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班級精細化管理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總結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班級精細化管理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班級精細化管理總結1
另外,從現在的學生的特點來看,精細化的班級管理也是必要的。現在的學生已經都是90后一代了,這一代的學生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從優點上來說,他們學習能力強,知識面廣,組織活動能力突出,而且不少同學都是多才多藝;另外他們的維權意識也很強。從缺點上看,由于90后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了,往往從小生活在“溫室”中,在家里說一不二,一旦進入學校,往往就體現出以自我為中心,集體感不強的問題;而且情感也比較脆弱,容易情緒化,自控能力差;再有,逆反心嚴重,同家長及教師的交流溝通不暢。經常聽到老師們抱怨,現在的學生不好管。面對這一代學生的特點,如何有效地發揮他們的優點,改正他們的缺點,不僅僅是進行有效班級管理的問題,而且對教會學生做人做事,做到德育與智育的均衡發展也有重要的意義。
班務管理是班級管理的核心,是班主任感到最繁瑣最操心的工作。那么,班級的精細化管理到底應該怎樣做呢?其核心就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也就是將班級事務的管理細化到每個學生,明其責,履其職,讓學生做管理班級的主人。具體內容如下:
一、實行班委管理制實施對班級的縱向管理
班級管理最重要的是班干部管理,我在班干部管理中,采取班委負責制,取代班長一人負責制。班委主要由常務班長,學習委員,紀律委員,勞動委員,生活委員組成。常務班長其實就是一位“班主任”,班級的紀律、衛生、出勤、學習、勞動、等等,都由常務班長總負責,協調監督其他各個委員的工作。其下,學習委員負責班級的學習,直轄各科課代表,督促課代表及時收發作業,和課代表一起負責解答同學們的疑難問題;協助課代表做好每節課的小組評價。紀律委員負責班級紀律,特別是自習紀律、午休紀律和課間紀律。協助值日組組長管好午休紀律、協助課代表管好自習紀律;勞動委員,負責教室內外衛生,直轄六個值日組長,協助值日組長清掃衛生;負責衛生用具的擺放,和懸掛。生活委員,負責管好班費的收支;集體活動時,當好后勤部長;管理班級的公共財產、教學用具等等。
如果出現對班級管理有什么意見或學校有什么活動需要安排,由全體班委按民主原則,投票決定。如遇班委無法解決的再由班主任協調。這樣安排,目的是做到整體管理有人負責,具體管理工作分工到人,各司其職,從而達到統分結合,有效管理的目的。
二、實行組長負責制實施對班級的橫向管理
組長的職責總的說是兩個方面,“學習與勞動”按照座位的安排,每一豎排的同學組成一個小組,每位同學輪流擔任值日組長,組長的職責是:
學習方面,配合各課代表收發作業,監督本組的課堂紀律、自習紀律;檢查各科背誦;有權責令組員改正作業或布置鞏固性作業,同時學習小組長可自行找一個自己認為較好的同學當副組長,作為自己的.助手。
衛生方面,值日組長的職責是負責安排監督本組對教室的、衛生區的清掃。小組長將衛生工作分包到人并將分工情況列表交給勞動委員備查,并聽從勞動委員的指揮。
設立組長是將學習、衛生這最重要的兩項工作在進一步細化,將每項事分工到人,實現事事有人干,小組長是班級的最基層的管理。構成對班級的橫向管理。
三、設立值日班長,實施點的管理
班委,尤其是常務班長工作多、負擔重。太多的工作和權力及于一身,顯然不利于班級的工作的質量,也不利于班委同學的學習。于是我設立值日班長,其它班務也細化到人,實行“事事有人管”。值日班長由全體同學按學號輪流擔任,輪到誰,便對一整天的班級工作負責。經過同學們商量,班級制定了值日班長的職責:
(1)負責記載當天的出勤情況,及時向班主任或者常務班長反饋。并對遲到的同學提出批評予以處罰。
(2)協同紀律委員,維護自習課和課間的紀律,對違反紀律的同學予以批評、提醒。
(3)負責當天的講臺衛生,擦黑板;監督同學的個人衛生,發現垃圾,誰的座位誰負責,及時提醒。
(4)督促同學做好當天的課間操和眼保健操
(5)管理班級的報紙報刊,并負責選一則格言或者成語抄于黑板上。
(6)每天下午的讀報課,帶領大家讀報或者唱歌,并對一天的的班級工作情況做出總結。如果發現問題,及時提醒。
這樣,就建起了班級縱橫交錯,點面結合的管理網絡,形成了一個管理嚴密、各負其責、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管理的局面。班主任則在幕后,充當同學們的“教練”、“導演”,讓學生自主能力充分發揮。
班級精細化管理總結2
一、教師對細節的管理將決定教育的成敗
一個班級對于學生和教師而言就相當于一個小集團,在這里有各種不同性格的人,不同家庭的人,不同習慣的人,有矛盾,也有糾紛,教師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如何協調這形形的人,使之在這個大家庭中和睦相處、共同進步,對細節的管理將決定教師的成敗。不論是教學還是班級管理都要做到從小事入手,從細節入手,做一個有心人。在關注自身的細節意識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細節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做準備。
二、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是培養學生精細化意識和能力的主陣地
精細化的班級管理主要是落實管理責任:首先,分工細化。將班級工作責任具體化、明確化,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參與、盡職,變一人管理為大家管理,變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其次,責任細化。明確分工后,進行具體的責任劃分,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把工作做到位,對工作負責,對崗位負責,人人都是班級管理者,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例如,把班級值日工作劃分為若干塊,并用圖標呈現出來誰掃走廊,誰打水,誰擦窗臺,誰負責衛生角,這樣學生的勞動能力和責任心都將得到很好的培養。同時,在班級管理中,為學生安排若干個職位,例如,有一個班長,數學、語文、英語等學習委員(學科長),宣傳委員、衛生委員、文藝委員、體育委員、勞動委員、安全監督員、圖書管理員、物品管理員、紀律委員等,并對每個職務應做的具體工作進行細化張貼在班級中。如班長每天的任務是:監督管理各班干部,了解各班干部的工作情況;做好好人好事記錄;做好班級賞罰記錄;教師不在時替教師管理班級大小事務等。學習委員的任務是:在規定時間上好早自習;按時收發作業;對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輔導等。并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有工作記錄,具體記錄自己的工作軌跡,有問題及時在晨會上反映,并要求有每日重點工作小結,周工作回報和月工作總結,并制定班規、安全監督記錄、班級賞罰細則等各種表目,目的是在培養學生管理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洞察事物的能力。
三、注重班級文化建設,為班級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1.注重班級物質文化建設。班級物質文化,屬于班級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是顯性文化。一是要搞好教室的布置,桌凳、窗簾、板報、圖書角、衛生角、班務欄、評價欄等設置合理、搭配協調,力求整齊、干凈、有序。二是要搞好教室的美化、綠化,名人畫像、盆花盆景、條幅橫幅等要具有布局美、欣賞美。
2.注重班級制度文化建設。一是為班級的發展確立科學、可行的愿景,也就是制訂班級的奮斗目標,包括學段目標、學年目標、學習目標,愿景的確立要集思廣益,要廣泛征求教師意見、家長意見、學生意見、所在社區的意見,必要時要請有關的專家進行論證。二是制定好班級的規章制度,如一日常規要求、衛生制度、學習制度、安全制度、集會制度、活動制度、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等,制度的制定一定要發揚民主。三是制定的制度要符合要求,必須有一定的客觀依據,具有科學性;必須有益于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富于教育性;必須與學校的各項制度要求一致。
3.注重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也是班級文化的最高層次。首先,任何一個班集體都要培養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風,班級的每一位學生都要有一個為之奮斗的目標,在這里大家都是自由、民主、平等、友愛的。可以通過班級制定班訓、班規引領大家,也可以是百家共鳴,百花齊放,但是前提是朝著同一個目標,目的是殊途同歸。這個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學段特點決定。其次,要培養學生的集體歸屬感和認同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到班級的溫馨和睦。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加強學生的.這種感覺,尤其是以班級為單位的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教師要抓住有利時機,教育學生,不斷增強他們的班級自豪感,使他們感受到班級的溫暖。最后,還要打造良好的班級輿論氛圍,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價值觀。平時注重學生的品德培養,加強感恩教育和誠信教育,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并進行細化制訂出具體可達到的目標。
四、積極探索班級管理的有效途徑,著力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性
1.制訂切合實際、科學可行的班級工作計劃,明確每周活動的主題、要求及其所達到的成效。活動前精細安排,注意細節,活動后注意總結,活動要盡可能讓學生都參與,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學生能完成的教師堅決不要包辦代替。
2.重視班隊干部的培養。班隊干部的選舉要堅持民主集中制,要堅持標準:德才兼備、學生信賴、有一定的管理才能。班主任要簡政放權,大膽使用班干部,要做好指導、支持、教育、培養工作,但不能越俎代庖,充分發揮助手的作用。
3.細化班級工作,力爭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把所有班級工作量化,分工到人,明確責任,加強監督,定期檢查,周周考核。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及時查找存在問題,及時研究工作策略,形成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良好局面。
4.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活動。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各類活動,學生在活動中愉悅身心、在活動中凝心聚力、在活動中增長才干、在活動中完善自己。
【班級精細化管理總結】相關文章:
班級精細化管理06-13
班級精細化管理(推薦)07-24
班級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04-07
城市精細化管理總結06-13
精細化管理培訓心得總結10-16
精細化管理方案05-14
精細化管理口號03-23
精細化管理心得03-06
班級管理總結04-11
精細化管理工作總結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