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正確給孩子立規矩
所有2~5歲的孩子都會給你搗亂,這是不爭的事實,只不過有的孩子偶爾制造一次麻煩,有的則整天都不安生。
下面的文字幫助大家理解《怎樣給孩子立規矩》所遵循的原則與方法。我們倡導大家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地吸收、改造并利用書中提供的方法,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約束與懲罰
我們所謂的“約束”與“懲罰”可不是一回事,也不是說約束采用的溫和態度就是讓孩子說了算。約束是建立在無條件的愛和嚴厲的規則之上的,并且絕不姑息孩子的壞毛病,其目的是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尊與自信。我們所信奉的約束是通過一系列的對策,教會孩子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當然其中也包括我們自己的言傳身教。同樣重要的還有適時的探討、私密談話或是家庭會議,主要任務是探討孩子應該改掉的壞毛病。本書遵循的指導原則就是在清晰的規則、價值觀與道德的框架里解決問題(而不是用羞辱、謾罵、威脅等手段)。
事實上,正如我們所說,“懲罰”與“約束”相去甚遠。懲罰是通過傷害或帶給觸犯規矩者更多的痛苦來達到教育的目的。一個處于憤怒之中的家長在與孩子沖突白熱化的時候選擇懲罰孩子,多半是“報復”的想法在作祟——“讓他看看誰才是老子!”而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通常不會認識到錯誤,而會變本加厲地重復錯誤以達到報復的目的。一個“被約束好的孩子”和一個“被懲罰出來的孩子”在說法上雖然只差了一點,但家長和老師們都贊同這之間相去甚遠。事實上,正是因為有了一定的合理的限制,孩子才會有踏實感,才會感受到愛與安全。
與約束有關的詞匯
在要孩子停止某種錯誤的行為和做某件正確的事的時候,家長都要提出明確的要求。這就意味著控制,也就是說,家長需要給孩子設定一定的限制,在不傷害他們的身體或是自尊的同時阻止其不恰當的行為。尤其是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約束是父母的主要責任之一,我們要每天不停地重復這項工作,直到孩子不用父母的約束也可以自己主動做到(自控能力的培養)。
【如何正確給孩子立規矩】相關文章:
父母如何給孩子立規矩03-25
如何正確接納孩子03-21
如何正確理解孩子03-31
如何正確給孩子挑選唇膏09-22
孩子如何正確面對小升初03-07
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成長04-07
如何正確開拓孩子的才智10-13
該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06-04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學習06-04
如何正確培養孩子推理能力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