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老師怎么備課
作為教師無論教學怎么改革,都不應淡化備課環節。備課對于每個老師來說是一個必要的環節。那么小學老師應該怎么備課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老師怎么備課。一起來了解一下!
。ㄒ唬﹤鋵W生的心智水平
備課時,首先應該研究學生,研究學生的心理、興趣和認知狀況,要把“假如我是學生”作為備課的警醒語。備學生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備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已知什么,想知什么,什么是難點,教師要心中有數,備課要備到“點子”上。備學生的認知水平,還包括了解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掌握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現狀、智力狀況和生活積累。二是備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學必須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考慮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特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三是備學生的興趣愛好,找準學生的興奮點,讓教學更親切地走進學生。
。ǘ﹤浣叹叩氖褂貌呗
教具使用是課堂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但也有一個怎么使用、怎么用好的問題。教學過程中不乏有這樣的現象:有的教師由于對使用的教具不熟悉,上課時手忙腳亂,既影響了課堂氣氛,又耽誤了時間;有的教師由于教具擺放位置不當,學生過早地看見,待使用時,失去了應有的效果,或用完隨意一放,牽扯分散了學生繼續學習其他內容的注意力。有的教師教具演示時間過短,學生還沒來得及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就收了起來,學生感到不滿足,影響了學習情緒;或演示時間過長,無意地占去了不少學習時間等。總之,教具應用得好,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材,激發學習興趣,反之,則影響學習效果。在備課時,要認真備好教具:一是熟練掌握所用教具,尤其是電化教具、多媒體軟件,對操作程序、使用方法要了然于心,做到操縱自如;二是要明確教具的使用目的,應考慮教具要解決什么問題,完成什么教學任務,使之有針對性、目的性。三是制定好教具的使用時機和演示的時間,做到方式合情,時間合理,時機適當,用量適度;三是安排好教具擺放的位置,該亮相時再亮相。
。ㄈ﹤浣滩牡睦脙r值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如何挖掘教材、利用教材是教學的首要任務。教師應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結合現代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實際需要,研究教材的價值。首先,要深入鉆研教材,在反復認識、全面領悟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居高臨下的把握,使教學內容形成一個結構清晰、層次分明的體系,使知識的發現過程問題化。其次,教師還應該敢于超越教材,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大膽取舍,可以對教材里不合理的內容進行大膽批判,可以對教材的順序進行大膽調整,把教材當著一個例子,一個臺階,一個載體,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三,在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基礎上,確立教學的目標、重點和難點。
。ㄋ模﹤浣虒W目標的設計
課堂教學應該有明確的目標,過去,我們把目光集中在知識目標這一維度上,把學生當作是知識的容器,這顯然是一種短視的行為。新課程提出了“三維目標”,強調要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的整合,這三個維度不是三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互相融合的一個整體,如同立方體長、寬、高三個維度的關系一樣,是一個事物的三個方面,三者相輔相成。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我們應該正確把握好這三維目標之間的內在關聯,重視目標的整合,在“三維目標”中,“過程和方法”是主軸,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都應該在“過程”中體現,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則不應該是我們刻意和直接追求的目標,而是隱含和糅合在前兩個維度實現的過程之中。
。ㄎ澹﹤浣虒W情景的創設
創設教學情境,能夠以鮮明的形象強化學生感知的真切性,以真切的情感調動學生參與認識活動的主動性,以廣遠的意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設教學情境的途徑是多樣的,如生活展現情境、實物演示情境、圖畫再現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表演體會情境、語言描述情境。教學情境的創設要考慮學生實際、教學內容、班級特點以及教師的教學風格,不要故弄玄虛,牽強附會。
。﹤浣虒W過程的構建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想使課堂教學有序、有效地開展,必須注重教學過程的構建。教學過程的構建,首先要樹立現代的教學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創新意識,以學生的“自我嘗試在先,教師的引導在后”為原則,變程序式課堂教學為建構式課堂教學。教學過程的構建,其次要遵循教材的實際和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教材的內容不同,呈現的形式不同,采取的教學程序也不同。例如:“情境——活動——體驗”、“問題——討論——總結”、“自擇——自悟——交流”等等,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優越性。無論采取何種程序,都要有利于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利于問題的生成,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有利于活動的展開,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當然,教學過程是個動態過程,它常常需要調整和變化。
。ㄆ撸﹤鋵W習方式的選擇
現代教學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自主提問、自主討論、自主選擇、自主創造、自主領悟、自主體驗的過程,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創新精神,開發學生潛能。選擇什么樣的學習方式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我們說“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種教學理念,而不能將其理解成教學模式。所以,“自主、合作、探究”既要整體考慮又要分開考慮,既可以貫穿全篇,也可以體現在某個環節上,該用則用,不該用則不用。例如合作學習,不是什么內容都需要合作,有的是簡單的問題,自己能解決的就沒有必要合作。又如自主學習,是在老師主導的前提下的自主。教師要啟發情境、創造條件、指明方向,有針對性地對某個教學環節、教學內容安排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備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是備問題的設計、備情境的創設、備引導性的語言,讓學生自覺地生成學習方式和選擇學習方式,因為在備課時學生的學習方式可能預測到,但不能了解到學生活動實質和展現的方式,這還要靠在實際教學中臨場的監測和調控,及時調整策略。
【拓展】小學老師校本培訓備課工作計劃
新的學期又在春暖花開的季節來臨了,踏著輕柔的春風,應對著生機無限的學校,心中又充滿了無限的期待和斗志。校本研修是新課改以來一向所倡導的一個十分利于教師成長的方式,它的制定和實施理念更加貼合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對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本事起到了切實有效的作用。為了使自我的業務水平有更大的提高,結合自身實際情景,特制定個人校本研修計劃。
一、工作理念
1、堅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原則。
2、把新課改的精神落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3、建立扎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4、進取探索適合學生發展、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5、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
二、學習資料:
1、以《〈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綱要〉及解讀》、《〈學科課程標準〉及解讀》、學科新教材等為主要培訓教材。
2、以典型課例和專題課教學教研為媒介進行“研”“訓”,以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水平。
3、學習《教師職業道德》,進一步提高師德。
4、學習《教師反思本事的培養與提高》,進一步提高自我的反思意識,要經常反思自我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主動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三、學習形式:
以參加學校校本研修活動為主,個人自主研修為輔。在學校安排下,統一資料,統一進度,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學習。根據學習資料,結合實際教學情景,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學行為并進行實踐。在自學的同時,要做好重點突出的學習筆記。
。1)專題培訓
交流研討、教學設計、說講評課等形式,將培訓學習與自我的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2)專題總結
結合自我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經驗,對以優化教學過程的基本原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習慣和學習本事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等方面進行探索。對其他教師的專題總結、論文、調查報告、實驗報告、教案、觀察日記等進行分析與系統整理。
。3)網上學習
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術知識的網絡資源優勢,在網上查找所需學習資料,進行互相學習和交流。
四、研修主要措施:
1、認真參加團體組織的學習培訓,作好培訓記錄。
2、認真參加學校的校本研修活動,吸取其他教師的成功經驗。
3、精心準備自我的研修課程,發揮信息技術特長,努力提升使用現代教學設備的本事。
4、空余時間利用電腦進行網絡研修。
【小學老師怎么備課】相關文章:
數學集體備課活動記錄怎么寫09-14
怎么做到有效備課方案(精選14篇)12-20
教師應該怎么精心備課09-28
教師備課本內容怎么寫03-29
幼兒教師應該怎么備課02-24
幼兒園教師怎么備課(精選9篇)05-11
什么是備課?如何備課?03-18
小學老師贈言11-13
小學老師評語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