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應急救援物資管理制度
現如今,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你所接觸過的制度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應急救援物資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應急救援物資管理制度1
1、目的
為進一步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加強對應急物資的管理,提高物資統一調配和保障能力,為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安全事故提供重要保障,依據《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關于加強重點生產經營單位應急物資儲備的指導意見》、《北京市工業制造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評審通用標準》等相關規定,特制訂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北京三元種業飼料分公司各部門所有應急救援物資的管理。
3、責任部門
3.1公司綜合部負責應急救援物資的統一采購、儲備和發放。
3.2各部門定期對本部門應急救援物資的配備情況進行檢查,確保應急救援物資齊全、有效。
4、應急救援物資的.管理
4.1公司根據各部門的實際應急需要,統一配置救護器材、消防設備、個人防護用品等應急救援物資(見附件1《應急救援物資臺賬》)。
4.2應急物資的采購
各部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提前10天提出應急物資采購計劃,并報請部門負責人和公司總經理審查批準后,統一報綜合部采購
4.2應急物資的配備
各部門負責人是應急物資儲備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確保物資儲備種類、數量與本部門的發展相適應,能夠滿足突發事件時應急救援的需求。
4.4應急物資的保管
應急物資的保管由各部門明確具體管理人員,應急物資做到分類存放,建立臺賬,動態更新。
4.5應急物資的保養和維護
各部門對應急物資每月保養、維護一次,并做好記錄,發現應急物資損壞、破損以及功能達不到要求的,要及時進行更換,確保應急物資種類、數量滿足應急救災的需要。
4.6應急物資的更新和補充
因損壞、過期等原因,管理人員應提出應急物資補充意見,報綜合部及時更新、補充。
5、本制度由綜合部負責解釋,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應急救援物資管理制度2
1、在礦調度室的領導下、在計劃、供應部門的指導下,負責做好應急救援物資的供應和管理工作。
2、以高度的責任心,及時準確的完成收發保管任務。對入庫的物資要嚴格驗收,防止不合格產品入庫。
3、對入庫物資要準確及時發放,保x不發生差錯,堅持執行先進先出、易損先發的原則,對常用物資要周轉使用,及時補充。
4、對在庫物資加強維護保養,保持物資的完好狀態。
5、熟練掌握應急救援所需的'各種材料,按時制定各種材料的維護與使用計劃。
6、掌握和了解各種材料的性能、規格和用途,合理使用各種原物資,保x應急救援物資的正常供應。
7、及時掌握各種物資在使用中的情況,大力開展修舊利廢、回收復用廢舊材料,嚴禁浪費、堵塞漏洞。
8、庫房材料、備件要堆放整齊,帳目準確,并有進出庫存帳。
9、月末要清點庫房、檢查材料的使用情況,做到材料領取、使用、管理科學化。
應急救援物資管理制度3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X組員:生產負責人安全員各工長技術員質檢員值勤人員值班電話:
(2)物體打擊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物體
打擊事故的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機關每年進行一次防物體
打擊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介,必要時對“應急響應”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1)X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擔架、跌打損傷品、包扎紗布。
(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
二、應急響應
1、防物體打擊事故發生,項目部成立義務小組,由項目經X理擔任組長,生產負責人及安全員,各工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和處理,外包隊管理人員及后勤人員,協助項目經理做相關輔助工作。
2、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市場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120”,搶救電話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項目經理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現場搶救,應立即停止在事故現場發生部位進行的裝卸作業,現場管理人員應指揮作業設備改換地點,對事故中造成翻車、掩埋挖掘設備和人員傷亡的,現場管理人員應立即組織實施搶救,并同時報告現場總指揮。工長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清理土方和雜物,如有人員被埋,應首先按部位進行搶救人員,其他組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讓外包隊負責人員監護邊坡狀況,及時清理邊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發生。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水、電工長協助送外搶救工作,門衛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地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3、事故后處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應急救援物資管理制度4
應急物資是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和處置的重要物質支撐。為全面加強我鎮應急物資儲備工作,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物資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我鎮突發事件應急物資儲備體系,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維護穩定原則。應急物資儲備以保障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維護穩定為宗旨。通過建立健全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物資保障機制,確保突發事件發生后應急物資準備充足,及時到位,有效地保護和搶救人的生命,最大限度地減少生命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
(二)統籌協調、相互調劑原則。我鎮應急物資儲備工作在鎮應急辦的領導下,逐步形成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管理科學、運行高效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當突發事件發生時,統一調配,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節約資金。
應急物資儲備要緊密結合我鎮實際,確定物資儲備的.種類,先急后緩,保重點。
(三)明確責任、各負其責原則。
二、組織領導
成立鎮應急領導機構負責應急物資儲備制度。成員為應急領導機構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應急辦,主要職責為:完善應急物資儲備的品種、數量、金額。協同相關職能辦核定實施應急物資儲備各項費用開支。檢查應急物資儲備情況。管理全鎮應急物資儲備信息,掌握應急物資狀況,及時、準確為領導小組提供應急物資儲備動態。
三、儲備種類及任務
應急儲備物資包括應急期間需要的處置突發事件的應急物資、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用于救濟的基本生活物資及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物資三大類。
四、儲備所需資金
應急物資(搶險救災物資及裝備器材)
應急物資主要是指搶險救災物資及裝備器材,主要采取統一采購、統一儲備的形式,其所需資金在由鎮財政負責安排。
五、儲備物資的管理
(一)日常管理
應急物資、基本生活物資的日常管理由鎮應急辦進行管理
(二)數據管理
X由鎮應急辦會同各相關職能部門將全鎮應急物資、基本生活物資及應急物資建立臺帳,動態更新,以便鎮應急辦在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時及時、準確調用各類物資、設備。
(三)調度管理
應急物資調用根據“先近后遠,滿足急需,先主后次”的原則進行。一般情況下,由各職能部門自行制定調用制度。發生需調用多個職能部門儲備的應急物資,或需要由鎮應急辦統一處置并動用的應急事項時,由鎮應急辦提出調用需求。
(四)征用管理
在應急儲備物資不足的緊急情況下,可實行“先征用、后結算”的辦法。應急物資使用后,由鎮應急物資儲備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落實結算資金。
應急救援物資管理制度5
為切實管理好中心救災防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物資庫房,確保應急物資安全存放,保x救災防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一、庫房存放物資為救災防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物資,包括個人防護用品、生活用品、應急處置用品、應急x品、診療用品、照明用品和個案調查表等。其他物資不得存放。
二、庫房應保持通風、干燥、衛生、無鼠害,并配備滅火設施。做到[三不"即不丟失、不失火、不霉變。
三、應急物資調撥程序
㈠正常情況下:
⑴提出申請;
⑵由分管領導審批;
⑶管理人員發貨。
㈡緊急情況下,經領導同意,可先調應急物資,再補申請。
四、應急物資是本著[寧可備而無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原則儲備的。根據物資存放的時限和條件,原則上每年更新一次,如遇災情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物資使用完后要及時更新,以確保救災防病和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需要。
五、管理人員負責對應急物資進行統一登記造冊,準確記錄物資的調入和調出,防止資產流失。
六、嚴禁私自倒賣、借出、使用應急物資。如確需借用的.,需經中心領導同意,辦理相關手續后方可借用,并限期歸還。無法歸還的,按物資調入價格加2%手續費,由借用人結算。
七、管理人員需定期檢查庫房的通風、防火、防盜、防潮設施,確保物資的完好率。
應急救援物資管理制度6
1目的:為保障應急救援裝備、物品、藥品處于良好狀態,為發生突發事故救援時提供物質保障,制定本制度。
2范圍:應急救援裝備為消防器材和設施、標識或圖標、呼吸器、防毒面具等。物資包括搶險時所需的物品。藥品包括因中毒或灼傷等治療時所需的藥品。
3職責:
3.1安全環保部負責消防設施和器材、防毒面具、呼吸器、標識和圖標等的日常管理。
3.2行政部負責藥品的日常監督管理。衛生室為具體負責單位。
4檢查與維護管理
4.1管理要求
4.1.1非火災或事故下,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準使用、試用和玩耍消防器材、消防設施和安全標示、物資。特殊情況(非事故)確需使用時,需經安全環保部門許可。藥品類必須保證在有效期內,并定期更換。
4.1.2嚴禁占用消防通道,堵塞安全出口;嚴禁圈占、堵塞消火栓、滅火器等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保證通道出口暢通,消防器材處于隨時可用狀態。
4.1.3嚴禁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和器材,對破壞消防設施、器材和標示的行為予以嚴肅處理,造成嚴重后果的送交公安部門處理,并號召全體員工檢舉破壞消防器材、設施和標示的行為。
4.1.4按有關規范配備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按照治療要求合理配備應急藥品。
4.1.5由安全環保部對消防器材和設施、防毒面具等的使用情況進行定期巡檢,按照消防器材和設施的性能要求,每月或每年進行一次檢查,對達不到標準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及時更換或維修。
4.2維護管理:
4.2.1日常檢查
1)設備或設施、防護器材的每日應檢查由所在崗位執行,工段長為直接責任人,所在車間主任為主要負責人。檢查器材或設備特別是氣體泄漏報警儀的功能是否正常。如發現不正常,應在日登記表中記錄并及時處理。
2)電工定期對備用電源進行1—2次充放電試驗,1—3次主電源和備用電源自動轉換試驗,檢查其功能是否正常。看是否自動轉換,再檢查一下備用電源是否正常充電。
3)儀表組每周要對消防通信設備的檢查,應進行控制室與所設置的'所有電話通話試驗,電話插孔通話試驗,通話應暢通,語音應清楚。
4)安全環保部每周檢查備品備件、專用工具等是否齊備,并處于安全無損和適當保護狀態。
4.2.2報警儀年度檢查試驗
每年對報警系統的功能應作全面檢查試驗,并填寫年檢登記表。
4.2.3消火栓系統定期檢查
消火栓箱應經常保持清潔、干燥,防止銹蝕、碰傷和其它損壞。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維修。檢查要求為
1)消火栓和消防卷盤供水閘閥不應有滲漏現象。
2)消防水槍、水帶、消防卷盤及全部附件應齊全良好,卷盤轉動靈活。
3)消火栓箱及箱內配裝的消防部件的外觀無破損、涂層無脫落,箱門玻璃完好無缺。
4)消火栓、供水閥門及消防卷盤等所有轉動部位應定期加注潤滑油。
4.2.4滅火器材的定期檢查
每周應對滅火器進行檢查,確保其始終處于完好狀態
4.2.4.1外觀檢查
1)檢查滅火器鉛封是否完好。滅火器已經開啟后即使噴出不多,也必須按規定要求在充裝。充裝后應作密封試驗并牢固鉛封
2)檢查壓力表指針是否在綠色區域,如指針在紅色區域,應查明原因,檢修后重新灌裝
3)檢查可見部位反腐層的完好程度,輕度脫落的應及時補好,明顯腐蝕的應送消防專業維修部門進行耐壓試驗,合格者再進行反腐處理
4)檢查滅火器可見零件是否完整;有無變形、松動、銹蝕(如壓桿)和損壞,裝配是否合理
5)檢查噴嘴是否通暢,如有堵塞應及時疏通
4.2.4.2定期檢查
1)每半年應對滅火器的重量和壓力進行一次徹底檢查,并應及時充填
2)對干粉滅火器每年檢查一次出粉管、進氣管、噴管、噴嘴和噴槍等部分有無干粉堵塞,出粉管防潮堵、膜是否破裂。筒體內干粉是否結塊。
3)滅火器應進行水壓試驗,一般5年一次。化學泡沫滅火器充裝滅火劑兩年后,每年一次。加壓試驗合格方可繼續使用,并標注檢查日期
4)檢查滅火器放置環境及放置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滅火器的保護措施是否正常。
4.2.5防護器材的定期檢查
防毒面具及濾毒罐應經常保持清潔、干燥,防止銹蝕、剮傷和其它損壞。每半月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維修。檢查要求為
1)防毒面具有無破碎及剮傷,看是否老化。
2)檢查濾毒罐體有無銹蝕,是否失效。
3)對空氣呼吸器的檢查,應檢查壓力表指示是否在規定范圍內,。
4)任一項不合格,都應盡快更換。
【應急救援物資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應急救援裝備物資管理制度01-26
消防救援物資管理制度11-05
應急救援管理制度06-02
消防救援物資管理制度11篇02-26
消防救援物資管理制度13篇11-05
應急物資管理制度08-31
消防應急物資的管理制度06-13
【薦】應急物資管理制度05-26
應急救援預案和應急體系管理制度05-13
應急救援裝備管理制度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