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德國幼兒園怎樣培養孩子
孩子在一天天的成長,家長的呵護很重要。從小就要圍著孩子轉,時刻注意他的一切。然而在孩子要離開自己視線去幼兒園的時候,家長就會有點不放心,總覺得幼兒園會照顧不好自己的孩子,其實幼兒園也是很好的,下面介紹下國外的幼兒園,看看他們與我們有什么差別呢?
德國幼兒園怎樣培養孩子 1
1、室外都是“危險設施”
位于德國北部布倫瑞克市的雷菲爾德幼兒園是一個公立幼兒園。早晨7點多,孩子們就背著碩大的雙肩背書包走進校園,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幼兒園由兩組平房組成。室外有大片的活動場地:草地、沙地、石頭地……卻沒有看到國內常見的塑膠地。孩子們在這些“危險設施”上活動時膽子很大,登梯爬高一點都不含糊。老師們則站在遠處觀察,并不干涉。
當天下著蒙蒙小雨,只有10攝氏幾度,但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卻只穿短上衣、短褲或短裙,頭發都濕濕的。看記者有些吃驚,陪同記者的幼兒園負責人賽維亞·克里艾博士解釋說,孩子的精力旺盛,活動時容易出汗,穿多了不僅不方便,反而容易感冒。即使在冬天,孩子們也會穿著單薄的衣服體驗這種“殘酷教育”。
2、學校像個大家庭
教學樓布置一點不奢華,但每個教室就像個“大家庭”,里面放置著書柜、玩具柜等,還有植物角、電腦等設施。地面上鋪上大地毯,孩子可以坐在上面看書,甚至打滾。每個班級都有個有趣的名字,如向日葵班、小象班、小魚班、小鹿斑比班、星星月亮班等。每個教室的墻上,都貼著孩子們的卡通頭像。
克里艾博士介紹說,德國孩子3歲便可上幼兒園,為期3年。一般采取混齡制,一個班里從兩三歲到6歲的全有。年齡大的孩子都會當好“大哥哥、大姐姐”,“小弟弟、小妹妹”則會虛心向他們學習。一個班配兩個班主任和一個實習老師。此外,幼兒園會統一配備營養師、心理輔導師和專職醫生等。
孩子入園時,幼兒園會給每位家長一封信,告訴他們孩子將如何度過幼兒園的3年時光。離園時,家長會收到老師總結整理好的大本子,上面貼著孩子所有的美術作品、個人照片及每次活動的反饋等。此外,老師會給每個孩子寫日記,記錄他們幼兒園生活的點點滴滴。每天放學時,老師都會詳細告知家長,孩子這一天的飲食、睡眠、大小便、換尿布以及說出的新詞等各種情況。
3、吃飯、睡覺自己決定
午飯時間,3歲的本尼在餐桌旁左顧右看,就是不吃東西。老師并沒有喂他,而是讓他坐下,用手勢啟發他自己吃飯。直到吃飯時間結束,本尼仍一口沒吃,老師就把飯菜 “沒收”了。
面對記者疑惑的眼神,克里艾博士解釋道,德國幼兒園從來不喂孩子吃飯。本尼現在不會自己吃,下次就會了。老師只在必要時給以言語或行為上的鼓勵和暗示。在德國,大人不強迫孩子去做什么,也不大包大攬,因為那樣可能會抑制孩子“獨立行為”的發展。若老師幫他完成某些事請,日后他就只會做那些別人做過的事,缺乏創造性。而且,幼兒園提供3個午餐時間:中午12時、下午1時和下午2時,孩子可以自己決定何時用餐。
同樣,午睡時,如果孩子在床上躺 20~30分鐘還沒睡著,老師也尊重他的意愿,可讓他出去玩。
4、教學內容
讓孩子玩得盡興
德國幼兒園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和教科書,每個幼兒園的教學目標與方案都由幼兒園老師們自主決定。
克里艾博士強調,在幼兒園,孩子主要的任務就是玩:在玩中學習各種知識,鍛煉各種能力。老師只是觀察者、幫助者,他們的任務是充分發掘孩子的天性,引導他們取得一個個成功。
為讓孩子“玩得盡興”,教學樓內設有很多“小工廠”,如廚房、縫紉室、機械車間、玩具室等,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這里也有“琴棋書畫”教室,但更多的是“玩藝術”,放置的都是風琴之類可簡單操作的樂器。當然,植物園、“小小動物園”、體育館等也是德國幼兒園的“必備設施”。
每天,孩子們只需在九點半前到達幼兒園。有的孩子到早了,可以在老師的協助下吃自帶的早飯,有的孩子要抱著玩具玩一會,有的`孩子玩積木。十點半時,老師會敲一下鈴鐺,孩子們便開始圍坐在一起,分成幾個小組,說話、講故事、做紙工、繪畫等,按照自己的意愿玩耍,或由老師給大家讀故事。幾個老師則分別指導各個小組的孩子玩耍。
5、在體驗中認識社會
3年中,孩子們要不斷的走出幼兒園,了解外面的社會。
他們會參觀警察局,了解警察是做什么的,并學習如何報警、遇到壞人時怎么辦;參觀消防局,跟消防警察們學習滅火知識、火災常識;參觀郵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里到達郵局,又被投遞出去的;參觀市政府,認識市長,看看這個為他們服務的人是什么樣子……
每周,孩子們還要到“社會大家庭”里訓練各種技能:如到超市和菜市場,學習如何用錢、怎樣買東西;到花圃認識花草樹木,學種植物;參觀圖書館,學會借書、還書;坐有軌電車,學會記住回家的路線;甚至看馬戲、兒童歌劇和魔術等都列為“必修課”。此外,老師還特別注重喚起孩子的環保意識。帶孩子去森林漫步,接觸大自然;到垃圾處理廠參觀,參與分揀垃圾,懂得減少垃圾的意義等。
一到節日,孩子們也會大展身手:南瓜節時跟老師們一起做南瓜湯;狂歡節時穿好玩的衣服和成人一起游行;萬圣節時做鬼臉、扮僵尸到大街上嚇唬路人;圣誕節時和家人一同裝飾圣誕樹;圣馬丁節時要跟老師一起糊紙燈,紀念這位騎士圣人;復活節則要做彩蛋,等待復活節兔子帶來的驚喜;母親節、父親節要制作卡片,慰問自己的爸爸媽媽。
德國幼兒園怎樣培養孩子 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點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和文化的影響,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相對比較薄弱。而未來社會需要每一個人都必須具有一種敢于面對現實、不畏艱難、勇于進取的自我激勵精神;具有關愛他人、關心家庭、社會、自然的意識和責任感;具有合作、交往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強、自立的人格品質。那么,幼兒園、家庭如何重視和加強幼兒健康心理教育,才能形成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呢?
一、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平等對待孩子,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感。
不論孩子有多大,他們都是實實在在的一個人,這就是說教師和家長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與孩子平等相處,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鼓勵性的話語去真誠而積極地評價孩子。如:對待小班的孩子可采用拉拉手、摸摸頭、拍拍肩、抱一抱等肢體語言,去滿足孩子的正當心理需要;對待中大班的孩子可采用面對面交談的方式,來溝通教師和孩子間的情感。這樣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
道德情感的內涵十分豐富,作為教師應該和家長一起抓住同情心、誠實正直和羞恥心這三個方面進行培養。
1、 同情心的培養
同情心是人們社會交往及獲得生活幸福和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要讓孩子成為善良體貼、責任感強、富有同情心的人,教師和家長要以身作則,要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去對待生活,去關心他。如:大班音樂中的歌表演《讓座》,孩子們非常喜歡,當孩子們會唱歌曲后,他們會模仿歌曲中人物,此時教師和家長要有意識地去幫助有困難的弱勢群體。此時家長和教師的一言一行,孩子們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中。這樣在無意之中,孩子就會萌發關心集體、關心父母、關心同伴、樂意分享的優良品質。對待他人就會富有愛心,會隨時隨地做好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就會以你為榜樣,富有同情心。
2、誠實品質的培養
眾所周知,同虛偽打交道,猶如跟魔鬼打交道。可見,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誠實這一品質至關重要,教師和家長首先要言行一致,言出必行是孩子建立信任感的必要條件。如: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如果確實某種原因不能辦到,一定要向孩子說明情況,這樣孩子才能信任你。信任感是誠實品質的基石,要使孩子建立信任感,教師和家長必須尊重他的隱私,這樣雙方就會越來越信任、坦率和真誠。誠實正直的品質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3、要懂得羞恥心
羞恥心是不良動機和錯誤行為的枷鎖。如果孩子對自己的某一次錯誤行為感到羞恥,然后感到內疚,那么它給孩子的記憶是深刻的,一時半兒是抹不掉的,如:有一次,我班一位孩子哭鬧著不肯到幼兒園,原因是他把自己的劉海剪掉了,覺得難看。后來家長告訴我,說他在家剪紙,把自己的頭發剪掉了,這下把媽媽氣壞了。我知道后,跟他個別談話了解,才知。原來,他想嘗試一下頭發能不能剪掉,結果,咔嚓一下,頭發掉了。就這件事,我在全班對小朋友進行了自我保護教育。這件事對他來說記憶是深刻的,而這記憶時常會提醒他自己不再重犯錯誤。因此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適當提醒和公開孩子的錯誤是必要的,并且引導孩子要勇于承認錯誤,這種負面情感可以塑造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質。
二、積極創設獨立完成任務的機會,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的養成。
在適當范圍內,教師和家長要鼓勵孩子去承擔一定的任務,讓孩子擁有自主權、選擇權,獨立去完成。在探索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當預見到任務中可能出現的困難時,先讓孩子想辦法解決;若完成任務確有困難,要采取“幫而不代”的態度,去幫助解決。這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創造性、不畏困難的精神、自我意識等良好個性,有著積極的作用。如:在大班《害蟲和益蟲》探索性教育活動中,我讓小朋友自己去抓昆蟲,結果,孩子們抓到了蚱蜢,抓到了螳螂,螞蟻,蚊子、蒼蠅、蟬等許多昆蟲,但是,他們不知道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于是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問家長、自己去分析、識別,找答案。經過他們探索得出益蟲和害蟲的結論。然而當前相當數量的獨生子女的教育狀況,相當不利于他們自我意識的養成。因為溺愛的教養方式,及易扼殺他們自我意識的的養成。因此幼兒園應以各種教育手段激勵孩子,并和家庭一起應形成一種自我激勵的精神環境,讓孩子明白不懈努力的價值,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的養成。如:我班有一位家長談到這樣一件事情,她在買菜時買回了龍蝦,女兒要飼養,母親沒有阻止女兒的行為,而是配合女兒,在飼養龍蝦的過程中,引導女兒觀察、探索,逐漸使女兒知道了龍蝦的蛻變,明白了龍蝦的生活習性。
在父母的鼓勵和幫助下,孩子探索世界的興趣日漸濃厚,而探索過程中的成功體驗也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發展了孩子的堅持性。因此,一個健康的家庭,父母雙方應該彼此相愛,熱愛孩子,關心孩子的興趣、能力和志趣,愿意設法幫助孩子,使他了解父母。家庭成員之間能互相尊重愛護、以理相待,為人處世通情達理,使家庭氣氛融洽和睦、民主平等、愉快歡樂。但想要促進幼兒心理健康,僅有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還是不夠的,還要形成最佳的親子關系: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游戲,一起學習,發展共同的興趣,和孩子共享經驗和成果,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和相互間的了解。父母要把孩子作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愛好,給他一定的自主權利,決定與選擇事情;有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見。總之,豐富健康的幼兒園、家庭生活、和諧融洽的'家庭氣氛有助于幼兒健康心理素質的形成和穩定。
三、要重視孩子EQ的培養
所謂EQ,就是情商思維,它主要包括面對現實思維的思考、樂觀的思考等。
由于獨生子女的依懶性,他們缺乏獨立解決困難的能力,此時家長為孩子做的越多,對他們今后獨立克服困難越不利,過分順利的環境會導致抗挫能力的下降,因此,我們要幫助孩子面對現實,去樹立克服困難的心理。現在許多家長都熱衷于替孩子們做他們能做的事,實際上這樣會使孩子失去實踐的機會。例如:我班一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特別差,針對這件事,我進行了一次家訪。他奶奶對我說:“明明是我唯一的孫子,是我的一切,我愿意為他做最大的犧牲。讓他自己做事人太小了,我覺得太可憐了。”結果,開學了,奶奶不放心,還是想到幼兒園來喂他吃飯,想給他穿衣穿鞋。人家會穿脫衣服,他卻這也不會做,那也不愿學,而在家奶奶還是一如既往的替他做事,漸漸地明明感到自己不如別人了,他哭了,使他缺乏自信心。還有的家長不顧孩子的興趣愛好,期望值高,讓孩子學這學那,學的不好,要責罵孩子,使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如果家長盲目攀比,過分拔高對子女的期望,不但起不到積極促進作用,反而會使孩子屢遭挫折,喪失信心,形成消極心理。因此科學合理的期望應該是長遠與階段目標相結合,還要聯系孩子的興趣愛好,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父母所要求孩子做到的應該是孩子經過一定努力可以達到的,并在孩子遭遇挫折時不斷給予鼓勵,增強孩子的勇氣和自信,這樣逐漸提高要求,并且將父母的關心、愛護滲透其中,就會使孩子從父母長期的美好愿望中吸取力量,不斷進取,從而促進和維護兒童心理健康。
經驗告訴我們,樂觀的態度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而悲觀的態度,易使人患憂郁癥。因此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在生活中多贊同孩子的樂觀想法,少說一些泄氣的話,要多對孩子進行積極樂觀的評價。家長樂觀開朗的性格,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四、要教會孩子情感表達以及控制情感的方法
要使孩子心理健康,形成良好人格,教會幼兒情感表達及控制情感的方法很重要。平時,當孩子們活動時,難免會出現矛盾,此時,孩子們會把各種消極情緒表露在外,如:憤恨、哭鬧、甚至打架,此時,老師和家長可以用眼神來暗示,或適當的語言加以疏導,相反,如果不加以引導,會出現負面影響。對幼兒的身心健康不利。例如:有一次珠心算口算比賽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比賽就要開始了,超超小朋友人雖小,但參與意識強,他說我們要得第一名,他自信的樣子實在可愛。比賽開始了,孩子們個個充滿自信,都準備得第一。但比賽總有輸贏,結果是殘酷的,超超這組輸了,超超小朋友生氣了,一臉的不高興。看著他沮喪的樣子,何不給他們講個故事來消消氣。于是,我編了故事《小紅不高興了》。老師講述故事后提問,引導幼兒討論:小紅在家、幼兒園為什么要生氣、哭鬧?他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你有沒有遇到不高興的事?如果遇到不高興的事就生氣哪會怎么樣?如果你遇到生氣這樣的事情,應該怎么辦?等等。通過討論,讓幼兒知道不高興時應該控制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或可以將生氣的事情講給別人聽,也可以作別的事情,這會忘記生氣的事情,很快又會高興起來。這樣做既不妨礙別人,也會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康,快樂的孩子大家都喜歡。通過這件事,班級里孩子們生氣的現象少了。
豐富活動區內容,對增強幼兒的自我情感體驗效果非常好。讓幼兒在各區域中體驗成功,學習合作,如設置區域“娃娃變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心情好壞選擇適當的眼睛、嘴巴貼在娃娃的臉上,反映出自己當時的心情,再如設置建構區,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合作完成搭建構造,在共同游戲中體驗合作的樂趣。事實告訴我們,凡能清楚的意識到什么使自己高興、痛苦、興奮、內疚、自豪,并能將這些情緒用語言或肢體語言表達出來,往往不會出現心理疾病。因此,我們既要教會幼兒控制自己的情感,又要敏銳地識別他人的情感,并做出適當的反應,這是形成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條件,如果幼兒學會既能識別他人的情感,又能學會如何適當控制自己情感的方法,那就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德國幼兒園怎樣培養孩子】相關文章:
怎樣培養孩子的性格07-21
怎樣培養孩子耐力11-16
怎樣培養孩子的毅力04-22
怎樣培養孩子的耐性08-21
怎樣培養孩子素質07-28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然智能01-02
怎樣培養孩子的快樂性格08-16
怎樣在早期培養孩子的情商12-21
怎樣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