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調理秋乏秋燥癥狀的方法
隨著秋姑娘的到來,天氣也漸漸涼爽,人們的食欲也好起來。然而,秋乏、秋燥也隨之而來。有些人提不起精神、易疲勞,有些人易煩燥。如何調理這些秋乏秋燥癥狀呢?中醫認為,可進行穴位按摩提神釋壓,趕走秋乏秋燥帶來的身體不適癥狀。按摩的穴位主要有百會穴、太陽穴及風池穴等。
按摩太陽穴
太陽穴位于眉梢與眼外角連線中點,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按摩此穴位不僅提神還可緩解頭痛。按摩此穴位適用于各種人群,但注意不可用力過度,感覺酸脹即可。
穴位按摩方法:用雙手拇指或食指分別置于兩側太陽穴,輕柔緩和地環形轉動,持續30秒。一般按摩的次數可多可少,可視大腦疲勞的程度調整。
按摩百會穴
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的最高點,是手足三陽經及督脈陽氣交會之處,按摩此穴位可以提神醒腦、升舉陽氣。
穴位按摩方法:用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于穴位,緩緩用力,有酸脹感為宜,持續30秒同時可做輕柔緩和的環形按揉,反復5次。
按摩風池穴
風池穴位于項部,枕骨之下,與風府穴(后發際正中直上1寸)相平。這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還能緩解眼睛疲勞,特別對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或長時間伏案的人,效果更好。
穴位按摩方法:保持身體正直,兩手拇指分別置于兩側風池穴,頭后仰,拇指環形轉動按揉穴位1分鐘,可感到此處有明顯的酸脹感,反復5次。
【調理秋乏秋燥癥狀的方法】相關文章:
寶寶秋燥的癥狀和預防方法11-21
秋燥的癥狀有哪些08-21
陰虛的癥狀及調理方法08-19
氣滯血瘀的癥狀及調理方法08-26
宮寒的癥狀調理方法及吃食08-16
寒性體質的癥狀及調理方法04-23
血稠的癥狀以及調理方法08-27
手腳冰涼的癥狀及調理方法10-27
肺陽虛癥狀及調理方法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