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常養生保健知識
經外周靜脈穿刺的中心靜脈置管(PICC),是一項方便、有效、創傷小、安全性高、并發癥少的置管技術,具有穿刺點表淺、直觀、操作簡單、成功率高、留置時間長等優點,常用于需長期靜脈輸液或輸注刺激性強、粘稠度高的藥物的患者,有效保護外周血管網,減少病人反復穿刺, 為患者提供中期至長期的靜脈輸液給藥治療的通道。這項技術已在我院廣泛展開,并獲得優異的效果,我科PICC置管數量也日益增多,為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延長導管使用期,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保證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置管后的注意事項和禁忌:
1、 PICC穿刺后發放護理手冊,囑其認真閱讀,告訴患者置管側上肢24h內手臂不能過度用力,避免穿刺點出血,可做適當手腕,手指活動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若靜脈條件較差或反復穿刺調節者,可在穿刺點上10cm處濕熱敷,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鐘,后可用喜療妥沿靜脈走向涂抹,以促進熱敷效果,減少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48h后患者可以從事一般日常工作,如擦桌掃地、洗碗,洗菜等,但活動幅度應控制,置管側手臂不宜做肩關節大幅度甩手運動、不宜游泳、不宜打乒乓和打網球、不宜做引體向上和托舉啞鈴等持重鍛煉,避免置管手臂重體力活,以不超過一熱水瓶的重量為準(5公斤)。如平時喜歡打牌的患者,要留意穿刺側的導管,是否有折損、折痕。
2、 請注意不要在置管側手臂上方扎止血帶、測血壓,以防血液返流造成導管堵塞;衣服的袖口不宜過緊,尤其在冬天穿脫衣服時,應防止把導管帶出,由于PICC導管有外露接頭容易鉤住衣服,為防止這一現象可用干凈的女士無跟襪或透明襪子剪去襪頭和松緊帶,套在外露的PICC導管外,這樣可以巧妙的起到保護導管的作用。
3、當做CT和MRI檢查時,應提醒醫務人員禁止在這根導管上使用高壓注射泵推注造影劑,易引起爆管,影響正常使用。如果到外地或到其他醫院就診(輸液、維護時),應提醒護士使用10—20ml注射器。
4、導管禁止接觸銳器和鋒利的物體,避免導管被切斷。
5、 置管沐浴宣教:沐浴的選擇時間,可以在換藥維護前,因一旦敷貼潮濕剛好可以進行更換,禁止盆浴、泡浴,只能淋浴。沐浴前充分暴露穿刺側手臂,先用一塊干毛巾包裹在穿刺部位,再用保鮮膜在置管穿刺點上下10cm處纏繞3—4圈,然后用膠帶或橡皮筋封閉好保鮮膜的上緣和下緣,確認封閉妥善無誤后再進行沐浴。沐浴后應注意,及時揭開保鮮膜及膠帶,觀察穿刺處貼膜是否有潮濕現象,如有異常請及時至醫院更換貼膜,以確保穿刺處干燥。
6、 攜帶PICC患者應每周定時至醫院進行導管的專業護理(包括消毒,沖管,更換接頭和敷料)。出汗較多導致貼膜褶皺、滑落等現象,請及時至醫院處理。不得擅自處理(將導管拔出或送入體內)。
7、如發現以下情況請及時來醫院就診:
(1)透明敷料污染、卷邊、潮濕等導致導管不完全脫落時
(2)穿刺點及周圍皮膚有瘙癢、皮疹、紅腫、腫脹、疼痛、有分泌物,活動障礙等異常情況時
(3)輸液時疼痛、輸液停滴、緩慢等異常情況時
(4)導管內有血液返流,外露導管打折、脫落、漏水等異常情況時
(5)導管斷裂或進入體內,
(6)置管側的手臂有水腫或胸部有麻木、疼痛、燒灼感,呼吸困難時
(7)排除其它因素引起的發熱
由于PICC在臨床上運用廣泛,為減少在使用過程中并發癥的發生,我們應了解注意事項和禁忌癥,及時發現并發癥并處理。護理得當,可減輕病人痛苦,減少經濟浪費,且保護外周血管。繼而減輕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患者滿意度。
【日常養生保健知識】相關文章:
兒童日常保健知識02-03
秋季養生保健知識大全08-09
老人秋季養生保健知識04-29
男人養生保健知識有哪些03-28
老年人養生保健知識06-03
芒種節氣的日常養生06-04
日常生活養生小知識07-18
日常如何進行中醫養生04-30
芒種節氣的如何日常養生06-04
女性日常養生小常識有哪些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