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
|
設問示例
|
答題步驟
|
答題范式
|
考題直擊
|
答案解析
|
修
辭
手
法
|
1.本詩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表現)手法?試結合全詩作簡要賞析。
2.詩的第X句/X聯運用了什么表現(修辭)手法?有何作用?試結合全詩作簡要賞析。
|
①先答出具體運用的某修辭手法,
②再答該修辭的作用術語+詩句內容,
③最后點出運用該修辭所表達的詩人的情感。
|
本詩(或第X句或第X聯)運用了…的修辭手法,…(該修辭的作用術語)地寫出了…(詩句解說),表達了詩人…的情感。
【公式】表現手法賞析的表述:具體手法+作用術語+詩句內容+表達情感
|
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問:詩人采用什么樣的表現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舍的深情?試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
詩人采用擬人化的手法,用“系”“相識”“欲別”等一系列擬人化動詞,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生動形象而又巧妙含蓄地表達了對湖上亭的深情。
|
描
寫
手
法
|
1.這首詩的細節描寫很成功,試結合詩句作簡要簡要析。
2.這首詩在景物描寫上有何特色和作用?
3.這首詩在描寫方面有何特色?
|
①先找準描寫的特色(細節描寫、白描、正面與側面描寫;景物描寫的特色還須考慮動靜、虛實、上下、遠近、高低等順序);
②后相關詩句簡要解說;
③再作用分析
|
(1)本詩在描寫上成功地運用了…描寫,寫出了…(詩句解說),烘托了詩人…的感情。
(2)本詩在景物描寫上的特色是…,這樣的描寫使景物…(答作用,如動靜結合,虛實相生),同時渲染了…的氣氛,表達出詩人…的感情。
【公式】同上
|
秋 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空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問:“行人臨發又開封”這是一個成功的細節描寫。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這一細節描寫的成功之處。
|
這一細節看似平常,但它既照應了“意萬重”,又緊承“復恐”,寫活了行人對家書的重視和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寫盡了行人心有千言萬語惟恐言之不盡的復雜而微妙的心理。能讓讀者體味其中濃濃的鄉思之情。
|
抒
情
方
式
|
1.詩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點?請結合詩句作簡要賞析。
2.這首詩詩人是怎樣抒發感情的?請結合詩句作簡要賞析。
3.第X句值得玩味,請從情與景的角度作簡要賞析。
|
①先確定詩是直接抒情還是間接抒情;若是間抒,則再確定具體又是哪一種;
②后結合詩句簡要解說所寫內容和所抒感情;
③最后點明這種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術語,如含蓄蘊藉、淋漓盡致等。
|
這首詩運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詩主要寫了…(內容),抒發了…的感情,這種方式使詩人情感的抒發顯得…(用術語)
【公式】抒發情感的理解的表述:通過什么(表達技巧[間接考查點])+抒發(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說明】此公式是對未知情感的分析。
|
端 居
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閑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稱。
問: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
|
在藝術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情。詩人借助對“青苔”、“紅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觀色彩,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圍,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
|
思
想
感
情
|
1.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這首詩的主旨是什么?
|
①先感悟這首詩是樂詩還是哀詩;
②再結合詩句內容分析樂或哀的原因;
③最后確定具體的感情是什么。
|
這首詩通過對…的描寫,展現了一幅…的畫面,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
【公式】詩詞感情分析題的表述:詩詞感情(作者心情)+理由(能說明該感情的意象[間接考查點]+表現這種感情的動詞、形容詞或名詞)
【說明】此公式是對已知情感的分析。
|
詠懷古跡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問: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
這首詩通過寫王昭君美貌無人識、遠嫁大漠、孤苦無依的怨恨,表達了詩人對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悲嘆。
|
觀
點
品
評
|
你是否同意某人對這首詩的評價?為什么?請結合詩句說說你的理由。
|
①弄清品評的角度(內容形式?整體局部?表現手法?);
②讀詩和某人的評價;
③研讀詩作,形成自己的看法;
④結合原詩句具體分析你觀點的依據。
|
(1)同意。理由是:…(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2)不同意。理由是:…(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公式】詞語在詩句中含義、詩歌意象分析的表述:解釋該字詞在詩句中的含義(表層含義) + 該字詞描述的景象 + 該字句表達的情感或意境。
煉字(動詞)分析題的表述:詞語含義+手法+該字與詩題的關系+表達效果或作用。
|
子夜吳歌 · 秋歌 李 白
長安一片月,
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
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
良人罷遠征。
問:前人曾說過:“余竊謂刪去末兩句做絕句,更覺渾含無盡。”你是否同意這個說法?請說說理由。
|
①同意。理由:第四句中的“玉關情”寫的.是女子思念征人,而女子思念征人的哀怨已經涵蓋了詩歌最后兩句“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的詩意,刪除后不會影響詩意的表達,反而更顯精煉含蓄。②不同意。理由:最后兩句“何日…遠征”加深了對前面“玉關情”的內容的表達,由親人之情上升到家國之愛,擴展了詩歌的內容,升華了詩歌的境界。
|
比
較
鑒
賞
|
1.這兩首詩都寫到了…,各有什么寓意?
2.這兩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
3.這兩首詩分別采用了什么表現方法?
|
①先明確比較角度,找準兩者之間的異同點;②后寫出異同之處并結合詩句具體分析研究;③最后指明不同之處在各自詩中的作用。
|
兩首詩都…,都表達了詩人…(寫出共同點);不同之處是:第一首…(寫出不同點及其表達作用),第二首…(寫出不同點及其表達作用)
【公式】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 + 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 + 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 + 起到了(某某)表達作用。
|
禾 熟
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釋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斜陽。
病 牛
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問:兩首詩都描寫了“牛”的形象,其形象意義是否相同?請簡析。
|
不同。《禾熟》中的"老牛"是一個知足而樂、悠然自得的形象,詩人借此表達了像老牛一樣早點了卻“役債”,舒閑疲憊身心的渴望,也含蓄地抒發了自己長期仕途坎坷而積于胸中的郁悶之情。《病牛》中的牛在未病之前耕耘過許多田地,讓人收獲過千萬擔的谷物,它老病時,卻遭到冷遇,但仍念“但得眾生皆得飽”,這是一個流盡血汗仍愿奉獻到底的崇高形象,詩人以牛自喻,寫出了自己坎坷辛酸的遭遇,并借此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甘愿奉獻到底的心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