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這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為對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為基礎,運用決策、計劃、組織、指揮等一系列機制,采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等手段,通過政府、市場與社會的互動,圍繞城市運行和發展進行的決策引導、規范協調、服務和經營行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如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何提高1:
一、完善城市管理體制,落實城市管理責任
1.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體制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工作,必須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城市管理涉及的部門眾多,管理對象和任務也比較復雜,要協調各方形成合力。區政府成立城市管理委員會,研究解決城市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和前瞻性問題,部署、考核城市管理各項任務。城市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城市管理的指導和協調工作,使城市管理的相關部門辦事更高效、運作更協調、行為更規范、執法更統一。各街道(鎮)也要設立相應的城市管理機構,將城市管理與綜合執法有效結合起來,形成合力。
2.堅持重心下移,屬地管理
從先進地區城市管理的經驗看,實施重心下移、強化屬地管理是加強城市管理的有效途徑,是城市管理走向規范化的必然要求。堅持屬地管理原則,按照“重心下移、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要求,完善與現代化城市相適應的“兩級政府(市、區),三級管理(市、區、街),四級網絡(市、區、街、社區)”的城市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區、街道、社區的城市管理工作體制,形成以街道為主體、職能部門為保障、社區為基礎的分級管理體制,建立區政府統一領導,城市管理委員會牽頭負責,各相關部門協調配合,街道社區主抓嚴管,市民群眾自覺參與的體制。
3.街道辦事處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強化街道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可以實現街道工作安排的自主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利于街道充分發揮人、地、物、事熟悉的優勢,積極將上級部署要求與街道自身實際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同時,有利于明確防控責任,有效防止因層級過多、多頭管理、職責不清出現的互相推諉扯皮和內耗現象。加快推進社區建設,實現城市管理的全面覆蓋。社區是城市管理的最基層、最前沿,強化社區在城市管理中的職能,有助于在街道辦事處、居民、駐地單位以及各種中介組織之間,形成合理分工、相互協調、自我管理的基層工作機制,而且有助于增強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從根本上提高社區的城市化管理水平。
二、創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1.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
建立城市規劃建設長效管理機制、城市容貌長效管理機制、市場長效管理機制、城市交通秩序長效管理機制、城市園林綠化長效管理機制、環境衛生清掃保潔長效管理機制。
建立城市管理目標管理責任制。城市目標管理責任制是一種將總目標層層分解到每個管理環節和每一個管理者,將城市管理工作納入各有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區、街道、社區層層簽訂城市管理目標責任書,消除城市管理上的職責不清、交叉管理和管理漏洞,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城市管理網絡,實現城市管理的制度化、科學化、長效化。
2.建立城市管理社會參與、輿論引導監督機制
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群眾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的作用,通過實行政務公開、市民投訴、新聞輿論曝光等方式,對政府的城市管理工作和違反城市管理的行為實施有效的監督。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積極引導居民參與城市管理,強化市民的城市意識、文明意識和衛生意識教育,著力提高市民素質。通過宣傳教育,不斷增強人民群眾自覺維護市容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逐步使市民形成自主管理、自我規范的良好習慣,共同參與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圍。
三、突出重點難點整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注重難點問題的解決,要敢于攻堅克難,扎扎實實地解決問題,一個一個的去解決,通過逐步解決重難點問題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1.實施城市容貌整治
大力整治臨街立面、戶外廣告、門店招牌、市政設施、市容秩序從根本上得到改觀,堅持綜合治理城市“牛皮癬”,提升市容管理品位。堅持精細化執法管理,著力打造示范街,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示范街道。同時,推進戶外廣告、公共設施、園林綠化、夜景燈光、建筑立面等各方面市容建設、維護管理上水平、上檔次,達到城市市容管理優美、簡潔、干凈、有序。
2.大力整治違法建設
加大對對重點工程周邊、主要道路兩側及嚴格控制區內嚴重影響城市規劃的違法建設查處力度,嚴格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制止違法建設的意見》以及《違法建設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強化違法建設巡查工作交接和日報告制度,堅決拆除各類亞種影響城市規劃和不符合城市容貌標準的違法建設。
3.加強城市環境衛生管理
按照屬地化原則,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的主體作用,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做到主干道、中小街道和背街小巷全覆蓋,清掃保潔不留“盲點、死角”,切實做到清運完全、除塵徹底。
如何提高2:
根據以強化管理、優化環境、改善民生、促進和諧、推動發展為目標,結合我區在城市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及服務方面的迫切需要,保障水電氣暖等公共設施正常水平,全面提升城市發展承載力,現提出以下具體意見。
一、加強城區建設管理工作統籌協調能力
1.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創新、協調、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改革創新、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區治理能力,從構建城市諸多要素、結構、功能等多方面入手,推進城區管理工作。
2.打造城區建設管理品牌,著力提升城區形象和競爭力。以彰顯城區特點為主要內容,強化城區建設管理。創新城區建設管理體制,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系統齊抓共管的格局。
3.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先、執法規范,安全有序的城區管理體制。不斷完善管理和服務,以人為本,用科學的態度、先進的理念、專業的知識去管理,健全依法決策的體制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等確定為城區管理決策的法定程序,提升城區管理水平。
4.創新城區治理方式,特別要加強城區精細化管理,城區管理要體現為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公共服務,尊重市民對城區發展決策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鼓勵企業和市民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城區管理,增強社會自我管理能力。
二、保障提升城區公共基礎設施正常運轉
1.提升并完善數字化及12319城市管理服務熱線窗口作用和品牌效益。打造城區建設管理一站式閉環受理工作,發揮更廣意義上的“12319平臺”作用,以全天候、親情化、規范化的服務標準,全力解決市民管理的問題和困難,高度監管城區公共基礎設施正常運轉,全面提高服務公眾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的廣泛參與性和公開透明性。
2.強化監督考評,建立城區管理長效機制。采取日常檢查與實效測評、專業考核與社會評價相結合的辦法,建立“市民評判,社會評價,行政評定”的市容環境綜合評價體系。
3.加強大網格建設和管理,整合各類監控資源、加強城區管理網與社會治安網、社會管理網的有效銜接,升級網格化管理平臺,為城區管理形成“大數據”支撐,建立應發現盡發現、應處置盡處置的問題處理機制,簡化問題派發流程,縮短問題處理周期,落實責任。
4.推進智慧城市管理、加強城區管理和服務體系,智能化建設,促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與城區管理服務相融合,提升城區治理和服務水平,加強市政基礎設施監管、交通管理、環境監測管理、應急管理等城區管理數字化平臺建設和功能整合。建設綜合性城區管理數據庫,積極發展民生服務智慧應用。
5.積極開展創造城區良好人居環境工作,加大城區文明程度、社會秩序、環境質量和良好形象等“軟環境”方面的管理力度,塑造城區文明形象。
6.把城區建設的各項管理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依法加大對違規建筑、違法占用等違法行為整治力度,不斷提高城區總體執法效率管理水平。在城區管理執法工作工作中,明確責任主體,加強各部門聯動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進執法工作落實。
城市建設管理是為保證城市各項功能高效運轉和建設活動有序進行而采取的必要的調控行為,是城市建設管理的重要職能,也是依法治城、依法行政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城市建設管理是優化城市環境的現實需要,高質量、高水平的城市建設管理是一個地區城市形象、發展水平與綜合實力的直接體現。
【如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相關文章:
管理水平如何提高06-12
如何提高設備管理水平08-17
如何提高班長管理水平09-02
如何提高學校后勤管理水平04-03
如何提升自身管理水平05-12
團隊管理水平如何提升08-19
提高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的方法07-20
如何提高情商07-12
職場人士如何提升情緒管理水平01-14
關于提高收費站所務管理水平的幾點思考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