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集合4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2、知道月亮時圓時缺一起幼兒觀察月亮的興趣。
3、說說自己心中的月亮。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幫助孩子了解月亮時圓時缺的事實。
活動難點:幫助孩子根據圖片講述故事。
活動準備
自制夜晚背景圖,月亮變化圖,游戲相關的各種小衣服卡片。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眼中的月亮
教師引導孩子回想以前見過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提問:“小朋友都見沒見過月亮。恳娺^那見過的月亮都是什么樣子的呢?)
各抒己見,說一說思考的結果(能體現《綱要》中說的:”發展幼兒語言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二、聽聽月亮姑娘的故事
剛才小朋友們都說了自己見過的月亮,那我們都是在什么時候見過月亮的'呢?為什么晚上才能見過月亮呢?我們的月亮姑娘最近發生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看看都發生了什么事情。
展示圖片讓孩子們所說圖片中看到了什么?你們覺得發生了什么事情呢?然后教師在孩子們講述的基礎上擴充故事
三、想想月亮姑娘
月亮姑娘有沒有做成衣裳?那個小朋友知道月亮為什么沒有做成衣裳。
那小朋友說說看,為什么月亮姑娘只能晚上才能出來。刻柟鰜砹,月亮姑娘沒有衣裳可怎么出門!她能不能出門?(沒有衣服是不能出門的,小朋友們出門來上幼兒園都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對不對?)
總結: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現在還穿不上合身的衣服,你看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能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2
一、基本情況
我園創建于20xx年,占地面積5800平方米,園舍建筑面積為2600平方米,活動場地面積2200平方米。園舍建筑堅固、安全、美觀。幼兒園布局合理,有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通道。園內有多功能室、美工室、圖書室等。戶外有大型玩具和大量的幼兒操作性玩具。我園以“把最美好的獻給孩子”為宗旨,不斷進取,蓬勃發展,以優化的管理、優質的保教、優秀的師資和優異的辦園條件相繼被評為“江蘇省優質幼兒園”、“江蘇省巾幗文明崗”、“南通市文明單位”、“開發區教育先進集體”等多個稱號。我園現有教職工 47 人,專任教師30人,專任教師大專學歷達87%,其余4人大專在讀,本科學歷有8人,8人本科在讀。近年來我園教師撰寫的與游戲相關的論文、案例有數十篇,在省、市、區優秀論文、案例評比中獲獎或發表,逐步形成了一支團結進取、專業化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
二、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以及《省教育廳 省財政廳關于開展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的通知》精神,深化幼兒園課程改革,提升保教質量。
三、建設目標
1、引導幼兒園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游戲觀和課程觀,推進幼兒園課程實施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2、形成專業化水平較高的教師團隊,普遍提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施水平。通過項目建設,豐富課程游戲化的途徑與方式,提升游戲化活動的規劃設計能力、組織實施能力、觀察分析能力、診斷改善能力等。
四、建設內容
1、明晰課程游戲化理念。要以項目為突破,總結、提煉、明晰教育理念,增強課程意識通過理念提升,不斷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辦園品位。
2、改造課程游戲化方案。通過觀察、記錄、反思、研訓等方式,從環境設置、游戲區域、活動組織以及生活起居等各種途徑,開展課程方案的游戲化、生活化、適宜性改造,形成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方式、全面涵蓋幼兒發展領域的幼兒園教育課程體系。
3、創建課程游戲化環境。環境是課程游戲化的關鍵因素,根據課程實施的需要,適時、動態地對幼兒的活動環境進行改造、調整,從室內環境到室外環境,從顯性環境到隱性環境,營造課程游戲化的物化情境。
4、構建游戲化活動區域。以尊重幼兒興趣愛好、激發幼兒自主活動為宗旨,根據課程實施進展情況,創建數量充足、種類多樣、材料豐富、與幼兒發展相適宜的游戲區域。
5、建設課程游戲化資源。開發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以幼兒為主體、適合本園特點、有效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課程。統籌游戲活動中的各類實物資源、社會專家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等,形成內容科學、管理有序、應用有效的幼兒園課程資源庫。
五、具體措施
。ㄒ唬┙M織教師培訓學習
1、 活動前期,邀請幼教專家來園對教師進行課程游戲化的培訓,領會課程游戲化精神,搭建課程游戲化的框架,為項目建設打好基礎。
2、組織教師再次學習《指南》和《綱要》的內容,感悟其要領---幼兒園的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3、組織全體教師分次學習江蘇省課程游戲化項目“六個支架,明確課程游戲化的概念、目標及正確的游戲觀。
4、通過學習“六個支架”,要求教師組織幼兒開展各項游戲活動,用正確的方法觀察兒童,寫出觀察記錄及學習心得。
。ㄒ唬 創設游戲環境
1、重新規劃室外場地。擴大幼兒活動區域,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操場上提供多種游戲器材;在樓層過道擺放一些桌椅,一些圖書創設成親子閱讀區,讓家長和幼兒在離園時共同閱讀等。
2、合理安排室內區域。對活動室的空間以游戲為目的進行規劃并加以改造,針對人數多、場地小的現狀,巧妙安排游戲區域,縮小集體教學區。使用實物提示(如紙盒、矮柜、木板等)清晰的劃分各個區域,將能夠互補的區域相鄰布置(如建構區和角色扮演區),在各區域之間留下明確的通道和充分的進出空間。對班級原有的矮柜進行一定的`布置和利用。
3、科學設置公共區角。針對我園現狀,在走廊設置公共區角,進行同年齡段混合游戲,一樓以自主表現為主的適合小班幼兒游戲的“娃娃家”, “童話屋”,二樓以感受生活為主的適合中班幼兒的”農家樂”、“小吃店”,三樓以職業體驗為主的“銀行”、“超市”等適合大班幼兒為主的游戲區。公共區域的創設,要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滿足幼兒的游戲需求。
。ǘ 投放游戲材料
考慮到幼兒發展水平和學習方式的差異性,在區域中提供多樣化的材料,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適宜他的材料進行操作。多提供原材料或半成品等低結構的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活動。材料的開放性越大,孩子的創造性越大。在戶外活動中,為孩子提供輪胎、安吉梯、平衡木,踩高蹺,紙盒等,讓孩子自主游戲。開設幼兒園種植園地,供孩子們種植、觀察、記錄等。
(三) 開展游戲活動
1、晨間活動要游戲化
晨間活動是一日活動的基礎。一天的開端好,則預示一日活動之兆祥。 為此我在活動室設計了各種活動區,如“建構區”、“圖書區”、“創造區”、“數學區”、等,幼兒一入園就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參加所喜愛的各種活動。
2、教育活動“游戲化”
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教育活動。比如在數學活動中要學習按規律排序,老師設計為媽媽串項鏈的游戲,兩種或三種顏色的吸管有規律的串在一起,讓孩子在游戲活動學習數學中的排序知識。
3、區角活動的游戲化
區角游戲的區域包括角色游戲區、積木區、玩沙玩水區、語言圖書閱讀區、音樂表演游戲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自然角、益智區、操作區等。通過不同角色身份學習扮演適當的行為方式,發展幼兒的社會性;幫助幼兒學習友好交往的技能。
4、戶外活動游戲化
在開展游戲活動時,首先給幼兒提供了充分的游戲時間,恰當地安排室 內或室外,集中或分散的游戲活動,并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激發幼兒對現實生活的模仿、想象,有助于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比如:我們為孩子提供輪胎、易拉罐、安吉梯等,引導孩子自主游戲。
六、組織保障
本次活動我園以園長為領導小組組長,以各年級組長為副組長,以各班老師為組員,投入幼兒園種植園地、戶外游戲、區域游戲材料等開展活動,將游戲精神、游戲理念滲透到課程實施的各類活動之中,精心設計游戲課程內容、多樣化組織形式、多方面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確保幼兒每日游戲時間不低于3小時,不斷改善幼兒園游戲環境,提升游戲化水平。讓游戲貫穿在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科學創建課程游戲化環境、構建游戲化活動區域,讓幼兒在游戲中通過自己的感知,將生活經驗遷移為知識。
1、成立課程游戲化建設領導小組。
總策劃: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各班老師
2、落實課程游戲化建設經費。
幼兒園在種植園地的開發和利用、戶外器械、教師獎勵經費等投入資金2萬左右。
3、建立游戲化建設考核機制。
制定《小星星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考核機制》,針對教師對班級課程游戲化活動空間、游戲場所的創設改造、學習心得、教玩具的制作、區域活動、戶外活動的評比等方面進行量化考核。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3
【內容與要求】
1、在觀察、實驗、比較中發現鞋底的秘密,有探索鞋底秘密的興趣。
2、初步感知摩擦力,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重點】
發現鞋底花紋、功能的不同。
【活動難點】
理解摩擦力。
【材料與環境創設】kt板,ppt。
【活動流程】
交流發現——感知討論——留疑引探
【活動過程】
1、交流發現。
。1)前幾天,姚果言穿了一雙新鞋,他呀可喜歡了。你們喜歡自己的鞋子嗎?為什么?(幼兒自由發言)
。2)歸納:原來有的鞋子鞋面的顏色很漂亮,有的鞋子樣子很特別,有的鞋子穿起來很方便……。
。3)我也發現了一個秘密,你們想知道嗎?我發現的秘密在鞋底(出示鞋底),鞋底有什么秘密呢?(幼兒觀察回答)
(4)你們的鞋底有什么呢?(幼兒自由觀察自己的鞋子)
。5)幼兒交流發現的鞋底的秘密(圖案、線條等)。
。6)小結:原來每雙鞋子的鞋底都有花紋,有的是線條、有的是圖案等。(ppt演示)
2、感知討論。
。1)為什么鞋底都要有花紋呢?(幼兒猜測:好看……)
。2)如果鞋底沒有花紋會怎么樣呢?(幼兒繼續猜測)
。3)我們來做個實驗:
介紹實驗方法:用kt板貼在鞋掌部位,然后在地上搓搓,是什么感覺?然后再拿掉kt板,再搓搓,是什么感覺。
思考:兩次搓地板的感覺一樣嗎?有花紋是什么感覺?沒有花紋是什么感覺?
。4)幼兒實驗。
。5)幼兒交流。
。6)小結:原來鞋底有了花紋,可以增加摩擦力,這樣走路就不容易滑倒,更安全了。
3、留疑引探。
(1)ppt演示:老師還帶來了幾雙特別的鞋子,看看:這些是什么鞋子?它的鞋底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為什么要這么設計?
。2)幼兒交流。
。3)梳理:釘鞋的鞋底有釘子,可以增加摩擦力,這樣使運動員跑步更穩;溜冰鞋、冰鞋的`鞋底有輪子或者刀子,可以減少摩擦力,可以讓人走路走得更快,但這種鞋子也比較危險,要經過訓練才可以穿。
。4)小結:原來根據人們不同的需要,鞋子被設計成了各種樣子,有的增加摩擦力讓人走路更穩、更安全,而有的減少摩擦力,讓人走得更快。你們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在設計的時候也是增加摩擦力或者減少摩擦力的嗎?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4
一、題目:臉上有什么?
二、適用對象:幼兒園小班
三、知識背景:所謂五官指耳、目、口、鼻、身,但通常是指臉上的耳、目、口、鼻四種器官。耳是一種聽覺器官,主要是用來聽聲音,此外還管身體平衡;目是人或動物的視覺器官,主要是用來看物體的;口是人或動物進食的器官,包括舌頭、牙齒等,它還是發聲器官的一部分;鼻是人或動物的嗅覺器官,主要用來聞各種氣味的。
四、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知道每個人的臉上都有眼、鼻、耳、口等器官,能說出其名稱,用處及它在臉上的位置。
2、教育幼兒保護好自己的眼、鼻、耳、口。
五、綱要目標:
1、科學態度的.培養:通過活動,萌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并在活動中好奇好問,積極參與活動。
2、科學知識技能的培養: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五官的用途及五官的位置。
3、科學方法能力的培養:通過活動,發展了幼兒聽、聞、嘗、看等能力和口語的表達能力。
六、活動資源:
1、幼兒操作用:沒有五官的人臉圖五幅,眼睛、耳朵、鼻子、嘴的活動卡片各五套。
2、教師操作用布娃娃一個,香水等。
七、內容與過程:
1、教師安定幼兒情緒,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提出課題:
1)教師出示布娃娃,提問:“誰能告訴我老師的手上拿著什么?是什么顏色?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小結:眼睛是用來看東西的,沒有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見。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手揉眼睛,應保護好眼睛,才能看更多的東西。
2)提問:請小朋友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旁邊的小朋友,眼睛在人臉的什么地方?有幾只?(小朋友看后告訴老師,老師出示人臉圖,將眼睛貼在相應的部位。)
2、老師噴香水,提問:“我們教室里有什么味道?你是怎么知道的?鼻子還能干什么?”
教師小結:鼻子可以聞味道,還可以呼吸。我們小朋友要保護好鼻子,不能用手挖鼻孔。
提問:鼻子在人臉的什么地方?有幾只?(小朋友看后告訴老師,老師將鼻子貼在人臉的相應部位。)
3、教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拍幾下鈴鼓后,提問:“老師剛才干什么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耳朵是干什么的?”
小結: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沒有耳朵,就什么聲音也聽不見,所以,小朋友要保護好耳朵,不挖耳朵,耳朵才能聽更多的聲音。
提問:耳朵在臉上的什么地方?有幾只?(小朋友互相看后告訴老師,老師將耳朵貼在人臉的相應部位)
4、讓幼兒觀察人臉圖,提問:“這張人臉圖還缺少什么?它有什么用處?它在人臉的什么地方?”
小結:缺少嘴,嘴是用來說話和吃東西的,小朋友要保護好嘴,不將手指和臟東西放進嘴里。
5、玩游戲《貼五官》。讓每一個小朋友拿一器官的卡片,當老師請小朋友上來貼眼睛時,那眼睛的幼兒就將眼睛貼在相應的部位,依次進行。
6、玩《點五官》游戲,結束。
八、活動評價:
活動中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使幼兒連看、聞、聽、嘗等活動中了解了五官和五官在臉上的位置,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并能準確地表達所了解的內容,老師準備充分,整體效果較好。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03-14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01-31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01-28
科學教育活動方案07-22
科學教育活動方案07-14
幼兒教育科學活動方案06-29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6篇)03-16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3篇03-16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5篇01-31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5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