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社會領域自我意識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領域自我意識活動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社會領域自我意識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嘗試通過辨認幾種常見的面部表情去感知、判斷人的情緒,知道良好的情緒使人健康、要學會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的道理。
2.在不斷進行觀察、感知、辨認、判斷活動中提高觀察力、情緒識別能力、記憶力,促進思維力和表達力的發展。
3.在與他人互動中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體驗積極、主動與人交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七個表情面具(大笑、微笑、厭惡、生氣、哭泣、憤怒、害怕)。
2.用大型圖紙做一個臉譜轉盤,在轉盤的圓心放一根可隨意旋轉的指針。
3.“我的情緒”圖表、托盤、水彩筆等若干。
活動過程
1.錄像導入,談話引題
(1)請幼兒帶著問題觀看教師事先錄制好的小朋友在幼兒園的生活片斷。
問題①:你看到了錄像中小朋友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問題②:小朋友為什么在笑(哭、生氣)?
(2)談話
①引導幼兒從錄像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出發,回答自己的觀察結果。
②讓幼兒調動已有生活經驗,初步獲得關于情緒的知識。師:請你想一想,平時在幼兒園中有什么高興的事?有什么不高興的事?遇到高興的事,你的表情會怎樣?遇到不高興的事呢?
(3)教師小結:通過表情辨別可以判斷他人的情緒。
2.游戲
1:變臉
(1)教師出示表情面具,說明游戲規則:讓幼兒同時觀察面具的.各種表情,并嘗試判斷和描述表情。
(2)引導幼兒討論將幾個表情面具從良好情緒和不良情緒兩方面去歸類,初步知道表情與情緒有一定關聯以及不良情緒對人的影響。
(3)教師小結:情緒可分為喜、怒,哀、樂四種類型。喜、樂屬于良好的情緒,如微笑、大笑等,我們也可以說心情好;哭泣、生氣等屬于怒、哀的情緒,我們也可以說心情不好。
3.游戲
2:玩臉譜轉盤
(1)介紹玩法
玩法①:每次請1位小朋友上來玩轉盤,轉動指針,指針指到哪一處臉譜,這位小朋友要試著做出這種臉譜的表情,并說說自己對這種情緒的感受。玩法②:
請一位小朋友上來玩轉盤,其他小朋友根據指針指到的臉譜做出相應的表情,該小朋友則說出是什么表情,并談談對這種情緒的感受。
(2)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情緒的理解、判斷等知識的掌握。
4.畫出自己的臉譜娃娃
(1)出示圖表,要求幼兒會用各種臉譜娃娃表現相對應的各種情緒,并用“√或“×”表示喜歡或不喜歡此種情緒。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幼兒根據圖表,分組討論,初步懂得學習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
①引導幼兒討論:情緒對人體身心健康的影響。師:圖中你喜歡哪些情緒,不喜歡哪些情緒,為什么?
②知道不良情緒不利于自己的身體健康,愉快的情緒有利于自己的身體健康。
師:你在什么時候會哭、會憤怒?你想用什么方法使自己情緒變好呢?
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活動結束:
在不高興或害怕、想哭的時候,我們可以把不高興的原因講給別人聽,或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去跑步、做游戲等,慢慢就會把不高興的事給忘掉了。要經常笑口常開,主動和同伴玩,快快樂樂地學習、生活。這些好的情緒有利于我們自己的身體健康。
幼兒園社會領域自我意識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認識和展現自己的優點,以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活動準備:
教師提前準備好《毛遂自薦》的故事。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作《毛遂自薦》,仔細聽故事,待會兒老師要考考你們呢!(教師講述故事)
師:小朋友們,故事聽完了,那我要開始考你們嘍!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說的是誰?你們知道什么是自薦嗎?
(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看法)。
教師小結:自薦就是自我推薦,即自己說出自己的優點和本領。
2.通過提問引出本次活動
師:一個人如果有本領,別人又不知道,該怎么辦呢?是一個人待在一邊等人來請,還是不怕譏笑,勇敢地站出來自我推薦呢?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并試著回答)
教師小結:當一個人有本領而別人不知道的時候,他可以勇敢地站出來自我推薦。就像在上課時,老師提出問題后,如果你知道,那就可以積極舉手回答問題,這也是自我推薦。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本領或優點
(1)教師先以自己為例說說自己的優點,并鼓勵幼兒大膽自薦。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優點或本領,老師也有自己的優點,今天我先來說一說我的優點或本領。我是幼兒園里的一名教師,我不但會教小朋友們新的知識和本領,而且我每天都能夠按時起床來幼兒園上班。我的'優點是關心班里的每一個小朋友,當有小朋友需要幫助時我會及時地幫助他。瞧!老師是不是很棒啊?
師: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優點呢?你們也來夸夸自己的優點(或自己的本領),來毛遂自薦吧!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
師:小朋友們現在可以先和自己旁邊的小朋友說說自己的優點或本領,待會兒請個別小朋友跟大家一起分享!
(3)在幼兒表述時,對幼兒說出的優點給予回應。如“你會畫畫呀,真能干”用這些激勵的話語來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師:原來小朋友們各自身上都有這么多的優點,以前老師都不知道呢!現在聽你們這么一說,我更加喜歡你們了,你們喜歡自己嗎?(喜歡)
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毛遂自薦”,你們開心嗎?原來我們都是最棒的!那么,回家后也向爸爸媽媽自我推薦吧!
幼兒園社會領域自我意識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幫助和引導幼兒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
2.引導幼兒從發現自己到認識自己,從而初步了解自己的性別。
3.知道小手和小腳能幫我們做很多事情。
4.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激發幼兒樂于參加集體游戲的積極情感。
活動準備:
1.選擇在有一面大鏡子的教室內進行,并在教室內構建一個“化妝間”。
2.幼兒人手一面小鏡子和一個玩具娃娃。
3.設計好一段關于認識自己的動畫短片。
活動過程:
1.動畫短片導入,引導幼兒發現自己
動畫短片內容為:一個小娃娃很開心地邊吹泡泡糖邊走路,碰到了幾個小動物,大家都勸他走路當心點,可他就是不聽,結果頭上撞了個大包。他又疼又急,哇哇地哭著跑回家,鏡子說:“別哭!別哭!好孩子,以后要愛惜自己!”娃娃問:“自己是誰呀?”鏡子說:“自己嘛,請你對我照一照就會看到了。”聽了這話,娃娃真的對著鏡子照了起來。
師:小娃娃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呀?
2.玩照鏡子游戲,引導幼兒認識自己
(1)幼兒在室內尋找鏡子,找到后拿著鏡子照一照,并說出自己的名字,向教師介紹自己。
(2)玩“自己的五官在哪里”的游戲,說一說五官的名稱,并指出五官的位置。
(3)請幼兒講講自己跟別人有什么不一樣,如頭發的長短、衣服的`顏色等等。
3.操作練習,使幼兒知道自己的性別,并學會區分男孩與女孩
(1)“交朋友”游戲:幼兒在集體面前說出自己的性別后,找一個玩具娃娃做朋友,并把他帶回“家”。
(2)送“朋友”參加化裝舞會:請幼兒將自己的“朋友”按性別的不同送到“化妝間”里。
他們小時候的照片,向幼兒講述小時候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可能的話,多給幼兒照些照片,或者利用休息時間和幼兒一起記錄他們的成長。
【幼兒園社會領域自我意識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自我意識主題中班社會領域教案12-12
社會領域活動小班教案04-01
幼兒園社會領域教案03-18
幼兒園社會領域教案10-10
幼兒園社會領域冬至教案12-23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教案11-24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11-17
幼兒園社會領域活動方案12-07
大班社會領域活動教案(精選14篇)08-31
幼兒園領域活動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