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手表選購中的幾點誤區
導語:手表應該算是我們身邊所常見的精密儀器之一,區區方寸之間就有幾十甚至上百個零件,相對封閉的結構使其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對普通大眾而言,手表顯得神秘而高深,選購起來也就頗為頭疼。當今市場上形形色色的手表百萬有余,而坊間傳聞、品牌宣傳加上手表知識的缺失催生出很多選購誤區。
從業數年的我耳濡目染學習了不少手表知識,今天也來談談手表選購的一點拙見。希望給對手表不是很了解,但是想選購一款手表又從下手的朋友一點幫助。
手表選購中的幾點誤區 關于手表分級
“這是十大名表么?”
“這個牌子是幾類幾等的?”
正要選購手表的你,是否也有上面這些疑問呢?手表分級之說由來已久,今天我們隨便在網上一搜就能搜到非常多的分級版本,而這種給手表分級的方式只在中國流傳甚廣。在眾多版本中最為常見的當屬“十大名表”和“幾類幾等”分法。其中“幾類幾等”分法應是幾十年前中國海關為規范進口手表而制定的,而“十大名表”分法則是源于已逝鐘表收藏家鐘詠麟先生于1999年由大陸、香港、臺灣三地,經鐘表專家、收藏愛好者以及媒體通過雜志票選得出的結果,于2000年發表。先不說分級是否合適,單說經過多年的發展,進入中國市場的進口手表品牌早已數倍于前,各品牌發展也是日新月異,以上分級早已落后于時代了。
各種手表級別能夠影響至今或許是制定者沒有料到的,而這種影響的成因我覺得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國人更重面子,不同的等級意味著面子與地位的差異;二是手表品牌眾多,理解起來過于抽象,把她們按照級別符號化更便于理解。
那么,到底應不應該分級?
分級其實不存在應不應該,而是能不能的問題。每個品牌的受眾不同,方向不同,市場表現不同,產品線覆蓋范圍也大不相同,所以很難制定統一的規則來對品牌進行分級。如今手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產品、技術都在不斷的推陳出新,單單憑借一時的數據或者是參數來劃分等級,顯然是不科學的'。就算今天勉強分了級別,也是在不斷變化的。
如果一定要分,我覺得只有一種辦法:相同功能、相同材質的手表按照價格排序。但是排序好說,如果按照價格一刀切的分級別,是不是有點太殘酷了?手表選購本就是偏感性的事,選擇手表只與錢包和喜好有關,分級的事兒還是別想太多了。
手表選購中的幾點誤區 關于機械表和石英表
“我買的好幾萬的表一點都不準,還不如幾百塊錢的石英表!”
“石英表就是低端廉價貨,機械表才夠高檔!”
經常聽到有朋友發出上面的慨嘆。首先說說精準度的問題。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再貴的機械表也沒有石英表走的準,因為它們工作的原理完全不同。機械表靠的是齒輪傳動,機械加工是無法做到零公差的,再加上磁場和引力影響等等必定會有誤差;石英表則是依靠石英晶體通電的振動來計時,石英晶體每秒的振動次數高達32768次且非常規律,基本上一天之內的誤差率也不會超過1秒。
國家規定,機械表允許的誤差范圍為±30 秒/日,經過瑞士天文臺認證的機械機芯平均誤差范圍也在-4 秒/天到+6 秒/天之間。所以不要再說:“這表花了我好幾萬,怎么這么不準呢?”之類的話了,你真的對機械表太過苛求了。如果你對手表精準度有較高要求,建議還是買石英表更好一些。
那么機械表一定比石英表好嗎?
談這個話題首先得明確什么是好。如果精準就是好,那么機械表已經完敗了。如果貴的就是好,那么十多萬的.石英表一定比幾千塊錢的機械表好。
機械表對人的誘惑力普遍集中在人們對工藝和機械的迷戀上,有些人對機械的東西是沒有抵抗力的。但是要面對另一個現實就是,機械表一是不準,二是需要定期保養,三是需要上鏈補充動力(自動機械表通過手腕活動帶動自動陀上鏈)。另外,機械表需要經常佩戴,即使長期不戴也要定期上鏈讓機件舒活筋骨。
石英表輕便、精準耐用,不需定期保養,放著不帶一兩年也不會停。但是在維修方面,石英表的維修相對機械表有一定難度。另外石英表由于機芯不是純粹機械制品,在工藝的觀賞性和把玩性上也有所缺失。需要注意的是石英表要避免沒電后長期不換電池,如果電池漏液可就得不償失了。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選擇石英還是機械是個人選擇,無所謂好壞。所以選購手表的時候第一看需求,要為了準就買石英表;第二,看自己喜好,我喜歡是最理直氣壯的理由。如果是贈送禮物,給老人和女性朋友我個人建議選石英表,老人可能記性不好忘記上鏈,即使自動上鏈手表也可能因手腕活動量不足達不到上鏈效果;女性朋友更多注重外形和服飾搭配,復雜又厚重的機械表仿佛并不能更討她們歡心。
【手表選購中的幾點誤區】相關文章:
女士手表選購小竅門11-10
實用手表選購小竅門04-19
折疊自行車選購5大誤區01-24
生活中怎么培養孩子運動能力及睡覺誤區12-28
手表銷售語12-28
理財的幾大誤區08-31
運動幾大誤區10-12
怎么選購皮衣08-11
如何選購椰子08-23
如何選購肉類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