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芒種的由來與習俗
芒種是夏季的一個節氣,那么你知道芒種節氣是怎么來的嗎,有哪些習俗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芒種的由來和習俗,歡迎大家閱讀。
芒種的由來
芒種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75°時交芒種節氣。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芒種的習俗
送花神
農歷二月初二日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此俗今已不存,但從著名小說家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可窺見一斑:“(大觀園中)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里繡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由此可見大戶人家芒種節為花神餞行的熱鬧場面。
安苗
芒種安苗習俗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于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豐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后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凈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堿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芒種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芒種有什么含義
2.芒種的由來是什么
10.關于芒種節氣的由來
【芒種的由來與習俗】相關文章:
芒種的由來及芒種的含義06-06
芒種的由來是什么05-30
小暑的由來與習俗07-19
驚蟄的由來和習俗03-06
建黨節的由來和習俗03-25
小年的由來習俗和禁忌01-16
中元節的由來及習俗04-19
父親節的由來和習俗11-04
中元節放河燈習俗由來03-10
芒種的傳說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