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全面風險管理
導語: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企業只有將這些風險進行全面的掌握和管理,才會對其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并且實現對這些風險的有效控制,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因此,識別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建立企業全面風險控制體系,制定風險管理策略和應對方案,提高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水平,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本技能。
企業全面風險管理
在企業的經營與發展過程中,風險總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伴隨著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給企業戰略目標實現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風險成為所有企業不可避免的難題。近年來風險管理的各種標準或規范紛紛出臺,已被社會各界,尤其是企業界廣泛關注和倡導,并被成功地應用于企業的各個管理領域中,為各個管理領域的健康運轉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就我國目前企業開展全面風險管理的現狀來看,還存在著很多有待解決的問題,所以就要求企業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構建和實施全面風險管理,以此來保證企業的順利運行。
一、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來國際化競爭的逐漸加劇,我國企業積極學習國際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在管理、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距離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在風險管理意識及風險管理水平方面凸顯不足,如:有的企業決策一人獨大,缺乏科學的決策過程;有的企業戰略目標制定急功近利;有的企業財務管理混亂,財務信息不真實;有的企業全員法律意識及經營活動的合規要求還不夠等等。近些年來國內外發生各類風險事件,如:英國巴林銀行倒閉、日本八佰伴百貨破產、四川長虹APEX 事件,反映了沒有風險意識、缺乏風險管理給企業造成的嚴重后果。
二、我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現狀
(一)風險的意識淡薄
目前,我國有相當多的企業缺乏風險意識,沒有從戰略高度認識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風險管理工作被動。企業的風險管理存在片面性、暫時性、間斷性,往往是企業出現了風險才意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才進行風險應對。此外,企業缺乏對風險進行定期分析和評估,降低了企業適應環境變化、管理和規避風險的能力。而企業在短期經濟利益驅動下,忽視某些行為決策對企業未來發展產生的潛在風險,對企業面臨的風險不能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從而導致企業蒙受巨大損失。
(二)全面風險管理組織職能體系不夠完善
從我國企業對全面風險管理方面的現狀來看,組織職能體系不夠完善也是主要問題之一,在管理過程中,職能往往只存在一定的層面的上,即便是有相關的管理部門,其承擔風險的主體也不夠明確,在風險發生的時候,各個部門之間經常會出現推諉的情況,而不能夠對風險發生進行積極的應對工作。
(三)全面風險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健全
雖然經過近幾年企業對全面風險管理的逐步完善,企業的風險管理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框架和制度,但是對于大多數的企業來說,還存在著全面風險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健全的情況,沒有結合企業的自身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制度和流程,使企業的全面管理制度不存在具體的操作性。
(四)全面風險管理手段單一落后
在我國,大多數企業在全面風險管理工作方面,更多地是處于導入階段,而同時,也存在著一部分企業管理人員對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框架和概念還不夠熟悉,從而導致了無論風險辨識、風險評估,還是風險應對手段,都出現了相對單一的情況,局限于定性化,隨意性較強,缺乏科學有效的定量化工作。
三、企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原則和構建要求
(一)構建的原則
(1)全面管理的原則。
全面管理一是不僅僅集中于財務方面的風險,還有戰略風險、運營風險、法律風險等企業經營管理中面臨的各種風險,二是風險管理組織不只是風險管理部門,而是全員參與的,既包含公司股東會、董事會層面,也包括各個具體的業務部門。
(2)分層管理原則。
即將全面風險管理的決策、管理、操作職能分別賦予不同層次的企業組織管理機構,形成金字塔型的組織架構。全面風險管理的宏觀決策要統一,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等方面要集中,而對全面風險管理的操作層面要實行微觀分散化。
(3)風險管理關口前移原則。
將全面風險管理的日常監控職能直接設置到業務經營部門內,使風險管理更貼近業務端,這樣更利于及時發現風險、預警風險、控制風險,體現全面風險管理與業務運行不可分離的特征。
(4)定量化的原則。
在風險識別、評價、預警等方面,盡可能地定量化,減少定性。建立全面風險管理指標體系時,既要借鑒國內外企業的先進經驗,也要考慮企業自身當前的實際狀況,確保所設計的全面風險管理量化行之有效。
(二)構建的要求
(1)要與企業戰略目標相契合。
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目標是使風險管理成為企業文化的內在有機組成部分,其整體框架是建立在明確的企業監督框架和適當的人員責任分配基礎之上的,企業風險管理一定要和企業的戰略管理相結合,要在全企業范圍內明確企業風險管理目標和計劃,并將其與企業業務及業績目標結合起來。
(2)體系構建要立體覆蓋。
在橫向上,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要有“廣度”,要覆蓋到全面風險管理所有要素,即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件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對策、控制活動、信息和交流、監控;對于企業面臨的戰略風險、市場風險、經營管理風險、法律風險、操作風險等各類風險都要全面分析和評估,并制定應對策略和手段;在縱向上,要有“深度”,要貫穿于企業的各個層級,改變過去只在公司某一層面設置組織體系和職能的狀況,上至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層面,下到企業最基本業務單元(末級),都要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和職能。
(3)體系構建要過程化、動態化。
從風險管理的目標設定,到企業各類風險信息收集和辨識,對風險的分析和評價,風險過程的監控,再到對風險的應對策劃和手段,確定對各項風險的管理優先順序,執行風險管理基本流程來看,企業風險管理活動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企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要過程化、動態化。做到內控有明確的標準,業務有系統的流程,操作有詳細的手冊,過程有動態的監控,事后有嚴格的考核。
四、實施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全員的風險意識,樹立現代風險管理理念
風險意識是風險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對風險的`正確認識可以幫助企業得到良好的發展。因此,企業應該提高全員的風險意識,樹立現代的風險管理理念,把企業所而臨的風險和其所存在的機遇進行全而的考慮,通過對風險的充分認識,達到對風險的防范和化解,并且在此過程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價值和利潤,樹立正確的風險管理理念主要是讓企業的全體員工都能參與到風險的管理來,將風險的管理貫穿到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使每個層次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員都能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與風險管理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系,從而更好對風險進行管理。
(二)建立全而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明確全而風險管理責任框架
建立全而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明確全而風險管理責任框架也是企業全而風險管理實施的一項重要任務,管理組織系統主要包括對風險管理委員和風險管理小組的設立以及對風險管理部門職能的確立等等。只有將各個部門進行明確的劃分,在企業全而風險的管理,才能將具體工作落實到具體部門,將各個防線的運行充分的滲透到企業的各項業務和操作環的全過程,以此來確保企業全而風險管理工作的預定目標能夠順利實現。
(三)建立風險事件庫,收集風險管理初始信息
對風險事故的分析以及對風險管理信息的整理對企業實現全而風險管理也能夠發揮很重要的作用,企業可以針對國內外的一切企業所發生的戰略風險、財產風險以及市場風險等事例進行收集與整理,并且對這此事件進行初步的解析工作,對造成風險的原因、風險對企業的危害情況以及各個企業對事件的處理進行進行充分的分析,將這此事故給企業帶來的經驗與教訓進行整理,為企業開展全而風險管理工作提供依據,在未來的時間里,以便對其進行風險評估。
(四)構建全而的風險管理流程
企業在全而風險管理工作,應該構建全而的風險管理流程,其中主要包括對風險管理信息的收集;對重要風險管理制定解決方案以及對重大的風險和事件進行系統的評估幾個方面,只有將企業的全而風險管理流程進行系統的構建,才能保證在管理的過程有秩有序,使企業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
【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相關文章:
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意義和內容有哪些08-30
全面風險管理包括什么03-28
全面風險管理的8個要素03-17
全面風險管理的措施有哪些03-17
企業風險管理的意義03-30
企業風險管理案例03-19
淺談企業風險管理07-28
企業匯率風險管理12-07
企業風險管理如何定義12-21
企業風險管理的策略有哪些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