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么才能培養孩子自主學習
蒙臺梭利教育之母
MariaMontessori,意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第一所“兒童之家”的創辦者。她的著作《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等,被譯成幾十種語言文字,許多國家設立了蒙臺梭利協會或蒙臺梭利培訓機構。英國教育家贊譽她為“20世紀贏得世界公認的推進科學和人類進步的最偉大科學家之一”。
初探蒙臺梭利教育法
蒙臺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對世界教育體系產生影響并在百年之后仍受到遙遠國度的人們的青睞,關鍵在于蒙臺梭利女士在總結盧梭、裴斯泰洛齊、福祿貝爾等人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形成了獨特的兒童教育觀念與方法。
她認為,教育的任務就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生命力”的發揮,使其按照自身規律獲得自然的、自由的發展。兒童普遍有種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一種積極的、活動的、發展著的存在,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
我們應該仔細觀察和研究兒童,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愛孩子并尊重孩子的個性,促進兒童的智力、精神、身體和個性自然發展。
蒙臺梭利教育法的三大特點
“不教的教育”
“不教”可以說是蒙氏教育最大的特點之一,它反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填鴨式”教學,主張由日常生活訓練入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育,讓兒童自發地主動學習。
混齡教育
在遵從蒙氏教學法的班級里,常會看到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一起。這樣可以讓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齡層的模仿對象,而較大的孩子則可以從幫助比他小的孩子中增長自己的能力并發展情緒智力。
豐富的教具
蒙臺梭利的教具非常豐富,但這些教具并不是教師用來教學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通過這些“工作”,兒童可以從自我重復操作練習中建構完善的人格。
自主學習的基礎——自由
蒙臺梭利女士倡導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為基礎的教育法”,其教育又被稱為“自由研究的教育”。自由是兒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約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強制與壓抑的情況,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愛的活動。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觀察孩子、教育孩子,就必須首先給孩子自由,以促進其自發性地表現自己。但是自由卻不等同于放縱和無限制。
“讓孩子學會辨別是非,知道什么是不應當的行為。如任性、無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礙團體的活動都要受到嚴厲的禁止,逐漸加以禁絕,必須耐心地輔導他們,這是維持紀律的基本原則。”
紀律——自由的保障
蒙臺梭利女士認為紀律是一種積極的狀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之上的。紀律是自由的保障,而這種自由是守紀律基礎之上的自由。積極的紀律包括一種高尚的教育原則,它和強制完全不同。
“紀律的培養不能靠宣傳和說教,也不能靠指責錯誤,而是在自然的活動中發展起來。”蒙臺梭利教育堅持,兒童的活動應當是自愿的,是一種自然的內在趨勢,不能強加給他們。要讓兒童在活動中自己理解紀律,通過理解來自主自愿地接受和遵守集體的規則。一個有紀律的人應該是主動遵守紀律,在需要遵守規則時使其能夠控制自己,而不是被動地屈服于別人。
創設有準備的環境
蒙臺梭利教育十分重視通過環境來教育兒童。因為兒童需要適當的環境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樹立健全的人格。所以要創設一個以兒童為本位的環境,讓兒童自己生活。這種“有準備的環境”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與成長需求;應給兒童最大程度的安全感,讓兒童感到舒適,能自由地在這樣的環境中活動;還能給兒童以美的感受,無論是色彩、形狀,還是擺設,都要給兒童以沒的享受;在有秩序的環境中,使兒童會以秩序感為中心進行活動、操作等。另外,“有準備的環境”也要給兒童一定程度的限制,讓兒童在環境中習得自由與紀律的關系。
蒙氏教師的要求
﹡教育兒童的前提是首先要了解兒童;
﹡教師的精神狀態比技能更重要;
﹡機警、穩重、耐心、愛心、謙虛;
﹡不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兒童的智慧;
﹡對進步慢的兒童要有無止境的耐心;
﹡在觀察的同時耐心等待,充滿樂趣執著地觀察兒童。
蒙臺梭利教具
蒙臺梭利教育的教具最大特點,在于孩子通過自主地操作教具,從中主動地獲得大量感官經驗及掌握不容易被理解的數理知識。蒙臺梭利教具主要分為6大領域:感官教育教具、數學教育教具、語言教育教具、科學文化教育教具、日常生活教育教具及音樂教育教具。通過調查顯示,最經典的教具為感官教育教具部分,有插座圓柱體、粉紅塔、棕色梯、紅棒等。最受中國家長推崇的是數學教育教具,有數字與籌碼、數棒、紡錘棒箱、彩色串珠等。
蒙氏教育的現狀
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有多家培訓機構及幼兒園采用蒙氏教學法。教育專家指出,要將有百年歷史的蒙臺梭利教學法真正發揚光大,就必須取其精髓,將蒙氏教學法與本土實際情況、幼兒實際情況相結合,與時代的發展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取其“精”,學其“精”,將蒙臺梭利教學法的精神發揮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