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班主任應如何與學生溝通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班主任與學生如何溝通
導語:“沒有溝通,就沒有管理”。作為班主任,應注重在班級管理事務中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在與學生溝通過程中既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質,又要掌握與學生溝通的基本技巧。
班主任與學生如何溝通
一、在溝通中要充分尊重學生
尊重學生是進行有效溝通的的前提條件。尊重,就是尊重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合理需求。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把自已放到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放下架子和學生平等溝通,這里講的平等主要是指人格平等、地位平等。我們所面對的高職生是一個個有思想、有個性、有獨立意識的人,他們普遍具有較強的成人意識和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他們往往想通過某種平臺來展現自已的成人感。
比如,對經常會碰到的人際交往困惑、男女生關系的交往和處理、參加社會交往活動等問題都會有自已的想法。此時如果我們不站在平等的角度和學生交流看法,就會產生師生隔閡,學生的許多真實的想法就得不到及時的引導,這只會給我們的工作帶來障礙。教師是學生一生中某個階段的引導者、陪伴者,對學生的一生可以產生重大的影響。
尊重學生,經常與學生換位思考,在情感上做到平等,師生之間的溝通就會容易得多。師生間的有效溝通不僅能增進師生間彼此的親近和依賴。還能幫助我們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學生,努力營造平等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你。在輕松平等的氛圍下,學生才能消除疑懼心理,開誠布公地說出心里話,與班主任傾心交談。
二、在溝通中注重與學生的愛的情感交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愛是順利開展班級工作和教育好每一名學生的`重要前提。
班主任的愛不僅是個人之間的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積極的肯定情感,學生會把班主任對自己的關懷、愛護、信任等與班主任對自己的評價聯系在一起,同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和人格價值聯系在一起。所以,班主任的一句話有時能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因此,班主任在溝通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要深入細致地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真正地走進學生的中間,去感受他們的每一絲情緒變化,讓他們信任你。我們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也許,在老師眼里,一句鼓勵的言語,一個善意的眼神,一次關愛的舉動,微不足道,但對學生來說,卻重如千金,一旦我們付出了,學生就會用他們那顆質樸、純真的心來回報我們。
2、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信任學生。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他們的情緒、氣質、意志、興趣和愛好不盡相同,作為班主任若能夠用真誠的情感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就會受到學生的愛戴,學生就會親近班主任,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梁。學生把班主任當做可以依賴的人,也就樂意和班主任推心置腹地談思想、學習、生活。所以,教師在面對學生時,不能在教育教學中以權威自居,更不能利用教師的地位和權力侮辱學生,即使他們犯了錯,也不能簡單地用粗暴的態度對待他們。
3、嚴格地要求學生,不放縱學生。這里的嚴并不是單純指嚴厲,而是指在學生的能力范圍內,對他們提出適當的要求,鼓勵、鞭策他們,讓他們不斷進步。我班里有這樣一位學生,平時做什么事情都有些漫不經心,特別調皮,還時不時的犯點小錯,但是他很聰明,頭腦靈活,口才了得,只要他想做的,就一定能把這件事情做好。
于是,我就盡量給他創造機會,既然他的口才不錯,那就發揮他的特長,平時但凡有什么大型活動,都請他策劃兼主持,一年下來,他組織了經典的ENGLISG SHOW,與德國朋友聯誼的《教你學中文》,反響很好,更被同學和老師封為金牌主持。而他在學習上也更努力了。
三、充分構建和學生交流的平臺
學生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開朗外向的學生能夠直言不諱地與老師溝通,而內向靦腆的學生卻很難做到。所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合適的交流平臺,讓他們把自己的感受、困惑、煩惱及時通過交流平臺與班主任溝通非常重要。
班主任可以采取一些豐富多彩活動促進與學生的相互了解,增進彼此的感情,比如主題班會、籃球賽、十八歲成人儀式,還可以通過周記、短信、QQ群的形式與學生互相交流,及時把握學生心理變化。
比如我現在所帶的班級就建有學生QQ群和家長QQ群,學生每天都活躍在群里交流一天的學習生活情況,若遇到一些困惑也能及時與我在網上溝通,我時刻掌握著學生的心理動態。而每周的班會課我也會交給學生去主持,我只負責審題與建議,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他們會帶給你不斷的驚喜。
總之,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在班主任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職業學校班主任應該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索中提高這種能力,使得在班級管理中更加游刃有余,班級管理工作也會更加順利。
班主任與學生如何溝通
一、要做到師生地位盡量平等
作為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須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疾苦,思他們所思,想他們所想,在學生有問題出現時多把自己放在學生的角度去想問題。班主任與學生的人際溝通是與人的交往,是教師的精神整體與學生的精神整體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
在師生溝通的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的地位,很容易將學生定位為一個被動接受的角色,粗暴地、居高臨下地進行說教和灌輸,這樣,無論教師的話是多么的正確,就是不能讓學生接受和信服,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平等。要做到平等,就要樹立現代的師生關系觀。學生作為社會生活的一個主體,也渴望師生之間可以平等溝通,渴望教師能像朋友一樣和自己聊天、交流。
這就要求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像對待成年人一樣給學生以尊重,變居高臨下為平等溝通,給予學生表達自我的機會。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比學生高明,沒有必要傾聽學生的訴說,不體會學生真實的想法和動機,怎么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怎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關懷。
二、多嘗試不同的溝通方法
有的班主任常抱怨“我對他已經沒有辦法了”或其他晦氣的話,然后將學生踢給德育處,自己就不再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了。作為班主任,班級事務的處理是責無旁貸的,一有問題拋給上一級的做法不利于自我以后工作的開展和班級的管理。其實我們應該有一個信念:辦法總比困難多,一個辦法不行可以思考運用第二個,或可根據效果的反饋進行策略的調整,樹立信念,找出新的方法進行嘗試。
三、要不斷提升溝通的.技巧
在教育談話中,我們用心傾聽學生的講話,關注學生的情緒,不要隨意打斷對方的講話,讓學生信任你,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心里話,肯定學生正確的觀點。同時教師要掌握有效的表達技巧,要真誠、親切、有針對性,切忌刺激性言語。
讓學生自覺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教師適時引導并提出批評,和學生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心服口服。還要多表揚學生,以好學生的表現來帶動全班學生共同進步。有幾天,由于我身體不好,天天下午要去醫院輸液,我把檢查作業的重任放在幾個班干部身上,可我們班有幾名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但令我高興的是平時字寫得潦草又寫不全的郝好同學,完成得尤為出色。我就用贊美的語氣當著大家的面表揚了他,夸他能按時完成作業,還號召大家向他學習。在這幾天里,我發現他變了,變得聽我的話了。也許我的贊美讓他知道我對他的關注和關懷,而且這是我發自內心對他的尊重,拉近了我們師生之間的距離。
四、要做個“多心”人
班主任不是圣人,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難免會走極端,難免會犯錯,要了解自己的長處與不足,適時調整自己;同時又要了解自己班里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個性特點,進行有準備的溝通。當遇到溝通不暢時要多反思自己、多分析原因,找出新的對策。教師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不能完全依靠過往的經驗來處理事情,因為我們身邊的一切都在變化,我們應事事上心,學會用多棱鏡看學生、看世界。
成功的教育,取決于多項因素。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質量。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我相信只要我們真誠地和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就一定能夠帶領學生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班主任與學生如何溝通】相關文章:
小學班主任應如何與學生溝通03-23
小學班主任如何與家長溝通02-21
如何跟孩子班主任溝通08-30
教師如何與學生溝通03-28
初中班主任如何與家長溝通08-29
如何與員工溝通11-08
教師與學生之間如何溝通08-11
班主任如何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精選5篇)03-10
如何與上司溝通的技巧03-28
如何與家長溝通的反思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