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无码作爱视频,女厕厕露p撒尿八个少妇,精品人妻av区乱码,国产aⅴ爽av久久久久久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4-05-15 07:28:1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優秀)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1

  活動準備

  圖片、操作材料、筆

  活動目標

  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感興趣,樂意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考。

  觀察發現圖上的線索,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這是誰的家?從哪里看出來的?(形狀)我們跟南瓜爺爺打個招呼吧。

  二、數客人

  師:今天南瓜爺爺家來了好多客人,請你數數一共有幾個?一圈數下來,有好幾種答案,平時我們數東西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車,一個一個數,今天這么多的客人排成了一個圓,有什么辦法把一圈的東西數清楚呢?

  師:你是怎么數的告訴大家,從哪開始數的?

  師:數一圈的.東西是從從容易記的圖形開始數。

  師:我們從像正方形的那個東西開始數(幼兒數)。數到哪里應該停下呢?

  師:數過的東西不能再數了。我們再數一遍到底是多少,先找一個東西把它記牢了,如這個正方形的東西,記住數過的不能再數了。(幼兒數數1-10),現在知道了南瓜爺爺家里一共來了10位客人。

  三、觀察圖片

  師:能不能從他們的形狀猜猜這是十個客人可能是誰啊?(第幾個是誰?)

  邊提問邊出示圖片。

  師:原來南瓜爺爺家門口來了十樣菜。

  四、找鄰居

  了解鄰居的概念

  師:是什么事情讓這么多的朋友一起來到南瓜家?(找鄰居)提問:什么是鄰居?(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邊的朋友)我們中一班的鄰居是誰?

  師:南瓜爺爺會找誰做鄰居呢?(蔬菜)

  五、什么是蔬菜

  師:剛才看到的十樣菜里邊有蔬菜嗎?請你拿好桌上的紙,依次念一念,再拿好一只筆,把你覺得是蔬菜的東西在它的下面畫個圓圈(教師只是觀察,并不提出意見)。

  師:(操作結束后)好,現在把紙跟筆放好,坐好,有些小朋友找對了,有些小朋友還差一點點,到底什么是蔬菜呢?

  師:蔬菜呢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我們一起來看看黑板(教師和幼兒一起找出蔬菜)

  師:我們一起來數數一共有幾個蔬菜,你找對了嗎?

  師:7樣蔬菜用數字幾表示啊(出示數字7)

  六、給鄰居分配房子

  師:南瓜爺爺家附近有幾間房子啊?那要找幾個鄰居啊?用數字幾表示

  師:5間房子,7樣蔬菜,該怎么住?

  幼:擠一擠

  師:那誰和誰擠在一起比較好呢?

  幼兒自由講述。

  蔬菜的分法有很多,除了顏色,形狀,高矮,還有很多,我們回去好好想一想。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中,通過高矮、大小、粗細等多緯度比較來感知物體的多少。

  2.樂意給三只熊擺放早餐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小熊一家,米、魚、蜂蜜、蘋果圖。

  紙面教具:打印小熊一家及蘋果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通過高矮認出小熊一家。

  1.出示小熊一家圖片。

  ——今天我們來和小熊一家做朋友。來,打個招呼吧!(你們好!)

  ——都來了誰呀?(爸爸、媽媽、寶寶)

  ——哪個是熊寶寶呀?(個頭最矮)熊爸爸在哪?(服裝上可以看出;而且熊爸爸個子最高、說明它平時吃的也很多,身體很強壯!)熊媽媽的個子?(不高也不矮。)

  小結:大家根據“個子”高矮認出了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

  2.出示食品圖片。

  ——小熊一家長得這么健壯,猜猜它們喜歡吃些什么東西。

  ——它們究竟喜歡吃什么呢?看!幾種食物?(玉米、魚、蜂蜜、蘋果)品種真豐富啊!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分配食物,感知大小、粗細、高矮、數量多少等

  1.出示碗的圖片,引導幼兒將碗和熊進行配對。

  ——它們還有自己喜歡的碗呢!這里有三只碗,看看哪只碗適合爸爸用,為什么?(爸爸大吃得多,大碗適合爸爸)藍色的小碗給誰用?(小熊)為什么?(小熊最小用小碗)媽媽個子不高也不矮用不大也不小的碗。

  小結:三個大小不一樣的碗,小的給寶寶,大的給爸爸,不大不小的給媽媽。這樣可真合適。

  2.出示蜂蜜圖片,引導幼兒將蜂蜜和熊進行配對。

  ——碗分好了,開飯羅!看看這三瓶蜂蜜怎么分呢?

  ——爸爸吃哪瓶?(最高的)最高的那瓶 蜂蜜多還是少?(多)爸爸個子最大當然要吃最多的了;媽媽個子不高也不矮吃第幾瓶?(第*瓶)都一致認為;寶寶個子小,就吃最矮的那瓶。都難不倒你們!

  小結:原來一樣粗的瓶子,我們可以從高低上看出,高瓶的蜂蜜比較多,矮瓶的蜂蜜比較少。

  4.出示玉米圖,引導幼兒將玉米和熊進行配對。

  ——誒!這玉米一樣高,怎么分呢?熊爸爸飯量最大吃哪根玉米?為什么?(最大的`)

  —— 哪根最大?哪里大?哦!這叫什么?(粗)

  小結:原來一樣高的東西,我們看粗細也能知道,粗的,食物多一些,細的,食物少一點,不粗不細的食物不多也不少。這樣分合適吧!

  5.出示蘋果圖卡,引導幼兒將蘋果分配給對應的熊。

  ——接下來要吃什么呢?(蘋果)看看一共有幾只蘋果?(6個)

  ——那蘋果怎么分比較合適呢?哪個小朋友可以來分一下?

  ——介紹一下你的分法。為什么?(熊爸大吃的多,熊寶小吃的少,熊媽不大也不小就吃不多也不少。)

  三、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感知數量不同大小不同的分法。

  ——還剩哪樣東西沒有分?(魚)好記性!魚就在盒子里,每個盒子里有幾條魚呢?(2、3、6條)

  ——把哪個盒子里的魚給爸爸吃?(6條魚)

  ——是嗎?我來打開盒子,展示出不同數量不同大小的魚,你還認為這6條魚給飯量大的爸爸嗎?

  ——這些魚有什么不同?2條魚很大,6條魚反而很小,該怎么分呢?那怎么樣分才合適呢?

  ——到底有哪些好辦法,我們回去再試試。分好了,把你的想法告訴熊的一家好嗎?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從不同的方向識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幫助幼兒初步理解序數的實際意義。

  2、幼兒能靈活準確地運用“第幾”表示物體的位置。

  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10個。

  2、幼兒已學會唱歌曲《找小貓》。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小貓。

  1、復習歌曲《找小貓》。

  2、交代游戲規則。

  今天我們來做個《找小貓》的游戲。有10只小貓坐在前面,音樂響起,我們隨音樂唱歌,當音樂停止時,必須找到并說出排在第幾位的小貓不見了。

  3、請10個幼兒分別帶上頭飾,坐成一排,其余幼兒閉上眼睛隨音樂唱歌,音樂聲中教師輕拍一只或兩只小貓的頭、暗示他們找地方躲好。

  4、樂曲結束后,提問:從左至右數,排在第幾位的小貓不見了,請幼兒回答,如果答對了,藏起來的小貓就出來,游戲繼續進行。

  5、游戲進行幾次后,教師要求幼兒說出從左至右排在第幾位的.小貓不見了,在說出從右至左不見了的小貓是排在第幾位的。

  二、引導幼兒討論。

  1、為什么從從左邊數是第3只小貓不見了,而從右邊數是第8只小貓不見了。

  2、小結:方向改變了,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也變了。

  三、我在第幾排。

  1、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座位是第幾排。

  個別幼兒回答后,集體驗證。

  2、讓幼兒按做早操的位置站好,然后說說自己從前往后數在第幾排,從后往前數又是在第幾排。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4

  故事背景:

  老師帶小朋友去超市買玩具,給每個人買了一個數字拼版。上面有“1、2、3、4、

  5、6、7、8、9、0”這十個數字。回到幼兒園,老師拿出“1、2、3”這三個數字,對小朋友們說:“你們能用這三個數字擺出多個不同的三位數嗎?”皮皮擺了一個321,可可擺了一個123,圓圓擺了一個231。小朋友們,你們還有新的擺法嗎?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有序的觀察。

  2、體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鍛煉抽象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

  故事掛圖《數字拼版》;數字卡片;星星卡片。學具準備:

  數字卡片

  一、導入活動

  1、游戲:排排隊游戲玩法:

  教師準備好“1、2、3”3個數字,請三個小朋友小朋友扮演小兔子,各抽出1張數字卡片,站到前面來,下面的小朋友邊拍手邊說兒歌:小兔子,真淘氣,跳到東來跳到西,集合!站隊!要求每次3只小兔子站的位置不一樣小兔子站好隊后,下面的小朋友大聲讀出他們手里的數字卡片。

  2、教師出示故事掛圖《數字拼版》,講故事并引導幼兒回答問題。教師:故事中的小朋友用123這三個數字擺了那三位數呢?

  小朋友用123,還能擺出哪些三位數呢?

  二、集體活動:

  1、教師拿出數字卡片1、2、3,引導幼兒擺放數字卡片,并記錄在黑板上。教師:“小朋友,我們也用這三個數字來排列一下吧!

  我們先讓數字1站在第一位,有幾種擺法呢?

  我們先讓數字2站在第一位,有幾種擺法呢?

  我們先讓數字3站在第一位,有幾種擺法呢?我們可以用這三個數字擺出六種組合方式!

  2、利用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星星卡片,組成新的組合。

  教師:“老師這里有三種顏色的星星卡片,小朋友們動動腦筋想一想,我們有幾種排列方法呢?

  我們可以讓紅顏色的`星星在前面,這樣有兩種擺放方法。

  我們還可以讓黃顏色的星星在前面,這讓也有兩種擺放方法。我們還可以讓藍顏色的星星在前面,同樣還是有兩種擺放方法。我們一起來數一數,3種顏色的星星卡片一共有6種排列方法。三、操作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用5、6、7數字卡片排列三位數,并記錄。看能排列出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

  四、延伸活動

  1、園內延伸:

  (1)教師引導幼兒用三種不同形狀的積木,進行排列,看看有多少種不同的排列方法,并記錄不同的排列結果。

  (2)教師引導幼兒用不同的三個數字,編寫電話號碼,讓小朋友自己組合看看有多少種不同的組合。

  (3)園內完成《操作側》第43/44頁。

  2、家庭延伸:

  (1)家長可給幼兒三種不同的水果,讓小朋友進行不通順序的排列,看看有多少種排列。

  (2)家庭完成《親自冊》第43/44頁。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5

  活動目標

  啟發幼兒學習正逆排序并說出序號。

  體會量與序數的關系。

  活動準備

  每人一套l~5的數字卡片。

  適于幼兒按大小排序的物體。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排隊編號

  請幼兒從矮到高排隊編號。

  要求:

  每組幼兒從矮到高排隊后,報數編號,每人按編號領取相應的數字卡片。

  幼兒說一說:

  自己這隊小朋友是怎么排的隊?自己排在第幾?其他人排在第幾?

  從高到矮排隊編號,方法同上。

  提問:

  兩次排隊有什么不同?你都排在第幾個?為什么?

  如:東東從矮到高排,排第1,從高到矮排,排第5。

  討論:東東兩次排隊位置不同,這是為什么?

  二、給物品編號

  幼兒操作

  請每個幼兒自由選5件大小不同的物品。

  根據老師的要求,給自己所選物品按大小進行正逆排隊編號。

  每次排隊后,按編號給每個物品對應一張數字卡片。

  討論交流

  提問:

  (1)你找的是什么物品?它的編號是幾?排在第幾個?

  (2)你是怎么給它們排隊編號的?

  (3)經過正逆兩次排隊,同一件物品都排在第幾?為什么?

  活動延伸

  讓幼兒按量的`不同屬性給物品排隊編號。如找長短不同的物品,

  也可以找高矮、寬窄、厚薄、粗細等不同的物品,按量的差異進行正逆排序編號。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6

  【設計意圖】

  區分左右是有關空間方位感認知方面的內容。其重點在于引導幼兒能以自身為中心來辨別左右關系。《綱要》中所說:“幼兒園數學應以游戲為主要向導,孩子在游戲中得以不同的發展和提高。”于是我在活動中設計了多個小游戲,讓小朋友在游戲中輕松的掌握左右概念。以自身為中心正確的判斷左右,發展幼兒的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

  2.愿意與同伴交流,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3.提高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活動準備】

  1.大掛圖(森林圖)1份,(六只小動物)。

  2.小紅花20張(彩紙剪)。

  【活動過程】

  一、區分左右手,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

  1.猜謎導入: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手)

  2.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們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嗎?(幼兒交流)

  3.感知左、右邊。教師發出指令,幼兒按指令舉起相應方位的手并做出動作。

  (1)請小朋友看看自己身邊,請問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

  誰?

  (2)改變方位,區分左右。

  (3)剛才我們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師還想考考你,你

  的身體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還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

  (耳朵、眼睛、腳、腿、肩、鼻孔、眉毛等)。

  二、聽口令做動作

  1.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聳聳你的左肩,聳聳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腳,跺跺你的右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

  2.看圖區分左右

  師:有6只小動物看到我們玩的那么開心,也來湊熱鬧了。看,誰來了。

  提問:有幾只小動物?最左邊是誰?最右邊是誰?誰的左邊是誰?誰的右邊是誰?

  三、競賽游戲:我說你做

  1.兩組小朋友拉手比賽:(左手拉右手)(右手拉左手)

  2.給小朋友貼紅花(一組發出指令一組貼紅花看誰貼的準確)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7

  設計意圖

  3~4歲幼兒屬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數概念的獲得要通過大量的具體的操作活動及游戲活動來完成。幼兒喜歡小動物,對動物都賦予了人性化的感情。本次活動在給小動物找家、喂養小動物的游戲活動中,讓幼兒體驗幫助小動物帶來的樂趣,又讓幼兒學習口手一致地點數3以內的物體;復習按物體大小排序。把數學活動與有趣的游戲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關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 會口手一致點數3以內的物體,并說出總數。

  2. 能按物體大小排序。

  3.對點數活動有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大型積木;小狗、小豬、小兔標記圖卡;玩具小狗、小豬、小兔各3只(大中小);肉骨頭、魚、蘿卜卡片各3張(大中小)。

  過程建議

  1.給動物建房子。

  小狗、小豬、小兔的家被大水沖垮了,怎么辦?請每位幼兒取一塊積木在空地上為小動物建家,并在建好的`房子上貼上小狗、小豬、小兔的圖卡。數一數,有幾座房子?伸出右手從左到右點數,說出總數。

  2.送小動物回家。

  (1)送小狗回家。數一數,有幾只小狗?點數,說出總數3,把小狗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2)送小豬、小兔回家,方法同上。

  3.給小動物送食。

  小動物愛吃什么?給每個動物送上相應的食物,點數,并說出總數3。要求:大狗吃大骨頭,小狗吃小骨頭,最小的狗吃最小塊骨頭,其他動物同上。

  4.為小動物跳舞。

  請小朋友3人一組手拉手跳舞,做游戲。

  延伸提示

  1.每位幼兒為小動物選3件玩具;

  2.找一找,生活周圍有什么物體的數量是3。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數是幼兒早期數學概念發展的重要基礎,中班幼兒是通過實際操作感知數的形成的。本次活動通過游戲的方式,創設“鳥兒舞會”游戲情境,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在有趣的游戲中引導幼兒感知8添上1是9理解9的形成,學會點數9以內的物體并說出總數,指導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 學習9的的形成,知道8添1是9,能手口一致點數9以內的物體。

  2. 理解9的'實際意義,正確認讀數字9 。

  3. 愿意幫助別人,接受任務并能努力完成。

  活動準備:

  1. 教師自制課件。

  2. 三角形、正方形卡片人手各9張。

  活動過程:

  1. 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看“鳥兒舞會”入場式,復習8以內的數。

  提問:舞會上入場的鳥兒有幾只?小喜鵲也飛來了,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鳥們分別在哪個入口呢?引導幼兒點數小鳥衣服上的圖案,幫它們找到相應的入口。

  2. 播放課件,幼兒觀看“鳥兒舞會”頒獎的場景,初步學習9的形成。

  教師導語:小喜鵲的獎品藏在房間中,它需要闖過不同的關卡才能得到獎品,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喜鵲吧。

  (1)出示數字8,小喜鵲要拿出相應數量的正方形卡片,一一對應擺在三角形卡片下面,比較說出兩種卡片誰多、誰少,怎樣變成一樣多。引導幼兒用添上一個或去掉一個的方法變成一樣多。

  (2)關卡二——尋找寶箱:有8把鑰匙,小喜鵲要打開9扇帶鎖的門,才能找到藏在房間中的獎品,怎么辦?引導幼兒找到另外1把鑰匙,打開帶鎖的門,幫小喜鵲拿到獎品。

  3. 創設“鳥兒舞會”游戲情境,引導幼兒鞏固9以內數的點數。組織幼兒玩“抱團”游戲:幼兒扮演小動物,在場地上自由舞蹈、玩耍,教師說出抱團的人數,幼兒找到相應數量的朋友抱成一團。例如:教師說“9人抱團”,幼兒尋找朋友,9個人抱成一團。

  活動結束:播放舞會音樂,幼兒快樂舞蹈。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9

  一、活動目標

  1、跟隨故事情節感受9的不同分解方式,能看圖列算式,并掌握9的減法運算。

  2、體驗分包子的樂趣,感受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二、活動準備

  ppt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封面,引出主題,激發閱讀興趣。

  1、出示封面: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瞧,這個小女孩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她叫做妞妞,妞妞發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妞妞的媽媽開了一家點心店。看,點心店的生意怎么樣?你怎么看出來的?(點心店的生意好極了,妞妞的媽媽每天忙得團團轉。)

  3、咦,妞妞哪去了呢?(放大鏡)她怎么了?為什么不開心呢?(蹲在店外面,看上去非常孤單。她想啊,要是能有個弟弟或者妹妹一起玩,那該多好啊。)

  (二)傾聽、參與講述包子店發生的事,感受9的不同分解方式

  1、這一天,晚上快關門的`時候,我們一起幫妞妞數一數,盤子里還有幾個香噴噴的煎餃了?(9個)這時,聽,什么聲音?誰來了呢?(裁縫店的老板推門走進來)他買走了幾個煎餃?(5個),那應該還剩幾個呢?(4個)

  2、妞妞媽媽每做一次生意都要記賬,我們一起來幫她記一記好不好?原來一共有幾個煎餃?9個煎餃用數字9表示,裁縫店老板買走了5個,少掉了應該用什么符號?(減號),還剩下4個(=4),這樣減法算式就寫好了。妞妞媽媽就能很清楚地知道今天賣了幾個煎餃,小朋友們,你們會寫了嗎?

  3、第二天晚上,快關店的時候,妞妞數了一下籠子里的包子,還有幾個?(9個)最后一位客人金店的老板娘來了,買走了6個包子,那應該還剩下幾個包子?(3個)

  4、好了,一單生意又做成了,媽媽又要記賬了,哪位小朋友來幫媽媽算一算呢,用減法算式表示出來。(請幼兒上前書寫)(真棒,看來你已經能當媽媽的小助手了)

  5、晚上,妞妞幫媽媽掃地的時候,抬頭看了一眼蒸籠,發生了什么事?(包子少了一個)另一個包子哪去了呢?妞妞問媽媽,“媽媽,你有沒有看到那個大包子?”媽媽說:“鬼丫頭,自己吃了還裝傻呀。”聽了媽媽的話,妞妞覺得怎么樣?(委屈)

  6、小朋友們,你們也覺得包子是被妞妞偷吃的嗎?那它到哪去了呢?你們猜一猜。妞妞也覺得包子是被偷走了。

  (三)根據畫面大膽猜測抓小偷的方法,學會看圖列算式

  1、妞妞決定抓住偷包子的小偷,她想了個什么方法?為什么把包子放在桌上?盤子里有幾個包子?(9個)為什么要把面粉灑在地上?

  2、看,天亮了,妞妞抓住小偷了嗎?雖然小偷沒有抓住,但是小偷留下了一些線索?你發現了什么?(用放大鏡找腳印)你猜一猜這會是誰的腳印呢?

  3、妞妞不僅發現了腳印這個線索,還發現盤子里又少了2個包子。那我們一起來算一算,原來盤子里一共有幾個包子?(9個)被偷吃了2個,還剩幾個呢?(7個)妞妞趕緊把這件事記下來告訴媽媽,你能幫她來記一記嗎?(9-2=7)

  4、妞妞心想,又被小偷偷走了2個包子,這一次,我一定要抓住這個小偷。于是她又想了一個辦法,這是什么方法?(她把包子放在桌子上,還在地上、桌子上、凳子上放了許多的碗、盤子、筷子,還把又黏又滑的油倒在地上,這樣小偷摔倒的時候就會發出聲音,就能抓住他。)

  5、你們覺得這次她會抓住小偷嗎?聽,什么聲音?誰來了?小偷哐當一聲摔在地板上,看,小偷是誰呀?(一只瘦巴巴的小黑貓)是不是跟你們猜的一樣呢?(小朋友們真厲害,你們都是小偵探。)

  6、偷包子的小偷終于被抓住了,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處置它呢?我們看妞妞是怎么做的?(妞妞輕輕地抱起小黑貓,對小貓說:“你是不是因為太餓了,才偷吃東西呀,你做我的朋友吧。”)妞妞還給小黑貓取了個名字叫鬧鬧,從那以后,他們天天在一起玩。

  7、媽媽喊道:“妞妞,鬧鬧,過來吃包子嘍。”他們跑到桌子邊一看,媽媽準備了幾個大包子?(9個)那妞妞和鬧鬧會怎么分這9個包子呢?請小朋友們來幫他們出出主意。

  (四)幼兒分組操作并分享自己的操作結果

  師:小朋友們馬上可以自己分組,3—4個人一組,老師給每組準備了一盤包子,還有一張記錄紙,一個小朋友記錄,其余的小朋友可以一起想辦法怎么分。

  師:(教師示范)老師先來分一分,每個盤子里都有9個包子,就在第一個框里寫上數字9,我想分給妞妞1個,就在妞妞對應的框里寫上數字1,還剩下幾個呢?(8個)給鬧鬧,就在鬧鬧對應的框里寫上數字8,這樣就分好了。小朋友們馬上分的時候要注意,重復的分法就不要寫了哦,記錄的小朋友要檢查一下已經寫過的算式。

  師:老師還增加了難度,每一組只有5分鐘的時間,老師會倒計時,當聽到最后的“叮”一聲時,小朋友們就不能寫了哦。好了,馬上請小朋友們先找一個空位子坐下來,當我說開始的時候小朋友們才能動手分哦。都坐好了嗎?

  師:哪一組先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們的分法?(將幼兒作品投影到電腦上)

  (五)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們活動結束后可以把這個故事還有你的分法去講給更多的小朋友聽一聽。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10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物體之間一一對應的關系。

  2.在操作及游戲活動中,感受對應的關系。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小狗蓋房子圖片、其他小動物、木頭、食物等一一對應相關圖片。

  紙面教具:五只大象和五根香蕉對應圖片(幼兒每人一份)、膠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引出幫助小狗蓋房子。

  ——圖片上是誰?

  ——它的旁邊有什么?

  ——猜猜他想干什么?

  小結:原來小狗想要蓋新房子,它需要很多的'木頭。小動物們聽說小狗要蓋房子,紛紛來幫忙。一個小動物幫他搬一根木頭,大家一起蓋房子。

  二、出示圖片,教師啟發幼兒回答問題,了解一一對應的關系。

  ——誰來幫助小狗?來了幾只?要搬幾根木頭?

  三、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再次感受一一對應的關系。

  ——在小動物們的幫助下,小狗的新房子終于蓋好了。為了感謝小動物們,小狗要請他們來新家做客。

  ——來了哪些小動物?分別來了幾只?

  ——小狗請它們吃什么?吃了多少?

  ——請你幫助小狗分食物吧。

  四、出示圖片,請幼兒操作,進一步理解一一對應關系。

  ——小狗也請了大象,大象伯伯來晚了,誰來給大象分香蕉?

  五、分發紙面教具大象和香蕉,請幼兒實際操作。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11

  一、設計意圖

  在實際生活中,孩子們對于錢幣的知識并不陌生,他們經常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去超市買東西,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幣,對于人民幣的外觀、面值等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談到真正的錢幣交易,對于大班孩子來說,還不是很了解,因為他們缺乏社會經驗,單獨出去買東西的機會幾乎沒有,他們對人民幣只是初步的認識,所以我以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光頭強”為主線,設計了此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一)認識人民幣的面值。

  (二)運用 1 元、5 元、10 元的人民幣進行買賣游戲,探究交易游戲的方法。

  三、重點難點

  (一)能夠運用 1 元、5 元、10 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幣進行買賣游戲,探究交易游戲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PPT、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盤子、紅包、區角活動布置等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有一個故事要和小朋友們來分享!仔細聽!在一個酷熱的晴天里,光頭強帶著鋸子去深山砍樹,他砍得正起勁兒時,被去深山避暑的熊大發現了:“光頭強,又在砍樹,快給我住手”!嚇得光頭強一哆嗦,扔掉鋸子拔腿就跑。這可怎么辦呢?鋸子丟了,工資又沒發,沒錢買鋸子愁死光頭強

  了。正當這時,嗖的一股風吹過來,哇!這么多張錢,可是光頭強不認識錢,你們認識嗎?

  (二)認識人民幣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逐一出示 1 元、5 元、10 元、20 元、50 元、100 元面值的人民幣)

  1、這是幾元錢,誰認識,來告訴他(1 元)

  2、這張呢?哦!(5 元)

  3、我們看還有哪張錢小朋友都認識?(10 元)

  4、來,我們看下一張吧!(我豎一下大拇指)

  5、最后,這張小朋友都認識吧!(對!100 元)

  6、小結:小朋友剛才認識的這些錢,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幣。

  人民幣分為紙幣和硬幣:圓圓的,硬硬的,用金屬做的叫硬幣;硬幣可以干什么?(坐搖搖車)對,在我們這里硬幣可以坐搖搖車,但是在大城市里硬幣和紙幣一樣,都可以買東西。長方形的,用紙做的叫紙幣,我們平時買東西大多用的是紙幣。

  (三)探索方法

  今天光頭強,也需要用紙幣去買一把新的鋸子,這把鋸子多少錢呢?我們去超市看看。(出示玩具鋸子)哦!它的標價是十元。光頭強今天拿來了 1 元、5 元、10 元的錢,你們想想看,他用哪些錢可以買到這把鋸子呢?不著急,老師把這些錢帶來了,每個小朋友都來試著付一下錢。(孩子操作,老師巡回指導)好了,現在把你們整理好的錢,放在桌子上,面向老師坐。

  1、誰想上來幫光頭強付錢?(一張 10 元)

  2、還有誰想上來?(兩張 5 元)

  3、你來說說你的方法吧!(一張 5 元、五張 1 元)

  4、還有不一樣的付錢方法嗎?(十張 1 元)

  5、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位小朋友是怎樣付錢的?

  6、10(一張 10 元)5+5(兩張 5 元)5+1+1+1+1+1(一張 5 元,五張 1 元)

  1+1+1+1+1+1+1+1+1+1(十張 1 元)

  7、小結:小朋友太厲害了,幫光頭強用了四種付款方法,買到了這把鋸子。光頭強完成了李老板交給他的任務,得到了獎金,他很感謝小朋友,給我們準備了紅包,讓我們去購物。

  (四)購物游戲

  1、搶紅包:哇!小朋友看,這是光頭強給小朋友準備的紅包,現在我數一二三,一起來搶紅包吧!搶到紅包后先看清楚紅包里面的錢數,再選取自己想購買的商品

  2、小朋友都搶到紅包了嗎?待會兒我們帶著紅包要去書店、玩具店、燒烤店購物了,但是在購物之前,必須要遵守以下游戲規則:

  (1)去書店的小朋友,當你買到書后,坐到這邊的桌子旁,輕輕地翻閱圖書,不能撕毀,保持安靜。

  (2)去燒烤店的小朋友選好烤串付完錢后坐到后面的餐桌旁,耐心等待,品嘗烤串時小心竹簽。

  (3)去玩具店的小朋友注意了,你們再選取玩具時不能擁擠,排著隊去付錢,買到玩具后到后面的地上玩會兒聽明白了嗎?

  (4)誰來當收銀員?老師交給你們一個重要的任務是給付對錢的小朋友貼一個貼紙,還要正確的收錢、找錢。

  (五)結束活動

  好了,今天的購物游戲就到這里吧!物歸原主,哪里取的.東西放回哪里?請你們坐回座位,我來看看大多數小朋友付對了錢,得到了小貼紙。(對沒得到貼紙的小朋友進行提問)你來說說,你剛才要買什么東西,你用了多少錢買的?

  結束語:小朋友,今天的購物愉快嗎?雖然我們得到了光頭強的紅包,但是以后也要勸勸他不要亂砍樹,要愛護樹木,保護環境!

  五、活動反思

  通過孩子們自己的實踐操作,初步學會了 10 元以內人民幣的幾種不同的付款方法,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參與度很高,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真實感,更生活化,利用了我們的區角游戲,使用了真實的人民幣,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游戲過程中,體驗錢幣購物的樂趣。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12

  活動準備

  PPT課件、小動物手偶

  活動目標

  通過看和聽,積極參與點數活動,大膽回應老師的提問。

  樂于和家長一起參與游戲,萌發數數的興趣。

  活動流程

  一、引入

  師:寶寶們,我們一起學小司機開一開好嗎?

  幼兒跟著教師一起開開小汽車。

  二、看一看

  師:馬路上的車子好多哦,我們來看看有什么車呀?數一數有幾輛?

  如:出示圖片小貓。"有幾輛警車?"(3輛)"那三輛警車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呢?"小結:數數的時候要從左到右數,有幾輛車就用數字幾表示。

  三、聽一聽

  師:小動物要坐車,你們聽這是什么小動物呀?我們一起來聽聽它叫了幾聲?它叫了幾下就表示它要坐幾號車?

  如:教師出示小狗圖片同時播放小狗的叫聲,"小朋友誰注意聽了,剛才小狗叫了幾聲?"(3聲)。"那我們再一起仔細聽聽剛才小狗到底叫幾聲?" (播放小狗的'叫聲),(4)"我們可以用數字及表示呢?"(4)(同時屏幕上出現數字4)。(依次出現小動物圖片聽聲音說出數量,讓幼兒感知6以內的數量)。

  小結:除了眼睛看能數數,用耳朵聽也可以數數。

  四、游戲

  師:小汽車開了那么就要停到停車場去休息一下了,但是請小司機請注意,可不能隨便停車哦,請你仔細聽。

  (小汽車滴滴滴,開到東,開到西。快點開進停車場,3輛小車在一起。)

  師: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玩游戲吧。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13

  活動目標

  不受物體大小、排列形式的干擾,感知7以內的數量,提升目測點數的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數字1到7。

  課件準備:圖片《氣球》,紙面教具《穿糖葫蘆》《水果連連看》。

  紙面教具:《穿糖葫蘆》《水果連連看》各打印班級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觀看課件,數一數,判斷7以內的數量。

  觀察圖片上3排氣球的'差異:大小、顏色、排列都不同的氣球,引導幼兒數一數,發現數量都是“7”,用數字“7”來表示。

  ——有幾排氣球?第一排有幾個?第二排呢?第三排?一樣多嗎?

  小結:每排氣球大小顏色不同,但每排的數量都是7。

  打印紙面教具,幼兒分組進行7以內數量的等量判斷。

  1、第一組:操作《穿糖葫蘆》,請幼兒找出數量相同的兩串糖葫蘆,用彩筆給它們畫上竹簽。

  2、第二組:操作《水果連連看》,請幼兒數一數每張卡片上的水果數量,把數量一樣多的水果用線連起來。

  互相分享活動結果,鞏固7以內等量判斷。

  1、教師引導幼兒檢查操作結果(用數一數、比一比的方法)

  ——出示個別幼兒“穿糖葫蘆”的結果:這位小朋友做的對嗎?若有錯就繼續引導:這兩串糖葫蘆一樣長,一起數一數他們數量是多少?一樣多嗎?

  ——出示個別幼兒《水果連連看》的結果:這位小朋友連得對嗎?誰來說說?

  2、正確判斷7以內等量的物體。

  ——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兩排/兩堆的東西是不是一樣多呢?

  小結:兩排/兩堆東西的大小、排列都不同,可以用數一數、比一比的方法,判斷出它們的數量是不是一樣多。

  活動延伸

  游戲活動:在美工區開展繪畫、泥工、蓋印章等活動,讓幼兒設計相應的物品,如7個三角形、7朵小花、7個球等,制作完把相同數量的物品放在一起。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14

  一、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瞧!我們已經來到了2元超市,你們來猜一猜,它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購物游戲中體驗、感知單雙數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數一數,你有幾元錢?圈一圈,你能買幾樣東西?

  2、幼兒進行購物游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三、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

  1、討論: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錢多嗎?

  2、回收代用券:還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邊,都用完的`送到另一邊。

  3、集體檢驗,解決問題:“1”該送哪邊?

  4、教師小結:

  ①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2、4、6、8、10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叫雙數。

  ②10以內有5個單數,也有5個雙數。

  ③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

  2、分組操作

  準備4組操作材料,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分單雙數。

  ●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分出單雙數。

  ●轉一轉: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時記錄下指針所指的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并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

  3、集體游戲

  抱一抱: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15

  一、活動生成:

  作為一線教師,管理班級物品不丟失是常規工作。到了大班后,隨著孩子們能力的增強,我們經常會請他們幫忙來數數量較少的東西。雖然每次都是請一兩個孩子,可總會有許多孩子積極地來幫忙。看到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我便想到通過統計班級物品,讓孩子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條形統計圖淺顯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便于比較多少,還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較為規范的統計概念及方法,對其終身發展也有一定的價值。

  二、設計意圖

  每個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和物質的、直觀的現實世界發生了直接的接觸,同時也就意味著開始了與隱藏在直觀的現實世界背后的數學世界發生了這樣那樣的聯系,也就意味著他每時每刻都在接觸一個由一定的“數”,按一定的“形”和“序”構成的數學的世界,這就為幼兒獲取數學體驗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新《綱要》要求:“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問題。”“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育應著眼于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熟悉的自然資源和感興趣的事,讓幼兒獲得數學經驗。

  三、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做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學習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體驗積極幫助他人的情感。

  四、活動準備:

  1、每組桌面玩具:穿線板12個,小機器人9個,套筒7套;

  2、條形統計圖范例一幅;

  3、小統計圖人手一張,水彩筆,白紙。

  五、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統計的興趣。

  師:好幾天沒有清點我們最喜歡的玩具了,今天我請全班小朋友都來幫忙數一數,愿意嗎?

  幼兒:愿意。

  2、感知探索,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1)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統計出玩具的數量。

  師:不過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請小朋友認真聽好哦:每組小朋友數一數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幾個,然后把你數的結果記錄在白紙上。

  (2)交流統計結果,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請小朋友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錄的。(記錄結果:點點、照樣子畫下來、畫對勾等。)

  總結統計方法:先畫出標記,再記錄出數量。

  3、觀察認識條形統計圖。

  (1)出示條形統計圖,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同伴的統計方法。

  我們剛剛的記錄中哪種玩具最多?哪種最少?怎樣讓別人不用數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張記錄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張圖上記錄了誰的數量?怎么看出來的?它們各有幾個?你怎么知道的?誰的數量最多?誰最少?也沒數怎么就能知道呢?穿線板比機器人多幾個?誰能不用點數就看出了套筒有幾個?

  (2)討論總結:這種記錄表和你剛做的記錄表有什么不一樣嗎?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這種記錄表?這種記錄表有個名字叫條形統計圖。

  4、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計圖紙,引導幼兒討論制作方法。

  (2)幼兒自由選擇任務,動手制作成條形統計圖。

  為幼兒提供統計的物品有:幼兒的男女人數和客人老師數,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兒可與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體展示幼兒的統計圖,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統計。

  5、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物品,小朋友們很棒!回到家我們也用這種方法幫助爸爸媽媽來統計一下家里的物品好嗎?統計好了明天帶過來貼到展示墻上,大家互相看看,講講。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05-15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設計12-03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02-24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設計(15篇)12-04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設計15篇12-03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設計三篇06-04

【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設計4篇06-04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設計四篇06-04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設計3篇06-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樟树市| 黑山县| 讷河市| 新和县| 晋城| 龙井市| 灵石县| 天津市| 通渭县| 拜泉县| 剑川县| 军事| 襄樊市| 盐城市| 广州市| 广西| 临安市| 荥阳市| 邢台县| 河间市| 临汾市| 安岳县| 财经| 鄄城县| 安吉县| 正宁县| 白水县| 娄烦县| 无锡市| 响水县| 秦皇岛市| 襄垣县| 隆尧县| 本溪市| 开江县| 孟州市| 临潭县| 木里| 晴隆县| 武川县| 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