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和手機做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通用7篇)
在社會發(fā)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和手機做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和手機做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 1
設計意圖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手機早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提出“要不斷發(fā)展幼兒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因此,我設計了大班社會活動“和手機做朋友”。旨在讓幼兒知道手機的利與弊,并且合理使用手機。
活動目標
1、知道手機給生活帶來的便利與危害。
2、關注家人、同伴之間的情感交流,減少對手機的依賴。
3、與同伴制定公約,合理使用手機。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知道手機的利與弊。
2、難點:制定公約,合理使用手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微課視頻、記錄表
經驗準備:已經有使用手機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問題導入:小寶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每天都把它帶在身
邊,小朋友們猜一猜它是誰?
二、基本部分
1、觀看微課視頻,感受手機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1)欣賞繪本《我與手機的故事(一)》
了解小寶喜歡手機朋友的原因,知道手機能夠幫助小寶聽故事、買繪本圖書、解答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感受手機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師提問:你會用手機的哪些功能?這些功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除了小朋友介紹了的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功能?
教師小結: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所以成為我們的朋友。
。2)欣賞繪本《我與手機的故事(二)》
教師提問:小寶不開心的原因是什么?他為什么不想再和手機交朋友了?
教師小結:手機搶走了小寶與朋友溫馨甜蜜的時光,搶走了爸爸媽媽的愛與陪伴,所以小寶很傷心。
2、引導幼兒交流。
。1)教師提問:你身邊有時時刻刻都在玩手的人嗎?你喜歡和這樣的在一起玩嗎?為什么?
(2)教師提問:你有沒有因為玩手機,忽略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3)教師提問:手機還給我們帶來什么傷害呢?
教師小結: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愛,需要交流與溝通。不能因為沉浸在手機忽略了家人和朋友之間的感情。
三、制定“手機使用公約”,合理使用手機。
1、集體交流。
教師提問:有什么辦法,讓我們既能享受到手機帶來的便利,又能減少手機對我們的傷害呢?
教師小結:在需要的時候使用手機,不需要的時候就放下手機,好好享受身邊美好的人、事、物。
2、分組討論、記錄。
。1)一組幼兒記錄:什么時候我們才需要使用手機;一組幼兒記錄:使用手機時要注意些什么。
。2)將幼兒的記錄合并為“我們的公約”,鼓勵幼兒遵守公約。
教師總結:我們用手機聽故事,在故事的陪伴中進入甜甜的夢鄉(xiāng)。還可以購物,可以買外省,甚至外國的東西。還可查詢我們不知道的知識,還可以做許許多多的事情……我們不僅要自己遵守手機使用公約,還要邀請爸爸媽媽也加入我們的行動中。只要合理使用手機,手機就不會搶走我們與朋友、家人相處的時間,它還會成為我們真正的好朋友。
活動延伸
和爸爸媽媽一起制定公約,一起合理使用手機。
反思
本次活動以手機為主題,設計大班社會活動“和手機做朋友”。旨在讓幼兒知道手機的利與弊,并且合理使用手機。運用繪本教學的方式,圖文并茂的講述手機的多種便利與危害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手機。讓幼兒觀察故事,感受角色心理變化,從而深度理解繪本內容,達到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本次活動中,個別幼兒不知道手機的多種功能,存在前期經驗準備不足的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做好活動準備,為每一次教學活動做好鋪墊。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和手機做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 2
一、教學目標
讓幼兒了解手機的用途和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
引導幼兒學會合理使用手機,培養(yǎng)良好的使用習慣。
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知道正確使用手機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手機的用途和危害,學會合理使用手機。
難點: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三、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通過圖片、視頻等直觀教具,讓幼兒了解手機的用途和危害。
討論法:組織幼兒討論手機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培養(yǎng)幼兒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
游戲法: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手機使用的正確方法。
四、教學準備
收集手機的圖片、視頻等資料。
制作教學課件。
準備一些手機模型和道具。
五、教學過程
導入
。1)出示手機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么?你們見過手機嗎?手機有什么用呢?
(2)幼兒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對手機的認識。
了解手機的用途
(1)播放手機用途的視頻,讓幼兒了解手機可以打電話、發(fā)短信、拍照、玩游戲、看視頻等。
。2)教師結合視頻內容,向幼兒介紹手機的各種用途。
師:手機可以讓我們和遠方的親人朋友聯系,可以記錄美好的瞬間,還可以讓我們在無聊的時候玩游戲、看視頻。手機的用處可真大呀!
認識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
。1)播放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視頻,如眼睛近視、脖子疼痛、影響睡眠等。
。2)教師結合視頻內容,向幼兒介紹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
師:如果我們長時間玩手機,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我們的眼睛會近視,脖子會疼痛,還會影響我們的睡眠。所以,我們不能長時間玩手機哦!
學會合理使用手機
。1)組織幼兒討論如何合理使用手機。
師:小朋友們,我們知道了手機的用途和危害,那我們應該怎樣合理使用手機呢?
幼兒自由發(fā)言,教師引導幼兒總結出合理使用手機的方法,如控制使用時間、保持正確的姿勢、選擇合適的內容等。
。2)教師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合理使用手機。
游戲一:“手機使用時間大挑戰(zhàn)”
教師準備一個計時器和一些手機模型,讓幼兒分組進行游戲。每組幼兒輪流使用手機模型,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一項任務,如拍照、打電話等。時間到后,教師統(tǒng)計每組幼兒使用手機的時間,使用時間最短的一組獲勝。
游戲二:“正確使用手機姿勢大比拼”
教師準備一些手機模型和道具,讓幼兒分組進行游戲。每組幼兒輪流使用手機模型,擺出正確的`使用手機姿勢,如保持眼睛與手機屏幕的距離、不要低頭彎腰等。教師和其他幼兒一起評選出姿勢最正確的一組獲勝。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1)教師向幼兒介紹一些使用手機的注意事項,如不要隨意下載不明來源的軟件、不要泄露個人信息等。
。2)通過案例分析,讓幼兒了解使用手機時可能遇到的危險,如網絡詐騙、不良信息等,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總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如何和手機做朋友。我們知道了手機的用途和危害,學會了合理使用手機的方法,還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希望小朋友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正確使用手機,讓手機成為我們的好幫手,而不是傷害我們的 “壞朋友”。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幼兒對手機的用途和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學會了合理使用手機的方法,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直觀教學法、討論法和游戲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同時,我也注重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討論和游戲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
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討論環(huán)節(jié),部分幼兒的參與度不夠高,可能是因為問題的難度較大或者引導不夠到位。在游戲環(huán)節(jié),個別幼兒對游戲規(guī)則的理解不夠清晰,導致游戲進行得不夠順利。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問題的設計和引導,讓每個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同時,我也會進一步完善游戲規(guī)則,確保游戲活動的順利進行。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和手機做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 3
一、教學目標
讓幼兒了解手機的用途和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
引導幼兒學會正確使用手機,培養(yǎng)良好的使用習慣。
增強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手機的用途和危害,學會正確使用手機。
難點: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識。
三、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通過圖片、視頻等直觀教具,讓幼兒了解手機的用途和危害。
討論法:組織幼兒討論手機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游戲法: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正確使用手機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收集手機的'圖片、視頻等資料。
制作教學課件。
準備手機模型若干。
五、教學過程
導入
教師出示手機模型,問幼兒:“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呀?你們見過手機嗎?”
幼兒回答后,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手機的用途。
了解手機的用途
教師播放手機用途的視頻,讓幼兒觀看。
觀看后,教師組織幼兒討論手機的用途,如打電話、發(fā)短信、拍照、玩游戲、聽音樂等。
教師小結:手機的用途很多,可以幫助我們聯系家人和朋友,還可以拍照、玩游戲、聽音樂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
了解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
教師播放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的視頻,讓幼兒觀看。
觀看后,教師組織幼兒討論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如傷害眼睛、影響睡眠、影響學習等。
教師小結:過度使用手機會傷害我們的眼睛,影響我們的睡眠和學習,還會讓我們變得不愛運動,影響身體健康。所以,我們要合理使用手機,不能過度使用。
學會正確使用手機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正確使用手機的方法,如控制使用時間、保持距離、選擇合適的內容等。
教師小結:我們要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間,不能長時間玩手機。玩手機的時候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能離眼睛太近。還要選擇合適的內容,不能看不良信息。
游戲活動:我會用手機
教師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發(fā)一個手機模型。
教師出示不同的場景卡片,如打電話、拍照、聽音樂等,讓幼兒用手機模型進行模擬操作。
操作完成后,教師組織幼兒進行交流和分享,說一說自己是如何使用手機的。
總結
教師引導幼兒回顧本節(jié)課的內容,總結手機的用途和危害,以及正確使用手機的方法。
教師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手機,和手機做朋友。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幼兒對手機的用途和危害有了一定的了解,學會了正確使用手機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直觀教學法、討論法和游戲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同時,我也注重引導幼兒進行思考和表達,培養(yǎng)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討論環(huán)節(jié),部分幼兒的參與度不夠高,需要我進一步引導和鼓勵。在游戲活動中,個別幼兒對手機模型的操作不夠熟練,需要我給予更多的指導。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和手機做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 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幼兒了解手機的基本功能,學習正確使用手機的方法,如設置屏幕時間、識別并拒絕不適宜的內容。
過程與方法:通過故事講述、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形式,引導幼兒思考手機使用的利弊,培養(yǎng)自我管理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幼兒對科技產品的健康態(tài)度,認識到手機是工具而非玩具,學會在生活中平衡手機使用與人際交往、戶外活動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手機使用場景的圖片、視頻)
手機模型或實物(用于展示而非實際操作)
角色扮演道具(如眼鏡、帽子等)
小組討論卡片
《我和手機的一天》故事繪本
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
故事引入:講述《我和手機的一天》繪本故事,通過主人公的一天展示手機使用的正面與負面場景,引發(fā)幼兒興趣并思考。
二、新知講授(15分鐘)
手機功能介紹: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手機的基本功能,如拍照、學習APP、視頻通話等,并強調這些功能如何為生活帶來便利。
正確使用手機:講解設置屏幕時間、辨別并拒絕不良信息的方法,引導幼兒理解手機使用的邊界。
三、互動環(huán)節(jié)(20分鐘)
角色扮演:分組進行角色扮演游戲,模擬家庭場景,一組扮演家長,另一組扮演孩子,討論并制定家庭手機使用規(guī)則。
小組討論:分發(fā)小組討論卡片,每張卡片上有一個關于手機使用的問題(如“你最喜歡用手機做什么?”“你認為什么時候不應該玩手機?”),幼兒分組討論并分享觀點。
四、總結提升(10分鐘)
總結要點:回顧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強調手機使用的正確方法和重要性。
制定個人計劃:鼓勵幼兒制定自己的手機使用計劃,包括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主要用途等,并承諾遵守。
五、作業(yè)布置
“我的一天手機記錄”:請幼兒回家后,記錄自己一天中使用手機的情況,包括時間、用途及感受,下周分享給老師和同學。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通過故事引入和角色扮演,幼兒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對手機使用的'利弊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幼兒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促進了同伴間的交流與學習。
待改進之處:部分幼兒在角色扮演時過于興奮,導致討論內容偏離主題,需要教師適時引導。此外,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對于屏幕時間設置等具體操作方法的理解可能不夠深入,未來可以通過更具體的演示或實踐活動來加強。
后續(xù)計劃:計劃開展一系列關于數字素養(yǎng)的延伸活動,如“網絡安全小衛(wèi)士”、“數字時代的禮儀”等,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數字素養(yǎng)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共同監(jiān)督幼兒的手機使用情況,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和手機做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 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了解手機的基本功能及安全使用規(guī)則,學會使用手機的健康模式和過濾功能,識別并避免不良信息。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手機使用的利與弊,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自我管理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手機使用觀念,理解手機作為工具而非玩具的重要性,培養(yǎng)時間管理和自我約束的能力,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同時保持身心健康。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手機功能介紹、安全使用小貼士、案例分析)
手機使用規(guī)則海報模板
分組材料(討論卡片、角色扮演劇本)
計時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分鐘)
情境導入:播放一段關于小朋友合理使用手機與過度依賴手機的對比視頻,引發(fā)學生思考和討論。
提問引導: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我們應該如何和手機做朋友,而不是成為它的奴隸?
二、新知講授(15分鐘)
手機功能介紹:利用多媒體展示手機的基本功能(通話、上網、學習、娛樂等),強調其作為學習工具的積極作用。
安全使用規(guī)則:講解并展示手機使用的安全規(guī)則,如設置密碼、不隨意點擊鏈接、不泄露個人信息等。
健康使用模式:介紹手機的健康模式和兒童模式,引導學生了解并嘗試設置。
三、合作探究(20分鐘)
小組討論:將學生分為小組,每組分配一張討論卡片,討論“手機使用的利與弊”及“如何制定個人手機使用計劃”。
角色扮演:選取幾組進行角色扮演,模擬家庭成員間關于手機使用的對話,強調溝通、理解和共識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10分鐘)
呈現一兩個真實或虛構的關于手機過度使用的案例,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后果及解決方案。
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改進建議。
五、總結提升(5分鐘)
總結要點:回顧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強調手機使用的正面價值和負面影響,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手機使用計劃。
制定規(guī)則:引導學生根據所學內容,共同制定班級手機使用規(guī)則,并制作海報展示。
自我反思:鼓勵學生寫下自己今后在手機使用上的改進計劃或承諾。
六、作業(yè)布置
完成一份“我的手機使用日記”,記錄一周內自己的手機使用情況,包括使用時間、用途及感受。
設計一個家庭手機使用時間表,與家人共同制定并實施。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學生在互動中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培養(yǎng)了批判性思維和自我管理能力。
待改進之處:部分學生在小組討論中表現較為被動,需要教師更多地引導和鼓勵。未來可以設計更多小組競爭或合作的環(huán)節(jié),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團隊精神。
后續(xù)措施:持續(xù)關注學生的手機使用情況,定期檢查“手機使用日記”和“家庭手機使用時間表”的執(zhí)行情況,給予及時的反饋和指導。同時,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共同營造良好的手機使用環(huán)境。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和手機做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 6
一、活動目標
讓幼兒了解手機的用途及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
引導幼兒正確使用手機,培養(yǎng)良好的使用習慣。
增強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手機的用途和危害,掌握正確使用手機的方法。
難點: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能合理使用手機。
三、活動準備
手機模型若干。
圖片、視頻資料(手機的各種用途、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等)。
繪畫材料(紙、筆)。
四、活動過程
導入
(1)教師拿出手機模型,問幼兒:“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呀?你們見過嗎?” 引出活動主題 —— 和手機做朋友。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對手機的認識。
了解手機的用途
。1)教師播放圖片和視頻,展示手機的'各種用途,如打電話、發(fā)短信、拍照、玩游戲、學習等。
(2)請幼兒說一說手機還有哪些用途。
認識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
。1)教師播放視頻,展示過度使用手機對眼睛、身體、心理等方面的危害。
。2)組織幼兒討論:過度使用手機有哪些危害?
正確使用手機的方法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我們應該怎樣正確使用手機呢?
。2)教師總結正確使用手機的方法,如合理安排使用時間、保持正確的姿勢、選擇合適的內容等。
活動延伸
。1)讓幼兒畫一畫自己和手機做朋友的畫面,并分享自己的畫。
(2)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按照正確的方法使用手機,并提醒家人也合理使用手機。
五、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了解手機的用途和危害,引導幼兒正確使用手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在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討論和互動,對手機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然而,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討論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時,部分幼兒的理解可能不夠深入,需要教師進一步引導和解釋。此外,在活動延伸部分,可以讓幼兒制定一個家庭手機使用規(guī)則,與家人一起遵守,以更好地鞏固活動效果。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同時,也會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為幼兒的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幫助。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和手機做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 7
一、活動目標
讓幼兒了解手機的用途及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
引導幼兒學會合理使用手機,培養(yǎng)良好的使用習慣。
增強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二、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手機圖片、手機使用場景圖片。
準備手機模型若干。
制作 PPT。
三、活動過程
導入
(1)展示手機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么呀?你們家里有手機嗎?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對手機的認識。
了解手機的用途
。1)通過 PPT 展示手機的各種用途,如打電話、發(fā)短信、拍照、玩游戲、看視頻等。
師:手機有很多用處呢,它可以讓我們和遠方的親人朋友聯系,還能記錄美好的瞬間,也可以在我們無聊的時候給我們帶來快樂。
。2)請幼兒分享自己使用手機的經歷。
認識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
(1)播放視頻或講述故事,展示過度使用手機對身體和生活的不良影響,如眼睛近視、脖子酸痛、影響睡眠、減少與他人交流等。
師:如果我們一直玩手機,會怎么樣呢?我們的眼睛會累,脖子會疼,還會睡不好覺。而且,一直玩手機就沒有時間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了。
。2)組織幼兒討論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
學會合理使用手機
(1)引導幼兒制定合理使用手機的規(guī)則,如每天玩手機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不在吃飯和睡覺的時候玩手機等。
師:那我們應該怎么和手機做朋友呢?我們可以一起制定一些規(guī)則,讓手機既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又不會傷害我們的身體。
。2)請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合理使用手機的理解。
總結
師:小朋友們,手機是我們的好朋友,但是我們也要學會合理使用它。不要讓手機影響我們的健康和生活,要多和身邊的人交流,一起玩耍,這樣我們才能更快樂地成長。
四、活動延伸
在班級中設置 “手機使用監(jiān)督角”,讓幼兒互相監(jiān)督手機使用情況。
鼓勵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制定家庭手機使用規(guī)則。
教學反思
在本次社會活動《和手機做朋友》中,我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幼兒了解手機的用途和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以及學會合理使用手機。以下是我對本次活動的反思:
一、優(yōu)點
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實際。手機在幼兒的`生活中非常常見,他們對手機有一定的認識和興趣。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更加深入地了解手機,同時也引導他們正確看待和使用手機。
教學方法多樣。我采用了圖片展示、視頻播放、故事講述、討論交流、繪畫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尤其是繪畫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合理使用手機的理解,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掌握活動內容。
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制定手機使用規(guī)則,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時,通過強調減少手機使用時間,多與他人交流互動,培養(yǎng)了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
二、不足
時間把控不夠精準。在討論環(huán)節(jié),部分幼兒發(fā)言比較積極,導致時間延長,后面的繪畫環(huán)節(jié)時間略顯緊張。
對個別幼兒的關注不夠。在活動過程中,我發(fā)現有個別幼兒比較內向,參與度不高。我應該更加關注這些幼兒,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引導。
三、改進措施
更加合理地安排活動時間。在討論環(huán)節(jié),可以適當控制幼兒的發(fā)言時間,或者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提高討論效率。同時,在繪畫環(huán)節(jié),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延長時間,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完成作品。
加強對個別幼兒的關注。在今后的活動中,我要更加留意那些內向的幼兒,主動與他們交流互動,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活動?梢酝ㄟ^提問、表揚等方式,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參與度。
總之,本次活動讓幼兒對手機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也培養(yǎng)了他們合理使用手機的習慣。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和手機做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體育《我和輪胎做游戲》教學設計05-12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設計狐貍和烏鴉反思12-12
大班語言我做哥哥了教學設計11-06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的電話薄》教學設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