能夠在某段時間進行播放。
文明歌活動目標:
1、學習文明用語:"你好,再見"。并在教師的提醒下會正確使用。
2、熟悉歌曲,初步培養幼兒節奏感,學習按節奏拍手,根據歌曲資料進行簡單的歌表演。
活動準備:
在活動室一角布置一個熊貓的家,并請一名教師戴上熊貓頭飾扮演熊貓。
活動組織:
1、教師經過講述故事《有文明的小白兔》,啟發幼兒學習故事中的"你好","再見"等文明用語,引起幼兒興趣。
師:"剛才教師講的故事名字叫什么?""你們為什么喜歡小白兔呀!""因為小白兔有文明,所以大家都喜歡它!"
2、熟悉歌曲《文明歌》,并學會按節奏拍手,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本事。
師:"教師把剛才的故事編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一齊來聽聽看,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來拍手,"
3、根據歌曲資料配上簡單表演動作,讓幼兒熟悉歌詞資料。
唱"你好,你好親愛的朋友,我們一齊,歡樂無比"時,左右手握拳在胸前,大拇指相向,按節奏兩個大拇指互相點一點。
唱"再見,再見,親愛的朋友,我們將再見"時,左右手握拳在胸前相對,兩個大拇指互相彎曲,作點頭狀。
4、經過游戲,讓幼兒掌握"你好""再見"文明用語的正確用法。
師:"我們去熊貓家作客吧!""到了熊貓家我們怎樣說?""我們一齊來表演《文明歌》給熊貓看吧!""我們該回家了,跟熊貓說什么?"附故事:
有一天,小白兔到熊貓家去作客,小白兔說:"你好"熊貓請小白兔吃蘿卜,小白兔說:"多謝"于是,小白兔和熊貓在一齊高高興興地搭積木,做游戲。小白兔要回家了,熊貓拉拉小白兔的手說:"我喜歡和你作朋友!"小白兔向小熊貓招招手說:"再見"就回家了!
語言活動:好朋友設計意圖:
樂意學習語言,為幼兒創設情境或準備木偶雞、鴨若干,讓幼兒在游戲中練習說文明用語,體會有好朋友的樂趣。在日常活動中常和父母、教師、同伴互相問好,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文明用語。
活動目標:
1、經過招手、拍手、握手、擺手等與詞相符的動作,使幼兒明白交友中最簡單的文明用語和行為。
2、激發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木偶小雞、小鴨各一個。
中班幼兒禮儀教育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并學習拍手、握手、擺手等禮儀動作和用語,學習禮儀兒歌。
2.在日常與朋友的交往知道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體驗知禮、懂禮、學禮的快樂。
活動準備:
視頻三段
動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 觀看第一段視頻
(1)今天孫老師帶來了一段視頻,請你仔細地看一看,有誰?他們說了什么?幼兒觀看視頻。
(2)結束提問:你看到了誰?發生在什么時候?早上來園哥哥姐姐見到叔叔、老師他們說了什么?(你早)在說“你早”的時候,他們不僅會停下小腳說,而且還做了一個什么動作?哪個仔細觀察的小朋友發現了(老師示范彎腰動作)仔細看看我的頭有沒有低下呀?
(3)原來要做個禮儀好寶寶,早上到園見到老師、叔叔會彎下腰來說你早,我們跟著哥哥姐姐來學一學。(輕輕起立)幼兒模仿動作(幾遍)(老師提醒邊說邊做動作)學說兒歌:你早你早彎彎腰
2.觀看第二段視頻
(1)小朋友走進了幼兒園,這時她見到了好朋友,會說什么?說的時候可以做什么動作與人有禮貌的打招呼?(幼兒先說后觀看第二段視頻)請你看看姐姐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2)觀看結束提問“朋友見面了,說了什么?邊說邊做什么?教師總結:你好你好點點頭。
(3)哪兩個小朋友來學一學
3.看圖模仿動作學兒歌
(1)做個禮儀好寶寶,除了會你早你早彎彎腰,你好你好點點頭,平常,在教室里老師還聽到小朋友說“謝謝”,我們什么時候要說謝謝?說謝謝的時候可以做什么動作?引出兒歌:“謝謝謝謝拱拱手”一起學一學
(3)做個禮儀好寶寶,伴隨著禮儀動作說禮貌用語寶寶像個小淑女、小紳士,老師這還有一些動作圖片,請你去看一看,學一學圖片上的動作,想一想,什么時候做這個動作?(幼兒看圖并模仿動作)
(4)結束:你看到學了什么動作?誰和她學了一樣的動作,誰來說說什么時候要握手?引出兒歌:歡迎歡迎握握手,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5)誰和她學了不一樣的動作,請你來表演一下(拍手、揮手動作)引出兒歌:真棒真棒拍拍手,再見再見揮揮手
4.完整兒歌表演
學著做個禮儀好寶寶,相信大家都會喜歡你,生活中的禮儀還有很多呢,現在我們先把今天學的這些禮儀看著圖完整的`做一做、說一說。
5. 遷移經驗討論:
剛才老師說生活中的禮儀還有很多,那生活中還有什么地方也要講禮貌、學禮儀?幼兒自由表達(如喝水要排隊,滑滑梯要排隊,走路要慢慢走,上下樓梯要靠右邊走……
6.延伸活動:
在以后的娃娃家游戲時創設做客的情景,到客人家做客先要按門鈴,見到主人要說什么?(你好),娃娃家的主人要說什么?(歡迎光臨)請進動作……
附兒歌:
我有一雙小小手,要拉許多好朋友,你早你早彎彎腰,你好你好點點頭,謝謝謝謝拱拱手,請進請進伸伸手,歡迎歡迎握握手,真棒真棒拍拍手,再見再見揮揮手,做個禮儀好寶寶。
備注:
為了避免活動的說教與枯燥乏味,考慮到動靜交替的原則,我加了一點模仿動作的圖片讓幼兒看一看、學一學、做一做,不知是否合理,本次活動整體感覺是在幼兒的學說與學做中展開,大家看過后,有什么問題或是寶貴的好建議提出來哦!
【中班幼兒禮儀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禮儀教育教案01-18
中班禮儀教育教案【實用】03-16
中班幼兒園禮儀教案11-02
幼兒園中班禮儀教案04-02
幼兒中班的禮儀教案(精選9篇)05-23
中班音樂禮儀教育兒歌教案12-11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案07-03
幼兒園的禮儀教育教案02-23
幼兒禮儀教育11-28
幼兒的禮儀教育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