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年管理理念的語錄大合集75條
"委"加上草蓋頭是"萎",人若如此會走向"萎靡"!以下是關于管理理念的語錄75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員工受激勵狀態,則是資本;員工不受激勵狀態,則是成本。
2、有凝聚力的團隊是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坦誠相待,當然團隊也要經常敲打,經常鼓勵。
3、大學生們若是為了逃避就業之難而選擇了去創業,那倒不如去選擇一份無薪或低薪的工作,因為相對創業來說,就業要容易得多了。擇業之苦都經受不起,又何談能承受得了創業路上的酸甜苦辣咸。
4、對于企業長期發展而言,戰略管理絕非小事。做事之前沒有合理的戰略規劃,企業就這么盲目的前進,當遇到問題時,只會是手忙腳亂,手足無措。
5、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你不能僅僅將自己定位在一個管理角色的層面上,你應該是一個團隊的核心,是一名讓所有人都信服的領導者。而要做到這些,你就千萬不能吝嗇你對員工的關懷與獎賞。因為在一個企業當中,任何一個管理者都不能只將眼光放在員工的工作上,而應該將眼光盯在員工和企業的長遠發展上。管理者的關懷與獎賞會讓員工獲得一種認同感,而這種認同感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使得他們能夠將工作做好,從而有效減少工作中的各種失誤。
6、管理者應該對新人寬容一些;新員工剛來,對一切都不太熟悉,犯錯在所難免。對新人要多一些耐心,多一點寬容,只要不是很大的問題,我們都可以寬容對待,但是絕對不能縱容,理清事情原委后幫助新人分析原因,讓新人不斷提高對于做正確的事的要求。不要出現一點失誤就輕易說新人不行。當新人未能按照要求掌握技能的時候,管理者應該先自我檢討一下教導的方式有無問題,改進方法后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導和培訓。
7、回去老是跑些地方,所以飯局總是免不了的。和往常不同的是,不是和朋友小聚,而是參觀一個地方,難免客氣一下。那些吃飯的人,基本都是些成功人士。作為20多歲的年輕人,聽聽他們的創業過程,以及那些為人處事方面的事情,還是比較好的。畢竟不是隨便哪都能學到的。他們愿意和我說,我也愿意聽他們說。為了氣氛,平時不怎么喝酒的我,一次次端起酒杯,舉向那些大哥,大姐們。一個字,喝。
8、其實事物的發展總有規律可循的。管是什么事情,只要對將來的趨勢進行準確的預測,同時做出應對的準備,那么就可以獲得成功或者規避危險的發生。策中管理者的預見性要經得起檢測,否則決策方案就不能成功。測時一定不要一廂情愿或者隨心所欲,這樣做只會給決策帶來不利。理者還要注意預測時段的長短因素變化,這樣才可免受失敗。策者收集的材料有限,預測不準確,也會導致決策失敗。以管理者要做好預測工作,更好地服務于決策。
9、平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么糟。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10、斬斷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贏得出路。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一種斬斷自己退路的勇氣。為身后有退路,我們就會心存僥幸與安逸,前行的腳步也會放慢;如果身后無退路,我們才能集中全部精力,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為自己贏得出路。
11、小公司,生存第一,發展第二;首先要保證自己能夠生存下來,有生存下來的資本,而不是如同大企業一樣,一天到晚在談論加強內部管理、強化組織架構等。
12、突破常規,創造機遇;創新精神是一種勇于拋棄舊思想舊事物、創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具體來說,它是指具有能夠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觀點的思維能力和進行發明創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氣和智慧。
13、犯錯是創業過程的必經之路,最重要的是要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跌倒之后馬上爬起來。業過程中人們總難免犯錯,因此創業者必須付諸全部毅力、動力以及決心。
14、我創業的時候,我的同事可能流過淚,我的朋友可能流過淚,但我沒有,因為流淚沒有什么用,創業者沒有退路,最大接觸社會的時間不到5年不要創業,除非有稍縱即逝的機遇。
15、管理者必須掌握最后的決定權,否則,公司將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面。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沒有擁有實權的管理者,公司就會迷失發展的方向。
16、很多管理者都認為溝通是在績效管理的反饋階段才使用的手段,其實績效溝通恰恰正是績效管理的核心,是績效管理過程中耗時最長、最關鍵、對工作開展最有促進作用、最能產生效果的環節。所以,良好的績效溝通能夠及時排除目標完成過程中的障礙,最大限度地提高績效。
17、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要對多元文化背景的人進行管理,就要有一雙洞察世事的雙眼,以邏輯思維來分析、推理、判斷。理者要清楚下屬的需求,搞好內部員工的管理工作,使每一個員工都能發揮個人的才能,這樣員工的工作效率才會提高。然,很多事物都有其獨特與固定的規律,如果管理者經驗豐富的話,是能洞察出真相與本質,做出最合理與最優的決策的。
18、管得好的人往往都是管得少的人;很多的企業管理者都是從普通員工一步一步地晉升到管理層的。對于這樣的管理者,他們總是找不到自己認為最能勝任的員工,因為在他們眼里,他們的下屬越來越無能。其實,企業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無可替代的,不要以為你自己能夠替代所有人完成任務,事實上,每一個人都能夠完成自己的任務,關鍵是你給了他們多少權力。
19、我不知道自己畢業后要從事什么工作。我一直躲在學生夢里不愿意清醒。其間,我也偷偷嘗試過創業,但都是以失敗告終,甚至后面好幾年我都認為自己不是做生意的那塊料。
20、創業都是不需要聽好話的,創業者需要聽真話,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講真話,最難的也是講真話。
21、創業伊始,常犯的錯誤就是創業者無法清晰、簡潔地表達想法。必須能夠使投資者、合作伙伴與潛在的雇員投資入股,因此先要準備好簡短的演講辭,即使在電梯間偶遇一位重要潛在投資者時也能清晰表達出創業想法。以嘗試使用微博語體,將你的想法精煉為140個詞,然后再擴展到最多500個詞。
22、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雖然有"智圣"之稱,但他卻也為自己不懂授權于人而付出了代價。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和托孤之重,諸葛亮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態度來工作,真正做到了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如此高強度的工作很快擊垮了他的身體,導致他[xx]歲就撒手人寰,給世人留下了無盡的遺憾。更糟糕的是,由于很多工作都是諸葛亮一手把控,導致他去世之后蜀國無可用之人才,所以很快就覆滅了。
23、如果創業企業由多人共同所有與經營,則創業者不妨以合伙制作為企業的組織形式。伙制包括兩大類:普通合伙制與有限合伙制。普通合伙制企業中,合伙人負責公司的管理并承擔企業的債務與其他義務。有限合伙制企業中既包括普通合伙人也包括有限合伙人。
24、有膽識的管理者就要有魄力。膽識的管理者在需要力排眾議時不會瞻前顧后;有膽識的管理者在應該果斷處置時不會優柔寡斷;有膽識的管理者在發現大好機遇時不會猶豫不決;有膽識的管理者在決策投資時有孤注一擲、不怕失敗的氣魄。以,管理者在遇到機會時要當機立斷,不可拖延。
25、英國詩人濟慈說:"每個人都有缺點,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個人都能被切割搗碎。"領導尚有失誤之時,更何況是下屬,每個人都有缺點,犯錯也是不可避免之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身為管理者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寬容大度之心去包容下屬的缺點和錯誤。
26、賞罰并沒有錯,這是公司實現既定目標的手段。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想要做到這一點,那么就必須注重建立公平公正的賞罰制度。理者賞罰要分明,該賞的一定要賞,該罰的絕不姑息。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是為了讓下屬明白自己的錯誤,以后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所以,管理者千萬不可以為罰而罰。
27、作為一個管理者,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勇于革新,才能采用新的管理方式,研發新的技術,生產新的產品,這樣他的企業才有生機,才有發展壯大的可能。一個管理者一直保持守舊的觀念,那么他就會成為這個時代里落伍的一族,他的企業就只會止步不前,貽誤發展良機,被社會所淘汰。
28、完善公司制度的;在執行一項制度時,如果受到阻礙,不要只認為是員工的問題,也不能只考慮是不是監管的力度不夠,而要從制度本身出發,思考是不是制度的問題,從而及時修改。
29、績效的指導需要溝通;在績效管理開始執行后,管理者要細心觀察員工的一舉一動,根據下屬的表現,判斷所有步驟是否按照計劃有序實施,圍繞著下屬的工作態度、操作方法、操作流程與績效標準等方面進行溝通指導,如果發現偏差,及時糾正下屬的錯誤;如果沒有偏差,可以適當鼓勵員工的優異表現,以增強其自信心。鼓勵員工遇到困難時主動向部門負責人匯報情況,尋求幫助,績效管理才能持續有效地運行下去。
30、要想從失敗中走出來,就要將消極的心態轉化為積極的心態。因此,管理者應該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人生態度,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人生,面對每一次失敗,要懂得總結經驗和教訓,以免再犯同樣的錯,不要用消極的心態讓自己沉浸在失敗中,只有擁有積極心態的人才能走向成功。
31、管理者在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問題,有時員工的工作熱情會受到影響,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管理者以身作則來帶動員工,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很多現實案例告訴大家,管理者要以身作則,感染和影響自己的員工,這種行為就是一種無聲的命令,對公司的員工也是一種極大的激勵。
32、只有下一項任務也來了你才?算"忙"!
33、聽說過"不平哲學"嗎?積極的憤憤不平是進步的前兆!消極的憤憤不平是退步的征兆!
34、給下屬"更高的目標"。只要多說、"你一定做得到!"
35、"悠哉悠哉部長"很親近?"嚴格的部長"沒人情?哪個是"真正的和藹"?
36、用"生產技術"的思維方式打破自己所謂的"性格問題"、"能力界限"的"障礙"!
37、一個人或一個團隊,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優勢上,就會產生積極的心態;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劣勢上,就會產生消極的心態。我們應該把焦點集中在自己的優勢上。
38、一個團隊必須是優勢互補的,領導必須有權威,有目標,能力差點沒有關系。下屬必須有能力,以實現優勢互補,目標統一,使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效用。當然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所長的同時,也必須容忍人之所短并學會放權。
39、末位淘汰在法律層面上那是不被認可的,因為按照排序法肯定會存在最后一名,但是這最后一名是否就意味著不能勝任是存疑的,有時可能一個團隊的最后一名的能力比其他團隊的前幾名還要強,那么此時淘汰就存在不合理性。
40、企業能否走遠,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團隊中容不容得下多元化的聲音。如果整個團隊,在任何時間對任何問題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很抱歉的告訴你,這很難說得上是一個好團隊。大家都說好,恐怕真沒戲。我們要尊重、重視不同的聲音。多元的聲音在一起經過碰撞后轉化成一致的行動,是企業的競爭力所在。
41、人開始時往往為夢想而忙,后來卻因忙碌失去夢想。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學會用真誠的簡單,對付虛偽的復雜。一個人思慮太多,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效應;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效應。
42、如果大家都把各自的部分做完了,而你卻還在沒有做完,那么做得快的別人會開始做你的那部分題目。慢慢地,大家會發現你的工作量完全可以由另外人來代替,整個團隊中可以不需要你,這個時候,沒有人從你這里得到試卷的答案,也沒有人會給你他們的答案——–很不幸,你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
43、管理要人性化。管理者必須言傳身教,身體力行,說到不如做到,帶兵帶心。無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就是要更加人性化,以人為本,發揮人的能動性,最大限度地解放生產力。
44、工作精神。猶太人曾經如此歌頌工作精神:"工作是寶貴的,上帝創造的物種不計其數,他卻只將工作賦予了人類。"
45、企業文化是自然而然的。企業文化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歷史積淀過程.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習慣,是由習慣而形成的一種自然;絕不是寫在墻上的口號,更不是一些文體活動;自然而然的素養表現,那才是文化。凝結在企業所生產的產品里,體現在企業承擔的責任中。文化需要認知、認同、認真,絕非口是心非,是不可戰勝的力量。
46、依靠田隊、盤點一下公司的盈虧,從數據看問題,分析經營管理過程的差錯,就會明白許多事情的發牛都是在過程之中。非常真切地感到,解決問題依靠的不是能人或某一個強人,而是要依靠團隊,需要協作,在每一個細分的流程里把握,使每一環節的管理者作業者都負起責任來。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有救,才能有發展!
47、團隊配合。團隊中相互配合,就是隨時做好準備為自己的伙伴提供支持與幫助;為上司補臺補過,并有善意的提醒。為同事提供必要的幫扶,溫暖的援手會使伙伴感激一生。為下級提供嘗試的機會,艱難時的一句鼓勵會使伙伴不損失勇氣。我們是一個團隊,就必須把精神凝聚,為團隊的成功做好一切準備,伙伴好才是我真的好。
48、團隊需要領袖,需要協作。素質是什么?它是為人做事過程的具體行為,不光是說得漂亮,更要干得扎實。不只是個人,更應是群體、團體、團隊。從一條龍到一條蟲的劣根,就是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團隊需要領袖,更要團結協作,保持必勝的信念,則無所不勝,無所不成,這就是素質的力量,我相信是這樣。
49、經理人員不是技術人員,他們是鼓舞士氣的人。經理人應該有自己的道德感和信仰,否則,他們就成了服務于組織機構的沒有理想的人,他們自己和組織機構都將失去創造動力,最終會被淘汰(英國管理哲學之父,查爾斯·漢迪)。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強調經理人的職業化,必須加大力度培養和教導經理人團隊的原因。
50、人才的突破。考量一家企業有沒有競爭力并非是考量行業如何,我贊同那句經典的話:沒有不好的行業,只有做不好行業的人。從人的角度看有沒有超越企業需求的團隊。一個老板把自己看成是公司里最聰明的人,那么這家企業就有點危險了,至少不會實現人才的突破。領導人要敢于用和自己不一樣的人,要敢于用比自己強的人。
51、融人大海。摩西曾經問信徒:給你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信徒們沒有回笞上來。摩西說:融人大海。這個故事說明r團隊之于我們個人是多么的重要!保持團隊士氣,就必須把握團隊的溫度,掌握穩定的過程,明白我們正在干什么,相互尊重,團隊一家親。在團隊里發揮自己的作用,我們不需要明星,我們需要真正的團隊。
52、對結果負責。管理者必須為結果負責,如果管理者不能為結果負責就不是簡單的失職,是瀆職、犯錯或者犯罪。當組織將相關的職權賦予你,同時就是將相關的責任授予你。不能只是拿著管理者的俸祿,享受榮華富貴,而不為上級和被管理者負責,有T問題,要么責怪上級,要么批評下級,卻極少做自我檢討,擔當起責任。
53、對問題的敏感。對問題的敏感是一個管理者的基本素質,或者潛在的意識,甚至是一種本能。問題只要存在,就具有其客觀性,需要我們有一個客觀的認知,深刻的分析。同時,快速反應,積極應對,啟動預案,給予解決。令人遺憾的是,相當多的管理者由于怕擔責任,熟視無睹,一推二拖,小問題變成了大問題,以至于不可收拾。
54、管理者要學會抓主螫矛盾。管理者就是要學會抓主要矛盾,解決主要問題,打破制約瓶頸,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在服務客戶企業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我們々業的技能,協助企業管理者,分析環境,梳理問題,判斷資源的運用狀況,協同作業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這既是我們的事業,也是我們的責任,更是管理者的價值體現。
55、經理人的一個最為基本的能力就是負起責任。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對什么負責,明白自己的工作任務,以及所要達成的目標。我們需要的是為使命和目標而工作的人,而不是為時間而工作的人。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一個時空里,天時、地利、人和,價值的體現就是對于責任的擔負,否則,就是一個不值得稱道的人。
56、取舍。人到中年萬事忙,有這事那事,甚至一些閑事、淡事、毫不相干的事。職場人需要把握的不是面面俱到,瞎忙、空忙,忙得沒有生產力,以至于耽誤工作,重要的事情不能完成,沒有辦法保證結果。所以,取舍二字體現的是一個的價值觀和道德水準,選擇大于努力,選擇也是生產力。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那又何必呢?
57、經濟學家談到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時,無一例外地會歸因于投資與出口的拉動。其實比這兩大因素更加重要的是體制改革與創新所帶來的巨大活力。從東部沿海到中西部,就業、稅收等重要指標中,國有與民營的比例關系能充分折射出體制創新對發展的根本性作用。"國進民退"之后,發展的活力還夠嗎?
58、從開發區發展看,西部與東部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西部人看到的多是區位、政策、資金等方面的差距,東部人看到的是觀念、服務和綜合發展環境的差距。實際上,西部現在的條件并不比當年的東部差,但官員的理念、政府對企業的服務態度和能力、廉潔行政水平等都需要大力度改善。機會很好,關鍵還得靠自己。
59、做企業、談合作、下訂單需要的是高度理性,這樣才能做到算清賬、知盈虧,心中有數、進退有據。交朋友、談戀愛、結夫妻、過日子需要富有激情,這樣才能做到不計較、知冷暖,心中有愛、親親密密。下午一哥們老板埋怨說自己重友情、講義氣,為沒談成與我們的合作感到憋屈,但與我交談后若有所悟,歡喜而去。
60、菲利普·科特勒先生亦稱之為"水平營銷"。即同一產品在水平方向開發不同的功能,滿足不同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擴大市場的容量。如普通玩具到智力玩具,智力玩具到語言玩具、數字玩具、音樂玩具、運動玩具、建筑玩具等等。橫向營銷比縱向營銷具有更大的衍生力,對營銷者和創業者更具吸引力。
61、企業文化建設應注重個性化。文化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事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是團隊建設的巨大黏合劑。企業所在的專業領域不同,客戶和消費群體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所處環境不同,文化必然不同。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哲學思想、個性魅力,沒有個性就沒有文化、沒有氣質。在塑造文化的時候切忌趨同。
62、人要做事,事在人為,以人為本,管理之本。愛人,懂人,關懷人,引導人,培養人,使用人,知人善任,培養中使用,使用中培養,是為大恩。公正,廉潔,高標準,嚴要求,以身作則,以理服人,依章管人,依法治人,不張自明,不厲自威。恩威并行,下屬必不失其敬亦不失其畏,敬畏平衡。
63、管理工作,重在安排,貴在落實。抓工作落實,關鍵是明確責任人。明確一個人是落實,明確兩個人就可能落空。需要多個人共同完成的工作,一定要明確第一責任人、完成時限和各人分工。凡明確責任人的工作,就必須要有對結果的檢查、考核和評價。有始無終或虎頭蛇尾,不但導致不落實,還讓有令不行常態化。
64、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在創造事業、就業和財富的同時,還應該一造更高的人性、人格、尊嚴、文化、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承當’偉大的社會、歷史責任和使命,為國家和民族作出更大貢獻!
65、管理的演變:變統治為團結,變指揮為說服,變領導為引導!
66、現在的企業,依仗的是土地增值賺錢,誰還去創新和創造。但做全球生意的中國企業,現在不創新,不技術變革,就沒有未來!中小企業就此缺乏發展動力和源泉!
67、有的人很矛盾,給他能人帶,他說這個人問題太多,給他蠢才帶,他說這些人太笨了,給他小人帶,他直接被小人帶溝里去了,給他怪才帶,他說這種人不是怪才,是才怪!我看這種人可以不做管理,去學東陽木雕,自己雕幾個稱心如意的帶帶!
68、你在鉆研價格,別人也在鉆研價格,你的努力被抵消了,甚至還會引起價格戰,當你在鉆研顧客購物的體驗感 ,別人就沒辦法追你了。所以,注重店鋪里給顧客帶來的體驗感吧。
69、做陳列,要有一顆追求極致的心。
70、企業家的智慧,就是把企業的目標轉換成員工的目標,讓員工覺得自己是在為自己奮斗。
71、作為領導者,必須擁有表達清楚、準確的自信,確信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理解事業的目標。
72、一等同事互相尊重,各盡其能;二等同事合作無間,互補互信;三等同事孤僻獨行,自以為是;四等同事興風作浪,盡壞好事。
73、只有不斷創新的企業,才是能夠持續發展的企業。
74、領導者威信樹立的關鍵在于律己,只有先律己才能更好地律人。
75、發現下屬的長處可貴,將下屬使用到他的長處上更可貴。
【管理理念的語錄75條】相關文章:
精選管理理念的語錄79句12-18
精選管理理念的語錄48句12-18
精選管理理念的語錄100條12-26
管理理念的語錄39句12-25
精選管理理念的語錄46句12-29
管理理念的語錄36句12-30
管理理念的語錄68句12-23
精選管理理念的語錄46條12-24
管理理念的語錄40條12-22
精選管理理念的語錄35條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