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患溝通技巧心得經驗分享
導語:醫患溝通是醫療安全的需要,也是醫療市場的需要。良好的醫患溝通可確保醫療質量安全,降低醫療糾紛,同時還可以保證醫院的經營管理,為醫院帶來最大化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醫患溝通技巧心得經驗分享,歡迎大家參考!
醫患溝通技巧心得經驗分享
一是以人性化服務為中心,尋找服務創新點。
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多元化發展醫療服務事業,醫療服務體制正面臨著一次革命性的變革。在更加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患者在就醫的時候不僅僅關注醫院的醫療水平,而且更加關注醫院的人性化服務。醫院除了拼技術、拼設備等硬實力外,不能忽視治理模式和服務水平等軟實力的競爭。如何將人性化理念融入醫療服務與醫院治理的全過程,改變以往“病人來醫院是看病,醫院對病人是只管治脖的陳舊觀念,樹立醫療對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脖的現代醫學模式,將是現代化醫院建設和治理的重要課題,值得認真思考、研究和探索。醫院應就如何尊重、理解、關懷病人等方面采取措施,尋求服務創新點,通過人性化服務不斷提高群眾對醫院的滿足度。
二是堅持社會效益準則,打造誠信醫院。
各級醫療機構要堅持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堅持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收費,嚴禁各種“開單費”;努力降低患者的醫藥費用,建立醫療費用陽光制度,認真做好收費咨詢工作,讓患者和家屬隨時查詢花費情況,讓患者放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患者就診過程中掛號時間長、交費
時間長、取藥時間長、看病時間短的“三長一短”現象;嚴格執行藥品集中招標制度,杜絕藥商在醫院帶錢促銷藥品的現象;實行醫患協議制度,嚴禁醫務人員收受“紅包”和接受“吃請”;聘請社會監督員,監督醫院的醫德醫風。
三是建立和完善醫患溝通制度,促進醫患溝通。
為加強醫患溝通,醫療機構要對醫患溝通從形式、渠道、內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進行規范治理,做到“一個要求、兩個技巧、三個把握、四個留意、五個避免、六種方式”。一個要求,就是醫務人員要有誠信,對病人或家屬要尊重,具有同情心和耐心;兩個技巧,就是多聽病人的詢問,多向病人介紹病情、治療效果、用藥和檢查目的,關心病人在就醫過程中的生活或不便;三個把握,就是及時把握病人的病情發展變化、醫療費用情況和病人的社會心理;四個留意,就是留意溝通對象的情緒、受教育程度和對溝通的感受、溝通對象對疾病的認知度和對溝通的期望值;五個避免,就是避免強求病人即時接受、避免使用刺激語言或詞語、避免使用病人不懂的醫學專業詞匯、避免強求改變病人觀點和避免壓抑病人情緒;六種方式,就是預防為主的針對性溝通、互換對象溝通、集體溝通、書面溝通、協調同意溝通和實物對照形象比喻溝通。通過全方位、多層次、多視角的`主體溝通,有效提高服務質量,及時化解醫患矛盾和糾紛,增強病人對醫院的信任度和對醫務人員的理解。醫院要通過建立和完善醫患溝通制度、投訴處理制度,及時受理和處理病人投訴,定期收集病人對醫院服務中的意見,及時改進。醫務人員要充分尊重和維護患者的知情權、選擇權,要體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難,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顧慮,努力讓患者獲得身心的健康。
四是提供精湛、優質的技術服務,讓患者放心。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再加上人類疾病譜的不斷發展變化,這就要求醫務人員不但要有好的服務態度,還要具有精湛的醫療技術,要不斷地運用現代科學的新知識、新成果、新方法、新技術,同人類的各種疾病作斗爭,用高新精湛的醫術解除患者的病痛。醫生對病人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真正為病人著想,誠心實意地為病人服務,把為病人解除痛苦視為終生最高追求。
醫患溝通技巧心得經驗分享
一、儀表、言談、行為規范
醫生在工作期間應該用一定的行為規范來約束自己,如:著裝得體,衣服潔凈,佩戴胸牌,女士飾物簡單,不宜濃妝,嚴禁穿拖鞋等不雅之行為;面對自己每天的工作應抱著熱忱的態度,而不應萎靡不振,給病人不信任的感覺;醫生的診室應該保持整潔、干凈,桌上的各類文書、紙張擺放有序,反之則會給病人留下此醫生辦事條理不清、很凌亂的印象;在跟病人交談時應吐詞清晰,語調親切,用語文明,傾聽認真,談吐高雅,熱情耐心等;在診室就坐應端莊大方,站立儀態高雅,行走穩健輕盈;病人來時有迎聲,走時有送聲,應該站立迎送,多使用禮貌用語如:“您好”、“請坐,請稍候!”、“請問您感覺哪兒不舒服?”、“我將為您做一下身體檢查,請您配合一下!”、“謝謝您的合作”、“祝您早日康復!”等等。在日常工作中應做到接診每一位病人時主動問候,微笑服務,愛心相助,應用規范的儀表、言談、行為來溝通。只有這樣才充分詮釋了醫院圖標中四個心形的意義:“熱心、愛心、真心、關心、”。
二、最初與病人接觸的神情
每個人在別人心目中總會有最初的第一印象,決定性的七秒鐘就是最初接觸的那一刻,可以讓認識你的人馬上做出反應。病人來醫院一般是帶著期盼的心理,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焦慮和不安的情緒,此時來到醫生面前最希望看到的是:醫生禮貌而適度的熱情迎接,自然輕松的真誠神情,而最忌醫生對病人的全身打量、表情淡漠或藐視的神情,此時應該多一些真誠的發自內心的關心和問候,對病人關注的神情,給病人一種真正被重視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讓病人在最初與你接觸的一瞬間對你產生信任感與好感。我們應該時刻想著:病人也是充滿感情的人物,對于初診的病人尤其應該注意這一點。當你知道這位病人的姓名后,你應該輕念他(她)的名字,因為對別人來說,他(她)的名字是任何語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聲音。記住對方的名字,并把它叫出來,等于給對方一個很巧妙的贊美。也許這個病人下次來醫院復診時,他就會很自然的找到你。因此,如果你要別人喜歡你,請記住這條規則:“牢記他人的'名字”。
三、積極的聆聽
曾經聽很多病人這樣抱怨過上醫院看病難:排隊要三小時,看病也就兩三分鐘,醫生會給你開一堆的化驗單,看完化驗就下診斷、讓你吃藥,可能看都不看你一眼,聽都不會聽你說完,最后出了醫院什么都不明白,我想這樣的事情大家應該不會感到陌生,普通的醫療就是這樣一種現狀,可能醫生還會說:“這是患者的挑剔,我們每天要看那么多的病人,哪有時間聽他們嘮叨呀?”確實我們有太多的臨床工作,相比之下病人的交流和溝通顯得那么的渺小和不重要,可是我們能否認溝通在臨床中的作用嗎?不能,病人首先也是人,是活生生的有感覺、有情緒、有心理反應的人,我們能簡單的將病和人一分為二嗎?盡量讓對方說話吧,他對自己的問題,了解得比你多。只有當你認真、耐心地聆聽完病人的訴說后,你才能更準確地判斷疾病的發展過程,才能做出更明確的診斷,積極耐心聆聽病人的訴說,對于病人心理上來說也是一種釋放和安慰。所以我們應該在日常的工作中除了是一名醫生外,也是一名耐心的聆聽者,在聆聽中正確引導病人去講出與疾病相關的重要的內容。
四、微笑是最好的語言
英國詩人雪萊曾經說:“微笑是仁愛的象征、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微笑是人際交往中的“潤滑劑”,是人們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建立感情的重要手段,在醫療服務和醫患溝通中是否需要微笑?答案是明確的,醫患關系是一種人際關系,而且是需要更多的關懷、更多溫馨的人際關系。
【醫患溝通技巧心得經驗分享】相關文章:
經驗交流:醫患溝通技巧11-13
醫患溝通的技巧03-04
醫患溝通技巧08-27
學習醫患溝通技巧11-13
醫患關系與溝通技巧12-27
醫患溝通的技巧大全03-30
醫患溝通技巧培訓01-04
常用的醫患溝通技巧01-25
醫患溝通的技巧有哪些03-28
醫患溝通的技巧(精選9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