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辯別聲音》的教學設計
【活動目的】
1.感知和區分各種各樣的聲音,游戲中體驗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激發幼兒對聲音的興趣。
2.了解聲音與人的關系,讓幼兒知道噪音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教幼兒養成不大聲喊叫的習慣。
3.豐富詞匯:振動、傳播、噪音。
【活動準備】
1.大鼓一只,玩具小孔雀一只。
2.每個幼兒一件發聲玩具:沙筒、手鈴、口琴、小手風琴等。
3.錄音機一架,錄有各種聲音的錄音帶一盒。
4.智力學具若干盒。
【活動過程】
一、聽聽是什么聲音
1.教師出示口袋,搖動口袋中的手鈴,讓幼兒猜猜口袋里裝的是什么東西,你怎么知道的?
教師小結:
聲音是看不見的,只有用耳朵才能聽到。
2.讓幼兒聽錄音,并說出這是些什么聲音。
3.啟發幼兒說出平日還聽到過什么聲音。
二、體驗聲音的產生
1.將玩具小動物放在鼓面上,擊鼓,讓幼兒看玩具小動物在鼓面上活動的情況,并觸摸鼓面感覺物體振動會發出聲音這個道理。(豐富詞匯:振動)
2.幼兒邊念兒歌,邊用手摸摸頸部喉嚨處,體驗發聲時聲帶也振動。
3.讓幼兒玩發聲玩具,使其發出聲響,提問幼兒:你是用什么方法,讓樂器發出聲音的?
4.請小朋友在活動室里尋找可以發出聲音的各種物體,讓各種物體發出聲音,幼兒體驗不同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教師小結:物體振動能發出聲音,不同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三、了解聲音的傳播
1.教師請一幼兒到屋外拍手,讓幼兒聽后說出外面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2.教師用鼓聲和手表聲讓幼兒體驗和區分聲音有大小之分。
3.教師小結:聲音是可以傳播的,聲音大傳播得遠;聲音小,傳播得近。
4.考考小朋友:“小明想聽遠方爸爸的聲音怎么辦?”啟發幼兒說出聲音多種傳播的辦法。
四、玩學具找聲音。了解聲音與人們的關系
1.讓幼兒到學具里找畫面,說一說哪些畫面中的物體能發出聲音,發出什么聲音?進一步感受聲音的特點。
2.讓幼兒講講喜歡聽什么聲音,不喜歡聽什么聲音,讓幼兒了解“樂音”和“噪音”與人們的關系,懂得保護耳朵,養成不大聲吵鬧的習慣。(豐富詞匯:噪音)
3.帶幼兒到室外繼續尋找“各種各樣”的聲音。(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辯別聲音》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活動教學設計03-26
如何辯別真假翡翠04-27
怎樣辯別真假茶油04-25
幼兒園大班教學設計06-22
幼兒園大班語言游戲《什么聲音》教案設計05-31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能干的小手》教學設計06-19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學設計04-25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設計05-28
幼兒園大班藝術教學設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