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讓孩子變得敢于表現(xiàn)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了解過育兒知識,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如何讓孩子變得敢于表現(xiàn)自己相關內容,歡迎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人想買個櫥柜,找到一位名氣很大的中國木匠,問:“聽說你的手藝很好?”中國木匠回答道:“哪里,哪里,和別人相比差多了,實在拿不出手。”那人一聽愣了,便轉身去找了個美國木匠。美國木匠不停地夸耀自己手藝好,于是那人最終向美國木匠買了櫥柜。數天后,當他再次經過中國木匠的小店,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里的櫥柜比美國木匠的要好得多!他非常不解,為什么中國木匠要說自己手藝不好?
幾千年孔孟之道的浸染,形成了我們含蓄、內斂、寬厚、謙卑的民族性格。然而,在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要求人們面對機會能勇敢、大聲地說“我行”。因此,培養(yǎng)孩子自我表現(xiàn)的勇氣和習慣,成了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對內向、膽怯的孩子尤為如此。
擴大交際和接觸面
一般來說,怯于表現(xiàn)的孩子面對眾多目光只是覺得不安,并非討厭贊美和掌聲,您只要看看他們投向同伴的目光就知道了。因此,家長應有意識地擴大孩子的接觸面,讓孩子經常面對陌生的人與環(huán)境,逐漸減輕不安心理。閑暇時,帶孩子和鄰居聊上幾句,幫孩子與同齡朋友一起玩耍,建立友誼;購物時甚至可以讓孩子幫忙付錢;經常到同事、親戚家串門;節(jié)假日,一家三口背上行囊去旅游,讓孩子置身于川流不息的游客潮中……隨著見識的增長,孩子面對別人的目光時,便會多幾分坦然。
對特長加以鼓勵
孩子怯于表現(xiàn)的原因還可能是缺乏自信,擔心無法獲得贊賞。因此,找出孩子的特長并由此樹立信心就顯得格外重要了。通過唱歌、跳舞、數數、背誦古詩、講故事、畫畫、模仿等形式挖掘和培養(yǎng)孩子在這方面的能力,先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在家人面前展示,加以熱情鼓勵,樹立信心。當孩子為得到贊賞興奮不已時,家長可以趁機說:“寶寶唱的這么好,小朋友們肯定喜歡聽!”“鄰居還以為我們家有一只百靈鳥呢,下次唱給大家聽吧!”即使孩子一時還不能痛快接受提議也不要緊,至少心里會留下適應的印象。
創(chuàng)造機會嘗試表演
有了家長的肯定,如果再加上外人廣泛的認可,孩子的自信心會得到強化。帶孩子走出小家,鼓勵他迎著外人的目光勇敢地展示自己,這個過程可能較長,孩子的表現(xiàn)也會有反復,家長應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妨先從孩子較為熟悉的環(huán)境入手,親友聚會是個不錯的選擇,面對熟識的人孩子會比較放松。比如家長可以看準時機,輕聲對孩子說:“今天是外婆的生日,如果為外婆唱首歌,她一定特別高興。”甚至可以來點兒物質刺激:“如果今天寶寶為大家唱一首歌,商店里的毛毛熊也一定愿意到我們家來跟你學唱歌。”要注意的是,此時家長的聲音一定要小,不一定非得當眾大聲宣布,要給孩子留有余地,眾人期盼的目光或是善意的笑聲都有可能加重孩子的排斥心理。如果孩子還是拒絕,家長不要再施加壓力,給孩子個臺階下:“是不是今天沒有準備好呀?那下次準備好時再唱吧。”同時,為了減輕孩子的負面情緒,還可以給他一個微笑或擁抱,或找出別的理由對孩子進行肯定:“今天來的小朋友中,寶寶的吃相最好!”
保持耐心和關懷
在此過程中,最忌諱的是家長缺乏耐心。當別家孩子又唱又跳,聰明伶俐似小明星時,看到自家孩子畏縮地躲在一旁,難免恨鐵不成鋼。“沒出息的東西,見不得人……”之類的話便脫口而出。也許家長很快能恢復理性,認識到對孩子發(fā)脾氣是不對的。
可對孩子來說,所造成的傷害又豈是家長幾句寬慰的話能輕易撫平。當孩子與自己做斗爭時,家長的鼓勵就像一只溫暖的大手,推動他們不斷地取得進步。
當孩子通過自我表現(xiàn)獲得贊美,體會到被肯定的喜悅時,自信心便會隨之增強;而自信心的增強,反過來又會促使孩子勇于表現(xiàn)自己。也許孩子一時并不能像那些天性外向、開朗的孩子那樣樂于表現(xiàn),但只要他能學會勇敢地展示自己,就是在把握機會,積極進步。
拓展閱讀:
如何讓每個孩子敢于表現(xiàn)自己
每個班總有那些調皮的或者不愿意和老師交流的孩子,總被老師忽略,像我們班的嬌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嬌嬌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她幾乎從來不主動舉手發(fā)言,即使老師請她,她也不愿意說話。
是啊,對于這樣普通而又不善于表現(xiàn)的孩子,作為教師和家長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和方法,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的發(fā)展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和體會,希望對所有的孩子有所幫助!
一、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找一些孩子喜歡的話題進行交談,多關心、體貼孩子,試著打看孩子的心扉,讓孩子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那份愛、那份關懷;在與孩子共同游戲的過程中,讓孩子體驗游戲的快樂和成功的樂趣,讓孩子信任老師、喜歡老師,并愿意與老師溝通。
二、家園合作,共同培養(yǎng)。教師及時地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積極配合老師,進一步訓練幼兒的說話能力。平時,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表達表現(xiàn)和鍛煉的機會,提高幼兒主動表達的興趣,無論結果怎樣,都要給孩子相應的獎勵(哪怕是一句鼓勵的話語或手勢)這樣就會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快樂,并激發(fā)幼兒表現(xiàn)的欲望。
三、讓幼兒充滿自信。用自己的一顆愛心,一雙慧眼,發(fā)現(xiàn)那些膽小而又不敢表現(xiàn)的孩子,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克服膽怯心理。例如老師鼓勵孩子說:“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是這樣認為的。”孩子會有“老師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悅與自豪感,最終會主動的表達。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多開展一些諸如講故事比賽、詩歌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讓孩子在活動的過程中,展示自我、表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體驗善于表現(xiàn)帶來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既鍛煉了孩子的膽量,又發(fā)展了孩子各方面的素質和才能。
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用愛心、耐心、恒心去教育感染,并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氛圍,把機會留給每個孩子,那么,我們的每個孩子就會帶給我們意外的驚喜!愿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你會和孩子握手嗎?
蔡老師培訓活動記錄!
這時,蔡老師講到了一個詞“幼兒自主性行為”。
為了進一步地讓我們體會什么是“自主性”,蔡老師設定一個情景:蔡老師做幼兒,請老師們與“幼兒”握手……現(xiàn)在想起來還覺得很好笑,給大家一個想像空間,如果你是老師,怎樣與坐在那里的孩子握手呢?
作媽媽的也要想一想哦,這可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夠掌握這一點,以后遇到任何事,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想出來的方法都會不同的哦。
接著說“與幼兒握手”,幾個老師上去與幼兒(蔡老師)握手,結果幼兒不理也不采,只顧自己啊啊叫和唱歌,我們在下面看的老師一邊笑一邊也在努力地想“如何才能搞定這個幼兒”第一個老師:蹲下來看著幼兒并笑著對幼兒說“我們握握手好嗎?”伸出手去,可是幼兒不理……試了幾次幼兒都不理(老師哭笑不得,放棄走人);第二位老師也來試(我很欣賞她們一點的是:不怕承認自己做得不對或不夠好,不管會不會,懂不懂,敢去試,肯去學,我覺得這是值得每一位教師學習的,不知道是這些老師本身的特點如此,還是上過蔡老師的培訓課,已經給‘教育’過了,總之,我一次也沒敢上去,我想我可能老了已經沒有膽量了)第二位老師說:寶寶的手在哪里呀?(幼兒看手,老師去握幼兒的手……)第三位上來一位男老師,感覺男老師的思維方式還真是不一樣:男老師對幼兒笑笑說“小朋友你好呀,很高興認識你呀”(老師拍了拍幼兒的肩膀,并伸出手去)幼兒看了看教師的手,也伸出手來,男老師把手握了上去。
蔡老師點評第三個老師做得有那么一點點是對的:老師首先將手伸出來(手在空中等待片刻,向孩子示意),但當幼兒伸手出來時,老師立刻握了上去,對于孩子來說,還在幼兒理解、考慮、判斷的時候,事情已經被老師處理完了——握手的結果還是被動的。我們所做的事情差別就在這么一點點:主動權在誰的手里?
如果我們老師將手伸出來,幼兒也將手伸出來,我們老師不是立刻握住幼兒的手,而是將手再伸前一點,給幼兒示意,最終讓孩子主動去握住老師的手,那么同樣是握手的動作,同樣是幼兒與老師之間的握手,區(qū)別在哪里呢?在活動的過程中,孩子是被動地接受,還是有思考過程,最終自己來決定怎樣做?孩子的主動性(自主性)都是在我們成人急于看到結果、達到目標的過程中被忽視和扼殺了。現(xiàn)在想問大家:什么是自主性?通過這個例子,你能說得出什么是自主性嗎?接著說“自主性”、“自發(fā)性”。幼兒自主性行為,用大白話大土話來說就是:自發(fā)的,不是別人安排地做事、不是被動或被迫地接受,而是自己想出來的,自己思考,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自己做主!自發(fā)性發(fā)展得好的幼兒,具有很強的反思自省能力,且眼睛是“明亮”的。自發(fā)性發(fā)展得好的幼兒常常是調皮搗蛋的,而非聽話的“乖孩子”。說完第一個案例的第三個情景以后再說說這個“自主性”或叫做“自發(fā)性”
接著寫第三個情景——老師與兩個幼兒握手。
這時蔡老師請來一位男外教和他一起做幼兒,還讓老師們前來“握手”那外教還挺“配合”也是一位不愿和老師握手的寶寶,其他的不說了,只說其中一個老師上來先和外教幼兒握了手,說“這個小朋友真棒,我喜歡你!”另一位男老師也上來對幼兒(蔡老師)說了這么一句話“你看,那個小朋友都會握手,你會不會和老師握手呀?”就是這兩句我們常會用的話,又讓蔡老師給槍斃了二十次……
第一句:“真棒,我喜歡你”第二句:“你看那個小朋友都如何如何……”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妥呢?看文章的姐妹們、老師們,你們認為這兩句話怎么不妥了?哈哈,以前沒有參加培訓可能還不太在意如何說話,不過已經學習過了,了解了每句話可能給到孩子的暗示后,現(xiàn)在我會很注意自己。
【如何讓孩子變得敢于表現(xiàn)自己】相關文章:
如何讓孩子敢于嘗試03-11
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加優(yōu)秀09-17
如何讓自己變得自信起來08-05
家長如何了解自己孩子03-25
如何讓孩子做好最好的自己03-20
如何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07-28
家長如何更了解自己孩子03-01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己檢查作業(yè)03-31
如何引導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