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自我管理的探討
導語:隨著我國高校的發展和擴招,高等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改革勢在必行,以前的“鞭策式”的管理模式已不再太適應90后學生管理實際了,因此,在新時期對90后的“另類人”應實行自我管理,加強90后大學生自制力的培養,是高等教育事業 發展的客觀要求和提升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需要。
大學生自我管理的探討
自我管理,即自己對自己、同學之間在提高自我的思想覺悟和自制能力的前提下,讓大學生進 行自我教育,達到自我發展的目的。是實現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及滿足社會對個人綜合素質日益發展的要求,因而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有效地利用及整合自身資源,運用科學管理方法,而開展的自我規劃、自我控制、自我激勵、自我學習與自我開發等的活動。大學生在完成這些活動中,所運用的具體方法、方式以及他們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征,就是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大學生自我管理在高等學校學生管理已經起到有明顯的作用
(1)能夠更好地鍛煉大學生的自主能力,進而提高解決實 際問題的能力。“自我管理” 是以大學生為主的管理模式,大學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他們主動參加管 理, 同時又要自己的管理,進一步強調主體是學生。
(2)能夠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塑造獨立性品質。“自我管理”的實質是大學生的自我約束。在校紀校規的監督下,鍛煉大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及獨立能力,加強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在學習生活中,對別人負責, 對自己負責, 對社會負責。
(3) 能夠幫助大學生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管理”是軟性管理的一種,大學生在校紀校規的約束下,能夠明白自己的'真正需要,在自我教育的同時,對自身的不足能有效進行彌補,達到自我發展的目標。
(4)能夠使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行大學生自我管理,他們開展校園活的積極更強,提高大學生交際能力,提高大學生 社會實踐能力,同時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
二、怎樣培養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呢
當前90后的大學生有較強的依賴性,不太成熟。他們自我管理能力缺失有以下幾個方面:對輔導員依賴性強;難以解決心理困惑;不能控制自己的經濟;自制能力培養也缺位;對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夠重視。
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對90后大學生的今后成長、發展有重要意義。他們會廣泛進行學習,主動吸收自己有用的知識,全面發展自己,讓自己成為社會需要的有用人才。所以,高校應根據我國教育環境及學生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發展大學生的個性,提高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提高認識,完善自我,加強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大學生在獨立意識、團隊精神和大局觀念確立后,就會積極主動開展自我評價和自我認知; 才能有較強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責任感;才能認真細致做事、有條不紊;才會 有自己對事物的主見、分析及判斷,才能果斷的作出判決; 增強的自我管理能力。90后大學生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特點,才能主宰自己。提高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礎是科學的管理方法。大學生要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加強學習。同時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才能正確認識自我和處理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中的問題,正確把握個人、集體、國家之間的關系,樹立正確目標,找到適應自己發展道路。還應培養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積極的心態是成功的一半。大學生們在制定理財計劃、規劃作息時間時,還應自我對照,在學習、生活程中,約束自己的行為,嚴格按照計劃進行,不斷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
其次、要充分放權,讓學生干部的主動性得到發揮,實現學生自主管理。要改變以輔導員為主的“保姆式”管理,實行抓大放小,將管理重心下移,讓學生干部主動、大膽去做,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實現學生自主管理的目的。大學的學生工作者特別是輔導員,要重點抓好學生思想工作,引導他們學習,規劃職業生涯。因此要解脫繁雜瑣碎的日常事務,相信學生干部,最大限度的自主權給學生干部。
(1)改變“輔導員包攬”的做法,將管理重心下移給學生干部。
由于每個學生的性格、心理、思想和行為不同,輔導員是無法一個人完全掌握的。需要對學生分層次、類別進行管理,自主管理的核心是班委會和團支部,做到統籌全局,掌控班級整體的動態。輔導員主要是指導,掌握主要方向。
(2)要培養大學生干部自我管理能力。
他們從學生到學生干部的轉變,也是從被管理者向管理者轉變的一個過程,也是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識提高的過程。學生干部跟班級學生整天呆在一起,他們清楚班上同學的實際情況,往往可以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其他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強的學生干部是大學生管理者特別是輔導員的得力助手。
(3)要制訂符合實際的學生干部選拔、組織、培訓、激勵及考核的制度
。90后大學生的管理要控制和把握住學生的主要發展方向,健全學生干部的管理制度是給學生干部放權的先決條件,“以人為本”、科學管理是學生工作者對學生干部的管理的基本原則。
最后,轉變觀念,教育大學生樹立自我管理的理念。
(1)轉變學生管理中觀念。
將“命令式服從”改變為“互動融合”,使學生能科學民主參與。高校應為學生創造各種條件鼓勵學生發掘潛能,達到自我成長、自我發展的目的。不要將學生自我管理的組織和方式僅僅當作是管理者實現教育管理的一種手段。
(2)對學校來說管理的主體是90后的學生。
傳統的教育觀念,不能適應90后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會限制。傳統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不夠重視學生的創造性、主動性,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對90后大學生日常管理更不利于需要改革,理論夠用就行,加強實際應用能力培養,讓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我發展意識得到滿足。教育學生樹立自我管理的理念,利用他們的主動性、創造力,發揮自我管理意識、潛能。
總之,要想充分地實施大學生自我管理, 需要搞高認識、充分放權及轉變觀變等,在老師的指導下及相關制度的約束下,挖掘大學生的潛力,“以人為本”、“以學治學”,提高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最終實現提高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大學生自我管理的探討】相關文章:
大學生如何自我管理03-10
大學生該如何自我管理12-20
大學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03-18
大學生如何更好地自我管理11-03
自我管理心得06-16
如何實現自我管理12-20
自我管理技能包括04-19
如何自我管理的方法12-20
什么是自我管理技能11-08
如何加強班級自我管理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