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管理者應有哪三種意識?
管理者之所以成為管理者,除了自身具有勝任崗位的素養和技能外,還因為其具備了以下三種至關重要的意識。下面就是為大家整理的管理者應有哪三種意識?,希望能夠幫到大家。覺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給更多人哦!
管理者應有哪三種意識?
一、問題意識
管理者是因為問題的存在而存在,如果世界太平,人皆良者,則社會、組織均無須管理。
管理者應該是問題的終結者,矛盾的化解者或轉化者,除此,便在這個層面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管理者的問題意識表現在三個層面:
①發現問題;
②解決問題;
③預防問題。
問題的存在是一個常態,只是我們是否用心,是否善于從平常中去發現不尋常,找到問題所在,這是管理者的基本功,也是其成為管理者的先決條件,在于其是否有這種敏感的嗅覺,是否關注到了事物發展過程中的細節,看見一般人所看不見的東西。
發現問題等于解決了問題的一半,下決心解決問題,使問題到此為止,卻須要有勇氣和信心,更須甘愿承擔責任,更為重要的是對管理者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量,是一種技能的體現,是對產生問題根源的探究,以及對多種資源的綜合運用,是對于良好結果的保證,必須準確把握好天、地、人等要素,促成事物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更為高級的問題意識是要有一定的預見性,能夠預知到問題的存在,并做好相關預案,絕非臨時抱佛腳,而是把握可能性,并做好萬全之準備。一些慘案的發生,本質上是管理者的低能,或無能所造成,其實,就是管理者缺乏對問題的掌控,使之超越了理想的范圍,轉向了更加惡劣的局面,功夫只在素日訓練的自我錘成。
二、目的意識
當我們把目標制定得越來越高的時候,我們卻忘記了最初的本源,只是一味地奔跑,卻離最根本的需求相去甚遠。為了不使我們的行為南轅北轍,我們必須時刻牢記一個簡單而樸素的道理。
為什么比怎么辦更重要,目的比目標更重要。
管理者必須做對的事情,而絕非做更多的事情。我們的思維應該是目的、目標、計劃、行動、評估…,保持清醒的頭腦,能夠正確地思維,并在正確的軌道上安全前行。那種天馬行空地飛越,往往卻是不接地氣,迷失了自己,遠離了組織和團隊。
目的明確,為使命而戰。否則,就是一種絕對的背叛。
三、價值意識
任何管理者的行為,可以概括為兩種,一是維持,二是增值。
維持只是按部就班的活動,增值則須要有所創新,是一種更高價值的行為,它會為企業帶來更高的價值,對管理者要求就只有一個——做有生產力的事情。
我們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我們不是把工作做完了就好,而要把工作做好。價值的意識就是要求我們,必須正確地把正確的事情做正確,這便是管理的全過程。對于個人、家庭、組織、社會等,都是至關重要,不僅僅是企業的需要。
美國被稱為大師中的大師的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提出了管理者的三大任務:
1、界定機構的特定目的和使命;
2、使工作豐富有生產力,使員工具有成就感;
3、處理社會的影響和承擔社會責任。
據此,作為管理者,無論在哪一個層別,都應明白須有何等作為了。十八大提出了“頂層設計”的概念,如果你是處于高層,恐怕還需要有更多的意識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說,管理更多的就是承擔責任,擁有責任心就是管理者最為基本的意識。
優秀管理者需要的三種管理意識
第一是主動檢查監督的意識。
主動檢查監督意識體現在,自己要結合不同人的特點,將檢查監督的時間和頻次以及檢查要點做到心中有數,多提醒對方及時進行改善。企業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監督機制,使之與績效機制相掛鉤,防止員工人浮于事。管理者在進行監督檢查的時候應該采取正確的方法與形式,督促員工全心全意去做好。心理學研究表明,管理者通過監督檢查會帶來一定的壓力,有壓力、感到緊張并不一定就是壞事,畢竟,人體的“戰斗或逃跑反應”本身是防護性質的,而非有害,如適當的壓力讓人急中能生智,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環境適應力,促使人追求卓越等。
第二是時間效率意識。
時間效率意識就是做事情一定要前緊后松,及時與員工開展好溝通工作,明確每個任務最終實現的時間節點,在時間節點之前充分做好檢查督促。有時間觀念的管理者能合理地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做好時間預算和計劃,工作起來會有條不紊,很少出現差錯,工作任務總是能按時完成。IBM在員工的時間管理上有以下可以供管理者借鑒的訣竅:
①設立明確的目標;你必須把今年度4到10個目標寫出來,找出一個核心目標,并依次排列重要性,然后依照你的目標設定一些詳細的計劃,你的關鍵就是依照計劃進行。
②列一張總清單,把今年所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列出來,并進行目標切割。
③20:80定律。用你80%的時間來做20%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你一定要了解,對你來說,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是最有生產力的。
④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時到1小時的“不被干擾”時間。
⑤同一類的事情最好一次把它做完。
⑥時間大于金錢。用你的金錢去換取別人的成功經驗,一定要跟頂尖人士學習。
第三是責任落實意識。
責任落實意識主要是做事情時要明確各個重點環節的責任人,相關參與人員如何配合以及各自承擔的責任。責任意識,就是角色意識。每位員工都能自覺地把自己擺在主人翁的角色,都應有“公司興我興”、“公司榮我榮”的牢固思想。責任落實意識大致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培養:
①建立健全員工責任心問責監督機制。對員工的責任心要經常進行評估檢查,才能確保員工們具備強烈的責任心。
②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辦法。通過高效的人性化管理,使其產生積極向上的思想追求,從而達到提升其責任心的目的。
③加強員工責任心教育培訓。責任心不是與生俱有,而是后天教育修養得來的。
④嚴格員工招聘選拔標準。在招聘的時候,應該加強對員工的責任意識的考核,確保企業招到的員工處于一個較高的責任意識水平上。
作為管理者,擔負著公司發展的管理責任,所需具備的責任和義務也比較重大,所以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立場、任務和自身的優缺點,進而提升自身的素質,確保自己的素質能勝任崗位要求。
【管理者應有哪三種意識?】相關文章:
管理者應有的正確心態06-04
職場管理者應有哪些優質表現?04-30
國企管理者應有的素質12-07
管理者應具備的哪些意識04-26
優秀管理者的要擁有哪8個好習慣04-01
有哪三種方法可以挑選封閉式基金05-11
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應該做到哪"五到"?04-28
中餐用餐應有禮儀06-11
懷孕初期反應有什么06-04