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分析
[摘 要]圖書館是知識交流的平臺,是知識創新的階梯,是知識儲備的資源,它伴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全過程,因此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人類進步程度,具體說全世界所有大學和科研機構都有圖書館,人類生活離不開圖書館,人類上天更離不開圖書館。但目前人們往往注意電腦網絡的多了,圖書館在人們心目中有些淡化,感覺可有可無,這就亟需提升人們對圖書館的需求意識,提升圖書館工作者對圖書館的管理意識,那么現代圖書館如何管理是擺在圖書館工作人員面前的新課題,本文謹從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必要性談一點個人見解。
[關鍵詞]圖書館;知識;管理
一、知識經濟需要圖書館同步發展,跟上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機遇與挑戰并存,這是因為:
1、人類已經步入一個以知識(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生產、分配,使用(消費)為重要因素的經濟時代。在這種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知識將取代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機器等成為生產力的最重要因素。“知識就是資本,知識就是財富”是這個時代的新理念。于是,人們對知識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各種機構也越來越注意其知識資本的開發、積累與利用。但是,人們怎樣才能更有效地獲取所需的知識?各種機構怎樣才能更快地擴大其知識資本?于是,人們自然就想到了圖書館,希望在圖書館找到他們所需的知識,或者希望圖書館為他們提供所需的知識。但是,圖書館或圖書館員能否做到名符其實呢?這是圖書館面臨的嚴峻挑戰。盡管有了潛在的市場需求,如果圖書館仍是因循守舊,固步自封,而不能打破傳統的管理思維,引入新的管理理念,那么圖書館就會錯過發展的良機,甚至被市場所淘汰。知識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可以為圖書館管理提供全新的觀念、理論、方法和途徑。把知識管理引入圖書館管理,必將大大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2、知識經濟需要圖書館網絡化、信息化。過去長期以來,圖書館往往利用不完全競爭的信息市場,依賴本身擁有的信息資源、設備與場地,為某區域或某類型用戶提供以流通、閱覽為主的低層次信息服務,以謀求本身的專業地位與活動領域。然而,在網絡化信息化時代,信息過剩已經代替信息匱乏成為信息檢索面臨的新挑戰,圖書館長期形成的壟斷性服務及其優勢正在逐漸喪失,面臨著強烈的市場競爭。這種情況下圖書館就必須引入知識管理,作為知識管理第一次將信息和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兩者都是知識的載體)共同作為管理關注的對象,并且特別關注擁有創新能力的人。通過對圖書館員工的智力知識資源進行深層次開發與利用,可以保障圖書館在網絡化、信息化環境中為用戶提供高層次的信息服務和獲得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
二、知識經濟不斷需要創新圖書館管理理論
作為―門科學的圖書館管理學科是在吸收借鑒管理學理論與方法,并不斷總結管理實踐經驗基礎上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早在20世紀30年代,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被引進和應用于圖書館工作中,它幫助圖書館在經費管理、時間管理、標難化管理等方面擺脫了經驗管理的框架,采用了科學管理的方法,探索改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的途徑。后來,系統理淪的引進與應用,促進了圖書館管理思想在系統化、理論化方面的發展和圖書館管理學的確立。爾后,質量管理、定量管型、目標管理、激勵管理、權變管理、集成管理、全面質量管理、信息資源管理、人本管理、項目管理、戰略管理等多種管理理論與方法被推廣與應用于圖書館管理實踐,從而使現代圖書館管理理論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盡管圖書館長期以來―直在進行信息(知識)組織工作,但是,由于圖書館員過度強調專業自主的特性,忽視了對本身專業知識及工作經驗的管理。如何針對圖書館內散布于各個員工、各部門、各分館的專業知識、智能及工作經驗、技術,系統地搜集、匯整,并提供給員工共享與應用,就是圖書館進行知識管理的―個主要方面。為此,圖書館管理必須引進知識管理的一些先進理念、技術與方法,從管理功能、模式、方法與策略上實現圖書館管理理論創新。
三、知識經濟需要不斷實踐圖書館管理
圖書館作為從事信息資源搜集、整理、保管、傳播和利用并為社會提供服務的機構,有必要研究和借鑒知識管理的經驗,相應地引入知識管理的模式,從而帶來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創新和良好的管理效益。在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下,圖書館往往滿足于對文獻信息的收集、整理、淺層加工與傳遞,至于所提供的信息是否滿足了用戶需求,是否創造了新的附加價值,一般都沒有考慮。從內部管理的角度來看,一方面,不重視內部組織知識的積累;沒有像對待人力、館藏或設施那樣把組織知識理所當然地作為一種資源;沒有像管理其他資源那樣對有關組織知識加以管理;沒有為了運用組織知識而建構組織;也沒有應用組織知識來改進服務或學術信息的傳遞。總之,在許多圖書館中,沒有一套系統的方法來組織本單位知識,使之為圖書館員工所利用以達到改進圖書館工作的目的。圖書館員工的知識和工作經驗常常是依賴一種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來傳承的,當這些崗位的人才流失后,存在于他們頭腦中的隱性知識也不復存在,圖書館的知識資本就減少了許多;另一方面,圖書館沒有建立良好的知識信息交流與共享機制、獎賞機制,不注重員工的教育和培訓,造成員工工作效率低下、素質不高,服務質量差、人才流失嚴重的局面,歸根到底在于圖書館的管理機制存在著嚴重的缺陷。
由此看來,在整體上圖書館管理水平較低,與實際的要求和形勢的發展有較大差距,圖書館管理需要引進知識管理。知識管理能為圖書館創建知識、改善組織效益提供機遇,也是加強經濟時代下圖書館提高服務水平的一種可行辦法。以知識管理理念、方法來構建圖書館管理體系,將使管理更具實效。另外,圖書館員工的知識與經驗是圖書館的知識資源,應該得到重視與共享。
【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分析】相關文章:
知識管理反面案例分析07-21
關于健康知識試卷分析06-04
學校管理的要點分析06-03
管理溝通案例分析03-28
企業風險管理分析06-04
知識型員工的知識管理06-04
企業人才管理的現狀分析03-18
目標管理的案例分析06-04
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分析06-03
企業風險管理案例分析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