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班級紀律的方法
導語:管理班級紀律的方法?新班級組建后的紀律管理,從思想上培養"做人先立品"的正確紀律意識,對待班內事務要善于觀察發現,從小處抓起,防微杜漸,并確立班級紀律奮斗的目標。這樣,這個班級就能建立起良好的紀律風氣和良好的班風。
管理班級紀律的方法
初期——制定制度 曉之以理 鼓勵為主
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學校安排分班,與班主任初次見面,剛進班級,我會先入為主,先表揚在這一過程中表現較好的學生,尤其會出乎意料地點出幾個在看學生小學檔案時,印象深刻的學生名字。與學生們交流對班級和師生關系的設想,提出“你希望在什么樣的班級里度過你三年的初中生活?你想與老師間建立一種怎樣的關系?”等一系列問題。旨在通過平等的對話,自然而然地讓學生明白紀律是學習的保障,一個亂哄哄的班級是無法有效學習的',而紀律的維護是需要每個人為之付出努力的,每個學生都應以身為一個有良好紀律的班級一員為榮,以時時刻刻需老師盯著、管著,甚至趴門望窗地看著為恥;老師與學生的關系不應是警察與小偷、貓和老鼠一樣的關系,所以,在自習課上要自我約束、嚴格自律,老師在班級,有問題可以小聲討論;老師不在班級,任何事情放到課間時間去做,達到保持自習紀律的效果。這樣,作為初一新班主任,我一反常態,自習課有意不在班級里,給學生留下自我管理、自主學習的空間。這一階段,班主任下達的任務,學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完成,要求的效果不可能百分之百達到,所以,當出現不滿意結果時,我會適當寬容學生,不會太急于求成。但當學生在某節自習課上表現較好時,我會立即引入獎勵機制,除了“添油加醋”盡情表揚外,還適時地讓他們上一節渴望已久的體活課或在班級搞一次文娛活動,讓學生品嘗到遵規守紀的“美妙滋味”。這一階段班主任的首要任務是:制定制度,溝通情感,鼓勵為主。為中、后期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中期——指導學法 充實自習 漸成習慣
這一階段班主任的主要任務是:細致了解每個學生的狀況,培養干部隊伍,構建班級管理體系與秩序,經過第一個階段的行為規范,大多數學生自我約束意識增強,自我管理能力也逐漸提高,但個別學習習慣差,小學時散漫習性不改者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于班級之中。仔細分析后,發現,這樣的學生在自習課上違紀的最主要原因是:他們不知道在自習課上該做些什么,無事可做便導致課堂上不安分,搞小動作。針對這種情況,我便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自習課的學習任務,學會根據當天課程整理筆記、要點,盡可能利用自習課把作業完成,而不是把作業帶回家去做。在一堂自習課之后,我常常讓學生回顧一堂課下來完成的學習任務,比一比誰在同樣時間里效率最高、收獲最大,常見的現象是:一堂自習課下來,有的學生自豪地“炫耀”自己完成了多少任務,有的悵然若失卻若有所思,競爭機制悄然潛入自習課堂,使學生不敢松懈、無法倦怠,自習課在學生心中不再是談天說地、發愣發呆的課堂,久而久之,學生會養成高效利用自習課的好習慣,自習課上人人有事可做,即使老師不在班級也不會閑極無聊地貌似輕松,影響課堂紀律了。另外,慢慢地把自己處理問題的技巧傳授給學生干部,得力的班干部隊伍一旦形成,班級秩序就更穩定了。自習紀律學生來作主漸成我班一大特色。
反復期——抓反復 反復抓 鞏固習慣
心理學認為,任何一種習慣的養成都有反復性。班主任要掌握學生心態放松的反復規律,提前打好“預防針”,在可能出現某種不盡人意的現象前,就旁敲側擊地提出警告,使前面的工作不至于功虧一簣。對于影響自習紀律的個別“頑固分子”,會運用技巧,嚴管“出頭鳥”,本著“擒賊先擒王”的原則,讓這樣的學生在班級沒有“市場”,成不了“氣候”必要時實行心理戰術,學生在班主任老師的“冷熱”圍攻下,任是“咆哮的海水”也漸歸平靜,波瀾不驚了。每當反復期出現,我會根據班級具體情況,再次重復“前期”的緊張工作方式,更多地進入班級,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到“松緊協調”、“張弛有度”。這一階段,我班已真正實現自習紀律學生作主的理想目標。
管理班級紀律的方法
首先,讓每一位新生確立一個正確的紀律意識。
入學后,學生對新學校的管理都不是很清楚,所以作為班主任有責任讓他們明白學校對學生的要求,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不能這樣做。具體可以這樣去操作:在開學前的準備周內與學生共同學習一些學校、班級中常見、重要的紀律制度,告訴他們在自律方面上應與初中生有所區別,有所提高,以及與原來學校做法的不同要求,使他們有"我已經是高中生,應該有高中生的自控能力和自律性,有更強的自立性"的紀律意識。同時,通過近年新生中出現的紀律事例進一步強化這種意識,例如我曾在新一屆新生中說過有這么一個事例:前幾年有一個新生因對紀律方面的意識淡薄,無視校紀,無視班規,入學不久由于不守紀律,經常犯事,最后發展到歐打老師而被退學。學生聽完后引起撼動,起到很好的強化效果,而且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時地講講他們周圍所發生的真人真事,不斷地刺激這種意識,提醒他們,使他們逐漸形成了良好的、正確的紀律意識。
再有,就是提出作為班主任對全體同學及班級在紀律風氣的期望和目標。
因為做任何事,必須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才能使人產生巨大的推動力,不斷地修正行為的方向,使人以力量去克服困難。所以,為了使全體同學和我一樣有這種動力,在一開始就提出了本班的明確的紀律目標:做同級同類班中紀律性最好的'班(模范班)。同時我又解釋為什么定這個目標:學習,不僅僅學課本上知識,更重要的是先學會做人,學會處事,如何使自己能在和詣、有朝氣的班級環境中更好地學習,那么就必須以紀律為先!正因為有了共同的目標,使班級更快更好地產生了群體凝聚作用,加快了紀律風氣的建設速度,使班級較迅速地形成了大家同遵守、同督促的局面。
第三,勤下班,善觀察,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作為新班級的班主任,要盡快地較全面掌握班上每個人的特點和班內存在的情況,形成好的風氣,必須要經常下到班上去,下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多接觸,多溝通,多交談。這樣既可以掌握班上有關情況的第一手資料,讓學生感覺到班主任時刻注意到他們,紀律性更強;又可以及時去關心學生在生活、身體、學習等問題,即使只是三言兩語,也可以讓學生感覺到那份溫暖,逐漸對班主任產生信任感,那么對班主任開展紀律管理工作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外,做班主任就要"拘小節",對于觀察到,發現到班上違紀事情,就要及時作出處理,不能放之任之。
例如,穿奇裝異服,穿拖鞋上課,上課遲到,值日不負責,儀表不合規定等等看起來是"小問題"的問題,如果以小而不理,或姑息,不及時提出批評教育,那么學生會認為班主任軟弱無能,或者認為這些事不算大,偶而犯犯也沒什么大不了。這樣長期下去,這個班的違紀就會積小成多,積累成"疾",班上就會"正氣"不足,紀律性逐漸渙散,最后可能演變成為一個無視校紀班規的"亂班",到時才下功苦去管,效果就差很遠了。因此,在新班級組建后,不管大的,小的,只要是違反紀律,就要及時處理,可以個別談,公開談,該嚴肅的就要嚴肅,這樣既可以樹立班主任的威信,又能達到教育的效果,更起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管理班級紀律的方法】相關文章:
管理班級紀律的方法06-19
管理班級紀律的方法6篇06-20
管理班級紀律的方法7篇06-20
管理班級紀律的經驗11-17
怎么管理班級紀律06-16
課堂紀律管理的方法05-25
管理班級的方法06-16
小學課堂紀律管理的方法09-05
課堂紀律管理的有效方法09-20
管理班級紀律小妙招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