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夏季運動保健小常識
夏季的天氣非常炎熱,如果在戶外做運動的話,出汗特別多,所以應該補充身體內充分的水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夏季運動保健小常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夏季運動保健小常識
時間:進行戶外運動,時間不宜選擇在中午,最好是在清晨或黃昏。
飲料:夏季鍛煉人體水分蒸發較多,飲水對健身者來說尤為重要。如果到室外健身,最好自己帶些溫的白開水。
穿著:夏季運動的服裝棉織品最好,款式愈寬松,散熱性能就愈好,顏色越淺越不容易吸熱。運動者也要切忌穿著被汗浸濕的衣物繼續運動,時間一長,極易引起皮膚疾病。
地點: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都是不錯的運動環境。選擇室內健身的人,鍛煉時一定要遠離空調,鍛煉結束后也不要貪圖一時涼快直接吹空調,更不要站在空調前直接吹頭。
運動量:夏季運動時間不宜長,應保持在平日運動量的1/2-1/3。運動要從低運動量、短時間開始,讓身體慢慢適應炎熱的天氣,一次鍛煉時間以20至30分鐘為宜。如果一次鍛煉時間較長,可在中間安排一至兩次休息。
夏季運動保健常識
夏天戶外運動最好選在清晨或傍晚。
以游泳為例,下午4點至7點最為合適,每次游10-30分鐘為宜,但晚上10點以后就不要再游泳,否則會影響晚上休息;清晨水溫較低,入水前要做好準備,用冷水擦身,防止抽筋。室內運動能避免陽光直射,但許多健身房空調開得過大,空氣流通不夠,因此運動時間最好控制在1個小時內。
美國康涅狄格大學運動教練布萊頓說,夏天人體能量消耗較大,如果強度過大,很容易傷害身體,應選擇一些低強度的“輕運動”,如散步、健美操、交誼舞等。
運動每隔15分鐘喝兩口運動飲料
運動時出汗能夠散發熱量,消耗能量,調節體內溫度,但天熱時運動,出汗過多,鹽分喪失量大,容易使細胞滲透壓降低,導致鈉代謝失調,發生肌肉抽筋等。
布萊頓說,尿液顏色變深是脫水的最早最明顯癥狀。尿液正常顏色應像檸檬汁,而不應該像蘋果汁。運動前10-15分鐘,要適當喝水,控制在450-600毫升。運動過程中,每隔15分鐘最好喝些運動飲料,但不要一次喝得太多,而是要多次少飲,喝上兩小口即可。
夏季運動穿淺色棉質衣服
美國體育健身醫學會還專門給出了一些夏季運動小提示—— 穿淺色棉質衣服。淺色衣服能減少熱量的吸收,純棉質地能散熱、吸汗,讓運動更加舒適。
多暫停休息
運動一段時間后就要停下來稍作休息,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對防止中暑十分重要。
不要馬上沖涼
運動后大汗淋漓,馬上用冷水沖澡,容易感冒,而且造成肌肉緊張,最好休息后用溫水洗澡。
別吹空調電扇
運動時直接吹空調和風扇,會影響呼吸功能,降低身體抵抗能力。
夏季運動常識
1、防曬
夏季陽光中的紫外線特別強烈,皮膚長時間暴露在烈日下,會造成1~2度的灼傷,并會發生中暑現象,得注意這個生活小常識了。紫外線還可以透過皮膚、骨骼,輻射到腦膜、視網膜,使大腦和眼球受到損傷。因此,參加一般的活動一定要帶上太陽帽、墨鏡、防曬霜、毛巾,穿長袖上衣,并帶上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氣丸、清涼油等防暑藥品。
2、飲水
夏季戶外運動出汗多,必須及時補充水分,但如果飲水方式不對,會引發不良的后果。很多飲料廣告中的模特,在運動中或休息時,往往拿起一瓶飲料一飲而盡,看起來很解渴,實際上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上來說,是非常有害的。運動中和運動后大量飲水,會給血液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特別是給心臟增加負擔,造成更加疲勞。大量飲水的結果只會是出汗更多,導致鹽分進一步流失,引發痙攣、抽筋。因此,飲水少量多次,每次喝水只喝幾口,喝水的次數頻繁一些,不要依賴口渴的感覺作為補充水分的依據,不渴的時候也要補充水分,讓水分均衡地補充。不要一次大量飲水,但不是控制補充水分,如果水分大量流失得不到補充,嚴重的會引發腎衰竭。
補水宜有量,肌肉運動導致全身大汗。日常每天需要喝1.5升水,而運動時每小時必須增加半升到1升水(如果外面的溫度超過25℃則為1升)。在開始鍛煉之前15分鐘要喝1/4升礦物化水;運動過程中至少每15分鐘補充1/8升礦物化水,如果運動劇烈,則需要補充摻水的果汁(1/3的果汁,2/3的水)。在運動結束后馬上補充含碳的汽水、果汁或蔬菜汁、牛奶(根據運動時間長短補充1/4升到半升水)以便于排除體內毒素。
白天,您可以飲用富含鈣元素和鎂元素的礦泉水,以補充身體對礦物鹽的需求(肌肉運動會增加對礦物鹽的需求,汗液的揮發也會帶走身體中的一部分礦物鹽)。避免喝冰水,因為它可能引起消化系統方面的問題。
3、熱病(熱衰竭、中暑)
夏季參加戶外運動,由于氣溫高,運動量大,身體內的熱量積累的比散發的多,如果不注意防范,就很容易發生熱病,熱病輕微的為熱衰竭,嚴重的就是熱中風(也就是中暑)。
在高溫天氣下運動,人的身體為了降低體溫,皮膚的血管會膨脹,而且會因大量排汗而導致失水現象的發生,循環到腦部以及其他重要部位的血液會降低到不正常的程度。結果會發生以下癥狀:脈搏加快、皮膚濕冷、眩暈、虛弱、惡心,這就是熱衰竭。如果不及時處理降溫,體內的溫度進一步積累而使身體的關鍵器官溫度上升到危險的地步,就會出現緊急癥狀:脈搏極快、虛弱、頭疼、心理狀態改變(意識模糊或是無法配合,慢慢陷入昏迷)、皮膚熱燙而泛潮紅,這說明已經發生中暑,如果不及時處理,會有生命危險。
4、熱傷風
夏季在高溫下運動,人體內部產熱快,皮膚的毛細血管大量擴張,以利于身體散熱。如果遭遇到過冷刺激,會使體表已經開放的毛孔突然關閉,造成身體內臟器官功能紊亂,大腦體溫調節失常,導致生病,通常會發生“熱傷風”,也就是夏季感冒,甚至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夏季運動保健小常識】相關文章:
夏季保健的小常識05-27
關于夏季保健的小常識05-26
關于夏季保健小常識05-02
夏季保健基礎小常識05-24
夏季潛水保健的小常識05-23
夏季幼兒保健小常識07-20
與夏季保健有關的小常識05-23
夏季幼兒保健的小常識01-07
關于夏季的保健小常識05-23
夏季保健的小常識介紹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