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教學管理的建議
導語:實現學生自己內部管理并用的組織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練習時間,大大提高了練習效率,同時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方式也提高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這種組織方式解放了教師,及時發現大家共同存在的問題并給予解決和糾正,以切實提高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
對教學管理的建議
(一)教學資源更加豐富了
隨著網絡的普及,網上資源豐富,課件眾多,教案眾多,相同的內容,不同教師做的課件的風格、形式及側重點各不相同,老師們可以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選擇、修改、利用,達到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我們能隨時和名師面對面,吸取寶貴的教學經驗,充實課堂,不再因為地區局限而得不到優質的教學資源。給學生提供了生動、豐富、快捷的資源,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開闊了視野。既環保低碳,節約用紙,又節約資金,廣大教師非常歡迎。
(二)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學生每節課的注意力時間集中有限,只憑老師講解,學生感到乏味。尤其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枯燥的講解無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不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利用班班通多媒體,把豐富多彩的視頻、動畫、圖片等資料展示給學生,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某些問題的設置,可以培養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意識,加深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程度;教學情境更加生動逼真,更具有趣味性,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和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強烈的興趣,就會激發其內在的學習愿望和學習動機,就會聚精會神,努力追源,并感覺樂在其中。
(三)課件的形象性、直觀性,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各科教學的課堂中都會有許多重點、難點,有時單靠教師講解,學生理解起來費力。幻燈片、動畫、朗讀音頻等的應用將抽象的、陌生的知識形象化、直觀化,提供了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為沉悶的學習生活增添了色彩。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保持,而且增加生動感,又利于知識的獲取,從而突出重點,淡化難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學數學中有許多概念、公式比較抽象,有的知識單靠學具、實物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種情況下借助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為具體,會更好得幫助學生理解。
(四)加快了教師參與現代教育技術的緊迫感,調動了教師的教學熱情
班班通的應用迫使教師感到自身的素質與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差距。壓力就是動力,“班班通”教學,逼著你學電腦,學生推著你學電腦,使教師樹立起“終身學習,常教常新”的理念。多媒體教學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調動了教師的教學熱情。教師可以在電腦上備課,進行課件的設計和制作。也可以將自己的教案和課件上傳網站,供其它教師共享,以更直接更快捷的方式通過搜索引擎,直接從互聯網上檢索自己在教學上所需要的教案,課件等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再進一步加工整理,為我所用。教師會受到學生情緒的感染,更加積極地準備課件,搜集各種教學素材,以便教給孩子更多知識,真正做到教學相長。這就促進了教師自主學習,提升教師素養。嘗到多媒體教學甜頭老師還能舍棄這些現代教育設備而坦然地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來進行教學嗎?
對教學管理的建議
1、多開展一些有益于學生的文體活動,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
2、老師多與家長溝通交流。
3、多開展各種安全紀律教育活。
4、不亂訂書刊,不亂收費,收費制度應透明。
5、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便于因材施教,不要歧視差生。
6、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加強管理。
7、教師應多做耐心教育,多表揚學生。
8、建筑工地一定要采取措施保護學生的.安全。
10、優化育人環境,排除社會不良青年到校擾亂。
11、教師要多關心體貼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2、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有部分學生在路上違反群眾紀律。
13、教師要注意身心健康。
14、多組織軍訓活動,培養學生的吃苦能力。
15、讓學生多實踐學到的知識。
16、現在部分學生的學習壓力太輕。
17、號召學生用英語交談提高口語能力。
對教學管理的建議
1. 名校策略:學校與學校有競爭,學校的生存、發展要靠學校的辦學質量和聲譽,要提高質量和聲譽,現階段社會上主要看學校上重點、上名校,要有名校意識。讓更多的學生上重點線,上名校。要達這一點,一要在高考獎勵加大對總分和單科800以上,700以上,640以上的獎勵力度;第二:加大培優的力度和投入;第三,在師資水平不齊的情況下,各年級組建兩個競賽班,將尖子集中起來,這兩班在教學上要有特殊要求,今后發展到20個班后,學生的基礎差異更大,教師能力差異也很大。實行分層教學,這也符合孔子的因材施教的原則,
2. 良性競爭機制:和諧發展和良性競爭并不矛盾,要創造環境,使同科組老師競爭,看誰的工作做得更好;班與班競爭,形成比、學、趕、超的風氣。分班時。安排工作要盡可能使大科組的每位老師都有一個競爭對象,有可比性。如兩個物理班,就不要由一人去任同一科教學。要出質量,就不能回避競爭,競爭會有其弊,但利大于弊。
3. 質量管理:教師的管理要著眼于教學質量,對教師的考核既要有定量,又要有定性的`考核。既要看考試成績,又要看平時備課、作業批改、輔導、和師生情感、教研等定性考核。可考慮考試成績占60%,備課占10%,作業10%,教學態度,師生情感占10%教研和考勤10%進行定量評價。成績在備課排序,其它在學科組排序,分出優、良、合格等次,然后打分。
4. 激勵機制:平均主義不利于調動教師積極性,表面上看一團和氣,實際上不然,大多數老師的覺悟還不高,平均主義會產生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和尚撞鐘現象。同時也不符合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分配原則。高考獎中要突出效益,減少平均;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要與年終獎,教師年度考核、評優評先掛鉤。也使年度考核、評優評先減少人為因素,多一點客觀公正。象衡水中學那樣,建立一套精神方面和物質方面的激勵機制。創造一種使教師在精神上有奔頭,在物質上有實惠的環境。使教師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建全各級各類獎勵制度。如《高考獎勵方案》、對教職工的各種榮譽獎勵方案。《學生獎勵制度》
5. 關于教師隊伍建設:要有激勵機制,淘汰機制,青年教師成長機制,以老帶新,良性循環。安排教師工作時,著眼全局,優先考慮各年級各學科的把關教師,教師工作總體上最好是高、初中三年循環,年青教師,只要教學效果不錯的,都應跟著循環。每屆高三各科有計劃的帶一個新手,高一、高二各科教師也要新老搭配。大循環,少變動,少分班,有利于加強教師的責任感,和成就感。外出學習最好派有5年以上教學經驗,已熟悉常規教學、對高考有一定了解的教師去,5年以下者,就在本校拜師學藝,學習常規教學,要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學資源,低投入,高效益。外出學習主要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管理經驗等。
6. 教師評價制度化:建全教師評價體系。既要有定量,又要有定性,既看教學又看教育。
7. 抓生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生源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對優秀生源要對原學校和學生進行物質和精神方面的獎勵。對擇校生,應用經濟手段控制,按分數分段收取擇校費,既可保證擇校費不會減少,又使生源不會太差。對轉學生,要有試讀期,對成績差的,只借讀,不入學籍。
8. 強化備課組在教學質量上我核心作用:大學科要多進行以備課組為單位的聽課、說課活動。教研活動要多組織聽課、評課、說課活動,青年老師要上過關課,中、老年教師上示范課、研究課。要有評課制度。目前隨意聽課,又很少評課,對講課者和聽課者收獲很少。
9. 強化年級的管理作用,加強教師管理:各年級要對教學質量負責,目前的年級只管了學生,對教師管理不力,對質量管理不力,教學處更管不了那么多老師,教師除教學檢查(且只有半個學期的內容)外,再無其它考核和評價,管理教師可分年級,定量、定性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的方法管理。
10. 加強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不僅要管好學生的紀律,還要對全班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等負責。建全先進班、先進班主任的評價制度.目前,先進班,文明班的評選是行政投票選舉,很多投票人對投票班的實際情況并不了解,人為素太多。要從全班學生的德、智、體等方面去評價,要用定量的方法去評價。要考慮班級的學風和學習成績,因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班級學習風氣差,學習成績差,其它好,不能算優秀班集體。大力宣傳,表揚先進班集體,模范班主任。
11. 常規教學制度化:建全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輔導、考評的教學常規,定期檢查,對出現問題者,要述職、通報批評、經濟處罰等。
12. 復讀生費建議由學校統一收取,統一管理,由校長簽字,從總務處領取,減少資金支出的隨意性,增加透明性。主要用于高考獎勵,取消月補貼,加大效益獎,在基本獎中考慮高一、高二的任教年數。對其它年級,一年一度,也要有效益獎。
13. 學生資料費問題:除教材外,教輔資料應由備課組和學科組長商定,由教學處或直接由年級主管處審批,目前資料由教務處統訂,教務處又不了解各科哪些資料最好,所以,訂的很多資料不能用,好的資料又沒法訂。學生資料費按班級核算,多退少補。學生印發的資料費,也應按班級核算。文印室的工作人員的課時補貼可考慮與實際油印、打字數掛鉤,便于調動積極性。
【對教學管理的建議】相關文章:
對學校的教學管理建議03-28
小學教學管理的建議(通用10篇)05-09
教學管理方面的建議范文(精選17篇)04-21
初中教學管理的方法08-05
小學教學管理辦法04-15
如何加強學校教學管理07-27
如何抓好常規教學管理03-18
教學管理制度04-21
教學管理制度01-07
如何加強教育教學管理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