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學校管理的有效方法
導語:學校管理是學校管理者通過一定的制度和措施,帶領和引導師生,充分利用校內外的資源和條件,整體優化學校教育工作,有效實現學校工作目標的組織活動。學校的管理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深入落實教學的中心地位,抓好基礎教育,創建學校特色。
小學學校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切實抓好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中心,教學的好壞是判定一所學校的重要條件,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課堂教學都是學校育人工作中一項最經常、占用時間最多、涉及面最大、內容最廣泛的活動。課堂教學猶如一日之餐,實施素質教育,正餐要吃好,不能只靠零食補。在任何時候,都要向課堂教學要效益。許多家長普遍認為,好的學校,必須有好的聲譽,而好的聲譽,首要的是孩子在學校里學得好,學得有出息,畢業時能較容易地進入聲譽同樣較好的高一級學校。因此,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在學校的管理中,抓好教學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校長在學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擾,咬定青山,自始至終,突出教學工作的地位。課堂教學時,堅決反對課堂教學的隨意性,形式化,我常提倡教師平時課堂教學要有新意,不要總是老一套。在課堂教學上,要重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推進研究性學習,建立新型的教學關系和師生關系,大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引導學生彼此相互討論交流,重視合作方式的學習。為抓好課堂教學主渠道,提高教學授課水平和教學效率,我們應該重視對教學常規檢查、質量檢測、校本研究、骨干及課改典型教師的培養、教師的基本功、各種教學活動及競賽活動等常規性的內容常抓不懈。
另外,為了能夠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校長要保持教師的角色,教好一門課。要經常帶頭上示范課,自加壓力,努力做到學有專長,教有特色,這樣,更有利于指導教學工作。
二、加強和改善學校的管理工作,校長是關鍵
校長既是學校的組織者、教育者、管理者,也是學校的領導者。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校”。這說明校長在學校管理和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功能。一位真正好的學校校長,不僅要有管理意識,更要有正確的領導意識。這是學校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中小學校長要學會領導,善于領導,并加強領導意識的建設。和諧社會離不開和諧校園,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同事關系。在學校中,機構與機構之間,人與人之間,事與事之間,難免產生這樣那樣的矛盾,這就需要領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做好協調工作,把一切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使機構與機構之間,彼此配合;人與人之間,通力合作;事與事之間,互相促進,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尤其當前中小學實行校長負責制這種領導體制,校長要真正發揮這種領導體制的威力,只有在工作中重視協調,善于協調,為學校師生員工提供一個自由、寬松、和諧的物理環境和人文環境,才能使全體人員在愉悅的環境中,上下一心,形成一種合力,獻計獻策,共同把事情做好。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應具備現代化的管理理念。
三、營造務實的管理隊伍
學校領導班子堅持以身作則,規范自身言行,形成團結務實的戰斗堡壘。一是講民主。做到小事勤溝通,大事多商量,團結協作,密切配合。每次開班子成員和民主生活會,大家都暢所欲言,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形成大政共議的良好局面。二是做表率。“要求教師做到的,領導必須先做到”,全體班子成員樹立起學校發展和服務至上的思想,做到以自身的實際工作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教師,以自身的言行感化教師。三是重廉潔。學校班子成員堅持做到把好名譽關,樹立良好工作形象;把好權力關,樹立服務形象。幾年來,學校領導班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班子成員之間在政治上成了志同道合的同志,在思想上成了肝膽相照的知己,在工作上成了密切配合的同事,在生活上成了互相關心的摯友,從而有力地推動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
四、全力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
開展學校安全專項檢查,嚴格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和三防措施,努力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督促學校配足專職保安,加強門衛管理,著重抓好學生上下學重點時段和校門口等重點區域的安全防范和秩序維護,開展應對處置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提高師生安全防范意識和技能,確保師生人身安全。在各校建立了校園人民調解委員會,完善學校矛盾糾紛調解機制。
當前,在小學校開展加強學校管理,共建和諧校園活動的總體目標任務,就是努力把一所中小學校建成為平安、衛生、文明、和諧的校園,切實保障全國廣大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對我們農村小學校更是一次機遇和挑戰。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農村中小學校管理工作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五、加強常規管理,提高辦學質量
學校要認真抓好常規教學,抓好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在這方面,學校要不斷完善相關檢查、管理制度,加大制度執行的力度,對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適時監控、管理,發現問題及時召開會議,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與對策。此外,學校還應通過學生反饋的方式,對每一位老師的課堂進行評估,讓學生參與對教師教學行為的管理。可以講,抓好常規教學是提高辦學質量的關鍵,因此,學校應不斷延伸管理的觸角,抓環節、細節的落實,達到管理的精細化。 不斷加強對學生學習行為的管理。教務處應經常深入課堂、早晚自習,檢查學生的學習,并及時向任課教師及班主任反饋。學校通過召開各班級的教師團隊會議、學科團隊會議,深入組領導、班主任及各學科老師共同分析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探討提高學生成績的措施,力爭讓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達到最優化。
總之,教師的工作是一份憑良心的苦差使,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它的價值,做為農村教育工作者,更需要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精神。身為校長,要遵循教育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原則,從本校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人云亦云,不趕時髦,扎扎實實做好基礎教育,為小學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而努力工作。
【拓展】小學校園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一、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搞好學校的安全保衛工作,定期召開領導班子會議,把安全保衛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的議事日程。
二、強化群防意識。定期向廣大師生員工進行安全防火、治安防范教育,使他們掌握有關方面的知識,做到有備無患,并教育職工從我做起,自覺消除隱患。
三、定期進行安全自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重大隱患要時報告學校有關科室,請求協助解決。
四、加強對教職工的思想教育、師德教育、法制教育,使教師遵紀守法,防止犯罪。
五、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積極做好“雙差生”的轉化工作,對他們不歧視,不放棄。對無故不到校上課的學生要及時家訪。
六、精心組織體育課堂教學和學生大課間活動,避免事故的發生。無論課上、課下,學生發生的事故,在場教師都應及時妥善處理,并報告學校領導。
七、學校的大型活動要嚴密組織,職責明確,安全措施得當。要確保活動場地的出入口通暢,設施安全可靠,杜絕意外事故的發生。
八、嚴格執行《消防管理制度》,消防設施要做到齊全完備,定期檢查、更換,確保有效使用。
九、防盜措施得力,安裝報警器、鐵門、鐵護欄、鐵保險柜,財務室不超存現金過夜。
十、加強值班,加強對門衛人員的教育管理。嚴格執行《門衛管理制度》、《值班巡邏制度》和《財產管理制度》,確保學校安全。
【小學學校管理的有效方法】相關文章:
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介紹08-31
課堂管理的有效方法03-16
課堂紀律管理的有效方法09-20
幼兒園管理的有效方法03-08
有效的班級管理方法分享08-31
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08-17
大學生壓力管理的有效方法03-29
管理者進行有效溝通方法03-28
如何管理情緒20個有效的方法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